红兴隆农垦志(1986-2000)

红兴隆农垦志(1986-2000)

格式:PDF
费用:3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红兴隆农垦志》(1986-2000)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依据,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坚持改革创新,坚持修志为用、质量第一的编纂原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二、本志根据社会分工的实际,坚持按行业分类,横排竖写,层次结构采取编章节目体。概述、大事记在前;专志设自然地理建置、体制改革、经济、经营管理、政治、科教文卫、社会、人物8编,共57章272节;志后设附录、索引。

内容时限: 1986-2000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目录

封面
红兴隆农垦志
《红兴隆农垦志》(1986—2000)编纂委员会
分局办公室、史志办
总局史志办公室
《红兴隆农垦志》(1986—2000)主要撰稿人员名单
摄影 打字
图片
-- 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红兴隆分局区划图
-- 八五三农场雁窝岛湿地(摄于2001年)。
-- 1995年8月13日,省委书记岳歧峰(前排右一)在八五三农场视察。
-- 2000年4月28日,省长宋法棠(前排左二)到二九一农场视察。总局党委书记王玉林(前排右一)、分局党委书记郭维和(前排右二)陪同。
-- 2006年9月21日,省长张、左己(左三)到五九七农场视察。总局党委书记吕维峰(左二),分局党委书记王有国(前排右二)、副书记陆书富(左四)陪同。
-- 1999年8月7日,农业部副部长路明(前排右一)到八五三农场视察。
-- 2008年4月27日,省委书记吉炳轩(右一)视察北大荒牛业有限公司。总局党委书记、局长隋凤富(右二),分局局长贺天元(前排左二)陪同。
-- 2009年8月30日,省长栗战书(右一)视察五九七农场万亩林果基地。分局局长贺天元(前排左一)陪同。
-- 1996年6月23日,国务院副秘书长、八五三农场原副场长刘济民到垦区调研,并为八五三建场40周年题词:“遥想当年,风华正茂,气香荒原,共铸北大荒精神;誉满天下,喜看今日,豪情犹存,志壮山河,再创现代化伟业功昭日月。”
-- 1994年7月9日,国家体委主任伍绍祖(左一)到红兴隆体校视察。总局党委书记王锡禄(右一)、管理局党委书记穆玉盛(中)陪同。
-- 2005年5月9日,副省长申立国(前排左二)到八五二农场视察。分局党委书记王志威(前排中)、局长王有国(前排右二)陪同。
-- 1991年,总局党委书记王锡禄在八五三农场为抗洪抢险牺牲的王海林(后追授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题词: “老—代北大荒精神的结晶,新一代北大荒精神的象征。”
-- 1988年10月,在八五二农场工作过的著名诗人艾青在家中为前去采访的垦区广播电视工作者题写:‘北大荒人’。
-- 1995年4月17日,省美术家协会主席、著名版画家晁楣回访红兴隆,并题词:“振兴垦区文化事业,为社会主义服务。”
-- 1997年6月21日,国务院原副总理李富春和全国妇联原主席蔡畅之女李特特(中)回访友谊农场。
-- 1989年6月15日,省政协副主席、东北抗联女战士、原省长陈雷夫人李敏(右)到八五三农场寻找抗联密营遗址。
-- 1988年8月29日,著名作家魏巍(前排左二)等到八五三农场采风。
-- 1994年8月12日,在北大荒生活和工作过的著名漫画家丁聪(左一)和著名剧作家吴祖先(左二)在红兴隆宾馆接受广播电视局局长冯力的采访。
-- 1995年6月23日,中央电视台《焦点访谈》节 目著名主持人敬一丹(右一)到红兴隆垦区采访,向管理局 第一副局长姜夏(左一)了解农业发展情况。
-- 1994年9月21日~23日,著名剧作家、电影《老兵新传》编剧李辈访问友谊、八五三农场,并题词“亿吨粮、千吨汗、百吨泪、十吨歌。”
-- 1986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的著名暴雨预报专家、五九七农场高级气象工程师蔡尔诚在观云测天。
-- 1990年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的五九七农场果树育种专家、高级园艺师白琳在果园观察“龙垦杏,’新品种生长情况。
-- 1989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授予“世界优秀农民”称号的红兴隆科研所大豆育种专家胡国华(左)在研究室与同事共同探讨大豆育种技术。
-- 红兴隆科研所小麦育种专家梁甲农、大豆育种专家冯紫琅夫妇在记录科研数据(摄于1987年)。
-- 1998年5月1日,红兴隆中心医院原党委书记廉成章 (中)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分局党委为他举行颁奖仪式。在主席台上就座的还有分局党委副书记赵登臣(右二)、副局长白迎科(左二)、工会主席范涛(右一)、纪委书记『宣铁富(左一)。
-- 2000年6月15日,总局助理巡视员董世明(右)、分局局长王志威(中)参观 第十一届哈洽会红兴隆展台。
-- 1993年9月5日,下乡到北兴农场的北京知青、著名相声表演艺术家赵炎回访 第二故乡时演出节目。
-- 1993年11月6日,国际马拉松赛冠军黎叶梅专程回到母校红兴隆体校,在教学楼竣工典礼上发言,并向母校赠送冠军奖杯和奖牌。
-- 1994年4月1日,八五三农场职工童举从抚远出发,开始环跑中国。图为童举跑到红兴隆局直时,由体校学陪跑。
-- 1996年8月,由北京知青组成的北大荒知青合唱团访问友谊农场。
-- 1999年1月27日,分局机关干部为基层捐书仪式。
-- 1991年9月,中国儿童艺术剧院在八五三农场演出以开发建设雁窝岛的两代人为生活原型创作的话剧《我的童年在黑土地》。
-- 分局各路抗洪大军在加固二九一段松花江大堤(摄于1998年)。
-- 分局机关和局直单位干部亲临松花江大堤奋力抢险(摄于1998年)。
-- 民政部门工作人员’整理为受灾户捐赠的衣物(摄于1998年)。
-- 友谊农场三分场一队水稻工厂化育秧大棚采用微喷技术(摄于1997年)。
-- 友谊农场长势喜人的水稻(摄于2000年)。
-- 友谊农场水稻收获现场(摄于2000年)。
-- 从1988年国家启动农业综合开发项目,到2000年,全分局总投资达5.87亿多元用于土地治理、低产田改造等。这是工作人员在八五二农场四分场五队大豆示范田查看作物长势。
-- 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大豆丰收(摄于1996年)。
-- 友谊农场小麦种子田喷灌(摄于1995年)。
-- 二九一农场大豆中耕、航化作业现场(摄于1998年)。
-- 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小麦割晒(摄于1996年)。
-- 友谊农场 第五管理区 第二作业站(原五分场二队)大豆作物变量喷药防病虫害(摄于2004年7月)。
-- 友谊农场林网化农田(摄于1999年)。
-- 八五二农场四分场七队晒场粮食摊晒(摄于1992年)。
-- 农户踊跃向红兴隆粮库交粮(摄于1997年)。
-- 曙光农场大马力机械整地作业、(摄于2008年)。
-- 友谊农场捞雪催春(摄于1995年)。
-- 友谊农场五分场二队农具停放场(摄于1996年)。
-- 由加拿大国际开发总署援建的八五二农场土壤、牧草、奶牛改良综合项目于1984年在农场良种站开始实施。图为1987年9月3日,双方举行草场改良设备交接仪式。
-- 1998年5月12日,全省场县共建水稻机械化现场会在友谊农场召开。
-- 1999年5月3日—4日,总局在红兴隆分局召开现场会,将分局的水稻“六化建设”定为推进垦区农业发展的“跨世纪工程”。
-- 曙光水泥厂化验员在做产品化验(摄于2000年)。
-- 1997年6月,总局从意大利引进现代化面粉加工设备,安装在友谊农场粮油加工总厂。图为生产车间一角。
-- 红兴隆电业局职工及时维修线路,保证电力供应(摄于2000年)。
-- 老柞山金矿“北大荒100-1”号采金船在河道上采金作业。
-- 1988年建成投产的新谊糖厂。
-- 友谊农场粮油加工总厂粮食烘干塔(摄于1993年)。
-- 1999年4月,红兴隆机械厂生产的“北大荒-12型”手扶拖拉机装车外销。
-- 八五二农场白桦清选机械厂生产的清粮机热销国内外(摄于1992年)。
-- 宝山农场现代农机管理服务中心(摄于2008年)。
-- 江川农场草原丰美牛羊壮(摄于2009年)。
-- 饶河农场肉牛繁育基地(摄于2005年)。
-- 2005年10月建成投产的北大荒牛业有限公司10万头肉牛屠宰线。
-- 友谊农场大鹅养殖基地(摄于2000年)
-- 友谊农场鹅业有限公司加工屠宰车间(摄于1999年)。
-- 宝山农场狐、貂养殖区(摄于2009年)。
-- 八五二农场中加项目站奶牛场一角(摄于1991年)。
-- 八五二农场场直肉牛育肥养殖基地(摄于2000年)。
-- 曙光农场苏立田种猪场(摄于1995年)。
-- 二九一农场养殖户在路边放牧的绒山羊群(摄于1999年)。
-- 友谊农场八分场王凤庭家庭牧场饲养的梅花鹿(摄于1998年)。
-- 1988年,八五二农场蛤蟆通水库管理处邀请云山农场打鱼队帮助冬捕时,一网捕鱼量达9000公斤。
-- 二九一农场优质高产、甜菜示范田(摄于2009年)。
-- 五九七农场万亩果园硕果累累(摄于2009年)。
-- 八五二农场五分场二队职工在采摘万寿菊(摄于1996年)。
-- 1998年、八五二农场二分场食用菌生产大户王志强种植地栽木耳30万袋,收入15万元左右.
-- 北兴农场棚参种植基地(摄于2000年)。
-- 八五二农场煤矿食用菌生产专业户在采摘蘑菇(摄于1999年)。
-- 红兴隆科研所对收获的南瓜新品种进行分类研究(摄于1998年)。
-- 各农场大力度调整种植业结构,扩大经济作物种植面积,提高农户收入。八五二农场良种站职工正在晾晒面瓜条(摄于1987年)。
-- 江川农场柳编制品(摄于1994年)。
-- 红兴隆中心医院(摄于2009年)。
-- 农垦红兴隆分局局直办公区(摄于2009年)。
-- 红兴隆农垦城一角(摄于2009年)。
-- 2008年分局建成的由干部、工人和少儿三个活动中心组成的幸福家园。
-- 环境优美的红兴隆分局老年公寓(摄于2009年)。
-- 2002年10月1日建成的分局局直文化公园一角。
-- 1994年12月2日,新建红兴隆电视塔投入使用。
-- 红兴隆分局通信大楼(摄于1999年)。
-- 1998年11月8日,红兴隆商贸城投入使用。
-- 1993年7月1日,红兴隆局直地区 第一条水泥路——中心路开工典礼。
-- 2006年11月8日,分局老年公寓落成开业庆典仪式。
-- 八五二农场拆除泥草房建设新家园施工现场(摄于2008年6月)。
-- 红兴隆 第一高级中学主楼(摄于2007年)。
-- 1996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红兴隆初级中学教学楼。
-- 1998年建成并投入使用的红兴隆农垦农业学校图书馆楼。
-- 分局局直一小学生在春游(摄于1995年)。
-- 2000年5月,分局团委组织青少年开展“爱我家园,争做文明使者”绘百米长卷活动。
-- 2000年5月,分局团委组织青少年开展“爱我家园,争做文明使者”活动。
-- 分局局直一小学生运动会(摄于1996年)。
-- 1990年9月7日,全省首届“兴隆杯”少年长跑越野赛在红兴隆体校开幕。开幕式上,少年儿童表演了欢快的歌舞和大型团体操。
-- 分局局直幼儿园舞蹈队在上体形课(摄于1995年)。
-- 八五二农场蛤蟆通水库(摄于1997年)。
-- 鸟类的乐园——雁窝岛(摄于1995年)。
-- 分局境内的挠力河湿地(摄于1995年)。
-- 1999年在友谊农场凤林古城遗址出土的陶罐、陶豆。
-- 2000年9月,黑龙江省考古研究所在友谊农场凤林古城遗址考古发掘时,揭露出的一座半地穴式大房址,面积约666平方米。
-- 1998年7月,宝清县文物管理所在五九七农场二十八队西南采石山上发现溶洞,洞内藏有大量海洋生物化石。经专家鉴定,形成于3.6亿年前,证明这一地区当时是浅海。溶洞已遭到破坏,荡然无存。
-- 1999年在友谊农场八分场七队保安东城址出土的黑龙江最早的铁犁铧(汉魏时期),被考古学界誉为“龙江 第一犁”,现收藏于省博物馆。
-- 1991年7月,在饶河小南山出土的部分玉环、玉珠、玉块。
-- 冬醒 (五九七农场党委宣传部摄影干事杨军摄于红兴隆电厂。该作品1987年在全国“华美杯”摄影比赛中获得惟一一等奖。)
序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自然地理建置
--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区域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土壤
---- 第四节 山脉
---- 第五节 水文
---- 第六节 矿藏
---- 第七节 野生动植物
---- 第八节 气候
---- 第九节 自然灾害
-- 第二章 建置
---- 第一节 历史沿革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局直地区
---- 第四节 农场
第二编 体制改革
-- 第一章 农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双层经营体制的初建
---- 第二节 农业体制改革的两次反复
---- 第三节 农业经营体制五种形式并存
---- 第四节 家庭农场土地租赁制
-- 第二章 工商运建服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工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商业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交通运输业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建筑业体制改革
---- 第五节 服务业体制改革
-- 第三章 管理体制与劳动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一节 管理体制和管理机构改革
---- 第二节 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劳动用工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工资分配制度改革
-- 第四章 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医疗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养老保险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建立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第三编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种植业结构调整
---- 第二节 栽培
---- 第三节 耕作
---- 第四节 种子
---- 第五节 肥料
---- 第六节 农药
---- 第七节 植保
---- 第八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九节 水稻开发
---- 第十节 农业综合开发
---- 第十一节 农业风险互助
-- 第二章 农机
---- 第一节 农机队伍
---- 第二节 管理制度
---- 第三节 田间标准化作业
---- 第四节 耕作改制
---- 第五节 农机更新
---- 第六节 水田机械化
---- 第七节 农机监理
-- 第三章 畜牧渔业
---- 第一节 畜禽养殖
---- 第二节 良种繁育
---- 第三节 三江白猪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五节 畜产品加工与销售
---- 第六节 草原管理
---- 第七节 渔业生产
-- 第四章 水利
---- 第一节 堤防与排灌工程
---- 第二节 蓄水工程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洪涝与干旱治理
---- 第五节 防汛
---- 第六节 水利施工
---- 第七节 水政管理
-- 第五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经营管理
---- 第二节 林木种类与木材综合利用
---- 第三节 造林绿化
---- 第四节 森林防火
---- 第五节 果树生产
---- 第六节 林政管理与野生动物保护
---- 第七节 林产品开发
-- 第六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行业
---- 第二节 市场开拓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第四节 投资与技术改造
-- 第七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力设施
---- 第二节 电力生产
---- 第三节 电力供应
---- 第四节 电力管理
-- 第八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道路运输管理
---- 第三节 规费征收
-- 第九章 通信
---- 第一节 通信设施
---- 第二节 通信网络
---- 第三节 通信业务
-- 第十章 建设
---- 第一节 机构沿革与发展历程
---- 第二节 城镇建设与管理
---- 第三节 公用基础设施建设与管理
---- 第四节 建筑施工与管理
----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十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网点与流通渠道
---- 第二节 商业经营
-- 第十二章 物资
---- 第一节 物资供应
---- 第二节 物资管理
-- 第十三章 粮食
---- 第一节 粮食管理
---- 第二节 粮食交售
---- 第三节 粮食三留
-- 第十四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外贸体制
---- 第二节 基础建设
---- 第三节 经济技术合作
---- 第四节 外贸出口
第四编 经营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统计
---- 第一节 经济发展计划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统计
-- 第二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与管理制度
---- 第二节 财务状况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第三章 审计
---- 第一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二节 财务收支审计
---- 第三节 经济效益审计
---- 第四节 专项审计
-- 第四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清产核资
---- 第二节 国有资产产权登记
---- 第三节 国有资产评估
---- 第四节 执法检查
--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质量监督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打击假冒伪劣商品
-- 第六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调查
---- 第二节 土地利用
-- 第七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防治
---- 第二节 自然生态环境保护
---- 笫三节 环境保护宣传教育
---- 第四节 环境科技推广
---- 第五节 环境监理
---- 第六节 环境监测
---- 第七节 环境保护对外交流
-- 第八章 工商物价管理
----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个体私营协会
-- 第九章 劳动管理
---- 第一节 职工队伍
---- 第二节 工资管理
---- 第三节 下岗职工再就业
---- 第四节 社会劳动力管理
---- 第五节 劳动服务企业管理
---- 第六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 第十章 安全生产管理
---- 第一节 管理制度
---- 第二节 隐患治理
---- 第三节 宣传教育与专业培训
---- 第四节 重大安全生产事故
---- 第五节 锅炉压力容器检验
第五编 政治
-- 第一章 党的组织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沿革
----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 第三节 党政重要会议
---- 第四节 基层党组织建设
---- 第五节 党员队伍建设
---- 第六节 干部队伍建设
---- 第七节 领导班子建设
---- 第八节 知识分子和科技队伍建设
-- 第二章 宣传
---- 第一节 思想宣传
---- 第二节 新闻宣传
-- 第三章 统一战线
---- 第一节 宗教工作
---- 第二节 民族工作
---- 第三节 政协委员参政议政
---- 第四节 对台工作
---- 第五节 侨务工作
---- 第六节 统战扶贫
-- 第四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党员干部廉洁自律
---- 第二节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
---- 第三节 党风廉政宣传教育
---- 第四节 纪检监察信访举报
---- 第五节 违法违纪案件检查
---- 第六节 违纪案件审理
---- 第七节 纠风和执法监察
---- 第八节 从源头上治理腐败
-- 第五章 离退休干部工作
---- 第一节 离退休干部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离退休干部代表大会
---- 第三节 落实两个待遇
---- 第四节 离退休干部文体活动
---- 第五节 发挥离退休干部余热
-- 第六章 工会
---- 第一节 会员代表大会与机构设置
---- 第二节 职工民主管理
---- 第三节 职工宣传教育
---- 第四节 群众生产
---- 第五节 职工困难救济与扶贫
---- 第六节 双退职工管理与职工物价监督
---- 第七节 女职工工作
---- 第八节 工会财务与实业
-- 第七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团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团的活动
---- 第三节 少先队工作
-- 第八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民兵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争先创优
-- 第九章 信访
---- 第一节 信访制度
---- 第二节 信访案件处理
-- 第十章 政法
---- 第一节 政法机构改革
---- 第二节 政法队伍建设
---- 第三节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十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刑事侦察
---- 笫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公安消防管理
---- 第四节 公安交通管理
-- 第十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贪污贿赂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监所检察
---- 第七节 大要案
-- 第十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立案工作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商事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执行工作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十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二节 人民调解
---- 第三节 法律公证
---- 第四节 律师事务
第六编 科教文卫
-- 第一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队伍与科研机构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 第三节 新技术推广应用
---- 第四节 科技体制改革
---- 第五节 科技培训
---- 第六节 科技经费
---- 第七节 科协
-- 第二章 教育
---- 第一节 教育机构
---- 第二节 教师队伍
---- 第三节 教育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基础教育
---- 第五节 高中教育
---- 第六节 中专教育
---- 第七节 成人教育
---- 第八节 教学研究
---- 第九节 素质教育
---- 第十节 规范化学校建设
---- 第十一节 基建投入与教育经费
-- 第三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三节 档案管理
---- 第四节 史志鉴编纂
---- 第五节 广播电视
---- 第六节 出版
---- 第七节 古迹文物
-- 第四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体校
-- 第五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医药
---- 第四节 卫生防疫与妇幼保健
第七编 社会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控制
-- 第二章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节 文明单位创建
---- 第二节 文明户创建
---- 第三节 环境建设
---- 第四节 小康场队建设
-- 第三章 民政
---- 第一节 婚葬管理
---- 第二节 社团管理
---- 第三节 基层政权建设
---- 第四节 双拥与安置
---- 第五节 赈灾救济
---- 第六节 残疾人事业
-- 第四章 建行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金融业务
第八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第一节 老红军
------ 韩应魁
---- 第二节 先模人物
------ 左静
------ 孙文珍
------ 廉成章
---- 第三节 英模人物
------ 王海林
------ 田文超
------ 李连奎
------ 宫克正
------ 瞿长开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分局领导人
------ 王炳坤
------ 赵峰
------ 刘翰臣
------ 李长吉
------ 严德润
------ 黄根堂
------ 董世明
------ 张馨贵
------ 何葆祥
------ 李奎士
------ 刘杰
------ 周永军
------ 程德广
------ 陈文华
------ 白洁元
------ 刘兴
------ 毕忠信
------ 赵荣桂
------ 姜夏
------ 李文采
------ 明洪滨
------ 穆玉盛
------ 白迎科
------ 岳志诚
------ 彭树栋
------ 李正民
------ 范涛
------ 李敢峰
------ 赵登臣
------ 宣铁富
------ 郭维和
------ 王志威
------ 刘守刚
------ 李殿君
------ 孙金发
------ 石荣理
------ 郭庆环
------ 赵广民
------ 郭文彬
------ 孙绩威
------ 王金会
------ 杜增杰
------ 王凯村
------ 张容豪
------ 韩文勇
------ 晁岳侠
------ 李长毅
------ 王有国
------ 窦健
------ 陆书富
------ 史中华
------ 史坚
------ 王利仁
------ 贺天元
------ 毕可学
------ 刘广润
------ 曹祚东
------ 刘相增
------ 常绍锋
---- 第二节 先优模人物
------ 丁志学
------ 计钟程
------ 王洪舜
------ 王翠云
------ 王鸿烈
------ 冯宪忠
------ 卢玉才
------ 史宝昌
------ 白琳
------ 江万河
------ 刘印贵
------ 刘清顺
------ 吕万成
------ 朱洛军
------ 苏凤香
------ 李云
------ 李占玉
------ 李永奎
------ 杨立谟
------ 杨锡铎
------ 吴新跃
------ 余英
------ 何长祚
------ 张伟
------ 张忠信
------ 张洪海
------ 张福山
------ 张献春
------ 陈光明
------ 郑二奎
------ 林成锵
------ 周冰
------ 周炎
------ 周庆超
------ 姜春义
------ 赵显仁
------ 胡国华
------ 姚志亮
------ 贺朝敏
------ 高远红
------ 高洪启
------ 贾玉霜
------ 徐兰英
------ 梁甲农
------ 彭英
------ 魏荦
---- 第三节 知名人士
------ 方元
------ 王正
------ 王颖
------ 王永令
------ 王树功
------ 王黎光
------ 尤劲东
------ 少康
------ 牛珉
------ 邓灿
------ 邓怡前
------ 邓宝晋
------ 邓福龙
------ 孔祥生
------ 艾青
------ 史方
------ 刘宝
------ 许长山
------ 任毅
------ 任增学
------ 孙战科
------ 李毕
------ 李铮
------ 李亿平
------ 李景波
------ 杨昉
------ 杨凯生
------ 杨荣秋
------ 吴祖光
------ 何彬
------ 陈明
------ 陈宜明
------ 张朝阳
------ 张喜良
------ 张祯麒
------ 林予
------ 林青
------ 林哨
------ 范国栋
------ 罗平
------ 赵炎
------ 钟涛
------ 栗连
------ 顾震夷
------ 晁楣
------ 徐小懿
------ 黄成江
------ 曹鸿翔
------ 崔银科
------ 童举
------ 蒋悦
------ 黎叶梅
---- 第四节 民主人士
------ 万学臣
------ 李学坤
------ 黄琪玲
-- 第三章 人物表录
---- 第一节 全国劳动模范
---- 第二节 全国先进个人
---- 第三节 全国先进集体
---- 第四节 省劳动模范
---- 第五节 省级先进个人
---- 第六节 省级先进集体
---- 第七节 总厨劳动模范
---- 第八节 省以上人大政协工大代表及委员
-- 第四章 人物名录
附录
-- 一、文献
---- 中共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委员会关于全面普及职工家庭农场加速农业经济体制改革的通知
---- 中共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委员会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关于印发《1994年深化农业改革意见》等十个改革和经济发展政策措施的通知
---- 中共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委员会红兴隆国营农场管理局关于如期实现翻两番奔小康战略目标的决定
-- 二、文征
---- 地动山河铁臂摇——红兴隆垦区“水利年”纪实
---- 巍巍江堤铸荒魂——红兴隆垦区1998年抗洪抢险、救灾安置侧记
---- 难忘的往事
---- 北大荒白酒商标史话
-- 三、传说
---- 松花江的传说
---- 挠力河的传说
---- 七星河的传说
---- 小清河的传说
---- 金沙河的传说
---- 双鸭山与扁石河的传说
---- 大顶子山和那丹哈达拉岭的传说
---- 老龙山的传说
---- 马库力山的传说
---- 石人山的传说
---- 英雄湖的传说
---- 索伦岗上的传说
---- 胡仙堂的传说
---- 索落庙的传说
---- 红榛叶的传说
---- 古井的传说
---- 黑龙战八虎的传说
---- 圣仙愁的传说
---- 群山压黑龙的传说
---- 正阳屯的传说
---- 放山和拜把头的传说
---- 人参姑娘的传说
---- 挖参老汉与人参精的传说
---- 东北黑蜂的传说
---- 婆婆丁的传说
---- 车前草的传说
---- “救兵草”的传说
---- 大马哈鱼的传说
---- 红肚鲫鱼的传说
---- “御绿”的传说
索引
-- 一、人名索引
-- 二、表格资料索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