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甸镇志

星甸镇志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遵循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实事求是地记述本镇自然、社会各方面的历史和现状,上限尽力追述事物的发端,下限断至2004年底。记事详今略古。

出版时间: 2008年08月

目录

封面
星甸镇志
《星甸镇志》编审机构及人员名单

凡例
图片
-- 星甸镇地图
-- 万寿河两岸栽种的成材林木
-- 1992年12月建成的斩龙桥
-- 万寿河浦口区星甸保留区
-- 整治后的新金冲
-- 顾坝冲小流域治理成果
-- 大黄村茶叶基地
-- 十里村香椿基地
-- 星甸镇石窑村苗木花卉基地
-- 苗木基地中的雪松
-- 星甸林场杜仲林
-- 星甸杜仲林场、南京市杜仲研究所
-- 后圩村特种水产养殖场及所生产的大闸蟹
-- 星甸奶牛场
-- 由南京宁华公司带动新金村村民饲养的波尔山羊
-- 星甸镇特色食品穆氏清真烤鸭、板鸭
-- 星甸镇特色食品金氏五香牛肉
-- 星甸镇特色食品盐水鸭
-- 奖状附图
-- 雨竹农庄
-- 石窑水库
-- 大黄水库
-- 龙井湖
-- 罗汉寺水库
-- 1939年8月,“教育部战区巡回教学团江浦补习学社”草创于星甸镇南边大赵村赵氏宗祠,开创江浦县中学教育先河。图为南边大赵村
-- 江浦县立中学校址(董氏宗祠遗址)
-- 星甸镇教育四中心
-- 浦口区星甸中学
-- 浦口区星甸中心小学
-- 星甸镇中心幼儿园
-- 星甸镇中心幼儿园教学楼及大型组合玩具
-- 星甸镇成人教育中心校
-- 星甸镇第二中学教学楼(原龙山中学)
-- 星甸镇第二小学(原龙山中心小学)
-- 星甸镇第二幼儿园(原龙山中心幼儿园)
-- 华严寺
-- 华严寺前的功德香炉
-- 星甸镇大何基督教堂
-- 星甸镇回民清真寺
-- 独峰寺三圣殿
-- 罗汉寺遗物龟趺
-- 龙洞山下隆兴寺
-- 彩船灯、龙灯春节期间在街道为群众表演
-- 奖状附图
-- 星甸镇书法爱好者为民服务送春联
-- 阿开礼书法
-- 刘仁德书法
-- 马兆龙书法
-- 毛积满书法
-- 南京润邦金属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 南京广途机械制造厂
-- 南京中天芙伦达制衣有限公司
-- 星晨工艺制品厂
-- 工艺花盆
-- 南京佰德工贸有限公司及生产车间
-- 江浦县水泥厂
-- 云桥石灰厂
-- 星甸镇石灰厂
-- 石灰石蕴藏量丰富的西山(翠云山脉)
-- 星甸镇人民政府
-- 2002年以色列农业专家来星甸镇就苗木栽培技术进行交流
-- 2000年副市长盛金隆(前左一)来星甸镇视察工作
-- 中国农业银行星甸营业部
-- 原龙山乡人民政府办公楼
-- 浦口供电公司星甸供电所
-- 星甸邮政局、电信局营业楼
-- 星甸信用社营业部
-- 星甸镇卫生院
-- 星甸镇自来水厂
-- 星甸农业服务中心大楼
-- 星甸卫生院门诊大楼
-- 星甸镇敬老院
-- 南京中北公司星甸客运站
-- 星甸镇第二敬老院(原龙山敬老院)
-- 星甸休闲服务场所-布衣山庄
-- 星甸镇城管中队、市容监察中队
-- 农民一条街
-- 星甸市民广场
-- 星甸十里农村居民集中居住区
-- 翠云居民小区
-- 位于绕城公路的居民小区
-- 南京绕城公路龙井段
-- 合宁312国道与南京绕城公路侯庄立交
-- 农村灰色化道路
-- 星甸镇获奖(奖牌、奖杯)
-- 《星甸镇志》文稿评审会现场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 区划
-- 第一节 建置
---- 历代隶属
------ 附:星甸地名考略
---- 镇域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第三节 村、居概况
---- 居委会
---- 自治村
-- 第四节 聚落地名
---- 城镇聚落
---- 乡村聚落
------ 附:湮没自然村名录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
---- 地层
---- 构造
-- 第二节 地貌
---- 低山
---- 岗地
---- 平原
-- 第三节 气候
---- 四季气候
---- 气候要素
-- 第四节 水文
---- 河流
---- 水位
---- 水量
-- 第五节 土壤
---- 土壤分类
---- 士壤分布
---- 土壤肥力
-- 第六节 物产
---- 矿产
---- 植物
---- 动物
-- 第七节 自然灾害
---- 水灾
------ 附一:星甸镇1991年特大洪涝灾害纪实
------ 附二:1991年7月10日星甸镇炸开青骆圩、孟家圩受灾济损失明细
------ 附三:1991年龙山乡阴雨受灾情况
---- 旱灾
---- 雹灾
---- 风灾
---- 低温冻害
---- 地震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总量
---- 人口密度及分布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民族
---- 性别
---- 年龄
---- 文化程度
---- 行业 职业
-- 第三节 姓氏
-- 第四节 婚姻与家庭
---- 婚姻
---- 家庭
-- 第五节 人口变动
---- 生死
---- 迁移
-- 第六节 人口控制
---- 计划生育
---- 晚婚晚育
---- 优生优育
-- 第七节 人口消费
---- 农民消费
---- 职工消费
第四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村镇规划
---- 镇域规划
---- 城镇规划
-- 第二节 城镇建设
---- 街道(路)
---- 房屋
---- 公用设施
---- 绿化
-- 第三节 农村建设
---- 道路建设
---- 住宅建设
---- 供水 供气
-- 第四节 建筑业
---- 机构 队伍
---- 技术 设备
---- 建筑工程
-- 第五节 村镇建设管理
---- 管理机构
---- 房产管理
---- 地产管理
---- 市容卫生管理
---- 环境保护
第五章 交通 邮电 供电
-- 第一节 交通
---- 交通线路
---- 交通设施
---- 交通运输
---- 交通管理
-- 第二节 邮电
---- 机构
---- 邮政业务
---- 电信业务
-- 第三节 供电
---- 供电设备
---- 电力供应
---- 供电管理
第六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关系变革
---- 封建土地私有制
---- 土地改革
---- 农业合作化
---- 人民公社
----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耕地
---- 耕地面积
---- 耕作制度
-- 第三节 生产结构
---- 总产值构成
---- 劳动力投向
---- 收益分配
-- 第四节 农作物
---- 水稻
------ 附:水稻肥床旱育稀植育秧技术
---- 三麦
---- 其他农作物
---- 农作物施肥
-- 第五节 农业机械
---- 耕作机械
---- 排灌机械
---- 植保机械
---- 收获和脱粒机械
---- 运输机械
---- 加工机械
第七章 水利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河道整治
---- 滁河堤防工程
---- 万寿河工程
---- 石碛河工程
---- 环山河工程
-- 第三节 农田水利建设
---- 圩田治理
---- 冲田治理
---- 中低产田改造
-- 第四节 蓄水工程
---- 水库
---- 塘坝
-- 第五节 机电排灌
---- 排灌泵站
---- 灌溉区
-- 第六节 防汛防旱
---- 防汛
---- 防旱
第八章 多种经营
-- 第一节 林业
---- 林业资源
---- 植树造林
-- 第二节 苗木
---- 苗木花卉品种
---- 育苗
-- 第三节 畜牧业
----
----
----
----
---- 家禽
----
-- 第四节 副业
---- 养蜂
---- 蔬果
---- 编织
---- 加工
---- 采集
-- 第五节 渔业
---- 成鱼养殖
---- 特种养殖
-- 第六节 多种经营管理
---- 管理机构
---- 林业管理
---- 畜禽管理
---- 渔业管理
第九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体制
---- 国有工业
---- 集体工业
---- 个体工业
-- 第二节 工业结构
---- 建材工业
------ 附:江苏雨发建设有限公司简介
------ 附:星甸石灰厂简介
---- 机械工业
---- 轻纺工业
---- 电子化工工业
---- 其他工业
-- 第三节 企业管理
---- 管理机构
---- 管理体制
------ 附:星甸镇砖瓦厂改制记略
---- 工业集中区
第十章 商贸服务业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食品站
---- 粮管所
-- 第二节 集体商业
---- 供销合作社
---- 合作商店
-- 第三节 个体私营商业
-- 第四节 粮油购销
---- 粮油收购
---- 粮油销售
---- 粮食储运
-- 第五节 集市贸易
---- 农贸市场
---- 专业市场
-- 第六节 服务业
---- 餐饮业
---- 旅馆业
---- 沐浴业
---- 理发业
---- 照相
-- 第七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管理机构
---- 工商登记
---- 市场监管
第十一章 财税 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机构
---- 财政体制
---- 财政收支
-- 第二节 税务
---- 机构
---- 农业税
---- 工商税
-- 第三节 金融
---- 机构
---- 信用合作社
---- 货币
---- 存储
---- 信贷
---- 第四节保险
---- 投保
---- 理赔
第十二章 政党 群团
-- 第一节 中共地方组织
---- 新中国建立前党组织
---- 新中国建立后党组织
---- 党委(党总支)
---- 党员
---- 代表大会
---- 党务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农民团体
---- 工会
---- 工商联合会
---- 共青团
---- 妇女联合会
---- 关心下一代协会
---- 中国少年先锋队
第十三章 政权 政协 政法
-- 第一节 人民代表大会
---- 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重要活动
-- 第二节 政府机构
---- 民国时期行政机构
---- 新中国建立后行政机构
---- 驻镇行政机构
-- 第三节 政协
---- 机构
---- 主要活动
-- 第四节 公安
---- 机构
---- 社会治安
---- 取缔反动会道门、邪教组织
---- 户籍管理
-- 第五节 司法
---- 机构
------ 附:星甸人民法庭
---- 人民调解
------ 附:星甸乡《乡规民约》
---- 法制宣传
---- 依法治镇
-- 第六节 综合治理
---- 机构
---- 群防群治
---- 创安活动
第十四章 军事
-- 第一节 地方武装
---- 大刀会
---- 国民党地方武装
---- 汪伪政府地方武装
---- 共产党地方武装
-- 第二节 驻军
---- 明清时期驻军
---- 民国时期驻军
---- 新中国建立后驻军
-- 第三节 民兵
---- 组织
---- 军事训练
---- 重大活动
-- 第四节 兵役
---- 新中国建立前兵役
---- 新中国建立后兵役
-- 第五节 斗争纪略 战事
---- 人民群众抗日斗争
---- 大刀会抗日斗争
------ 附:日军暴行
---- 人民群众支援新四军、人民
---- 战事
第十五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科技工作领导小组
---- 科协
---- 科技服务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员额
---- 资质
-- 第三节 科技应用
---- 农业科技应用
---- 工业科技应用
---- 沼气技术应用
-- 第四节 科技成果
---- 农业科技成果
---- 工业科技成果
---- 教育科研成果
---- 科技论文
-- 第五节 科技普及
---- 科技宣传
---- 科技培训
---- 中小学生科技活动
第十六章 教育
-- 第一节 旧式教育
-- 第二节学前教育
-- 第三节小学教育
---- 学校设置
---- 学校简介
---- 学制 课程
---- 教育 教学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学校设置
---- 学校简介
---- 学制 课程
---- 教育 教学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农民教育
---- 职工教育
-- 第六节 教师
---- 员额
---- 资质
---- 教师进修
---- 教师待遇
-- 第七节 教学设施
---- 校舍
---- 教学设备
-- 第八节 教育管理
---- 管理机构
---- 管理体制
---- 经费管理
第十七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文化站
---- 广播电视站
-- 第二节 文化场所
---- 图书室
---- 书店
---- 影剧院
---- 游戏机室
---- 村文化室
---- 歌舞厅
-- 第三节 群众文化
---- 业余文艺团队
---- 民间灯舞
---- 文艺创作
---- 文艺演出
-- 第四节 新闻广播影视
---- 新闻
---- 广播
---- 影视
-- 第五节 名胜古迹
---- 名胜
------ 附:斩龙桥重建记事
---- 遗址遗迹
-- 第六节 民间体育
---- 传统体育
------ 附:石担、石锁的制作及动作名称
---- 群众体育
-- 第七节 学校体育
---- 体育课
---- 学校运动会
---- 体育设施
第十八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星甸镇第一卫生院
---- 星甸镇第二卫生院
---- 村卫生室
-- 第二节 医疗技术
-- 第三节 医疗制度
---- 公费医疗
---- 合作医疗
------ 附:星甸镇2004年合作医疗有关规定(摘要)
-- 第四节 中医中药
---- 中医
---- 中药
-- 第五节 卫生防疫
---- 公共卫生
---- 防病治病
-- 第六节 妇幼保健
---- 妇女保健
---- 婴幼儿保健
第十九章 民政
-- 第一节优抚安置
---- 优抚
---- 拥军优属
---- 军民共建
------ 附:军地双方双拥职责协议书
---- 安置
-- 第二节 救济扶贫
---- 社会救济
---- 灾害救济
---- 农村扶贫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五保户
---- 敬老院
---- 福利工厂
-- 第四节 婚姻登记
---- 结婚登记
---- 离婚登记
-- 第五节 殡葬改革
---- 土葬
---- 火葬
---- 殡葬管理
-- 第六节 上山下乡
---- 职工精简下放
---- 知识青年安置
-- 第七节 村民自治
---- 民主选举
---- 民主决策
---- 民主监督
---- 民主管理
-- 第八节 地界勘查纪要
---- 江浦县与和县
---- 江浦县星甸镇与全椒县
第二十章 民俗宗教
-- 第一节 衣食住行
---- 服饰
---- 饮食
---- 居住
---- 行路
-- 第二节 婚丧喜庆
----
----
------ 附:回民丧葬习俗
----
----
-- 第三节 节令
---- 四时
---- 八节
---- 新时节
-- 第四节 文明新风
-- 第五节 宗教
---- 佛教
---- 道教
---- 伊斯兰教
---- 基督教
第二十一章 方言谚语格言
-- 第一节 方言
---- 语音
---- 词汇
-- 第二节 谚语
---- 气象
---- 时令
---- 农事
---- 民情
---- 卫生保健
-- 第三节 歇后语
-- 第四节 治家格言
第二十二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李启祥
---- 秦学贤
---- 毛义芳
---- 谭相武
---- 顾克懋
---- 夏治海
---- 张玉龙
---- 郑家银
---- 刘春诚
---- 许龙海
---- 金仁义
---- 窦世锋
-- 第二节 革命烈士英名录
-- 第三节 人物简介
---- 赵长发
---- 秦礼义
---- 穆道成
---- 杜家英
---- 朱可云
---- 程从武
---- 许尤楠
---- 沙家龙
---- 秦永飞
---- 张传孔
---- 檀时龙
---- 阿基业
---- 檀时钠
-- 第四节 先进人物名录
-- 第五节 党政军企干部名录
-- 第六节 大专以上学生名录
附录
-- 第一辑 文告
---- 为呈报“关于於家凹水库管理和用水的协议
------ 《於家凹水库挖压淹没田亩调赔协议书》
------ 《於家凹水库工程成立指挥所的协议》
------ 安徽省和县绰庙公社、江苏省江浦县星甸公社关于《於家凹水库管理和用水的协议》
---- 关于促进星甸镇工业经济发展若干奖励办法
---- 关于加强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实施意见
---- 星甸镇开放型经济优惠政策
---- 星甸镇经济开发区工业集中区招商引资八项承诺
---- 星甸镇人民政府关于征集《星甸镇志》资料的通知
-- 第二辑 诗文选载
-- 第三辑 革命斗争故事
-- 第四辑 民间传说
《星甸镇志》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