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都县志(2005—2013年)

商都县志(2005—2013年)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商都县志(2005—2013年)》为首部《商都县志》(2007年出版)的续志,是全面记载2005—2013年商都县建置、自然、人文、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内容的资料性文献。 二、志书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坚持实事求是原则,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以达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有机统一,为商都县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服务。 三、志书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表述

内容时限: 2005-2013

出版时间: 201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页
图片
《商都县志(2005—2013年)》编委会

凡例
目录
综述
大事记
第一编 政区
-- 第一章 位置 建置 区划
---- 第一节 区位
---- 第二节 建置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乡镇简介
---- 第一节 商都镇
---- 第二节 七台镇
---- 第三节 十八顷镇
---- 第四节 大黑沙土镇
---- 第五节 小海子镇
---- 第六节 屯垦队镇
---- 第七节 西井子镇
---- 第八节 西坊子乡
---- 第九节 三面井乡
---- 第十节 三虎地乡
---- 第十一节 大南坊子乡
---- 第十二节 格化司台乡
---- 第十三节 大拉子乡
---- 第十四节 玻璃忽镜乡
---- 第十五节 大库伦乡
---- 第十六节 卯都乡
---- 第十七节 三大顷乡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特征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气象要素
-- 第三章 水文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四章 土壤
---- 第一节 成因与类型
---- 第二节 分布与养分
-- 第五章 植被
---- 第一节 类型
---- 第二节 分布
-- 第六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草原资源
---- 第三节 林木资源
----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资源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七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第二节 生物灾害
第三编 人口与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特殊社会群体
---- 第五节 人口普查与调查
---- 第六节 婚姻家庭
---- 第七节 人口与经济社会发展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队伍建设
---- 第四节 政策措施
---- 第五节 技术服务
---- 第六节 管理与执法
第四编 民族 宗教
-- 第一章 民族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民族构成与分布
---- 第四节 民族语言
---- 第五节 民族习俗
---- 第六节 蒙古语言文字工作
---- 第七节 民族工作
---- 第八节 民族事务管理
-- 第二章 宗教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宗教信仰
---- 第三节 宗教场所与活动
---- 第四节 宗教事务管理
第五编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
---- 第一节 “十五”计划时期
---- 第二节 “十一五”规划时期
---- 第三节 “十二五”规划时期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产业结构
---- 第二节 固定资产投资结构
---- 第三节 商品流通结构
---- 第四节 收入分配结构
---- 第五节 积累消费结构
-- 第三章 招商引资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策措施
---- 第三节 项目引进
-- 第四章 经济指标
---- 第一节 国内生产总值
---- 第二节 工农业总产值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农牧业
---- 第五节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第六节 国民收入
---- 第七节 城乡居民生活用房
-- 第五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城镇居民生活
---- 第二节 农村居民生活
第六编 城乡建设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城乡规划
---- 第四节 县、乡(镇)人民政府驻地建设
---- 第五节 城镇一体化建设
---- 第六节 城镇管理
---- 第七节 执法宣传
---- 第八节 房地产开发与管理
---- 第九节 建筑施工与管理
-- 第二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环境污染
---- 第四节 环境污染治理
---- 第五节 环境质量与环境监测
---- 第六节 生态环境保护
---- 第七节 环保监督与执法
第七编 交通运输 邮政信息
-- 第一章 公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线路
---- 第四节 公路建设
---- 第五节 公路养护
---- 第六节 公路运输
---- 第七节 综合管理
-- 第二章 铁路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客货运输
---- 第四节 设施维护
---- 第五节 综合管理
-- 第三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邮路
---- 第四节 设施设备
---- 第五节 业务
---- 第六节 综合管理
-- 第四章 信息
---- 第一节 移动
---- 第二节 联通
---- 第三节 电信
---- 第四节 铁通
第八编 工业
-- 第一章 机构与改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二章 产业结构
---- 第一节 电力工业 热力生产与供应
---- 第二节 化学工业
---- 第三节 金属矿采选业
---- 第四节 农副食品加工业
---- 第五节 金属冶炼与压延加工业
---- 第六节 酿造业
---- 第七节 非金属矿物制品业
---- 第八节 服装加工业
-- 第三章 工业生产
---- 第一节 产品产量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 第四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行政管理
---- 第二节 企业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管理
-- 第五章 工业园区
---- 第一节 园区规划
---- 第二节 园区建设
---- 第三节 园区管理
第九编 农牧业
-- 第一章 机构与改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耕地 土壤与肥料
---- 第二节 作物种植
---- 第三节 良种引进与改良
---- 第四节 农技农艺
---- 第五节 作物保护
---- 第六节 主导产业
---- 第七节 产品产量
---- 第八节 农业项目建设
---- 第九节 农业综合管理
-- 第三章 渔业
---- 第一节 养殖水面
---- 第二节 养殖品种与方式
---- 第三节 繁育与捕捞
---- 第四节 产量与销售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草场建设
---- 第二节 草原保护
---- 第三节 畜禽饲养改良
---- 第四节 疫病防治与动物产品检疫
---- 第五节 产品产量
---- 第六节 牧业项目建设
---- 第七节 牧业综合管理
-- 第五章 农牧业机械
---- 第一节 机构与改革
---- 第二节 农牧机拥有量
---- 第三节 农牧机供应和修理
---- 第四节 农牧机培训服务
---- 第五节 农牧机技术推广
---- 第六节 机械化作业
---- 第七节 综合管理
第十编 林业
-- 第一章 机构与改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二章 营林生产
---- 第一节 重点工程
---- 第二节 全民义务植树
---- 第三节 通道绿化
---- 第四节 种苗经营
---- 第五节 牧草种植
---- 第六节 精品示范工程
---- 第七节 科研工作
---- 第八节 “四旁”植树
---- 第九节 林木采伐
-- 第三章 林业资源
---- 第一节 林地面积
---- 第二节 林种分布
---- 第三节 林木蓄积
-- 第四章 林木保护
---- 第一节 防火
---- 第二节 防虫
---- 第三节 禁牧
---- 第四节 森林植物检疫
-- 第五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林政管理
---- 第二节 科学管理
---- 第三节 林权管理
---- 第四节 野生动植物保护
---- 第五节 违法案件查处
第十一编 水利
-- 第一章 机构与改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二章 水利工程与设备
---- 第一节 灌溉工程
---- 第二节 病险水库加固工程
---- 第三节 防洪工程治理
---- 第四节 饮水工程
---- 第五节 五小水利设备
-- 第三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工程建设
---- 第二节 具体措施
---- 第三节 资金管理
-- 第四章 灌溉
---- 第一节 灌溉方式
---- 第二节 灌溉面积
-- 第五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现状
---- 第二节 水土流失治理
-- 第六章 综合管理
---- 第一节 水利普查
---- 第二节 水利经营管理
---- 第三节 水利行政管理
---- 第四节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五节 水土保持管理
---- 第六节 行政执法与违法案件查处
第十二编 商贸流通
-- 第一章 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经济结构
---- 第四节 经营网点
---- 第五节 商业结构
---- 第六节 新生业体
---- 第七节 专业市场
---- 第八节 商品房市场
---- 第九节 农村市场
---- 第十节 家电下乡活动
---- 第十一节 绿色发展项目
---- 第十二节 经营管理
-- 第二章 专卖商业
---- 第一节 石油
---- 第二节 烟草
---- 第三节 盐业
---- 第四节 医药
---- 第五节 煤炭液化气
-- 第三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商品经营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四章 粮油购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粮油购销加工
---- 第四节 粮油储运
---- 第五节 经营网点
---- 第六节 市场监管
第十三编 社会服务业与旅游业
-- 第一章 社会服务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所有制形式
---- 第四节 产业及发展状况
-- 第二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旅游资源
---- 第四节 景观景点
---- 第五节 旅游服务
---- 第六节 旅游管理
---- 第七节 旅游开发
第十四编 非公有制经济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民间组织
-- 第二章 基本情况
---- 第一节 非公有制企业建设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三节 产业结构与生产
----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
第十五编 金融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监管机构
---- 第三节 经营机构
---- 第四节 融资机构
-- 第二章 银行业
---- 第一节 中国人民银行商都县支行
---- 第二节 商都县农村信用合作联社
---- 第三节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商都县支行
---- 第四节 中国农业银行商都县支行
---- 第五节 金融工作办公室
---- 第六节 中国银行监督管理委员会乌兰察布市监督分局商都县办事处
-- 第三章 保险业
---- 第一节 人寿保险
---- 第二节 财产保险
-- 第四章 融资业
---- 第一节 基本情况
---- 第二节 融资机构业务
第十六编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计划编 制与执行
---- 第四节 招商与投资管理
---- 第五节 固定资产投资管理
---- 第六节 社会事业管理
---- 第七节 项目引进与报批
---- 第八节 经济技术开发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统计业务
---- 第四节 调查队业务
---- 第五节 统计网络建设
---- 第六节 执法检查
-- 第三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社会内部审计
---- 第四节 审计监督
-- 第四章 工商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四节 物价管理
---- 第五节 收费管理
---- 第六节 物价检查监督
----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质量监督管理
---- 第四节 计量监督管理
---- 第五节 标准化工作
---- 第六节 特种设备监督管理
---- 第七节 代码标识
-- 第六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土地资源管理
---- 第四节 矿产资源管理
-- 第七章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安全生产监督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生产专项治理
---- 第五节 事故
-- 第八章 食品药品监督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体制改革
---- 第三节 药品、医疗器械监督管理
---- 第四节 食品安全监察
---- 第五节 医疗市场整顿
---- 第六节 行政执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