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北水利志
格式:PDF
费用:57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湖北省水利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水利工程建设、水土保持工作、水利勘测规划与设计、水利科技等。
内容时限:
0000-1995
出版时间:
2000年09月
目录
封面
湖北水利志
版权页
湖北省水利志编纂委员会
序一
序二
序三
序四
凡例
目录
综述
第一篇 水利自然环境概况
--
概述
--
第一章地理概貌
----
第一节地质
----
第二节地貌
----
第三节土壤
----
第四节植被
--
第二章气象、水文
----
第一节气候特征
----
第二节水文特征
----
第三节洪、涝、旱天气发生特征
--
第三章河流
----
第一节长江干流
----
第二节汉江干流
----
第三节主要支流
--
第四章湖泊
----
第一节湖泊演变与成因
----
第二节现代湖泊数量与特征
----
第三节湖泊水文
----
第四节主要湖泊
--
第五章水资源
----
第一节水资源量
----
第二节水质
第二篇防汛抗旱与水旱灾害
--
概述
--
第一章江汉洪水
----
第一节洪水特性
----
第二节历史大洪水
--
第二章洪涝灾害
----
第一节灾害类型及成因
----
第二节水患次数
----
第三节洪水季节
----
第四节洪灾地区分布
----
第五节历史上的堤防溃口
--
第三章防汛
----
第一节组织机构
----
第二节方针任务与设防标准
----
第三节法规与命令
----
第四节汛前准备与汛期防守
----
第五节防汛信息传输
----
第六节溃口倒闸实例
--
第四章大水年防汛纪实
----
第一节1954年
----
第二节1964年
----
第三节1983年
----
第四节1991年
----
第五节1995年
----
第六节1996年
--
第五章旱灾与抗旱
----
第一节旱年次数
----
第二节旱灾季节
----
第三节地区分布
----
第四节大旱纪实
----
第五节水旱交替
----
第六节抗旱工作
--
特载
----
1998年湖北省抗洪抢险工作
----
1998年湖北省防汛抗洪纪事
----
中共湖北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调整省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的通知
第三篇 1949年以前水利发展概况
--
概述
--
第一章灌溉工程
----
第一节民国以前的蓄引水灌溉工程
----
第二节民国时期蓄引水灌溉工程
----
第三节涵闸工程
----
第四节长渠木渠
--
第二章堤防工程
----
第一节江汉堤防概况
----
第二节围垸的发展
----
第三节汉江堤防
----
第四节荆江大堤
----
第五节长江其他主要干堤
--
第三章古代运河与军事水工
----
第一节古代运河
----
第二节军事水工
----
第三节荆州“三海”、“八柜”
--
第四章荆湖关系与整治主张
----
第一节荆湖关系演变
----
第二节九穴十三口
----
第三节荆江四口
----
第四节整治荆湖关系的主张
----
第五节相关治江主张
--
第五章水政及管理
----
第一节水利机构
----
第二节水利政令
----
第三节经费、劳力
----
第四节管理及奖惩
第四篇 重大水利水电枢纽
--
概述
--
第一章汉江丹江口水利枢纽
----
第一节工程规划
----
第二节工程设计
----
第三节施工过程
----
第四节运行管理与效益
--
第二章长江葛洲坝水利枢纽
----
第一节工程规划
----
第二节兴建始末
----
第三节施工现场布置与主要技术
----
第四节运行管理与效益
--
第三章清江隔河岩水利枢纽
----
第一节规划、设计
----
第二节施工组织管理
----
第三节工程施工
----
第四节运行管理与效益
----
第五节清江干流水利水电开发概况
--
第四章长江三峡水利枢纽
----
第一节早期设想
----
第二节研究决策
----
第三节工程实施
--
第五章汉江王甫洲水利枢纽
----
第一节工程策划
----
第二节工程设计
----
第三节主体工程施工进展情况
----
第四节工程建设管理
----
第五节征地移民
第五篇江汉堤防与防洪工程
--
概述
--
第一章堤防
----
第一节江汉堤防起源与发展
----
第二节长江干堤
----
第三节汉江干堤及东荆河堤
----
第四节支民堤
----
第五节土石工程与防浪护堤林
----
第六节蚁患防治
----
第七节淤填固基
----
第八节清末、民国时期堤工经费
----
第九节堤防管理
--
第二章河道整治
----
第一节长江荆江河道
----
第二节长江城陵矶至湖口河道
----
第三节汉江中下游河道
--
第三章分蓄洪区
----
第一节分蓄洪区建设
----
第二节重点分蓄洪区
----
第三节分蓄洪区管理
--
第四章部分城市防洪简况
----
第一节全省城市防洪概况
----
第二节部分城市防洪简况
第六篇 湖区排水与综合治理
--
概述
--
第一章分区治理概况
----
第一节四湖地区
----
第二节汉北地区
----
第三节汉南地区
----
第四节梁子湖地区
----
第五节荆南地区
----
第六节西凉湖区
----
第七节黄广湖区
--
第二章河流改道
----
第一节府澴河改道
----
第二节汉北河工程
----
第三节东荆河下游改道
----
第四节倒水下游改道
----
第五节滠水下游治理
--
第三章排水涵闸
----
第一节发展概况
----
第二节主要排水涵闸建设
----
第三节排水涵闸管理
--
第四章排水泵站
----
第一节发展过程
----
第二节主要排区泵站建设情况
----
第三节部分大型泵站建设
----
第四节泵站管理
--
第五章渍害中低产田改造
----
第一节渍害中低产田的分布和成因
----
第二节渍害中低产田治理过程
----
第三节渍害中低产田改造典型
--
第六章其他工程建设
----
第一节湖泊围垦
----
第二节引水灌溉涵闸
----
第三节航运
----
第四节水产养殖
----
第五节水利建设结合灭螺
----
第六节湖区小水电建设
----
第七节公路建设与绿化
第七篇水库工程与灌溉供水
--
概述
--
第一章水库建设及塘堰
----
第一节水库建设的四个阶段
----
第二节水库建设的特点
----
第三节水库建设的防洪标准
----
第四节中小水库
----
第五节塘堰
--
第二章大型水库
----
第一节发展情况及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
第二节重点大库
--
第三章引水工程
----
第一节堰坝引水
----
第二节涵闸引水
--
第四章提水工程
----
第一节发展过程和规划部署
----
第二节主要大型电灌站建设
--
第五章灌区建设
----
第一节灌溉事业的发展及重点灌区
----
第二节灌区配套及渠网化建设
----
第三节灌区新技术的运用
----
第四节节水灌溉
----
第五节灌溉试验
--
第六章山区饮水工程
----
第一节缺水情况及原因
----
第二节山区饮水困难解决情况
----
第三节重点地区解决饮水情况
--
第七章城镇供水
----
第一节方针政策
----
第二节城镇供水工程建设
----
第三节重点供水工程
----
第四节乡镇供水工程管理
----
第五节乡镇供水工程效益
--
第八章管理
----
第一节组织管理
----
第二节工程管理
----
第三节灌溉管理
----
第四节经营管理与综合考核
第八篇 中小水电建设
--
概述
--
第一章水力资源勘查、规划与开发利用
----
第一节水力资源普查
----
第二节农村水电及农村初级电气化县规划
----
第三节水力资源的开发利用
--
第二章中型水电工程
----
第一节已建中型水电工程
----
第二节在建中型水电工程
----
第三节正在做前期工作的中型水电工程
----
第四节关于白莲河、富水、胡家渡、东山寺等水电站的归属情况
--
第三章农村水电与电气化
----
第一节农村水电建设
----
第二节农村水电梯级开发
----
第三节农村水电管理
----
第四节农村水电的方针、政策
----
第五节农村电气化建设
----
第六节农村电气化的效益
第九篇水土保持
--
概述
--
第一章水土流失分布与危害
----
第一节水土流失的成因及分布
----
第二节水土流失的危害
--
第二章规划与治理
----
第一节全面规划 重点治理
----
第二节大规模治山、治水、治土
----
第三节依法治理 稳步发展
--
第三章重点治理
----
第一节省治理重点
----
第二节国家治理重点
--
第四章水土保持法规之发展与执行
----
第一节水土保持法规的发展
----
第二节水土保持法规的贯彻执行
--
第五章试验与推广
----
第一节水土保持站建设、发展概况
----
第二节重点水土保持站科研成果
第十篇水库移民
--
概述
--
第一章补偿性移民
----
第一节移民概况
----
第二节丹江口水库移民
----
第三节漳河水库移民
--
第二章库区扶贫开发
----
第一节政策、措施和成效
----
第二节浮桥河水库
----
第三节漳河水库
----
第四节三河口水库
----
第五节富水水库
----
第六节王英水库
----
第七节襄樊市水库库区
--
第三章开发性移民
----
第一节隔河岩水库移民
----
第二节长江三峡水库移民
--
第四章移民机构
----
第一节常设移民机构
----
第二节跨省工程
----
第三节跨地区工程
----
第四节地(市)以内工程
第十一篇水文事业
--
概述
--
第一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管理体制、机构
----
第二节财务管理
--
第二章水文监测
----
第一节水文站网
----
第二节水文测验
----
第三节水文调查
--
第三章水文为防汛抗旱服务
----
第一节水文情报
----
第二节水文预报
----
第三节计算机应用
----
第四节无线电报汛
----
第五节技术规定
----
第六节服务效益
--
第四章实验与研究
----
第一节水文实验
----
第二节水文科研
----
第三节水文科技成果
--
第五章水资源评价与水质监测
----
第一节水资源评价
----
第二节水质监测
--
第六章水文计算
----
第一节水文计算工作概况
----
第二节水利工程设计的洪水计算
----
第三节大型枢纽设计的洪水计算
----
第四节湖北省的暴雨、洪水
--
第七章水文资料整编
----
第一节省水文系统
----
第二节长委会水文系统
----
第三节其他系统
--
第八章水文技术咨询与综合经营
----
第一节开展情况
----
第二节技术咨询与综合经营效益
--
第九章水文改革与法规建设
----
第一节水文改革
----
第二节法规建设
第十二篇 勘测规划与设计
--
概述
--
第一章机构概况
----
第一节省水利水电勘测设计院机构沿革
----
第二节地(市)勘测规划设计工作概况
--
第二章工程勘测与试验研究
----
第一节工程测量
----
第二节工程地质勘察
----
第三节试验研究
--
第三章水利规划
----
第一节综合规划与成果
----
第二节江河防洪规划
----
第三节湖区排涝与综合治理规划
----
第四节中小河流规划与灌区工程规划
--
第四章工程设计
----
第一节防洪工程设计
----
第二节水利水电枢纽工程设计
----
第三节平原地区涵闸、船闸设计
----
第四节泵站设计
----
第五节渠系建筑物设计
----
第六节涉外工程设计
--
第五章生产管理和质量管理
----
第一节基本建设程序
----
第二节生产管理
----
第三节质量管理
--
第六章科技与情报
----
第一节科技发展与获奖成果
----
第二节技术档案与情报
第十三篇施工
--
概述
--
第一章施工体制、机构与队伍
----
第一节施工体制
----
第二节专业施工机构与队伍
----
第三节修造企业
----
第四节省直施工队伍的主要成果
--
第二章施工组织管理
----
第一节施工组织设计
----
第二节施工队伍管理
----
第三节计划、定额与统计管理
----
第四节技术管理与质量管理
----
第五节物资、设备与财务管理
----
第六节安全管理与卫生管理
----
第七节后勤管理
----
第八节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三章施工技术(上)
----
第一节施工导流
----
第二节筑坝
----
第三节渠道施工
----
第四节堤防施工
----
第五节基础处理
----
第六节机电和金属结构安装
--
第四章施工技术(下)
----
第一节爆破与土石方
----
第二节渡槽与吊装
----
第三节隧洞
----
第四节混凝土
----
第五节灌浆
----
第六节疏浚与吹填
--
第五章施工监理
----
第一节概况
----
第二节监理机构与监理模式
----
第三节进度控制
----
第四节质量控制
----
第五节投资控制
----
第六节合同管理与信息管理
----
第七节组织协调
第十四篇教育与科技
--
概述
--
第一章教育
----
第一节大专教育
----
第二节中专教育
----
第三节职工教育
----
第四节技工教育
--
第二章科技
----
第一节科学试验研究
----
第二节水利科技情报
----
第三节科技队伍
--
第三章水利学会
----
第一节学会沿革
----
第二节学会组织机构
----
第三节学会的活动
----
第四节学会会刊
第十五篇水行政管理
--
概述
--
第一章行政机构的演变
----
第一节1949年至1957年
----
第二节1958年至1965年
----
第三节1966年至1975年
----
第四节1976年至1995年
--
第二章治水方略
----
第一节三年恢复时期和“一五”时期(1949~1957年)
----
第二节“二五”时期和三年调整时期(1958~1965年)
----
第三节“三五”时期和“四五”时期(1966~1975年)
----
第四节“五五”时期和“六五”时期(1976~1985年)
----
第五节“七五”时期和“八五”时期(1986~1995年)
--
第三章水行政立法
----
第一节农田水利基本建设立法
----
第二节防汛抗洪立法
----
第三节河道堤防管理立法
----
第四节水土保持立法
----
第五节水费计收和水资源费征收
--
第四章水行政执法
----
第一节水法宣传教育
----
第二节水政监察机构与队伍建设
----
第三节查处水事违法案件
----
第四节调处水事纠纷
第十六篇水利经济管理
--
概述
--
第一章负担政策和投资
----
第一节负担政策
----
第二节水利基本建设投资
----
第三节水利事业费
----
第四节引进外资
----
第五节水利技术经济指标
----
第六节国有资产
--
第二章水费计收和规费征收
----
第一节水费计收发展概况
----
第二节水费计收标准与实施
----
第三节水费使用管理
----
第四节水的经济效益
----
第五节规费征收
----
第六节水利建设基金
--
第三章水利财务收入
----
第一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
----
第二节省水利厅直属工业企业
----
第三节省水利厅直属事业单位
--
第四章水利财务制度
----
第一节水利基本建设财务制度
----
第二节水利事业费财务制度
----
第三节水利工程管理单位财务制度
--
附录一三起水费纠纷的处理情况
--
附录二漳河水库工程管理局关于水利经济良性循环的研究报告
第十七篇综合经营
--
概述
--
第一章发晨概况
----
第一节起步时期(1950~1958年)
----
第二节兴起时期(1959~1979年)
----
第三节大发展时期(1980~1995年)
----
第四节综合经营现状
--
第二章渔业
----
第一节养殖技术
----
第二节基地建设
----
第三节渔政管理
--
第三章种植业
----
第一节用材林
----
第二节经济林
----
第三节大田作物及其他经济作物
--
第四章工业和服务业
----
第一节发挥优势
----
第二节强化管理
----
第三节科技开发
----
第四节内外联营
----
第五节重点企业简介
--
第五章经营管理体制和生产责任制
----
第一节经营管理体制
----
第二节生产责任制
第十八篇治水人物与艺文
--
概述
--
第一章治水人物
----
第一节人物传略
------
孙叔敖
------
白起
------
胡烈
------
杜预
------
陈遵与桓温
------
肖憺
------
张柬之
------
王起
------
高季兴
------
张(詠)
------
孙永
------
朱紘
------
张孝祥
------
吴猎
------
孟珙
------
谦希宪
------
赵贤
------
朱衣
------
毕源
------
汪志伊
------
郑敦允
------
林则徐
------
魏源
------
掜文蔚
------
王柏心
------
田宗汉
------
张之洞
------
杨守敬
------
季雨霖
------
屈德泽
------
肖耀南
------
李开侁
------
姜明经
------
吴兆麟
------
杨思廉
------
席德烔
------
范熙绩
------
徐国彬
------
徐国瑞
------
施鼎焘
------
沈友铭
------
彭介石
------
李炳南
------
涂允成
------
胡忠民
------
丁云翔
------
张体学
------
陈泽荣
------
任士舜
------
曾祥俊
------
饶民太
------
漆少川
------
张曙光
------
傅天华
------
李大贵
------
涂建堂
------
张志成
------
潘毓藻
------
瞿道宗
------
陈千直
------
冯志陆
------
李海波
------
陈彰琯
------
陶述曾
------
夏世厚
------
蔡光耀
------
许金彪
------
蔡光耀
------
陈吉社
------
陈千直
------
陈炎炉
------
陈泽荣
------
陈彰瑞
------
程时英
------
邓进标
------
邓克烈
------
方育群
------
冯训文
------
胡忠民
------
黄永川
------
康敏
------
李大贵
------
李海波
------
李树芳
------
李庭瑞
------
刘恭顺
------
刘鸿梓
------
刘振歧
------
罗河山
------
毛维超
------
聂长晔
------
欧阳昭
------
潘毓藻
------
薄亚林
------
漆少川
------
瞿道宗
------
沈英武
------
沈友铭
------
舒继承
------
宋太芹
------
苏贵林
------
孙克敏
------
孙维武
------
谭联教
------
谭明东
------
唐显相
------
陶述曾
------
田德鸿
------
田重臣
------
童文辉
------
涂建堂
------
涂允成
------
王缓之
------
王玺
------
王元烈
------
吴湘漪
------
谢戡武
------
徐介眉
------
颜邦殿
------
杨铭堂
------
杨寿增
------
杨树民
------
姚修
------
余安仁
------
袁摄缨
------
曾凡荣
------
曾庆福
------
张全
------
张育梁
------
张志成
------
周志贤
----
第二节人物名录
--
第二章水利艺文
----
第一节诗词
----
第二节碑记
----
第三节文征
索引
修志始末记
湖北省水利志历届编纂委员会
《湖北水利志》终审会代表名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