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溪市高仓志

玉溪市高仓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高仓区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7

目录

封面
玉溪市高仓志
《玉溪市高仓志》编纂领导小组
《玉溪市高仓志》编辑小组
封面设计
目录
序言

凡例
概述
图片
-- 左三普朝柱(云南省委书记)、坝为国、徐家德、杨永发、姚崇云左一彭正华、段阳春1988年4月10日视察羽绒厂时合影
-- 高仓区办公大楼
-- 《高仓志》领导小组
-- 《高仓志》编辑小组
-- 《高仓志》于一九八九年五月九日经市志办审定正式印刷
-- 排山灌区凤凰水库大坝
-- 高仓中心小学
-- 高仓中学
-- 高仓区羽绒制品厂工人缝制高档商品鸭绒被、太空服等
-- 龙树乡白兴文等四户贫困户在民政局扶持下联合饲养的山羊、绵羊
-- 排山乡一队张兴华(右一)参加游击队后打击敌人后的合影
-- 熊心畲动员农民修盘龙江坝,群众挑沙、挖土方时情景
-- 桃源“双抚”造纸厂生产的桃花牌卫生纸
-- 桃源乡园林建筑队一九八六年五月在昆明西山建盖的《美女仿园亭》
-- 云南省人民政府颁发给高仓公社的奖状
-- 云南省人民政府、云南省军区颁发高仓公社的奖状
-- 玉溪市高仓造纸厂车间一角
-- 桃源乡敬老院老人喜观日出
-- 龙树乡干海资历代者氏家谱
-- 一九八六年六月《高仓志》培训班合影
-- 高仓乡历届领导人于一九八九年五月九日合影
-- 《高仓志》参加定稿的各级领导合影
-- 区委副书记桂朝亮(左一)、文化站专职干部吴德珍(中)文化站站长郭本有(右)在文化站
-- 高仓区解放初期演出的《小放牛》
-- 高仓区业余文艺队演出的《梁山伯与祝英台》古装花灯化蝶剧照
-- 高仓区卫生院
-- 桃源乡烤烟长势喜人
-- 高仓乡水稻
-- 边生产边建设的高仓村公所香料厂
-- 高仓乡六品村小麦又获丰收
-- 梁王坝乡姜再元承包的165亩茶叶正在采摘春茶
-- 高仓区划图
-- 玉溪市高仓区地质矿产图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 置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 一、区
---- 二、乡
-- 第三节 机构
第二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
---- 一、地层
---- 二、地质构造
---- 三、地震
-- 第二节 地形
-- 第三节 山脉 河流
---- 一、山脉
---- 二、河流
-- 第四节 气候
---- 一、概况
---- 二、气候要素
---- 三、灾害性气候
-- 第五节 资源
---- 一、土地资源
---- 二、矿藏资源
---- 三、生物资源
---- 四、土壤
------ 1、成土母质
------ 2、土壤类型、特征及分布
第三章 农村经济
-- 第一节 经济综述
---- 一、生产关系变革
------ 1、土地改革
------ 2、互助合作
------ 3、农业初级合作社
------ 4、农业高级合作社
------ 5、人民公社
------ 6、农业生产责任制
---- 二、农村产业结构
---- 三、农民经济状况
-- 第二节 经济形式
---- 一、个体所有制
---- 二、集体所有制
---- 三、家庭承包制
---- 四、联合体
-- 第三节 农业
---- 一、农业资源
------ 1、耕地
------ 2、劳力
------ 3、耕畜
---- 二、农作物
------ 1、粮食生产
------ 2、烟叶生产
------ 3、油料生产
------ 4、蔬菜生产
---- 三、农业技术
------ 1、耕作制度
------ 2、良种
------ 3、植保
------ 4、改土施肥
------ 5、栽培技术
------ 6、科技队伍
------ 7、科技成果
-- 第四节 林业
---- 一、山林资源
------ 1、林地结构
------ 2、覆盖面积
------ 3、花 卉
------ 4、菌 类
---- 二、林业生产
------ 1、用材林
------ 2、经济林
---- 三、森林保护
------ 1、护林组织
------ 2、护林防火措施
------ 3、森林病虫害防治
---- 四、山林权属
-- 第五节 水 利
---- 一、排灌机械
---- 二、水库
---- 三、坝 塘
---- 四、沟 渠
---- 五、旱涝灾 防洪
---- 六、管 理
-- 第六节 畜 牧
---- 一、家 畜
------
------
------ 马 驴 骡
------ 山绵羊
------
------ 马 鹿
---- 二、家 禽
------
------
---- 三、饲料
---- 四、疾病防治
------ 猪病防治
------ 牛病防治
------ 羊病防治
------ 鸡病防治
------ 兔病防治
---- 五、兽 医
-- 第七节 农 机
---- 耕作机械
---- 加工机械
---- 农 具
-- 第八节 乡镇企业
---- 一、工业
------ 双抚造纸厂
------ 高仓造纸厂
------ 标件厂
------ 玉溪市香料厂
------ 轮窑厂
------ 有色金属厂
------ 高仓羽绒制品厂
---- 二、作 坊
------ 1、米线作坊
------ 2、卷粉作坊
------ 3、面条作坊
------ 4、豆腐作坊
---- 三、建 筑
---- 四、建 材
---- 五、运输业
------ 汽 车
------ 马 车
------ 拖拉机
------ 胶轮手推车
------ 简易滑轮板小车
-- 第九节 经营管理
---- 一、计划管理
---- 二、劳动管理
---- 三、财务管理
---- 四、收益分配
-- 第十节 土特产品
---- 香 椿
---- 花 椒
---- 山楂果
---- 青 茶
---- 菌 类
---- 白酒药
---- 土 烟
---- 凉粉
-- 第十一节 人民生活状况
----
----
----
----
----
第四章 金融贸易
-- 第一节 金 融
-- 第二节 商 业
---- 一、合作商业
---- 二、个体商业
---- 三、集市贸易
-- 第三节 粮 油
---- 一、粮油仓库
---- 二、粮食购销
---- 三、油料收购
第五章 交通 邮电
-- 第一节 交通
---- 公路
---- 乡村道路
-- 第三节 邮电
---- 邮政
---- 电讯
第六章 政治
-- 第一节 党政
---- 一、党组织的建立
---- 二、党的基层组织
-- 第二节 政权
-- 第三节 群众团体组织
---- 一、工会
---- 二、农民协会、农会
---- 三、共青团
---- 四、妇 联
-- 第四节 民 政
---- 一、救 济
---- 二、扶 贫
---- 三、五保护供养
---- 四、优抚与安置
---- 五、婚姻登记
-- 第五节 政法、军事
---- 一、社会治安
---- 二、民事调解
---- 三、兵役
---- 四、民兵
第七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群众文艺
---- 一、群众文化
---- 二、广播 电影 电视
------ 1、广播
------ 2、电影
------ 3、电视
---- 三、图书发行
---- 四、民间文学
---- 五、文物古迹
-- 第二节 教 育
---- 一、幼儿教育
---- 二、小学教育
---- 三、其它教育
---- 四、教师培训
---- 五、勤工俭学
---- 六、先进单位及个人
---- 七、党团 队组织
---- 八、民办教师报酬
---- 九、审学教育
----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大学生
-- 第三节 体育
---- 一、设施
---- 二、竞赛
---- 三、民间体育
-- 第四节 卫生
---- 一、机构设施
---- 二、医疗保健
---- 三、民间医疗
第八章 社会
-- 第一节 人口
---- 一、人口变化
---- 二、人口构成
---- 三、计划生育
-- 第二节 民族
-- 第三节 节日
---- 一、春节
---- 二、米线节
---- 三、清明节
---- 四、端午节
---- 五、火把节
---- 六、中秋节
---- 七、冬令节
-- 第四节 婚 丧
---- 一、嫁 娶
---- 二、丧 葬
-- 第五节 方 言
第九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雷跃龙
---- 熊从周
-- 第二节 英民录
第十章 附录
-- 民间歌谣
-- 民谚
-- 谚 语
-- 歇后语
-- 戒赌诗
-- 戒赌十劝歌
-- 传说
---- 祭天山大黑旗
---- 大龙潭的由来
---- 还马褡
---- 人心不足蛇吞“相”
---- 昌仁城
编纂始末
本志承下列同志提供资料一并表示致谢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