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政县志》(1986-2005)
格式:PDF
费用:3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注重运用新观点、新方法、新资料,力求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本志突出反映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详尽记载和政的新变化、新情况、新事物;反映历史经验,体现客观规律,记史实、叙得失、彰因果。本志为和政首部社会主义新方志的续志,记载1986年-2005年这一阶段和政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活诸方面的发展状况。为完整地反映事物发展的规律性和接续性,部分内容适当越限追溯。
内容时限:
1986-2005
出版时间:
2011年07月
目录
封面
和政县志
题词
和政县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
和政县志编辑部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图片
--
《和政县志(1986—2005)》终审会议合影
--
晨曦中从县城远眺太子山
--
“须弥翠色”——夏日中的松鸣岩
--
麻藏川(局部)
--
铁沟风光
--
牙塘河源头——香水河
--
和政牡丹——雪青狮子
--
和政牡丹——九籽珍珠红
--
铲齿缘头骨个体发育系列
--
铲齿象骨架
--
“和政羊”骨架
--
披毛犀骨架
--
“真马”——埃氏马骨架
--
三趾马骨架
--
繁花似锦——果花
--
果实累累——挂果树
--
果中珍品——黑果(芽面包)
--
油菜花
--
油菜荚
--
油菜丰收
--
和政县行政区划图
--
和政县城区平面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区域区划
--
第一章 区位境域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境域
--
第二章 政区变化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乡(镇)村政区调整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划
----
第二节 县城
----
第三节 乡(镇)
----
第四节 村庄
第二编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自然地理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物候
----
第三节 土壤植被
----
第四节 山脉河流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国土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第三章 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二节 水资源管理
----
第三节 生物资源保护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
第三节 生态环境建设
----
第四节 环境保护执法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气象灾害
----
第二节 生物灾害
----
第三节 地质灾害
第三编 人口计划生育
--
第一章 人口
----
第一节 数量与分布
----
第二节 人口变动
----
第三节 人口构成
----
第四节 婚姻状况与家庭结构
--
第二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政策法规教育
----
第三节 节 育措施
----
第四节 管理与服务
第四编 民族宗教风俗民生
--
第一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三节 机构
----
第四节 工作与管理
--
第二章 风尚习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第三节 节 日习俗
----
第四节 饮食习俗
----
第五节 语言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村居民生活
----
第二节 城镇居民生活
----
图片
第五编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县城建设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规划
----
第三节 县城原状
----
第四节 第一次改(扩)建
----
第五节 第二次改(扩)建
----
第六节 县城管理
--
第二章 集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建设管理
----
第二节 重点集镇建设
--
第三章 建筑业房地产
----
第一节 建筑业
----
第二节 房地产
--
第四章 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改革
第六编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
----
第三节 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计划(规划)管理与实施
----
第四节 项目建设与管理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服务
--
第三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检查监督
----
第四节 收费管理
--
第四章 审计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经济责任审计
----
第三节 财务收支审计
----
第四节 基本建设审计
----
第五节 其他审计
--
第五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市场管理
----
第三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六节 仲裁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六章 对外开放
----
第一节 招商引资政策
----
第二节 重点招商企业
----
第三节 园区建设
第七编 农业
--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
----
第一节 农村第二轮土地承包
----
第二节 林权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农村土地使用制度改革
----
第四节 农村税费改革
----
第五节 农业区划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粮食作物
----
第三节 双低杂交油菜
----
第四节 其他经济作物
----
第五节 良种推广
----
第六节 种植技术
----
第七节 施肥
----
第八节 植物保护
----
第九节 增产示范项目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畜禽养殖
----
第三节 品种改良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五节 饲草饲料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退耕还林
----
第四节 林木管理
--
第五章 水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水利
----
第三节 水保
----
第四节 人畜饮水
----
第五节 农田基本建设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概况
----
第三节 安全监理
----
第四节 农机人员培训
----
第五节 推广与销售
----
第六节 农机事故
--
第七章 扶贫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概况
----
第三节 专项扶持
----
第四节 对口帮扶
----
第五节 农村能源建设
----
第六节 劳务
第八编 工交电力乡镇(民营)企业
--
第一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概况
----
第二节 企业改革
----
第三节 国有和城镇集体企业
----
第四节 工业经济管理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公路建设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
第四节 路政管理
----
第五节 公路运输
----
第六节 交通事故
--
第三章 电力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农村初级电气化建设
----
第三节 水电站
----
第四节 地方电网 供电用电
--
第四章 乡镇(民营)企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概况
----
第三节 建材业
----
第四节 加T业
----
第五节 制造业
----
第六节 其他企业
--
第五章 安全生产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教育培训
----
第三节 安全生产管理
第九编 邮政电信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邮政局
----
第二节 电信公司
----
第三节 移动公司
----
第四节 联通公司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设施与业务
----
第二节 集邮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业务
----
第二节 移动通信
----
第三节 联通通信
第十编 商业服务业
--
第一章 流通体制
----
第一节 国有商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供销合作商业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国有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县属企业
----
第三节 直属企业
--
第三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概况
--
第四章 个体与私营商业
----
第一节 扶持政策
----
第二节 发展概况
--
第五章 集市贸易
----
第一节 集市
----
第二节 贸易
--
第六章 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一节 粮油定购
----
第二节 其他农副产品收购
--
第七章 营销
----
第一节 国有商业销售
----
第二节 煤炭销售
----
第三节 物资供应
----
第四节 医药销售
----
第五节 供销合作商业销售
----
第六节 粮油销售及管理
--
第八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旅店
----
第二节 餐饮
----
第三节 洗理
----
第四节 照相
----
第五节 修理
----
第六节 缝纫
第十一编 财税金融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四节 财政监督
----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六节 财源建设
----
第七节 其他财政业务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种税率
----
第三节 税收征管
--
第三章 金融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信贷
----
第三节 储蓄存款
----
第四节 债券
----
第五节 监督管理
----
第六节 保险
----
图片
第十二编 旅游业
--
第一章 旅游业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规划与管理
--
第二章 旅游资源开发
----
第一节 古动物化石
----
第二节 旅游景区
----
第三节 古动物化石博物馆建设
----
第四节 自然风景名胜区开发
--
第三章 旅游市场开拓
----
第一节 旅游宣传与推介
----
第二节 旅游设施与收益
第十三编 中国共产党和政县地方组织
--
第一章 中共和政县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党代表
----
第二节 历次党代会
--
第二章 中共和政县委员会
----
第一节 会议制度
----
第二节 县委书记、副书记、常委
----
第三节 县委工作机构设置
----
第四节 县委下属组织
--
第三章 县委重要决策与重大活动
----
第一节 重要决策
----
第二节 重大活动
--
第四章 县委党务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第三节 政法工作
----
第四节 统一战线
----
第五节 政策研究
----
第六节 信访工作
----
第七节 老干部工作
----
第八节 保密工作
----
第九节 党校教育
--
第五章 中共和政县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纪检监察工作
第十四编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人民代表
----
第一节 代表产生
----
第二节 代表构成
--
第二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十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 第十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节 第十五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章 乡(镇)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十五编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县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工作制度和会议制度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乡(镇)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三节 村民自治组织
第十六编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政协委员
----
第一节 委员产生
----
第二节 委员构成
--
第二章 政协和政县委员会
----
第一节 第四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二节 第五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三节 第六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四节 第七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五节 第八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六节 第九届政协委员会议
--
第三章 县政协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工作机构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议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重要活动
第十七编 人民团体社会团体
--
第一章 工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二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节 少先队工作
--
第三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节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第四章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五章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普活动
----
第三节 学会工作
--
第六章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七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八章 个体劳动者协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九章 消费者协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第十八编 民政人事劳动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社会事务管理
----
第三节 社会救济
----
第四节 优抚安置
----
第五节 社会福利
----
第六节 老龄工作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人事管理
----
第三节 干部人事制度
----
第四节 编 制管理
--
第三章 劳动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劳动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工资制度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第五节 劳动服务与社会保障制度
----
图片
第十九编 政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侦察预审看守
----
第三节 禁毒
----
第四节 治安管理与安全保卫
----
第五节 户政管理与交通管理
----
第六节 行政管理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
----
第三节 渎职侵权检察
----
第四节 侦察监督审判监督
----
第五节 公诉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控告申诉检察监所检察
----
第七节 严打综合治理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立案
----
第三节 刑事审判
----
第四节 民事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执行工作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普法宣传
----
第三节 民事调解
----
第四节 公证与律师事务
----
第五节 法律服务与行政执法
第二十编 人民武装
--
第一章 地方人民武装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民兵
----
第四节 全民国防教育
--
第二章 武警
----
第一节 建制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执勤
----
第四节 后勤
--
第三章 拥政爱民
----
第一节 支援地方建设
----
第二节 抢险救灾
----
第三节 军(警)良共建活动
第二十一编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普及初等义务教育
----
第四节 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
----
第五节 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
----
第六节 信息技术教育与图书仪器
----
第七节 教师与教研
----
第八节 教育投入与项目建设
----
第九节 教育管理与督导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科技普及
----
第三节 科技推广服务
----
第四节 气象服务
----
第五节 地震监测
第二十二编 文化广播电影电视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文化事业
----
第三节 民间文化
----
第四节 文化市场
----
第五节 名胜文物
----
第六节 地方志与党史编修
----
第七节 档案工作
--
第二章 广播电影电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影
----
第四节 电视
第二十三编 卫生体育
--
第一章 卫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医疗事业
----
第三节 疾病预防控制
----
第四节 卫生保健
----
第五节 卫生监督与医药管理
--
第二章 体育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竞技体育
----
第五节 体育项目与场地
第二十四编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
----
侯维政
--
第二章 简介
----
第一节 和政籍在外人士
------
张国荣
------
赵树德
------
杨春锦
------
王建设
------
曾克剑
------
董世魁
----
第二节 县内知名人士
------
白文弼
------
王逸民
--
第三章 名表
----
第一节 副县级以上领导干部
----
第二节 各级党代会代表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第三节 获得地厅级以上表彰奖励人士
第二十五编 附录
--
第一章 艺文附录
----
第一节 碑文
----
第二节 诗文
----
第三节 楹联
----
第四节 手迹
----
第五节 书画
----
第六节 旧照
----
第七节 遗址
--
第二章 文献附录
----
第一节 文告
----
第二节 重要文献
----
第三节 修志文件
----
图片
前志勘误
索引
修志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