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志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师范教育、教学研究等。
内容时限:
0000-2000
目录
封面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志
版权页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志》编纂委员会
图片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志》编辑人员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校点分布图
--
亲切的关怀
--
“您好,江爷爷!”
--
1999年5月2日,江总书记视察云南丽江,为位于红军长征横渡金沙江渡口的石鼓镇“八一希望学校”亲笔题写校名
--
江总书记亲笔题写校名的石鼓镇“八一希望学校”
--
1999年8月13—14日视察丽江时,朱镕基总理与县民族中学校教师合影
--
1996年5月14日,李鹏在丽江县第一中学视察地震灾情,慰问师生员工
--
国家院副总理温家宝于1 996年3月视察丽江地震灾情时,慰问在防震棚内坚持上课的师生
--
李岚清副总理于1998年5月视察丽江县白沙乡文荣小学时,鼓励学生好好学习,天天向上
--
原中央军委副主席刘华清1996年“二·三”地震后视察丽江,并以个人名义为黄山乡中海希望小学捐资人民币壹万元
--
原云南省省长和志强在地县领导陪同下视察大研镇友谊中心小学
--
2000年9月,教育部陈至立部长在丽江视察时到基层学校考察
--
省教育厅厅长杨崇龙视察恢复重建学校的情况
--
地委段增庆书记、解毅副书记、地区教委主任和克政视察丽江县八中
--
科教兴丽、教育为本。行署专员和段琪、常务副专员和自兴与县教委主任和灿鑫一起,规划教育发展蓝图
--
原丽江县委书记和自兴、县长杨廷仁陪同德国专家考察学校受灾情况
--
丽江县人大常委会定期研究教育问题,规划民族教育发展方略
--
丽江县委、政府召开部署[两基]工作的教育三干会
--
县政协主席王继禹、副县长和良辉、卜金荣等视察指导丽江县职业高级中学
--
县教育委员会主任和灿鑫、总支书记和颜秀、副主任李之典、彭志伟、赢振义合影
--
康熙四十九年(171O年)通判樊经首建在丽江大研镇玉河村的玉河书院
--
学宫亦称“儒学”“文庙”,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丽江府通判孔兴询提出设立学宫倡议,并“持之益力,首自解囊捐俸”,于1700年建成的文庙
--
明清时期就开办起来的白沙文昌宫
--
明永乐年间,木府建“万卷楼”,楼外牌坊上写有“天雨流芳”四字,纳西话的意思是“去读书吧”
--
1912年,地处边远的宝山吾木投工投劳、积资创办了丽江县较早的学校。这是当时记载学校建设史迹的石碑
--
建于1620年的石牌坊,是木氏土司衙门大门,清光绪三十一年(1905)丽江县在雪山书院创办第一所官立高等小学,三十年代后又搬到此地
--
民国三十五年修建的黄山幼稚园羹梅堂是省内最早的幼儿园之一
--
1940年,地方热心教育人士对“文昌大觉”略加修茸办起束河完小。后经动员村民投工献料、捐献田地、扩建校舍,成为当时丽江第一流的学校
--
原丽江府中学堂旧址,经重新修复一新的庭院
--
改建为丽江地区中学后新建的校门
--
三十年代修建的八大教室
--
丽江府中学堂四合院前景
--
九十年代修建的逸夫楼
--
中学堂四合院前池塘中的“是亭”
--
木承圣 1949年7月至1949年10月任县文化教育委员会主任
--
和柳 1949年10月至1950年7月任县文教科长
--
陈礼源 1954年至1956年任县文教科长
--
1950年8月-1952年县文化教育科长 和德璋
--
1965年7月-1973年3月县文化教育局长 王立长
--
1979年6月至1985年12月县文教局长 木耀钧
--
1965年12月-1992年2月县教育局长 和绍兴
--
1992年3月-1996年10月教育委员会主任 和承勇
--
1996年7月至今县教育委员会主任 和灿鑫
--
省政府教育“两基”评估验收团观看丽江县教育“两基”展室,查阅“两基”资料
--
省、地教育督导室领导深入乡、镇,检查指导“两基”工作
--
扫盲班学员进行脱盲考试
--
开展各种形式的助学活动。让孩子们完成学业
--
图为大研中心小学学生开展课堂辩论
--
宾馆餐饮的操作训练
--
足球要从娃娃抓起
--
夏今营师生在玉龙雪山下神奇美丽草甸上合影
--
寻找红军长征留下的足迹
--
飒爽英姿的女同学像军人一样,一丝不苟
--
孤儿在胡蔓莉妈妈的带领下欢乐健康成长
--
县五中受国家四部委联合表彰
--
山区学生自己种菜,自给自足,减轻家庭负担
--
山区半寄宿制学校在艰苦的条件下课后为学生批改作业
--
成技校学员学用结合,为牲畜治病
--
兴仁小学手工兴趣小组学生在老师指导下,学习缝制纳西民族服饰上的七星圈
--
探索艺术教育途径、积极培训艺术教师
--
各种文艺表演都有学生的积极参与
--
东巴艺术传承班的学生在练舞
--
在葫芦笙引领下,孩子们的打跳活动多热闹
--
2000年丽江县“纳西娃娃艺术团”应邀参加云南电视台“花开新世纪”六一晚会演出。演出结束后云南省关工委主任刘树生与纳西小演员合影
--
勒巴舞艺术传承班的学生在跳舞
--
在云南省小学教师三项基本功竞赛中,以丽江县教师为骨干的丽江地区代表队获第三名
--
小学教师自然教具操作培训
--
学习现代教育理论
--
小学教师教学技能培训
--
丽江县教委教研室积极研究全县教学改革的状况
--
召开教育质量分析会议
--
丽江地委副书记解毅陪同日本友人在校园里种下“中日友谊树”
--
向日本老师学日语
--
国际友人观看纳西族儿童课间民族打跳活动
--
中国/联合国儿基会项目在丽江贫困山区实施动员会
--
联合国儿基会驻北京项目官员雷奇葩女士到丽江考察
--
丽江县政府领导向联合国儿基会专家评估组汇报项目实施情况
--
山区群众集资兴建的学校新貌
--
山区群众投工投劳为孩子兴建校舍
--
被“二三”大地震重创的校舍
--
震后教委机关露天办公统计灾情
--
防震棚教室前学生在上大课
--
震后重建的丽江县一中具有民族特色的美丽校园
--
震后新建的大研镇中学逸夫楼
--
荣获省委、省政府抗震救灾先进集体称号
目录
编纂说明
序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教育行政机构
--
第一节 教育行政机构建置沿革
--
第二节 教育行政机构的职能
----
附表1、清末至民国时期丽江县教育主管人员一览表
----
附表2,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丽江县教育主管人员一览表
----
附表3,丽江县教育委员会机关管理(试行)办法
第二章 丽江教育的发端及元明清时期的丽江教育
--
第一节 丽江教育的发端及元明时期的丽江教育
--
第二节 清时期的丽江教育
--
第三节 清代学校简述
第三章 学前教育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教养活动及课程设置
--
第三节 幼儿园简介
第四章 初等教育
--
第一节 清末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女子教育概况
--
第四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一)恢复和稳步发展时期
----
(二)由大办学校走向稳定健康发展时期
----
(三)十年浩劫严重挫折时期
----
(四)调整改革健康发展时期
----
(五)深化改革,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时期
--
第五节 学制课程
----
附表1-16:各时期各类教学计划
----
附表17-19:全县小学基本情况统计
第五章 中等教育
--
第一节 清末丽江府中学堂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中等教育
----
(一)联合中学时期
----
(二)省立第三中学时期
----
(三)县立中学时期
----
附表:丽江县立中学在校学生统计表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的中等教育
----
(一)解放初期对原有中学的调整
----
(二)大跃进及调整时期
----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
----
(四)三中全会以来健康发展时期
--
第四节 学制课程教材
----
附表:1.2.3
第六章 师范教育
--
第一节 清末时期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四节 丽江民族师范学校和丽江县教师进修学校介绍
第七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清末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附1:丽江县职业高级中学简介及历年专业班综合统计表
----
附2:丽江县1960年农职业中学统计表
----
附3:丽江县1964年半工(农)半读学校统计表
第八章 民族教育
--
第一节 双语教育
--
第二节 半寄宿制民族高小校点
--
第三节 民族初级中学
--
第四节 民族高中班
----
丽江县民族中学简介
第九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一)扫除文盲
------
附表1-4:丽江县青壮年人口文化状况统计表
----
(二)职工教育
----
(三)自学考试
------
附表:丽江县自学考试基本情况统计表
----
(四)农业广播电视学校
第十章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清末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一)政治课与思想品德课设置
----
(二)各个时期的学校思想政治教育
----
(三)课外教育
------
附:关于将丽江县大研镇文治学校命名为汝吉学校决定及戴汝吉墓碑碑文
第十一章 学校党群组织及活动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共产主义青年团
--
第三节 少年先锋队
--
第四节 教育工会
----
荣获省级以上团队先进单位及个人统计
第十二章 学校体育卫生及艺术教育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一)体育教学
----
(二)体育活动
----
(三)体育运动会和人才培养
----
(四)足球运动
--
第二节 学校卫生
--
第三节 学校艺术教育
----
(一)音乐教学
----
(二)文艺活动
----
(三)书画教学及活动
--
第四节 国防教育
第十三章 教职员工
--
第一节 教师来源和素质
--
第二节 教师管理
--
第三节 师资培训
--
第四节 教师待遇
--
第五节 教师表彰奖励
----
历年受表彰的教职工名单
----
荣获高级职称教师名单
第十四章 教学研究教学改革
--
第一节 教研机构
--
第二节 教研活动
--
第三节 电化教育
--
第四节 教育教学研究组织简介
第十五章 教育经费及教学设备
--
第一节 清末
--
第二节 民国时期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一)教育经费的管理体制
----
(二)经费来源及收支概况
----
(三)基本建设
----
(四)教学仪器及电化教学器材购置
----
(五)勤工俭学
第十六章 考试招生
--
第一节 清代的科举
--
第二节 民国时期的考试
--
第三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考试
--
第四节 文革时期的招生
--
第五节 恢复招生和考试制度的二十三年
第十七章 捐资助学和教育基金
--
第一节 希望工程
--
第二节 捐资助学
--
第三节 教育基金和奖学基金
第十八章 抗震救灾恢复重建
--
第一节 抗震救灾抢险
--
第二节 恢复重建校园
--
第三节 受援概况
----
丽江县教育委员会紧急通知
第十九章 人物传记
--
传记及介绍:(按出生年月排列)
----
杨 绰
----
李 樾
----
陈可轩
----
李耀商
----
木正源
----
李玉湛
----
杨凤友
----
周 矰
----
木芝园
----
王竹淇
----
和庚吉
----
李怀壁
----
王树和
----
和积贤
----
和柏香
----
杨穆之
----
唐尚贤
----
周冠南
----
杨鉴勤
----
和志钧
----
和志坚
----
赵锡胜
----
张福田
----
周 霖
----
方国瑜
----
赵银棠
----
李义宇
----
木松园
----
范义田
----
杨超然
----
李寒谷
----
李觉民
----
李杨锐
--
英名录
----
和丽昆
----
吴进先
----
和尚伟
----
赵伟军
--
云南省丽江李君汝墓志铭及方国瑜教授墓志铭
第二十章 县属学校及乡镇学校情况简介
--
县属中学简介
----
丽江县第一中学校
----
丽江县第二中学校
----
丽江县第三中学校
----
丽江县第四中学校
----
丽江县第五中学校
----
丽江县第六中学校
----
丽江县第七中学校
----
丽江县第八中学校
----
丽江民族孤儿学校
--
各乡镇教育委员会及所属学校简介
----
大研镇
----
黄山乡
----
白沙乡
----
金山白族乡
----
龙山乡
----
拉市乡
----
太安乡
----
七河乡
----
金江白族乡
----
石鼓镇
----
石头白族乡
----
仁和傈僳族乡
----
巨甸镇
----
金庄乡
----
黎明傈僳族乡
----
鲁甸乡
----
塔城乡
----
鸣音乡
----
大具乡
----
大东乡
----
宝山乡
----
奉科乡
----
九河白族乡
----
龙蟠乡
总附录
--
迁建丽江府学记 杨(香必)
--
丽江县教育局(为识字运动)告民众书
--
丽江县民众学校办法大纲
--
丽江县政府民国三十七年度施政工作计划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实施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公告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大常委委员会关于《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自查报告》的决议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推迟对我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的报告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请求云南省人民政府对我县“两基”评估验收的报告
--
丽江县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自检评估验收工作总结
--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扫除青壮年文盲评估验收情况各种登记统计表格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转发县教委《关于认真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实施意见》的通知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教育委员会关于认真做好“两基”巩固提高工作的实施意见
--
《进一步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迎接21世纪挑战》中共丽江县委书记 和自兴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人民政府关于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自查报告 丽江县人民政府县长 杨廷仁
--
《推进改革促发展,克服困难抓“两基”》中共丽江县委副书记 和承勇
--
《积极行动起来,为98年实现“两基”而努力》丽江县人民政府副县长 和良辉
--
在丽江县“两基”自查业务会议上的讲话 丽江县人民政府正处级调研 和绍兴
--
在丽江县“两基”工作业务会议上的讲话(摘要)丽江人民政府副县长 卜金荣
--
《把握重点,为推动我县教育事业的发展共同奋斗》丽江县教委主任 和灿鑫
--
《振奋精神,推进“两基”落实“两全”》丽江县教委主任 和灿鑫
--
《总结经验,正视问题,看清形势,为巩固“两基”战果落实“两全”积极推进素质教育和建设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而努力》丽江县教委主任 和灿鑫
--
《认清形势,振奋精神,继往开来,再创辉煌》 丽江县教委主任 和灿鑫
--
丽江纳西族自治县学校管理暂行规定
--
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我县素质教育丽江县“十五”规划教育课题研究
--
丽江纳西族县“十五”规划教育专项规划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