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肃省志 第四十二卷 邮电志

甘肃省志 第四十二卷 邮电志

格式:PDF
费用:3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甘肃省邮政与电信事业事业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邮政电信企业管理、邮政与电信的各项业务。

内容时限: 公元前475-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10月

目录

封面
甘肃省志第四十二卷邮电志
版权页
甘肃省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甘肃省志·邮电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名单
《甘肃省志·邮电志》编辑人员名单
图片
-- 甘肃省邮政网路图
-- 甘肃省电信网路图
-- 阳关烽燧:位于敦煌县境内,建于西汉,素有“阳关耳目”之称,与之配套使用的积薪、苣、封检尚存,封检上书有“第八燧高矢箭”字样
-- 驿使图:出土于嘉峪关城北的魏晋墓,它是甘肃古代邮驿通信的真实写照
-- 河西走廊沙漠中的长途线路
-- 20世纪30至50年代甘肃使用的自动电报机
--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七月廿五日发自固原的邮驿实寄封
-- 甘肃最初使用的电话机
-- 华亭加盖邮票及刻制戳记收条
-- 民国32年(1943年)洮州旧城(临潭)邮局局牌
-- 甘肃历次加盖邮票
-- 中国人民解放军兰州市军事管制委员会,接管甘宁青邮政管理局命令
-- 兰州邮政枢纽大楼
-- 邮政枢纽楼内的包裹自动分拣机
-- 陇南山区汽车邮路
-- 邮件投递到寺院
-- 邮递员来到蒙古包
-- 位于榆中县境内的235微波枢纽站
-- 兰州至武威光纤通信光缆终端机
-- 兰州市电信局传真机室
-- 兰州市引进的万门程控电话交换系统
-- 兰州市电信局256路自动转报系统
-- 1984年澳大利亚国家电信委员会农村通信咨询专家组考查甘肃农村电话
-- 临夏回族自治州邮电局通信楼
-- 敦煌市邮电局外貌
-- 省邮政机械厂生产的“应急通信”终端车
-- 终端车内设备
-- 甘肃省电信器材厂自动电话生产流水线
-- 生产的各种电话机
-- 甘肃邮政机械厂
-- 甘肃省邮电学校
-- 甘肃省邮电管理局邮电史志编写领导小组成员
-- 《甘肃省志·邮电志》编辑人员
总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篇 管 理
-- 第一章 体 制
---- 第一节 管理局
------ 一、邮政
------ 二、电信
------ 三、邮电
---- 第二节 现业局
------ 一、邮政局
------ 二、边区邮政
------ 三、电信局
------ 四、邮电局
------ 五、储汇分局
---- 第三节 直属单位
------ 一、线务总站
------ 二、邮运总站
------ 三、机要通信局
------ 四、微波总站
------ 五、电信器材厂
------ 六、邮政机械厂
------ 七、电信电缆厂
------ 八、邮电印刷厂
------ 九、电信工程总队
------ 十、房建队
------ 十一、邮电建设公司
------ 十二、科研所
------ 十三、设计所
------ 十四、器材公司
------ 十五、邮电学校
------ 十六、邮票公司
------ 十七、邮电医院
-- 第二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体制
---- 第二节 中长期计划
------ 一、甘肃省县内电话通信网建设规划
------ 二、甘肃省邮电第一个五年计划
------ 三、甘肃省邮电第二个五年计划
------ 四、甘肃省邮电第三个五年计划
------ 五、甘肃电信通信建设“四五”计划
------ 六、学大庆甘肃邮政、电信十年规划
------ 七、甘肃省少数民族地区“五五”后三年、“六五”及至2000年邮电通信建设规划
------ 八、1981-1990年甘肃省邮电发展计划纲要
------ 九、甘肃省邮电第六个五年计划
------ 十、甘肃省邮电战略规划(198l一2000年)
---- 第三节 年度计划
------ 一、邮电业务量计划
------ 二、邮电通信企业产品量计划
------ 三、更新改造措施计划
------ 四、固定资产大修理计划
------ 五、邮电通信企业经济技术指标计划
---- 第四节 基本建设计划
---- 第五节 统计
------ 一、统计制度
------ 二、原始记录
------ 三、指标演变
-- 第三章 财务管理
---- 第一节 概况
------ 一、体制
------ 二、制度演变
------ 三、财务分配
---- 第二节 收支
---- 第三节 经济核算
---- 第四节 固定资产
------ 一、核定与建帐
------ 二、管理分工
------ 三、数量
---- 第五节 流动资金
------ 一、管理制度
------ 二、运用
---- 第六节 会计制度
-- 第四章 劳动人事管理
---- 第一节 劳动管理
------ 一、编制定员 劳动定额
------ 二、劳动力管理
---- 第二节 工资
------ 一、等级标准
------ 二、晋级调整
------ 三、奖金津贴
---- 第三节 劳动保护
------ 一、安全生产
------ 二、劳动防护
------ 三、劳动保险
---- 第四节 人事管理
------ 一、干部管理
------ 二、职工队伍
-- 第五章 教育
---- 第一节 早期职业培训
------ 一、电信训练
------ 二、邮务训练
---- 第二节 学校教育
------ 一、概况
------ 二、办学条件
------ 三、教学组织与管理
------ 四、专业
---- 第三节 在职教育
------ 一、职工文化教育
------ 二、职工业务技术教育
------ 三、干部培训
------ 四、函授教育
-- 第六章 物资管理
---- 第一节 早期邮电物资供应
------ 一、邮政物资供应
------ 二、电信物资供应
---- 第二节 体制与方针
------ 一、体制
------ 二、方针原则
---- 第三节 供应与计划
------ 一、供应
------ 二、计划
---- 第四节 储运
------ 一、仓储
------ 二、运输
---- 第五节 财务与清仓查库
------ 一、财务
------ 二、清仓查库
-- 第七章 科技与工业
---- 第一节 科技
------ 一、科研机构
------ 二、项目与成果
------ 三、技术革新与技术革命
---- 第二节 工业
------ 一、开创与发展
------ 二、经营管理
------ 三、产品产量
------ 四、设备
------ 五、附属工业企业
第二篇 邮 政
-- 第一章 溯 源
---- 第一节 烽 燧
------ 一、发展
------ 二、分布
------ 三、使用与管理
------ 四、遗址
---- 第二节 邮驿
------ 一、组织管理
------ 二、传送
------ 三、分布
------ 四、规模
------ 五、裁驿归邮
-- 第二章 业务
---- 第一节 函件
------ 一、收寄
------ 二、资费
---- 第二节 包裹
------ 一、收寄
------ 二、资费
---- 第三节 汇兑
------ 一、种类
------ 二、汇费
------ 三、稽核、清理和检查
------ 四、资金管理
------ 五、银邮分工
---- 第四节 报刊发行
------ 一、邮发合一
------ 二、发行制度
------ 三、进口报刊
------ 四、发行费及酬金
------ 五、零售
---- 第五节 储金寿险
------ 一、种类
------ 二、利息与佣金
---- 第六节 代理
------ 一、代售
------ 二、代订代购
------ 三、代办报话
------ 四、代收代付
------ 五、代理国库
------ 六、代兑
------ 七、代发
-- 第三章 传递
---- 第一节 分发
------ 一、交接与分拣
------ 二、封发
---- 第二节 运转
------ 一、运输
------ 二、经转
---- 第三节 投递
------ 一、投递方式
------ 二、频次与段道
------ 三、开箱与转趟
------ 四、农村投递
---- 第四节 补偿、欠资、无着
------ 一、补偿
------ 二、欠资及无着邮件
---- 第五节 异常处理
------ 一、包裹
------ 二、报刊
-- 第四章 网点
---- 第一节 局所
------ 一、邮(电)局
------ 二、分支机构
------ 三、功能
---- 第二节 邮路
------ 一、火车邮路
------ 二、委办汽车邮路
------ 三、自办汽车邮路
------ 四、航空邮路
------ 五、摩托车邮路
------ 六、自行车邮路
------ 七、畜力班邮路
------ 八、步班邮路
------ 九、水道邮路
-- 第五章 设备
---- 第一节 火车邮厢
------ 一、使用
------ 二、管理
------ 三、修理
---- 第二节 汽车
------ 一、车辆
------ 二、车型
------ 三、车务
---- 第三节 摩托车
------ 一、摩托化
------ 二、分布
------ 三、分配
------ 四、行车
---- 第四节 自行车
------ 一、数量
------ 二、规定
------ 三、承包
---- 第五节 工具
------ 一、役畜
------ 二、营业机械
------ 三、装卸机械
------ 四、操作机械
---- 第六节 专用品
------ 一、邮袋
------ 二、邮戳
------ 三、夹钳
-- 第六章 集邮
---- 第一节 组织
------ 一、群众自发组织
------ 二、省集邮协会
------ 三、基层集邮协会
------ 四、邮票公司
---- 第二节 活动
------ 一、邮展
------ 二、宣传
------ 三、交流
------ 四、学术研究
---- 第三节 票品
------ 一、加盖邮票
------ 二、集邮品
------ 三、收藏
第三篇 电信
-- 第一章 电报
---- 第一节 业务
------ 一、种类
------ 二、资费
------ 三、规章
---- 第二节 网路
------ 一、明线报路
------ 二、载波报路
------ 三、无线
------ 四、网路组织
---- 第三节 设备
------ 一、电报机
------ 二、附属设备
-- 第二章 长途电话
---- 第一节 业务
------ 一、种类
------ 二、规程
------ 三、资费
---- 第二节 网路
------ 一、明线话路
------ 二、载波话路
------ 三、无线话路
------ 四、网路组织
---- 第三节 设备
------ 一、交换机、话机
------ 二、电源设备
-- 第三章 市内电话
---- 第一节 创办
------ 一、省垣电话
------ 二、县城电话
------ 三、民用电话
---- 第二节 业务
------ 一、种类
------ 二、规章制度
------ 三、资费
---- 第三节 设备
------ 一、人工交换
------ 二、自动交换
------ 三、线路
-- 第四章 农村电话
---- 第一节 地方电信
---- 第二节 网路
---- 第三节 业务
------ 一、规章
------ 二、资费
---- 第四节 设备
------ 一、交换机及话机
------ 二、载波设备
---- 第五节 管理
------ 一、体制
------ 二、资产
-- 第五章 有线传输
---- 第一节 干线
---- 第二节 线路灾害
---- 第三节 线路维护
---- 第四节 多路传输
------ 一、载波电话
------ 二、载波电报
-- 第六章 无线传输
---- 第一节 短波
------ 一、专用电台
------ 二、公用电台
---- 第二节 微波
------ 一、干线
------ 二、设备
附录
-- 甘肃邮电大事年表
-- 人物录
---- 1、全国及部、省级先进人物
---- 2、管理局历任领导任职年表
-- 文献辑要(目录)
编纂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