税务志(1989-2001)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实事求是地记述1989年至2001年晋宁县税务事业的历史和现状,以资存史、资政、教化。
内容时限:
1989-2001
目录
封面
税务志(1989-2001)
题词
图片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领导班子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局领导及中层干部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昆阳分局荣获昆明市国税系统文明单位
--
昆阳分局办公大楼
--
昆阳分局职工住宅楼
--
昆阳分局办税服务厅荣获昆明市国税系统最佳办税服务厅
--
税务人员热情服务
--
昆阳分局荣获云南省国税系统文明单位
--
纳税人满意而归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税务志》编辑小组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税务志》审稿会议与会人员合影
--
晋宁税务志审稿会会场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税法宣传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2001年底在册全体职工合影
晋宁县地方志丛书晋宁县国家税务局《税务志》(1989~2001)
目录
序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税收制度
--
第一节 国营企业第二步利改税后的税制
--
第二节 现行税制
第二章 税种
--
第一节 一九八四年税制改革的税种
----
一、产品税
------
(一)纳税人
------
(二)课税对象和税率
------
(三)计税依据和纳税环节
------
(四)计税方法
----
二、增值税
------
(一)纳税人
------
(二)纳税环节
------
(三)征收方法
------
(四)纳税地点和缴库方法
------
(五)减税、免税
----
三、营业税
------
(一)纳税人
------
(二)纳税环节和计税依据
------
(三)税目税率
------
(四)征税起征点
------
(五)免税项目及范围
------
(六)纳税地点
----
四、资源税
------
(一)纳税人
------
(二)征收方法
----
五、城镇土地使用税
------
(一)征税范围
------
(二)免征项目
----
六、集体企业所得税
------
(一)纳税义务人
------
(二)纳税对象
------
(三)税率
----
七、私营企业所得税
------
(一)纳税人
------
(二)课税对象
------
(三)税率及计算方法
------
(四)优惠与限制政策
------
(五)纳税地点和缴库时间
----
八、城乡个体工商业户所得税
------
(一)纳税人
------
(二)课税对象和征收方法
------
(三)税率
------
(四)计算公式
------
(五)免税对象
----
九、个人收入调节税
------
(一)课税对象和纳税人
------
(二)税率
------
(三)征收方法
------
(四)免税、减税范围
----
十、奖金税
------
(一)国营企业奖金税
--------
1.纳税对象和纳税人
--------
2.税率和计算方法
--------
3.减税、免税
------
(二)集体企业奖金税
--------
1.征税范围
--------
2.纳税人
--------
3.课税对象
--------
4.计税额、税率和免税限额
------
(三)事业单位奖金税
--------
1.纳税范围
--------
2.计税依据
--------
3.免税限额的规定
--------
4.减税、免税
----
十一、国营企业工资调节税
------
(一)纳税人
------
(二)课税对象
------
(三)税率和计算方法
------
(四)缴库方法
----
十二、建筑税
------
(一)纳税人
------
(二)税率
----
十三、固定资产投资方向调节税
------
(一)纳税人
------
(二)税率
------
(三)计税依据
------
(四)纳税地点和纳税方法
----
十四、城市维护建设税
------
(一)纳税人
------
(二)计税依据
------
(三)税率
------
(四)征收管理
----
十五、筵席税
------
(一)税率和起征点
------
(二)免税项目
----
十六、特别消费税
------
(一)纳税人
------
(二)税额标准
----
十七、房产税
------
(一)纳税义务人
------
(二)纳税范围
------
(三)计税依据及税率
------
(四)征收方法
------
(五)免税单位
----
十八、车船使用税
------
(一)纳税人和课税对象
------
(二)纳税期限
------
(三)减税、免税
------
(四)征收方法
----
十九、印花税
------
(一)纳税人
------
(二)税目、税率
------
(三)计税依据及计算方法
------
(四)免税规定
------
(五)处罚原则
----
二十、屠宰税
----
二十一、国营企业所得税
------
(一)纳税人和纳税对象
------
(二)适用税率和纳税办法
------
(三)纳税地点
------
(四)减税、免税
----
二十二、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
(一)缴纳对象和征集范围
------
(二)征集率和计算依据
------
(三)缴纳办法
------
(四)减免项目
------
(五)缴纳时间
----
二十三、国家预算调节基金
------
(一)征集单位和范围
------
(二)征集率和计算方法
------
(三)征集对象
------
(四)征集时间
----
二十四、教育费附加
------
(一)征收对象
------
(二)征收范围和计征率
------
(三)征收地点
------
(四)征收管理
----
附:晋宁县税务局1989年~1993年工商税收分税种入库统计表
--
第二节 现行税种
----
一、增值税
------
(一)征收范围和纳税人
------
(二)税率
------
(三)计税依据和纳税期限
------
(四)计算方法
------
(五)免征项目
------
(六)纳税人的划分
------
(七)起征点和纳税地点
----
二、消费税
------
(一)征收范围
------
(二)税率和征收方法
------
(三)纳税人、纳税环节、纳税地点
------
(四)纳税期限
------
(五)免税和减税
------
(六)政策调整
----
三、营业税
------
(一)纳税人
------
(二)征收范围
------
(三)税率
------
(四)计算方法和计算依据
------
(五)纳税地点
------
(六)缴税时间
----
四、企业所得税
------
(一)纳税人和纳税范围
------
(二)税率
------
(三)免税、减税政策
------
(四)纳税地点、计税依据和计税方法
----
五、个人所得税
------
(一)征收范围或纳税人
------
(二)税率
------
(三)征收方法
------
(四)结付地点
----
六、外商投资企业和外国企业所得税
------
(一)征税范围和纳税人
------
(二)计税依据
------
(三)税率
------
(四)亏损弥补规定
------
(五)减税、免税规定
------
(六)计算方法
------
(七)缴税时间
----
附:晋宁县国家税务局1994~2001年工商税收分税种入库统计表(一)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1994~2001年纳税户数统计表(二)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1994 - 2001年减免税额统计表(三)
第三章 重点税源及税款征收
--
第一节 重点税源
----
一、轮胎
------
(一)税率
------
(二)征收方法
------
(三)税款征收
----
二、磷矿石
------
(一)税率
------
(二)征收方法
------
(三)税款征收
----
三、磷化工产品
------
(一)税率
------
(二)征收方法
------
(三)税款征收
----
四、烟草
------
(一)税率和纳税人
------
(二)税款征收
----
五、水泥
------
(一)使用税率
------
(二)缴税方法
------
(三)税款征收
----
六、粮食白酒
------
(一)征收方法
------
(二)税率
------
(三)税款征收
--
第二节 税种及其比重
----
一、税务机构分设前
------
(一)分税种占工商各税收入
------
(二)分经济性质占工商各税收入
----
二、税务机构分设后
------
(一)分税种占工商各税收入
------
(二)分经济性质占工商各税收入
--
第三节 各征收单位的实绩
----
一、征收考核
------
(一)昆明市国家税务局驻云南轮胎厂分局
------
(二)昆阳分局
------
(三)晋城分局
------
(四)古城税务所
------
(五)上蒜税务所
------
(六)新街税务所
------
(七)二街税务所
------
(八)昆阳集贸个体征收所
------
(九)六街税务所
------
(十)宝峰税务所
------
(十一)化乐税务所
------
(十二)夕阳税务所
------
(十三)双河税务所
------
(十四)稽查局
----
二、按预算级次直接上解,未列人工商各税考核的收入
------
(一)国营企业所得税
------
(二)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
------
(三)国家预算调节基金
------
(四)教育费附加
----
附:晋宁县税务局1989年至1993年各征收单位征收工商各税统计表(一)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1994至2001年各征收单位征收工商各税统计表(二)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晋宁县税务局)1989年至2001年各征收单位税款征收比重表(三)
第四章 税收征管
--
第一节 税款征收
----
一、征收方法
----
二、征收数额
--
第二节征收管理
----
一、纳税登记
----
二、纳税申报
----
三、纳税鉴定
----
四、纳税辅导
----
五、账薄凭证管理
--
第三节 纳税检查
----
一、日常检查
----
二、集中检查
----
三、检查结果
--
第四节 税务案件审理
----
一、审议标准
----
二、审议结果
--
第五节 合议复议
----
一、合议
----
二、复议
--
第六节 发票管理
----
一、普通发票
----
二、增值税专用发票
------
(一)增值税发票的应用和管理
------
(二)金税工程在晋宁县国税局的实施
--
第七节 计算机应用
----
一、启用与发展
----
二、计算机的功能
第五章 税务稽查
--
第一节 稽查建立
--
第二节 稽查操作
----
一、选案组
------
(一)日常稽查对象的确定
------
(二)专项稽查
----
二、稽查组
------
(一)税务稽查的权限和基本要求
------
(二)税务违法行为的立案标准
------
(三)税务稽查的基本方法
----
三、审理组
------
(一)审理工作的原则
------
(二)审理范围
------
(三)审理后的处理
------
(四)集体领导制度
----
四、执行组
------
(一)文书送达时限
------
(二)文书送达方式
------
(三)税务争议处理程序
------
(四)税务强制措施
------
(五)税务保全措施
第六章 税务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晋宁县税务局
----
一、县局机构
----
二、征收单位
--
第二节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
----
一、县局机构
----
二、征收单位
--
第三节 深化改革精简机构
----
一、县局机构
----
二、征收单位
----
三、税务稽查局
--
第四节机构职能
----
一、县局职能
----
二、直属机构职能(稽查局)
----
三、分局职能
--
第五节 干部管理
----
一、培养教育
----
二、纪律要求
----
三、目标管理和考核
----
附:晋宁县国家税务局1996年度《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一)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1996年度《征收员、管查员、专兼职会计、出纳、票管员目标管理责任制考核办法(二)
----
四、考核与奖励
------
(一)考核指标
------
(二)奖励办法
------
(三)受奖单位和个人
----
五、职工福利
----
附:晋宁县国家税务局文明单位、青年文明号、最佳办税服务厅附录(一)
----
受到省、市税务部门表彰的先进个人名录(二)
----
县局先进集体单位名录(三)
----
县局先进个人(四)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1994 - 2001年优秀公务员名录(五)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1994。2001年嘉奖名录(六)
----
国税、地税机构分设前晋宁县税务局在册职工名录(七)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组建时在册职工名录(八)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2001年12月职工名录(九)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2001年12月离退休人员名录(一)
----
晋宁县国家税务局2001年12月离退休人员名录(二)
--
第六节 党组织
----
一、沿革
----
二、工作纪要
------
(一)加强领导
------
(二)发展党员
------
(三)培养干部
------
(四)荣誉纪要
----
附: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荣誉情况表(一)
----
晋宁县国税局职工捐资扶贫名录(二)
--
第七节 群团组织
----
一、工会
------
(一)沿革
------
(二)具体工作
----
二、共青团
------
(一)沿革
------
(二)团的教育
------
(三)团的活动
----
三、妇女委员会
------
(一)沿革
------
(二)奉献与荣誉
----
四、老龄工作委员会
------
(一)沿革
------
(二)老龄工作
------
(三)老年人体育协会
----
五、税务学会
------
(一)沿革
------
(二)业务与成果
--
第八节 基本建设
----
一、房屋
----
二、交通工具
----
三、计算机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