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城地区政权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坚持“实事求是”、“详近略远”、“突出特点”的编纂原则。力求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的统一。二、本志从典章体制的角度,通过政权设置、职掌、管理体制的具体演变,反映一百五十年来,聊城地区政权组织如何从封建帝制时代逐步发展演变到社会主义的民主时代。三、本志继承修志传统,“横排门类,纵述始末”,即所谓“横向结构”的通纪体,除概述、大事记外,分四章记述。
出版时间:
1993年12月
目录
封面
聊城地区政权志
编委会主任
副主任
编委
主审
主编
编辑人员
凡例
序言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行政组织
--
第一节 晚清时期行政组织
----
一、知府衙门
----
二、临清直隶州衙门
----
三、县衙门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组织
----
一、北洋政权
------
(一)道尹公署
------
(二)县知事公署
----
二、民国政权
------
(一)行政公署
------
(二)行政督察专员行署
------
(三)县政府
----
三、民主政权
------
(一)鲁西北行政委员会
------
(二)泰运专署
------
(三)运东专署
------
(四)鲁西北专署
------
(五)濮范专署
------
(六)县政府
--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组织
----
一、平原省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二、平原省人民政府聊城专区专员公署
----
三、山东省人民政府聊城专区专员公署
----
四、山东省聊城专员公署
----
五、山东省聊城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六、山东省聊城专员公署
----
七、山东省聊城地区革命委员会
----
八、山东省聊城地区行政公署
----
九、行署工作部门组织
------
(一)行署办公室系统
------
(二)人事、监察、政法系统
------
(三)经委、财政、外经委系统
------
(四)农委系统
------
(五)计划、基建系统
------
(六)科技、文教、体卫系统
----
十、县(市)行政组织
第二章 行政官员
--
第一节 晚清时期行政长官
----
一、知府
----
二、州、县职官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长官
----
一、北洋政权、民国政权时期行政长官
------
(一)道尹、督察专员
------
(二)县知事公署、县政府职官
----
二、民主政权行政领导人
------
(一)专员、主任、秘书长
------
(二)专署工作部门领导人
------
(三)县(市)政府、办事处领导人
--
第三节 建国后行署及其部门领导人
----
一、专员、秘书长
----
二、行署工作部门领导人
----
三、县(市)政府领导人
第三章 行政职权
--
第一节 晚清时期行政职权
----
一、府署行政职权
----
二、州行政职权
----
三、县行政职权
--
第二节 民国时期行政职权
----
一、北洋政权
------
(一)道尹公署
------
(二)县知事公署
----
二、民国政权
------
(一)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二)县政府
----
三、民主政权
------
(一)鲁西北行政委员会
------
(二)泰运、运东、鲁西北、濮范行政督察专员公署
------
(三)县政府
--
第三节 建国后行政职权
----
一、专员公署职权及工作方式
----
二、地区革命委员会职权
----
三、行政公署职权及主要工作制度
------
(一)行署职权
------
(二)行署主要工作制度
----
四、行署工作部门职权
------
(一)行署办公室系统
------
(二)人事、监察、政法系统
------
(三)经委、财委、外经委系统
------
(四)农委系统
------
(五)计划、基建系统
------
(六)科技、文教、体卫系统
----
五、县政府职权及主要工作制度
------
(一)县人民政府职权(建国初期)
------
(二)县人民委员会职权
------
(三)县革命委员会职权
------
(四)县人民政府职权及主要工作制度(1979年之后)
第四章 施政
--
第一节 晚清时期施政
--
第二节 民国时期施政
--
第三节 建国后施政
----
一、从建国初期到十一届三中全会前施政纪实
----
二、从十一届三中全会到“七五”末施政纪实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