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武当中草药志(第一卷)

中国武当中草药志(第一卷)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书分总论和各论两部分。总论简要介绍武当道教医药文化的渊源与特色、中草药真伪鉴定技术平台的构建、真假何首乌鉴定和中草药安全用药知识等内容。各论收载具有武当山地方特色的中草药118种,每味药分别介绍其名称、来源、产地与分布、化学成分、性状鉴定、显微鉴定、理化鉴定、含量测定、炮制、功能主治、用法用量、武当验方(或民间验方)、药理作用、临床应用和品种注述,部分品种附有武当歌诀。质量控制的内容重点介绍中草药的显微组织特征和粉末特征,并附有346幅显微特征墨线图、129幅原植物(动物)形态彩图和药用部位外形彩图。

出版时间: 2009年02月

目录

封面
中国武当中草药志
图片
-- 武当中草药资源的分布区域在中国中药区划图中的位置
-- 十堰市行政区划简图
-- 2005年9月,96岁高龄的谢冰岩先生为志书题写书名
--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副局长、中国中药协会会长房书事先生为志书题词
--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教授为志书题词
-- 著名书法家马萧萧先生为志书题词
-- 中国文化报社副社长、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杨开金先生为志书题词
-- 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技术委员会委员杨思澍研党员为志书题词
-- 陕西华联中国书画研究院院长、国家一级美术师罗国士教授为志书题词
-- 湖北省书法协会委员罗国权先生为态书题词祝贺
-- 中圈作家协会理事、著名作家梅沽教授为志书题词
-- 郧阳医学院附属太和医院武当中医药研究所成立于1994年
--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先生为志书题词
-- 台湾中国玄门宗师陈通贤欣然为志书题词
-- 台湾中华道教总会张桎秘书长特意为志书题词
-- 南武当道协会长游玄德特地题写隐头诗祝贺
-- 十堰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黄泉鲁先生为志书题词
-- 湖北省民间文艺家协会将《中国武当中草药志》列入湖北省民问文化遗产抢救工程重点项目
-- 中共中央党校局级离体干部萧岛泉先生欣然题词
-- 2005年10月,文化部副部长周和平先生(右三)、中共中央党校萧岛泉先生(左三)在听取了武当医药文化保护工作的汇报后予以充分肯定,并与课题组成员合影留念。
-- 中国道教协会常务副会长张继禹(左)非常重视和支持武当中草药的挖掘整理工作。图为张继禹副会长为《中国武当中草药志》题词时的情景。
-- 武当中医药开发研究项目受到十堰市委、市政府的高度重视和重点资助。2005年3月,十堰市太和医院院长、郧阳医学院副院长涂汉军教授(左)向十堰市副市长刘国新(右)汇报武当中医药研究项目进展情况。
-- 2005年5月,十堰市政协副主席、武当山道教协会会长李光富(右)与十堰市太和医院陈吉炎教授(左)针对挖掘整理武当道教医药、合作出版《中国武当中草药志》等事宜达成合作协议。
-- 2008年6月2日,国家药典委员会委员、湖北省药品检验所列所长张立群教授亲临武当中医药研究所检查指导工作。
-- 中国工程院院士程莘农教授(右)为志书题词:“武当中医药,博大精深”。
-- 2005年9月,时已96岁高龄的中国著名书法家谢冰岩先生(左二)为志书题写书名。中国硬笔书法协会副主席杨开金先生(左三)为志书题词。
-- 著名书法家、中国楹联协会主席马萧萧先生(书画大师徐悲鸿的弟子)为志书题词时的情景。
-- 原国家医药管理局技术委员会委员、医药文献编审委员会总编辑杨思澍先生(左)为志书题词时的情景。
-- 中国中医研究院研究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中药鉴定委员会原主任委员胡世林先生(右)欣然为志书作序。
-- 2005年4月17日,湖北中医学院博士生导师詹亚华教授(左二)在深入赛武当(伏龙山)实地考察了中草药资源状况后高兴地说:“武当寸步都有药,应该很好的整理和保护”。
-- 2005年3月16日,十堰市剐市长刘国新先生(中)、十堰市科技局罗志增书记、黄铭副局长(右)深入现场了解工作进展情况,解决武当中医药挖掘整理工作中遇到的困难。
-- 2007年8月8日,中国药科大学王强教授(左)深入赛武当考察中草药资源。
-- 2005年4月,在“海峡两岸武当文化交流论坛”大会期间,台湾中国玄门宗师陈通贤先生(中)、武当山武当拳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杨群利先生(左)欣然挥笔为《中国武当中草药志》题词祝贺。
-- 2005年4月,中国作家协会著名作家梅洁教授(左)在“南水北调”水源区进行专访的过程中,对课题组成员的吃苦奉献精神颇有摩慨,欣然为《中国武当中草药志》题词。
-- 台湾中华道教总会秘书长、抱一道人张桎(左),对武当中草药资源和武当道教医药的整理工作予以充分肯定。
-- 2007年9月,国家药典委员会名誉委员吉良晨教授(中)在郧阳医学院药检学院副院长杜士明副教授(左)的陪同下考察武当山道教医药,与李光富会长、祝华英道长(右)进行了广泛的交流
-- 武当山及毗邻地区的中草药资源品种达2516种之多,为该地区发展生物医药产业提供了重要条件。图为郧阳医学院药学系利用本地中草药资源开展野外教学时的情景
-- 武当中草药资源的调查、品种鉴定工作,得到湖北中医学院詹亚华教授(左二)的悉心指导和鼎力支持。
-- 尚儒彪主任医师(左二)多次深入武当山考察中草药资源,收集整理道教医药验方。
-- 武当山道医祝华英(左)对道教医学中的针灸和按导疗法有较深的造诣,他编著的《黄帝内经十二经脉揭秘应用》一书,受到中医泰斗邓铁涛院士的肯定井来信祝贺。
-- 2007年,87岁高龄的坤道邓永莲(左)向课题组人员介绍道教健身长寿的秘诀时的情景。
-- 房县门古镇卫生院王镇武主治医师(右)14岁随祖父王静尘(房县四大名医之一)学医,在治疗疑难杂病方面有独到之处。圈为王镇武与叔父王克明(中)、乡干部张兴成(左)共同将珍藏多年的古医书及王静尘医疗经验笔记捐献给课题组。
-- 课题组成员在武当山太子洞走访贾永祥(左)道长,收集整理道教医药验方及道教健身长寿之秘笈。
-- 选用武当山本地中草药为填料的“武当药枕”,获得国家专利。图为武当山茶叶总场总经理王富国(右二)正在向詹亚华教授(左二)介绍武当山地区具有“昼配香囊,夜用药枕”的习俗。
-- 丹江口市武当天盛中药材有限公司(原丹江口市中药材公司)采集、鉴定、陈列的中草药标本达415种。图为公司总经理吴高辉(左)正在向课题组成员介绍武当山本地具有的中草药品种。
-- 百岁坤道常饮武当道茶,将其作为清心养生的佳品。
-- 民间医师方运珍(右)行医40多年,具有丰富的医疗经验,接诊患者来自十多个省(市)、自治区。
-- 十堰天宁药业有限公司(原湖北省中药材公司十堰采购批发站)经营中西药品近40年,兼营武当山地区适地药材。图为公司董事长胡子营先生正在审查药品报表。
-- 十堰市康芪药生有限公司(原十堰市中药材公司)曾被湖北省卫生厅授予“药品质量信得过单位”。公司董事长李琪先生积极支持并参与武当中草药资源的发掘整理工作。
-- 尚儒彪,湖北襄阳人,幼承家技,好歧黄之术,擅长于道教医药的各种传统疗法,主编《中国武当医药秘方》等医药专著5部,为志书的编写提供大量资料。曾拜武当山著名道医李诚德为师。
-- 王泰科道长,河南南阳人,自幼随父学习传统医学理论,善干总结中草药采制、加工及临床用药经验,著有《大药性赋读本》,并为志书提供道教医药歌谣。
-- 十堰市林业局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曹志雄(中),市园林局高级工程师、全国绿化奖章获得者龙祥生(左),潜心研究十堰城区维管植物和药用植物的分布状况,家中备有常用中药200多种。夫妻二人全力支持武当中草药资源整理工作。图为赠书时的情景。
-- 房县青蜂镇主治医师周志成,出生干中医世家,自幼随父周新煜学习中医,酷爱学习中医药经典著作,擅长于中医疑难杂症。
-- 房县万峪乡主治医师赵大铭,学习继承其曹祖父赵华山的医疗经验,从事基层医疗预防保健工作30余年,积曩有丰富的医疗经验。
-- 图为武当山道教协会医务室传承并制作的紫金锭。该药在防治乙型肝炎方面效果显著,药品供不应求。
中国武当中草志(第一卷)编委会
序一
序二
前言
编写说明
目录
总论
-- 第一章 武当道教医药文化特色
---- 第一节 武当医药中华瑰宝非物遗产百世流芳
---- 第二节 武当道教医药诊疗特色
---- 第三节 武当道教医药在中草药应用中的特色
---- 第四节 武当道教医药“一把草”应用秘诀
---- 第五节 武当民间采药歌九首
---- 第六节 武当道教医药“一炉丹”炼丹秘诀
---- 第七节 武当道教医药避瘟疫秘方
-- 第二章 武当道教医药文化渊源
---- 第一节 武当道教医药与中华传统医药渊源探讨
---- 第二节 武当道教历代重要医药学人物考略
---- 第三节 游玄德会长论武当道教医药文化之渊源
-- 第三章 澄清品种混乱责无旁贷
---- 第一节 澄清中药品种混乱的紧迫性
---- 第二节 中药材市场产生假劣品的技术性原因
---- 第三节 中药材市场产生假劣品的非技术性原因
---- 第四节 中药饮片质控乏力的原因与对策
-- 第四章 构建真伪鉴别技术平台
---- 第一节 中药材质量标准的研究思路
---- 第二节 防范假劣中药材的关键环节
---- 第三节 中药材市场监管思路探讨
-- 第五章 中草药安全用药刍议
---- 第一节 武当道教加强中药质控管理的思路
---- 第二节 中革约安全用药注意要点
-- 第六章 正本清源话首乌
---- 第一节 “人形何首乌”剖析
---- 第二节 何首乌出现混伪品的历史渊源与澄清办法
---- 第三节 中药名称中引用“雌雄”的利与弊
-- 第七章 技术鉴定辨真伪
---- 第一节 何首乌及其混伪晶的鉴别检索(Ⅰ.基原、性状)
---- 第二节 何首鸟及其混伪晶的鉴别检索(Ⅱ.显微特征)
---- 第三节 何首乌及其混伪品的理化鉴别
---- 第四节 何首乌及其混伪品的凝胶电泳鉴别
---- 第五节 何首乌及其混伪品的红外光谱鉴别
-- 第八章 首乌传讹始澄清
---- 第一节 何首乌混伪品头花千会藤的急性毒性实验
---- 第二节 加强风景区药摊管理与保护中药资源的思路
---- 第三节 “人形”首乌终揭谜,千年传讹始澄清
各论
-- 第九章 根及根茎类
---- 1.八角枫
---- 2.川芎
---- 3.大蓟
---- 4.小蛇参
---- 5.天冬
---- 6.天花粉
---- 7.天麻
---- 8.天南星
---- 9.云实
---- 10.支柱蓼
---- 11.白附子
---- 12.白茅根
---- 13.白芍
---- 14.白首乌
---- 15.白头翁
---- 16.白薇
---- 17.白药子
---- 18.半夏
---- 19.玉竹
---- 20.地榆
---- 21.防风
---- 22.红四块瓦
---- 23.红药子
---- 24.血三七
---- 25.朱砂七
---- 26.何首乌
---- 27.远志
---- 28.苎麻根
---- 29.板蓝根
---- 30.狗头赤芍
---- 31.虎杖
---- 32.金果榄
---- 33.金刚藤
---- 34.金荞麦
---- 35.苦参
---- 36.鸢尾
---- 37.重楼
---- 38.独活
---- 39.党参
---- 40.桔梗
---- 41.射干
---- 42.黄精
---- 43.黄芩
---- 44.黄药子
---- 45.商陆
---- 46.续断
---- 47.萱草根
---- 48.蜘蛛香
---- 49.藤乌头
---- 50.薤白
---- 51.藁本
---- 52.魔芋
---- 53.三百棒
-- 第十章 茎木类
---- 54.卫矛
---- 55.功劳木
---- 56.络石藤
---- 57.通草
---- 58.铁箍散
---- 59.桑寄生
---- 60.常春藤
---- 61.槲寄生
-- 第十一章 皮类
---- 62.五加皮
---- 63.肉桂
---- 64.杜仲
-- 第十二章 叶类
---- 65.牡荆叶
---- 66.枇杷叶
---- 67.茶叶
---- 68.胡颓子
-- 第十三章 花类
---- 69.月季花
---- 70.款冬花
-- 第十四章 果实种子类
---- 71.山茱萸
---- 72.千金子
---- 73.小茼香
---- 74.水红花子
---- 75.天名精
---- 76.急性子
---- 77.南鹤虱
---- 78.茼麻子
---- 79.枳壳
---- 80.浮小麦
---- 81.黄荆子
---- 82.算盘子
---- 83.稻芽
-- 第十五章 全草类
---- 84.马鞭草
---- 85.马齿苋
---- 86.千里光
---- 87.三白草
---- 88.山黄连
---- 89.分经草
---- 90.凤尾草
---- 91.天胡荽
---- 92.半边莲
---- 93.白英
---- 94.瓜子金
---- 95.地锦草
---- 96.垂盆草
---- 97.鱼腥草
---- 98.益母草
-- 第十六章 藻菌类
---- 99.灵芝
---- 100.松萝
-- 第十七章 动物类
---- 101.九香虫
---- 102.马宝
---- 103.土鳖虫
---- 104.凤凰衣
---- 105.全蝎
---- 106.血余炭
---- 107.鸡内金
---- 108.龟甲
---- 109.刺猬皮
---- 110.狗肾
---- 111.穿山甲
---- 112.黄鼬肉
---- 113.望月砂
---- 114.紫河车
---- 115.蜗牛
---- 116.熊胆
---- 117.鳖甲
---- 118.麝香
让武当医药文化瑰宝之芳香溢满全球(代后记)
中文名索引
拉丁学名索引
总论彩图
各论彩图
内容提要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