壮族医学史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序
最近,广西民族医药研究所黄汉儒所长给我送来一部书稿,书名为:
《壮族医学史》,邀我为该书写序,我欣然应允。我说:“这是一件大好事,我
责无旁贷地应该为此说几句话。”我的兴奋和欣喜并不是没有理由的。通
读全稿,我的这种情绪更是有加无已。我相信,我的这种心情并不是盲目
的,不是无的放矢,而是有十分充足的理由的。
目录
封面
目录
序
前言
图片
英文正文
第一章 壮族社会历史及其与壮医药的关系
--
第一节 壮族的来源
--
第二节 壮族概况
--
第三节 壮族社会历史概述
--
第四节 壮族社会历史的一些特点
--
第五节 土司制度对壮医药的影响
--
第六节 关于壮医药无系统文字记载的问题
--
第七节 壮族医药存在的原因初探
第二章 壮族地区地理、经济、文化、民俗与壮医药的关系
--
第一节 壮族地区地理环境及气候特点与壮医药的关系
--
第二节 巫文化与壮医药的关系
--
第三节 壮族经济、文化发展特点与壮医药的关系
--
第四节 壮族民俗特色与壮医药的关系
第三章 壮族医药的起源(远古~先秦)
--
第一节 壮医药的萌芽
--
第二节 从考古发现来探讨壮医针刺疗法的起源
--
第三节 花山崖壁画与早期的壮族医药
--
第四节 壮医早期医疗卫生活动及文献记载
--
第五节 卫生保健意识的萌芽
--
第六节 壮医外治疗法的起源
--
第七节 药食同源
第四章 壮医药知识的积累(秦~隋)
--
第一节 早期农业对壮医药的促进作用
--
第二节 壮药知识的积累
--
第三节 古代科技与壮医药
--
第四节 卫生保健和环保意识
--
第五节 有关文献记载
第五章 壮族医药的初步形成与发展(唐宋~民国)
--
第一节 壮医理论的萌芽
--
第二节 壮药学的发展
--
第三节 方剂学的萌芽
--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壮医诊疗技法
--
第五节 医疗制度和医疗机构的建立
--
第六节 壮医分科的出现
--
第七节 壮医理论的初步形成及壮医著作的出现
--
第八节 壮医预防方法
--
第九节 壮乡药市的形成及作用
--
第十节 名医的涌现
第六章 壮医药理论和治疗方法概述
--
第一节 天人自然观——阴阳为本,三气同步
--
第二节 生理病理观——脏腑气血骨肉、谷道水道气道、龙路火路
--
第三节 病因病机论——毒虚致百病
--
第四节 诊断方法——重视目诊,多种诊法合参
--
第五节 治疗原则——调气解毒补虚
--
第六节 治疗方法——独特丰富,简便易行
第七章 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认识和使用
--
第一节 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认识
--
第二节 促使壮医善用毒药和解毒药的因素
--
第三节 壮医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一般规律
--
第四节 壮医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法则
--
第五节 壮医对毒药和解毒药的使用及对中毒防治的特色
--
第六节 壮医使用毒药和解毒药的意义及展望
第八章 壮医药对我国传统医学和民族保健的贡献
--
第一节 壮医解剖学知识的意义
--
第二节 针灸疗法的先驱
--
第三节 丰富的药物学知识
--
第四节 丰富多彩的诊断方法
--
第五节 理论特点
--
第六节 防治特色
--
第七节 对壮族保健的巨大贡献
第九章 壮医药的研究、发掘、整理及现状
--
第一节 党的民族医药政策对壮医药研究的促进作用
--
第二节 壮医药的发掘、整理和研究近况
--
第三节 壮医药现状和发展前景
--
附一:壮医药医疗、科研机构概况
--
附二:壮医药传人
第十章 壮医药与中医药及其他民族医药的比较
--
第一节 理论基础
--
第二节 病因病机
--
第三节 诊断方法
--
第四节 治则治法
--
第五节 结束语
壮族医史大事年表
英文后记
后记
英文主要参考文献
主要参考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