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农业大学校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浙江农业大学发展的历史以及教学工作、学生工作、研究生教育、成人教育、科学研究等。
内容时限:
1910-1990
出版时间:
1992年09月
目录
封面
浙江农业大学校志
《浙江农业大学校志》编纂委员会
《浙江农业大学校志》撰稿人员
序
凡例
图片
--
题词
--
竺可桢淅江大学校长任期1936.4~1949.4
--
谭熙鸿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任期1927.8~1931.9
--
卢守耕浙江大学学院院长任期1936.8~1939.7
--
蔡邦华浙江大学农学院院长任期1939.8~1952.11
--
丁二烯振麟浙江农业大学校长任期1961.10~1965 1979.3~1979.6
--
实验大楼
--
教学大楼内一角
--
科学楼
--
体育馆
--
笕桥时的浙大农学院大门。
--
笕桥时的浙大农学院宿舍楼。
--
抗战前国民政府教育部长、交通部长和浙江大校长出席华家池浙大农学院新校舍奠基典礼。
--
华家池浙大农学院鸟瞰。
--
华家池浙大农学院之农学馆。
--
华家池浙大农院农学馆内景。
--
畜牧场。
--
抗战前浙大农学院温室是当时远东地区最大的温室。
--
学生在植物病理实验室做实验。
--
植物园。
--
江西吉安白鹭洲头浙大校舍。
--
泰和浙大图书馆-趣园。
--
江西泰和浙大学生宿舍-上田村肖家祠堂。
--
广西宜山浙江大学教室-标营
--
竺校长(右一)与教授们合影。
--
湄潭浙大理农学院女生宿舍“求美斋”。
--
湄潭浙大农学院远眺。
--
湄潭浙大农学院农场及宿舍。
--
竺校长赴美考察时与朱祖祥、赵明强等留美学生合影。
--
浙大龙泉分校。
--
抗战后浙大农学院在华家池重建校园,这是首批建成的校舍-神农馆、后稷馆、嫘祖馆。
--
浙江农学院重建的温室。
--
土壤标本馆藏集了391个土种标本,是当时国内土种标本最齐的标本馆。
--
浙江农学院独立建校后,东、西教学大楼相继建成。
--
当时育成的蔬菜良种“浙大长”萝卜推广全国。
--
学院举行第一次学生科学报告会。
--
祝汝佐教授在指导青年教师。
--
夏振铎教授指导外国留学生做解剖实验。
--
金孟加院长(左三),萧辅副院长(左四)与在我校学习的越南留学生合影。
--
金孟加院长(中)、丁振麟副院长(左)会见来访的苏联齐津院士。
--
苏联青年代表团来校访问、参观校园。
--
“一二.九”爱国运动时期之浙大学生自治会主席施尔宜(施平)。
--
陈敬森烈士。
--
于子三烈士遗容。
--
浙大学生参加抗日宣传队合影。
--
“反饥饿,反迫害,反内战”游行。
--
为抗议反动校长迫害进步学生,浙大农学院五十八位教职员愤然离校,这是离校前在平湖秋月合影。
--
校党代会开幕。
--
党委书记孔祥有(左四)与同学们亲切交谈。
--
业余党校开学。
--
军训教官与学生依依惜别。
--
学生军训阅兵式。
--
英语听音课。
--
同学们在聚精会神听课。
--
牧医系学生做解剖实习。
--
同学们在做实验。
--
函授学员正在上课。
--
学生在图书馆阅览室自习。
--
小分队开展水稻病害咨询服务。
--
朱军博士在计算机室。
--
作物88同学与留学生在甘蔗科研田。
--
学生给农民讲授农业技术。
--
刘建新博士作饲料分析测定。
--
何振立博士在做实验。
--
李曙轩教授(左)正在指导巴基斯坦博士研究生。
--
季道藩教授(右一)在田间指导。
--
陈子元教授在实验室工作。
--
奚文斌教授向学生传授拖拉机节能技术。
--
我校研制的饲料添加剂荣获国家教委科技进步一等奖,图为副省长兼校长李德葆(左一)在饲料所许梓荣所长陪同下视察浙农系列饲料推广应用情况。
--
游修龄教授考证的河姆渡科研成果誉传中外
--
夏英武教授(中)与余杭县农科所同志一起考察水稻生长情况。
--
张堂恒教授(右二),刘祖生教授(右五)在茶园考察。
--
陈锡臣教授(左一)与《学报》编辑部同志一起研究编辑、审稿工作。
--
《新农村》杂志面向全国发行,深受农民、农村科技人员欢迎。图为编辑、记者在农村采访。
--
校经济技术开发公司不断开发科技新产品向农村推广,图为公司经理(左一)与技术人员一起鉴定产品质量。
--
朱祖祥校长与美国马里兰大学校长会谈,签订两校合作协议。
--
我校与日本岛根大学互换校际合作协议书(右为陈子元校长)。
--
李德葆副省长兼校长陪同来访的国际水稻研究所所长兰帕博士参观校展览馆。
--
我校与西柏林工业大学签订校际合作协议,省、校领导出席签字仪式。
--
朱祖祥博士(中)率中国土壤学会代表团赴印度新德里出席国际土壤学会年会。
--
埃塞俄比亚总统来访(前右二)陈子元校长(前右一)陪同贵宾参观校展览馆。
--
我校受联合国原子能机构委托主办亚太地区植物辐射诱变育种培训班(左上)
--
培训班学员在田间实习(右下)。
--
日本枥木县知事渡边文雄偕夫人来访,校领导陪同参观校园。
--
学部委员、老校友李竞雄研究员在校庆学术报告会上讲演。
--
境处老校友回校参加八十周年校庆活动,图为台湾文化大学农学院院长吴恪元教授与经济管理系杜修昌教授等座谈。
--
农业部原部长何康同志(前右二)多次来校视察,指导工作,图为何康与师生交谈。
--
万里委员长会见出席国际农业教育研讨会代表,我校朱祖祥教授(前排左四)陈锡臣教授(二排左二)、季道藩教授(三排左五)、王兆骞教授(四排左四)与会,图为会见时合影。
--
沈祖伦省长,中顾委委员铁瑛、副省长兼校长李德葆出席著名植病学家、一级教授陈鸿逵先生(右二)九十寿辰暨从教六十五周年庆贺会。
--
国家教委党组书记、副主任何东昌同志来校视察时作报告。
--
国务委员,前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王芳同志来校祝贺著名园艺学家、一级教授吴耕民先生九十寿辰暨从教六十五周年,图为王芳(左)与吴老亲切交谈。
--
1990年10月15日我校建校八十周年校庆,来自全国(包括台、港)及海外校友2700余人以及美、日、德等国贵宾与全校师生欢聚同庆。农业部、省党、政领导同志和兄弟院校领导出席了庆祝大会 图为大会会场。
--
校党、政领导同志与民盟盟员在云栖座谈会上合影。
--
朱祖祥、蒋次升、王建东三位先生出席九三学社全国代表大会时在京合影。
--
致公党支部全体成员进行组织活动。
--
裘文达先生在省民革纪念辛亥革命八十周年集会上发言。
--
文艺·体育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培养目标和系科、专业设置
--
第一节 培养目标
--
第二节 系科、专业设置和学习年限
第三章 教学工作
--
第一节 教学制度
--
第二节 教学计划、课程设置和教材
--
第三节 实践性教学
--
第四节 现代化教学设施的建设与使用
--
第五节 教学管理及其管理制度
--
第六节 教学质量的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 学生工作
--
第一节 招生工作
--
第二节 学生待遇(人民助学金)
--
第三节 毕业生分配
--
第四节 学生爱国民主运动
第五章 研究生教育
--
第一节 招生
--
第二节 培养
--
第三节 学位
--
第四节 毕业与分配
--
第五节 管理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七章 德育
--
第一节 马列主义理论课的开设和发展
--
第二节 思想政治教育课程的设置
--
第三节 时事政策教育
第八章 体育卫生工作
--
第一节 体育工作
--
第二节 卫生教育与保健工作
第九章 科学研究、学术团体、学术报刊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重点学科
--
第三节 科研与推广
--
第四节 科研管理
--
第五节 重要科研成果及其社会经济效益
--
第六节 学术团体、学术报刊及著作
--
第七节 经济技术开发公司
第十章 国际科学教育交流和协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与管理
--
第二节 国际科学教育交流和协作
--
第三节 派遣出国和接纳外国留学生
第十一章 教职工
--
第一节 教职工队伍的变化及编制
--
第二节 教师队伍的结构及学科梯队
--
第三节 教师及其他专业技术人员职务的晋升
--
第四节 教职工的培养提高
--
第五节 教职工的待遇
第十二章 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 经费的使用与管理
--
第二节 校园面积和校舍
--
第三节 图书馆
--
第四节 实验室建设与仪器设备
--
第五节 教学实验场
--
第六节 实验工厂
--
第七节 小学、幼儿园
第十三章 领导与管理
--
第一节 党的组织
--
第二节 行政组织与管理制度
--
第三节 民主党派
--
第四节 工会、教代会
--
第五节 共青团
第十四章 人才培养
--
李竞雄
--
施履吉
--
滕维藻
--
吕鸿声
--
沈允钢
--
何俊华
--
陈杭(女)
--
林大盛
--
夏英武
--
龚奎满
--
姚海根
--
周淑兰(女)
--
瞿青茶(女)
--
谢力群
附录一 大事记(1910~1990)
附录二 历届校(院)长和部分教授简介
--
谭熙鸿
--
许璇
--
李德毅
--
吴福桢
--
卢守耕
--
蔡邦华
--
金孟加
--
丁振麟
--
朱祖祥
--
陈子元
--
李德葆
--
吴耕民
--
陈鸿逵
--
祝汝佐
--
蒋芸生
--
程淦藩
--
萧辅
--
陆星垣
--
周承钥
--
蒋次升
--
林汝瑶
--
沈学年
--
杜修昌
--
熊同和
--
李曙轩
--
方悌
--
孙恒
--
姜白名
--
雷男
--
夏振铎
--
郭颂铭
--
俞懋襄
--
王福山
--
庄晚芳
--
叶常丰
--
戚隆乾
--
彭佐权
--
孙羲
--
吴载德
--
张学明
--
陈锡臣
--
屈天祥
--
赵明强
--
张堂恒
--
唐觉
--
葛起新
附录三 教授、副教授及其他高级职称人员名录
附录四 曾在浙江农业大学及其前身任教的教授、副教授名单
编后记
版权页
浙江农业大学历史沿革简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