赣县志(1986-2000)

赣县志(1986-2000)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实事求是、存真求实的原则,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全面、客观、系统地记载1986~2000年赣县自然与社会的发展状况,突出记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历史进程与伟大成就,力求做到思想性、科学性、资料性的统一。

内容时限: 1986-2000

出版时间: 2010年12月

目录

封面
赣县志1986~2000
序一
序二
凡例
图片
-- 红色特区——苏区江口贸易港
-- 白鹭古村被授予《中国历史文化名村》
-- 客家文化城中的杨公祠
-- 在客家文化城举办的客家庙会
-- 县城全貌俯瞰
-- 客家文化城中的客家宗祠
-- 宋·景定年间建造的湖江戚氏宗祠
-- 客家传统打黄元米果
-- 白鹭村以女性命名的王太夫人祠
-- 县城十里樱花带初成景便引来游人如织
-- 千里赣江第一洲·湖江小湖洲(桃花岛)
-- 休闲农庄
-- 江口清水塘
-- 韩坊丹霞地貌——仙人出掌
-- 名人公园状元园
-- 名人公园进士堂
-- 名人公园一景
-- 名人公园将军堂
-- 名人公园文昌阁
-- 灌婴广场
-- 名人公园休憩亭贡江对岸成群白鹭聚集(2010年9月19日摄)
-- 公园门楼
-- 1996年9月19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江泽民(中)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中共中央办公厅主任曾庆红,农业部部长刘江及省、地领导吴官正、舒圣佑、张海如、邱禄鑫等陪同下,视察赣县梅林镇红金村老区扶贫示范点。
-- 1997年12月28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副总理朱镕基(中)在省委书记舒惠国、省长舒圣佑、地委书记张海如等领导陪同下,到茅店镇洋塘村视察。
-- 2003年5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长吴邦国(右二),在省委书记孟建柱、省长黄智权及市委书记张海如、市长王昭悠等陪同下到赣县视察。
-- 1997年12月16日,原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宋平(右三)视察梅林镇红金科龙新村。
-- 1999年5月20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费孝通(右二)到茅店镇洋塘村考察600公顷脐橙基地。
-- 1997年6月12日,国务委员、国家科委主任宋健(中)考察梅林镇山江湖农业立体开发示范基地。
-- 2008年9月12日,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韩启德(中)一行到赣县检查指导工作。
-- 1998年9月2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毛致用(左二)考察吉埠野鸭养殖、果业开发工作。
-- 2004年11月19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央统战部部长刘延东(左一)在省委书记孟建柱(左二),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左三)等省、市领导陪同下到赣县考察。
-- 2006年9月23日,全国政协副主席张思卿(左二)到白鹭考察明清古民居。
-- 2008年11月17日,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中),在省委副书记王宪魁(左一)等领导陪同下到赣县检查指导深入开展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
-- 1997年5月9日,省委书记舒惠国(左二),在地委书记张海如(右一)等领导陪同下视察梅林镇红金科龙新村。
-- 2007年8月12日,省委书记孟建柱(中)在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潘逸阳(右二)等领导陪同下,到赣县视察赣州菊隆高科技食品有限公司。
-- 2006年4月16日,全国妇联副主席陈秀榕(中)到赣县视察妇联及新农村建设工作。
-- 中共赣县委员会
-- 赣县人大常委会 赣县人民政府
-- 政协赣县委员会
-- 2009年5月26日「三化」建设动员大会
-- 大力推进“融入中心城区,提升三化水平”建设
-- 360°城市一暼(2010年春)
-- 火车站广场
-- 苍穹火龙
-- 光彩大道
-- 赣新大道
-- 梅林新区
-- 城镇居民廉粗房
-- 城镇居民经济适用房
-- 榕映幽径
-- 赣县人民广场
-- 赣县经济开发区暨红金工业园
-- “因地制宜、布局合理、配套完善、环境优美”地规划建设开发区,推进产业聚集发展,重点打造钨、稀土、食品和铝四大集群,培育电子信息材料产业、LED产业、再生资源产业、模具和机械制造产业、新兴建材产业和太用电产韭等六太新兴产业。
-- 赣县洋塘工业园
-- 赣县储潭工业园
-- 附图 工业园鸟瞰
-- 坐落在赣县的赣州华能瑞金电厂
-- 赣州火车站26吨龙门吊
-- 赣州红金稀土有限公司
-- 赣州金铃复合材料有限公司现代化生产线
-- 赣州泰普化学有限公司
-- 赣州福珍针织厂
-- 高新科技产品甜菊糖
-- 菊隆高科公司新址
-- 赣州中瑞材料公司
-- 杨雅电站
-- 梅林变电站
-- 居龙滩水电站
-- 吉埠杨梅种植基地化
-- 万亩脐橙基地
-- 储潭千亩油菜基地
-- 韩坊千亩农业高产基地
-- 茅店花卉苗木产业化
-- 韩坊乡六千亩优质烤烟基地
-- 沙地牌板鸭
-- 晾晒腐竹
-- 阳埠牌腐竹
-- 小坌干红辣椒
-- 水上养殖
-- 现代化养猪
-- 收割甜叶菊
-- 鱼跃人欢
-- 五云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
-- 检察工作进社区
-- 1996年10月6日,县法院在沙地镇举行宣判大会。
-- 交警在学校路口维持秩序
--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
-- 梅苑宾馆
-- 京九铁路、赣龙铁路、323国道、贡江横贯县境
-- 大埠将军大桥
-- 县乡公路
-- 梅林大桥
-- 京九铁路、赣龙铁路茅店段
-- 通村水泥公路
-- 铁路、公路立交桥
-- 沙园公路
-- 麂山下的吉埠枧田村
-- 白鹭生态新村
-- 江口旱塘新村
-- 茅店罗坑新村
-- 南塘船埠新村
-- 青少年活动中心
-- 城关第三小学
-- 赣县中学北校区
-- 县人民医院
-- 预防接种
-- 县疾病控制中心
-- 赣县全民运动会
-- 中青年健美操
-- 老年人绸布舞
-- 民间艺术交响曲
-- 田村传统花灯
-- 赛龙舟
-- 南塘农民文化艺术节
-- 韩坊窑下毛泽东旧居
-- 苏区革命时期,曾山带领军民在田村杨梅修建的水井。
-- 苏区红军邮票 布告
-- 牛岭战役遗址、赣南小庐山——小坪
-- 唐·天宝年间始建的田村宝华寺
-- 西晋始建的储潭储君庙
-- 书作者 刘广迎 (总参谋部兵器专家、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书作者 董玉宝(县人大常委会·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书作者 李健(县文化馆·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
-- 书作者 钟苏宏(长洛·广东省书法家协会会员)
-- 书作者 钟兆林(县人民医院·中国毛体书法艺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 中国画《山水一色》作者 何志华(县国土局·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 刺绣 作者 韩琴芳(县人民医院)
-- 油画《晚秋》作者 钟传耀(赣县二中·中国书画家协会会员)
-- 陶瓷艺术 作者 钟鸣(学生)
-- 白鹭村古壁画
-- 金石篆刻 作者 张广勇(县委统战部·中国金石篆刻家协会会员)
-- 2002年7月在赣县出土的窝状恐龙蛋化石。
-- 东汉·陶权
-- 唐·海兽葡萄纹铜镜
-- 宋·乳钉罐
-- 清·乾隆青花瓷盘
-- 明·石雕立像
-- 续修《赣县志》编辑部成员合影
-- 赣县政区图
-- 赣县城区街道图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专记
第一篇 建置 区划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界址
-- 第二章 区划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行政区划
第二篇 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 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山脉 河流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节 水文
-- 第三章 气候 物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
---- 第二节 土地资源
---- 第三节 动物资源
---- 第四节 植物资源
---- 第五节 矿产资源
-- 第五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虫灾
---- 第四节 风灾 冰雹灾
---- 第五节 雷电灾
第三篇 人口 居民生活
-- 第一章 人口状况
---- 第一节 人口分布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第三节 人口变化
-- 第二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宣传教育
---- 第二节 节育措施
---- 第三节 服务与管理
-- 第三章 民族 宗教 姓氏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三节 姓氏
-- 第四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消费
---- 第三节 居民储蓄
第四篇 农业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耕地面积
---- 第二节 农作物
---- 第三节 农技推广
---- 第四节 植保植检
-- 第二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饲养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三节 疫病防治
-- 第三章 渔业
---- 第一节 水面养殖
---- 第二节 江河捕捞
---- 第三节 渔政管理
-- 第四章 果业
---- 第一节 主要品种
---- 第二节 种类分布
---- 第三节 果业开发
-- 第五章 农业开发
---- 第一节 中低产田改造
---- 第二节 生态开发
---- 第三节 国际农发基金项目
-- 第六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管理
---- 第二节 农机监理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 第四节 农机推广
---- 第五节 主要农机
-- 第七章 农村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土地承包
---- 第二节 村级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农民负担监督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第五篇 林业
-- 第一章 资源
---- 第一节 林业用地
---- 第二节 林业蓄积
---- 第三节 油茶林
-- 第二章 森林培育
---- 第一节 采种育苗
---- 第二节 森林抚育
---- 第三节 植树造林
---- 第四节 长江中上游防护林工程
-- 第三章 森林保护
---- 第一节 封山育林
---- 第二节 森林防火
---- 第三节 病虫防治
-- 第四章 林业经营
---- 第一节 采运
---- 第二节 加工
---- 第三节 销售
-- 第五章 营林单位
---- 第一节 国营林场
---- 第二节 乡村林场
---- 第三节 林业专业户
-- 第六章 林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山林权属
---- 第三节 依法治林
第六篇 水利 水保 电力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蓄水工程
---- 第二节 引水工程
---- 第三节 提水工程
---- 第四节 防洪工程
---- 第五节 水利管理
-- 第二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 第三章 电力
---- 第一节 水电建设
---- 第二节 动力发电
---- 第三节 电网建设
第七篇 工业
-- 第一章 体制与改革
---- 第一节 工业体制
---- 第二节 工业改革
-- 第二章 工业门类
---- 第一节 采掘业
---- 第二节 食品加工业
---- 第三节 纺织与服装业
---- 第四节 制造业
---- 第五节 其他行业
-- 第三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方式
---- 第二节 综合效益
-- 第四章 企业选录
---- 第一节 国有企业
---- 第二节 集体企业
---- 第三节 民营企业
-- 第五章 招商引资
---- 第一节 企业引进
---- 第二节 政策优惠
第八篇 交通
-- 第一章 水路
---- 第一节 航道
---- 第二节 渡口
---- 第三节 水路运输
-- 第二章 公路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桥梁
---- 第三节 公路养护
---- 第四节 公路运输
-- 第三章 铁路
---- 第一节 京九铁路
---- 第二节 赣龙铁路
---- 第三节 铁路援建
-- 第四章 交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公路管理
---- 第三节 航运管理
---- 第四节 安全管理
第九篇 邮政 电信
-- 第一章 邮政
---- 第一节 信函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邮政储蓄
---- 第四节 报刊发行
---- 第五节 其他业务
-- 第二章 电信
---- 第一节 固定电话
---- 第二节 无线寻呼
---- 第三节 移动通信
第十篇 城建环保
-- 第一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城镇规划
---- 第二节 乡镇规划
---- 第三节 勘察测量
-- 第二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乡镇建设
-- 第三章 房地产
---- 第一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二节 房地产管理
---- 第三节 房地产市场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设计
---- 第二节 招投标管理
---- 第三节 质量监督
---- 第四节 建筑企业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监测
---- 第二节 环境治理
---- 第三节 环境管理
第十一篇 贸易
-- 第一章 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商业体制
---- 第二节 供销体制
---- 第三节 物资体制
---- 第四节 粮油体制
---- 第五节 对外经济体制
-- 第二章 商品经营
---- 第一节 生活资料
---- 第二节 农村生产资料
---- 第三节 农副产品收购
---- 第四节 物资流通
---- 第五节 烟草专卖
---- 第六节 石油经营
---- 第七节 医药购销
---- 第八节 对外贸易
-- 第三章 粮油经营
---- 第一节 购销
---- 第二节 储运
---- 第三节 质检
第十二篇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三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制改革
---- 第二节 税种
---- 第三节 征收与减免
---- 第四节 税收管理
第十三篇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组织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 保险公司
-- 第二章 货币
---- 第一节 货币发行
---- 第二节 货币流通
---- 第三节 货币管理
-- 第三章 存款 贷款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农业贷款
---- 第三节 工商贷款
---- 第四节 信用社信贷
---- 第五节 基本建设投资
-- 第四章 保险
---- 第一节 种类
---- 第二节 保费
---- 第三节 理赔
第十四篇 综合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 第一节 计划体制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实施
---- 第三节 以工代赈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改革
---- 第二节 统计调查与普查
---- 第三节 统计服务与执法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管理
---- 第三节 市场管理
---- 第四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六节 经济监督管理
---- 第七节 消费者权益保护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价格改革
---- 第二节 价格管理
---- 第三节 物价调整
---- 第四节 物价监督
--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计量管理
---- 第二节 产品质量监督
---- 第三节 行政执法
-- 第六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社会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七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土地资源调查
---- 第二节 建设用地管理
---- 第三节 地籍管理
---- 第四节 执法监察
-- 第八章 地质矿产管理
---- 第一节 矿产管理
---- 第二节 行业管理
第十五篇 中国共产党
-- 第一章 重要会议与重大决策
---- 第一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县委常委会
---- 第三节 重大决策
-- 第二章 党务
---- 第一节 县委工作部门
---- 第二节 组织
---- 第三节 宣传
---- 第四节 统一战线
---- 第五节 政法综治
---- 第六节 老干部工作
---- 第七节 党校培训
---- 第八节 党史编研
---- 第九节 来信来访
---- 第十节 政研 机要 保密
-- 第三章 纪检 监察
---- 第一节 纪委全委会
---- 第二节 纪律检查
---- 第三节 行政监察
第十六篇 政权
-- 第一章人 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人大代表选举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常务委员会
---- 第四节 履职工作
---- 第五节 基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工作部门
---- 第二节 工作制度
---- 第三节 重要会议
---- 第四节 政府法制
---- 第五节 建议提案办理
第十七篇 政协 人民团体
-- 第一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主要工作
---- 第四节 基层政协工作委员会
-- 第二章 人民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五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六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七节 社会科学联合会
---- 第八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九节 归侨侨眷联合会
---- 第十节 老年人体育协会
---- 第十一节 红十字会
---- 第十二节 个体私营经济协会
第十八篇 综合政务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村民自治建设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三节 济困救灾
---- 第四节 社会福利
---- 第五节 社会事务管理
---- 第六节 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 第七节 老年人赡养
-- 第二章 人事 劳动
---- 第一节 人事
---- 第二节 劳动
---- 第三节 工资福利
---- 第四节 离休 退休 退职
---- 第五节 社会保障
-- 第三章 外事 侨务
---- 第一节 外事
---- 第二节 侨务
-- 第四章 移民 老区建设
---- 第一节 移民
---- 第二节 老区建设
-- 第五章 方志 档案
---- 第一节 方志
---- 第二节 档案
第十九篇 军事
-- 第一章 人民武装
---- 第一节 建制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四节 拥政爱民
-- 第二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政治教育
---- 第四节 抢险救灾
-- 第三章 武警 消防
---- 第一节 武装警卫
---- 第二节 公安消防
第二十篇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户政管理
---- 第三节 刑事侦察
---- 第四节 专项整治
---- 第五节 监管看守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控申举报
---- 第三节 刑事检察
---- 第四节 经济检察
---- 第五节 监所检察
---- 第六节 法纪检察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审判监督
---- 第七节 审判制度改革
---- 第八节 执行
---- 第九节 法医鉴定
---- 第十节 法警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普法教育
---- 第三节 基层法律工作
---- 第四节 公证
---- 第五节 律师
第二十一篇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章 文明创建
---- 第一节 文明县城
---- 第二节 文明单位
---- 第三节 文明村镇
---- 第四节 文明家庭
---- 第五节 文明共建
-- 第二章 素质教育
---- 第一节 政治教育
---- 第二节 道德教育
---- 第三节 法制教育
-- 第三章 新风倡导
---- 第一节 移风易俗
---- 第二节 美德新风
第二十二篇 教育
-- 第一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幼儿园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教养保健
-- 第二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德育教育
---- 第四节 招生考试
-- 第三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德育教育
---- 第四节 教学
---- 第五节 招生考试
-- 第四章 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德育教育
---- 第四节 教学
---- 第五节 社会实践
---- 第六节 招生
-- 第五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学校培训
---- 第二节 农村扫盲
-- 第六章 教师
---- 第一节 队伍
---- 第二节 培训
---- 第三节 待遇
-- 第七章 教育改革
---- 第一节 体制改革
---- 第二节 教学改革
-- 第八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经费管理
---- 第三节 人事管理
---- 第四节 校舍 设备
第二十三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机构队伍
---- 第一节 科技机构
---- 第二节 科技队伍
-- 第二章 科技活动
---- 第一节 科技扶贫
---- 第二节 科技引进和推广
---- 第三节 山江湖治理工程
-- 第三章 科技成果
---- 第一节 农业成果
---- 第二节 工业成果
---- 第三节 医疗卫生成果
第二十四篇 医药 卫生
-- 第一章 医疗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医疗设备
---- 第三节 医疗技术
---- 第四节 公费医疗
---- 第五节 农村医疗
---- 第六节 医政管理
---- 第七节 体制改革
-- 第二章 药品
---- 第一节 药政管理
---- 第二节 药品生产
---- 第三节 药品检验
-- 第三章 卫生防疫
---- 第一节 疾病防治
---- 第二节 卫生监测
-- 第四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婴幼儿保健
-- 第五章 爱国卫生
---- 第一节 城市爱国卫生
---- 第二节 农村爱国卫生
第二十五篇 文化 广电 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群众文化
---- 第二节 戏剧
---- 第三节 电影
---- 第四节 图书
---- 第五节 文物
---- 第六节 文化市场管理
-- 第二章 广播 电视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设施
---- 第二节 竞技体育
---- 第三节 群众体育
---- 第四节 学校体育
---- 第五节 人才培养
第二十六篇 艺文
-- 第一章 诗词选
-- 第二章 楹联选
-- 第三章 文选
第二十七篇 客家赣县 旅游
-- 第一章 客家源流
---- 第一节 溯源
---- 第二节 分布
-- 第二章 客家风情
---- 第一节 文艺
---- 第二节 习俗
---- 第三节 古村
---- 第四节 饮食
-- 第三章 轶闻掌故
---- 第一节 传说
---- 第二节 轶闻
---- 第三节 题联
-- 第四章 客家文化城
---- 第一节 青史新篇
---- 第二节 文物博览
---- 第三节 祭祀谒祖
---- 第四节 园林景观
-- 第五章 旅游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景点
---- 第三节 旅游服务
第二十八篇 乡镇
-- 第一章 镇
---- 第一节 梅林镇
---- 第二节 王母渡镇
---- 第三节 五云镇
---- 第四节 沙地镇
---- 第五节 茅店镇
---- 第六节 江口镇
---- 第七节 吉埠镇
---- 第八节 南塘镇
---- 第九节 田村镇
-- 第二章 乡
---- 第一节 小坪乡
---- 第二节 韩坊乡
---- 第三节 阳埠乡
---- 第四节 大埠乡
---- 第五节 长洛乡
---- 第六节 大田乡
---- 第七节 攸镇乡
---- 第八节 古田乡
---- 第九节 湖江乡
---- 第十节 湖新乡
---- 第十一节 储潭乡
---- 第十二节 石芫乡
---- 第十三节 三溪乡
---- 第十四节 白石乡
---- 第十五节 白鹭乡
第二十九篇 人物 荣誉
-- 第一章 人物传略
---- 钟新人
---- 李芳
---- 王奇庆
---- 李伟
---- 谢镗忠
---- 韩秀山
---- 游好扬
---- 罗亦经
---- 彭忠山
---- 黄长娇
---- 张仁
---- 王良如
---- 刘金山
---- 凌加冰
---- 廖本亿
---- 陈绍林
---- 刘仁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第一节 地师级以上领导干部
------ 徐光华
------ 刘江萍
------ 吴渊龙
------ 温世经
------ 吴济根
------ 黄勇
------ 温发星
------ 钟隆惠
------ 朱开扬
------ 彭诗光
------ 朱开茗
------ 钟万伯
------ 吴胜平
------ 刘鼎禄
------ 肖天连
------ 赖义金
------ 谢贻平
------ 胡聚文
---- 第二节 历任县主要领导
------ 一、中共赣县县委书记
-------- 罗忠民
-------- 龙德华
-------- 李应章
-------- 谭晓林
-------- 温会礼
-------- 廖明耕
------ 二、县人大常委主任
-------- 龚良海
-------- 何光忠
-------- 刘玉发
-------- 兰应贵
------ 三、县人民政府县长
-------- 胡庭清
-------- 谢秀琦
-------- 张铭初
-------- 李桂生
-------- 黄志标
------ 四、县政协主席
-------- 钟先英
-------- 梁仁生
-------- 曾明坤
-------- 曹良海
---- 第三节 知名人士 突出贡献人才
------ 王作英
------ 王治球
------ 朱世瑞
------ 刘振英
------ 刘盛涵
------ 刘焕彬
------ 刘涵仙
------ 刘新华
------ 陈美艳
------ 吴旭
------ 吴中林
------ 吴钦蔚
------ 罗沙
------ 张功标
------ 徐中和
------ 康宇
------ 黄若麟
------ 黄勇
------ 谢信孚
------ 曾光标
------ 谭章禄
-- 第三章 人物表
---- 第一节 县团级以上领导干部
---- 第二节 高级专业技术人员
---- 第三节 博士
---- 第四节 享受副县(处)级待遇干部
-- 第四章 荣誉
---- 第一节 先进集体
---- 第二节 先进个人
---- 第三节 获省部级以上奖励者
附录
-- 一、前志补遗
---- 县籍抗日阵亡将士名录
---- 县籍民国时期将军
-- 二、赣县县名源考
-- 三、民族英雄戚继光祖籍考
-- 四、县委、县政府重要文件目录
-- 五、修志文献资料辑存
---- 关于续修《赣县志》的通知
---- 关于广泛征集续编《赣县志》文史资料的通告
---- 关于成立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的通知
---- 关于调整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关于调整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关于调整赣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成员的通知
-- 六、乡镇、县直单位主要负责人名录
编后记
《赣县志》编辑部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