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州体育志

广州体育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取事。上起1840年,下至1990年,跨度为150年。按照详今略古的原则,着重记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广州市体育运动的发展。 二、本志以类立章,全书共分九章。章下设节,节下设目,目下设子目。采用横排纵写、以事系人的记述形式,并用概述和大事记提纲挈领,概括全志。

目录

封面
广州体育志
题词
图片
-- 1950年年元旦,叶剑英同志在“广州市各界青年庆祝元旦体育表演大会”上。
-- 1930年5月第九届远东运动会中国男排合照(教练、领队为广州人,队员亦多为广州人)。
-- 1930年4月第四届全国运动在在杭州举行。图为荣获冠军的广东女排。
-- 1951年广州市第二届人民体行运动大会在刚建成的越秀山体育场举行。
-- 1950年广州庆祝元旦体育表演大会在越秀山举行,图为当时的简易运动场及主席台。
-- 1950年元旦,叶剑英市长在体育表演大会上提出开辟越秀山大操场的倡议,随后掀起了社会各界义务劳动建设越秀山体育场的热潮。图为建成后的越秀山体育场。
-- 1958年广州大塘街第一届居民运动大会。
-- 1957年在广州庆祝”五一”游泳表演会上。戚烈云为我国创造第一个游泳世界纪录。
-- 图为容国团参加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回国后,在机场上的留影。他是新中国第一个荣获世界冠军的创造者。
-- 我国第一个世界冠军获得者——容国团(右)图为1959年第一届全运会期间。周恩来总理接见在第25届世界乒乓球锦标赛上获得男子单打冠军的容国团。
-- 1959年陈镜开在莫斯科杯国际举重个人冠军赛中创造了次轻量级挺举148公斤的世界纪录,成为新中国第一个破世界纪录的创造者
-- 1958年,贺龙副总理在北京游泳馆接见广州水球队
-- 1976年5月,广州第四届幼儿运动会盛况。
-- 中国首创世界纪录者陈镜开
-- 中国首个世界冠军容国团
-- 中国首创游泳世界纪录者戚烈云
-- 羽毛球世界冠军庾耀东
-- 羽毛球世界冠军侯加昌
-- 羽毛球世界冠军关渭贞
-- 乒乓球世界冠军梁丽珍
-- 羽毛球世界冠军劳玉晶
-- 举重世界冠军陈伟强
-- 体操世界冠军许志强
-- 技巧世界冠军冯艳芳
-- 技巧世界冠军祭少文
-- 技巧世界冠军李小燕
-- 技巧世界冠军梁梅芳
-- 跳水世界冠军陈自霞
-- 海模世界冠军苏健翔
-- 海摸世界冠军李天真
-- 海摸世界冠军邓全远
-- 海模世界冠军谢永雄
-- 羽毛球世界冠军吴迪西
-- 空模世界冠军陈志健
-- 游泳世界纪录者莫国雄
-- 举重世界纪录者黎纪源
-- 举重世界纪录者陈满林
-- 射击世界纪录者刘海英
-- 空模世界纪录音余灼志
-- 空模世界纪录者刘汉茂
-- 海模世界纪录者苏蔚彬
-- 海模世界纪录者张建国
-- 海模世界纪录者郭善匡
-- 海模世界纪录者苏国赐
-- 射击世界纪录者肖玮玲
-- 空模世界纪录者何伟雄
-- 空模世界纪录者王超荣
-- 射击世界纪录者谭艳华
-- 射击世界纪录者余琳
-- 为迎接1987年在我省举办第六届全国运动会,政府投资3亿多元建成具有80年代国内先进水平的天河体育中心。
-- 能容纳6万名观众的天河体育场
-- 天河游泳馆
-- 天河体育馆
-- 优秀羽毛球教练傅汉洵,常年累月辛勤耕耘,培养出关渭贞、劳玉晶等一批世界羽毛球冠军,荣获国家荣誉奖章。
-- 优秀羽毛球运动员关渭贞,曾多次夺得世界羽毛球双打冠军。
-- 著名举重运动员:陈伟强,1984年第23届奥运会获六十公斤级总成绩金牌,为中国实现“零的突破”建功。
-- 跳水皇后陈肖霞:1981年6月14日荣获第2届世界杯跳水赛女子跳台冠军,以后又为中国队蝉联第3、4届世界杯赛男团体、女子团体冠军立殊功。
-- 技巧双燕李小燕、梁梅芳——荣庸1983年第4届世界技巧锦标赛女双全能及第二套动作两项冠军。
-- 中国“贝利"容志行——绿茵场上的一代天骄,曾是中国足球队栋梁,其高超球艺,良好赛风,被誉为’志行风格。
-- 著名技巧教练陈斯骥,曾培养出世界冠军李小燕、梁梅芳。并先后培养出一大批参加国内外各级技巧比赛冠军。
-- 健身运动自1979年恢复以来,每年都举行市级竞赛。图是第四届广州健美先生——吕健。
-- 广州市与日本福冈、新西兰奥克兰、德国法兰福克、法国里昂等城市结成姊妹城,体育交往已成为姊妹城市之间重要的交往内容。
-- 广州武术团曾先后访问过德国、瑞士、比利时、荷兰、意大利、奥地利等国,深受当地官员和人民的欢迎和赞扬。
-- 垂钓是老年人喜爱的传统体育项目之一。图为1990年6月8日广州市首届,老渔翁杯”钓鱼比赛。
-- 1990年11月18日,由国际奥委会赞助的广东(广州)万人马拉松赛(实际参加人数超过两万人)在天河体育场举行,图为赛场一角。
-- 生动活泼的南华西街家庭运动会。(图为家庭接力赛)
-- 羊城各公园的早晨,是成千上万市民参加锻炼的好地方
-- 广州火炬长跑队是一个活跃在体坛的民间体育组织,千余队员有来自港、澳、美、加等地。
-- 一年一度的龙舟竞渡是群众喜爱的传统项目,每年都吸引众多群众和来宾前来参观。
-- 广州市每年都举办各类台球赛事,图为1989年“健牌杯”穗港澳台球锦标赛。
-- 穗港澳残疾人运动会自1983年开始,每年一届轮流在三地举行,已成为传统的赛事。
-- “体育集市”已成为广州市传统的群众体育活动形式之一。图为1987年9月广州市体委在广州图书馆广场举办的”迎全运,广州人人锻炼大赛《体育集市)”。
-- 图为著名中国象棋手陈松顺1987年在温哥华中华文化中心设双人象棋擂台赛。
-- 1987年11月18日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火炬运抵广州。图为朱森林市长从叶选平省长手中接过第六届全国运动会的火炬。
-- 1987年11月在广州天河体育场举行的第六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由15714人参加表演的大型团体操。凌云志”,按照“整齐划一、万无一失”的要求,反映了中国特色、时代气息,受到国内外嘉宾的高度评价。
-- 神枪手刘海英-1984年12月8日以389环破女子汽手枪世界纪录。
-- 广州市摩托俱乐部的摩托越野赛车训练场。
编委名单
凡 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民间传统体育
---- 一、武术
---- 二、健身健美运动
---- 三、长跑运动
---- 四、登山
---- 五、渡江 长游 龙舟
---- 六、龙舟活动
---- 七、钓鱼、信鸽活动
---- 八、气功
---- 九、其他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一、建国前
---- 二、建国后
-- 第三节 职工体育
-- 第四节 机关体育
-- 第五节 农村体育
-- 第六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七节 残疾人体育
-- 第八节 社会办体育
第二章 竞技体育
-- 第一节 田径
-- 第二节 球类
---- 一、篮球
---- 二、棒球
---- 三、足球
---- 四、羽毛球
---- 五、乒乓球
---- 六、棒 垒球
---- 七、网球
---- 八、手球
---- 九、毽球
---- 十、门球
---- 十一、台球
---- 十二、地掷球
-- 第三节 棋、牌运动
---- 一、中国象棋
---- 二、国际象棋
---- 三、围棋
---- 四、桥牌
-- 第四节 国防体育
---- 一、航空模型
---- 二、航海模型
---- 三、航海多项
---- 四、海军五项
---- 五、伞塔跳伞
---- 六、无线电运动
---- 七、摩托艇
---- 八、摩托车
---- 九、射击
-- 第五节 水上运动
---- 一、游泳
---- 二、水球
---- 三、跳水
---- 四、花样游泳
---- 五、划船
---- 六、潜水
---- 七、滑水
---- 八、帆板
-- 第六节 体操、技巧
---- 一、竞技体操
---- 二、技巧
---- 三、艺术体操
---- 四、团体操
-- 第七节 重竞技
---- 一、举重
---- 二、拳击
---- 三、击剑
------ 广州运动员获世界冠军表
第三章 体育竞赛
-- 第一节 建国的的体育竞赛
---- 一、参加省运会
---- 二、市辖学校运动会
---- 三、参加全国运动会
---- 四、参加远东运动会
---- 五、参加奥运会
-- 第二节 建国后的体育竞赛
---- 一、市运动会
---- 二、参加广东省运动会
---- 三、参加全国运动会
---- 四、参加第一届城市运动会
---- 五、参加全国青少年运动会
---- 六、参加亚洲运动会
---- 七、参加新兴力量运动会
---- 八、参加第一届亚洲新兴力量运动会
---- 九、参加奥林匹克运动会
第四章 设施、经费
-- 第一节 建国前体育场地
---- 一、网球场
---- 二、田径运动场
---- 三、足球场
---- 四、游泳池(场)
---- 五、健身房(馆)
---- 六、广东省立公共体育场
---- 七、广州基督教青年会
---- 八、其他
-- 第二节 建国后体育场地
---- 一、市属主要体育场馆
---- 二、非市属主要体育场地
-- 第三节 体育经费
第五章 对外交往
-- 第一节 建国前
---- 一、与港、澳的体育交往
---- 二、国际体育交往
-- 第二节 建国后
---- 一、与港、澳、台的体育交往
---- 二、国际体育交往
第六章 人才培训
-- 第一节 建国前
-- 第二节 建国后
---- 一、体育师资培训
---- 一、运动员培训
第七章 体育宣传
-- 第一节 建国前
---- 一、报章宣传
---- 二、体育刊物
---- 三、体育书籍
-- 第二节 建国后
---- 一、体育记者
---- 一、电台宣传
---- 三、报刊宣传
---- 四、电视宣传
---- 五、体育书籍
---- 六、美术作品
---- 七、体育展览,电影,电视片
第八章 体育科研
-- 第一节 机构及活动
---- 一、专业研究机构
---- 二、学术性群众团体
-- 第二节 科研成果
第九章 机构、社团
-- 第一节 建国前
-- 第二节 建国后
---- 一、广州市体育运动委员会
---- 一、市属各区,县体委
---- 三、群众团体
大事记
附录:
-- 1、人物
-- 2、表彰名单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