兖州矿务局第一工程处志(1958-1988)

兖州矿务局第一工程处志(1958-1988)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用新观点、新方法编纂,力求形式与内容的统一,思想性、资料性、科学性相统一。二编纂原则:实事求是、详今略古、突出时代特点和煤炭基本建设志的特色。三时间断限:上限起于1 958年7月,下止于1988年8月。

内容时限: 1958-1988

目录

封面
第一工程处志
题词
-- 山东省煤炭工业管理局副局长刘振翮题词
-- 原兖州矿区会战指挥部党委书记张欣荣题词
-- 原兖州矿区会战指挥部指挥梁继海题词
-- 原兖州矿务局局长刘恒月题词
-- 兖州矿务局党委书记岳立三题词
-- 兖州矿务局局长赵径彻题词
-- 兖州矿务局副局长莫立奇题诃
图片
-- 邹县县城图
-- 兖州矿区图
-- 年产四百万吨的现代化特大型东滩矿井
-- 巍然屹立的东滩煤矿主付井塔
-- 东滩煤矿井下生产调度指挥系统
-- 东滩煤矿井下运输大巷
-- 东滩矿水处理化验室
-- 东滩矿引进的法国产井下排水大泵
-- 东滩矿引进的法国产1300kw抽风机
-- 女司机在操作进口提升绞车
-- 现代化东滩煤矿办公大楼夜景
-- 东滩煤矿职工医院远景
-- 东滩单身职工宿舍
-- 东滩邹县家属基地
-- 东滩煤矿幼儿园
-- 一处邹县基地托儿所
-- 东滩邹县基地离退休职工俱乐部
-- 职工食堂
-- 食堂餐厅
-- 招待所
-- 少年儿童在欢度“六一”
-- 丰富多彩的职工文体生活
-- 设计年产150万吨的兖州矿务局南屯矿井
-- 全国第一对锚喷化矿井—北宿矿井
-- 设计年产90万吨的淮北杨庄矿井
-- 设计年产75万吨的淮北朱庄矿井
-- 设计年产45万吨的淮北烈山矿井
-- 1972年11月中共中央委员、济南军区司令员、山东省革命委员会主任杨得志同志来我处南屯矿井视察
序言
凡例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第二章 大事记
第三章 矿井建设
-- 第一节 概述
---- 一、闸河矿区
---- 二、兖州矿区
-- 第二节 矿井工程建设
---- 一、烈山矿井
---- 二、朱庄矿井
---- 三、杨庄矿井
---- 四、南屯矿井
---- 五、北宿矿井
---- 六、东滩矿井
-- 第三节 矿井设计主要经济技术指标
第四章 科学与技术
-- 第一节 科研机构
-- 第二节 施工技术的发展
-- 第三节 科研规划
第五章 安全生产
-- 第一节 安全监察机构
-- 第二节 安全生产方针的贯彻执行
-- 第三节 安全检查
-- 第四节 自然灾害的防治
---- 一、防水治水
---- 二、防治瓦斯及煤尘
---- 三、顶板管理
---- 四、防火
-- 第五节 重大事故
---- 一、烈山付井铁风筒坠井事故
---- 二、三工区生活用解放牌汽车与火车相撞事故
---- 三、东滩矿主井筒片帮事故
第六章 企业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管理
---- 一、机构设置
---- 二、计划编制
---- 三、统计工作
---- 四、预算管理工作
---- 五、基本建设工程造价基础变化
-- 第二节 施工管理与生产调度
---- 一、管理机构
---- 二、工程质量管理
---- 三、 施工管理
---- 四、土地征用
---- 五、支农
---- 六、生产调度
-- 第三节 机电管理
---- 一、机构设置
---- 二、管理形式
-- 第四节 劳动工资
---- 一、机构沿革
---- 二、劳动定额
---- 三、劳动组织
---- 四、工资管理
---- 五、津贴管理
---- 六、劳动统计
-- 第五节 财务管理
---- 一、机构沿革
---- 二、固定资产管理
---- 三、流动资金的管理
---- 四、成本管理
---- 五、利润
-- 第六节 器材供应与管理
---- 一、供应机构的沿革
---- 二、物资供应
---- 三、管理方法
---- 四、仓库管理
---- 五、车辆管理
-- 第七节 企业整顿
第七章 生活福利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食堂
---- 一、成本管理
---- 二、食堂供应
---- 三、炊具改革
-- 第三节 澡塘
-- 第四节 宿舍
---- 一、职工宿舍
---- 二、家属宿舍
-- 第五节 招待所
-- 第六节 其他福利设施
-- 第七节 供水
第八章 文化教育
-- 第一节 机构演变
-- 第二节 学校
---- 一、专业学校
---- 二、函授学习
---- 三、子弟学校
-- 第三节 幼托教育
-- 第四节 文化生活
---- 一、俱乐部、图书室
---- 二、电影、电视
---- 三、书法、美术、摄影
-- 第五节 体育活动
---- 一、体育设施
---- 二、体育活动的开展
第九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医疗卫生工作
---- 一、处医院(工区保健站)
---- 二、卫生防疫
-- 第三节 职业病防治
---- 一、组织机构
---- 二、防治措施
-- 第四节 计划垒育
---- 一、组织领导
---- 二、计划生育措施
第十章 劳动服务公司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编外人员的安置
-- 第三节 待业青年的安置
-- 第四节 服务项目及效益
第十一章 外事工作
-- 第一节 外宾接待
-- 第二节 出国学习考察
-- 第三节 设备引进
---- 一、掘进设备
---- 二、提升设备
---- 三、通风设备
---- 四、运输设备
---- 五、装载设备
---- 六、起重设备
---- 七、机修设备
---- 八、工程机械
---- 九、生产指挥车
---- 十、生活用车
---- 十一、施工测量设备
---- 十二、其它设备
第十二章 党政体制
-- 第一节 党的组织
-- 第二节 历届党代会
-- 第三节 行政
第十三章 党群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工作
---- 一、组织科的建立与沿革
---- 二、基层党组织
---- 三、干部
---- 四、党员
---- 五、保密工作
-- 第二节 宣传工作
---- 一、宣传科的建立与沿革
---- 二、宣传工作
---- 三、统战工作
---- 四、有线广播
-- 第三节 纪律检查工作
---- 一、纪检机构
---- 二、纪检工作
-- 第四节 信访工作
-- 第五节 保卫工作
---- 一、机构沿革
---- 二、治安保卫
---- 三、打击经济刑事犯罪
---- 四、民警队的成立与撤销
---- 五、消防工作
-- 第六节 工会
---- 一、机构
---- 二、组织工作
---- 三、历届职工代表大会和会员代表大会
---- 四、群众生活
---- 五、离退休职工的管理
---- 六、妇女工作
---- 七、经费使用及会费收缴
-- 第七节 共青团工作
---- 一、机构
---- 二、历届团代会
---- 三、组织建设
---- 四、团费收缴
---- 五、团的活动
---- 六、少先队
-- 第八节 武装工作
---- 一、机构
---- 二、民兵组织
---- 三、民兵训练
---- 四、征兵工作
第十四章 人物与荣誉
-- 第一节 人物
---- 一、市、县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祖树谦
------ 赖子侃
------ 赵克金
------ 梅友忠
------ 曹建勋
---- 二、十八级以上离休干部
------ 潘林符
------ 刘汝学
---- 三、英雄模范人物
------ 沙学文
------ 谢岳云
------ 祖树谦
-- 第二节 荣誉
---- 一、先进集体
---- 二、先进个人
-- 第三节 部分领导人简介
---- 贾培云
---- 陈振立
---- 高桂起
---- 高合岭
---- 边少春
---- 孙风伦
---- 张诚浩
---- 魏金胜
---- 郝斌
---- 吕守君
---- 王国政
---- 孟宪银
---- 何明德
---- 李四益
---- 李炳文
---- 张兴祖
---- 王永斌
《第一工程处志》编审委员会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