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新县的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911-1985
出版时间:
1990年01月
目录
封面
新县志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第一编 大事记
第二编 地理
--
第一章 位置 建置 政区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建置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四节 县城
--
第二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变化
----
第二节 人口密度与构成
--
第三章 地质
----
第一节 地层
----
第二节 构造
----
第三节 岩浆层
----
第四节 矿藏
--
第四章 地貌
----
第一节 类型
----
第二节 名山关寨
--
第五章 气候
----
第一节 四季特征
----
第二节 气温、霜期、降水
----
第三节 日照、幅射、温度、地温
----
第四节 风
----
第五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六章 水文
----
第一节 河流水系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七章 土壤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土壤分布
--
第八章 野生动、植物
----
第一节 野生植物
----
第二节 野生动物
第三编 革命斗争记略(1919—1949)
--
农民反封建斗争
--
中国共产党组织在境内建立
--
农民革命运动
--
反击地主武装
--
参加“黄麻起义”
--
开辟柴山保
--
三次反“会剿”与白沙关暴动
--
建立苏维埃
--
开展土地革命
--
鄂豫皖根据地的统一
--
鄂豫皖苏区首府建于新集
--
苏区的经济和文化建设
--
“肃反”扩大化
--
新集失守
--
国民党政府设立经扶县
--
郭家河大捷与反第五次“围剿”
--
坚持三年游击战争
--
建立中共经扶县委
--
开展抗日游击战争
--
经光县民主政府领导坚持根据地斗争
--
新县全境解放
第四编 政治
--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
----
第一节 解放前党的组织状况
----
第二节 县委组织机构
----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
----
第四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 历任县委、县革委党的核心小组领导人
----
第六节 党务工作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普选
----
第二节 历届大会
----
第三节 人大常委会的主要活动
--
第三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苏维埃政府
----
第二节 经光县民主政府
----
第三节 新县人民政府
----
第四节 区、乡(公社)政府
--
第四章 人民政协
----
第一节 历届委员会会议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青少年组织
----
第四节 妇女组织
----
第五节 新县科学技术普及协会
----
第六节 其他群众组织
--
第六章 政法
----
第一节 公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法院
----
第四节 司法行政
--
第七章 民政
----
第一节 优抚优待
----
第二节 烈士评查和残废评定
----
第三节 红军流落人员及中原突围人员评定
----
第四节 老、弱、残抚养
----
第五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六节 救济
----
第七节 婚姻登记
--
第八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状况
----
第二节 干部编制
----
第三节 干部制度
--
第九章 信访
----
第一节 县委、县政府信访
----
第二节 民政信访
--
第十章 国民党经扶县党政机构
----
第一节 国民党经扶县地方组织
----
第二节 经扶县行政机构
----
第三节 经扶县参议会
----
第四节 群众组织
第五编 军事
--
第一章 人民军队及军事机关
----
第一节 人民军队
----
第二节 军事机关
--
第二章 地方武装
----
第一节 地方革命武装
----
第二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三节 红枪会
----
第四节 国民党地方武装
--
第三章 驻军 过军
--
第四章 民兵
----
第一节 民兵组织
----
第二节 政治工作
----
第三节 民兵工作“三落实”活动
----
第四节 军事训练
----
第五节 民兵作用
--
第五章 兵役
----
第一节 国民党政府征兵制
----
第二节 志愿兵与义务兵役制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六章 兵事
第六编 经济
--
第一章 经济制度及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第二节 农业互助合作
----
第三节 人民公社
----
第四节 农业生产责任制
----
第五节 经济联合社
----
第六节 城市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二章 建国后经济及基本建设发展概况
----
第一节 经济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基本建设概况
--
第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农业分区
----
第二节 主要农作物
----
第三节 农技农艺
----
第四节 农业机具
----
第五节 蔬菜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分区
----
第二节 林木分布
----
第三节 林业生产
----
第四节 森林保护
----
第五节 县林场简介
--
第五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禽分布
----
第二节 品种改良
----
第三节 饲草饲料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水流域治理
----
第二节 水利工程
--
第七章 渔业
----
第一节 渔业资源
----
第二节 渔业生产
--
第八章 工业
----
第一节 电力
----
第二节 化学工业
----
第三节 机械工业
----
第四节 矿业
----
第五节 建材工业
----
第六节 印刷、造纸、火柴
----
第七节 食品
----
第八节 木材加工
----
第九节 陶瓷
----
第十节 缝纫、棉织、编制
----
第十一节 饲料加工
--
第九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建设
----
第二节 公路养护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隧道、涵洞、渡口
----
第五节 水陆运输
----
第六节 公路交通管理
----
第七节 搬运装卸
--
第十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路
----
第二节 邮件、报刊发行
----
第三节 电话、电报
----
第四节 一五九微波站
--
第十一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县城建设
----
第二节 乡村建设
----
第三节 建筑、设计队伍
----
第四节 环境保护
----
第五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十二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企业类型及主要产品
----
第二节 重点企业
--
第十三章 商业
----
第一节 商业管理体制
----
第二节 商业企业
----
第三节 商业网点
----
第四节 收购
----
第五节 供销
----
第六节 饮食服务业
--
第十四章 工商管理
----
第一节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二节 物价管理
----
第三节 计量管理
--
第十五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支
----
第二节 财政管理
----
第三节 审计监督
--
第十六章 税务
----
第一节 农业税
----
第二节 工商各税
----
第三节 其它税收
----
第四节 税收管理
--
第十七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储蓄
----
第五节 债券
----
第六节 资金管理
----
第七节 保险
--
第十八章 扶贫
----
第一节 扶贫方式
----
第二节 扶贫资金
----
第三节 扶贫效益
--
第十九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村人民生活
----
第二节 城镇人民生活
--
第二十章 土特产
第七编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中等专业教育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
第六节 教师队伍
----
第七节 教育经费
----
第八节 勤工俭学与集资、捐资办学
--
第二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研单位
----
第二节 群众学术团体
----
第三节 科研项目、成果选介
----
第四节 科技队伍
----
第五节 科技服务
--
第三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
----
第二节 专业文艺团体
----
第三节 业余文艺团体
----
第四节 群众文艺团体
----
第五节 文艺创作
----
第六节 电影、电视、录像
----
第七节 民间文艺
----
第八节 书法、美术、摄影选萃
--
第四章 文物
----
第一节 历史文物
----
第二节 革命文物
----
第三节 陵园墓碑
----
第四节 文物保护
--
第五章 报刊、广播、通讯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通讯报道
--
第六章 图书 档案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档案
--
第七章 地方史志工作
----
第一节 党史征编工作
----
第二节 文史资料工作
----
第三节 地方志编纂工作
----
第四节 地名普查工作
--
第八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二节 医疗
----
第三节 卫生防疫
----
第四节 卫生保健
----
第五节 地方病、传染病防治
----
第六节 药政管理
----
第七节 民间土单验方选介
--
第九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体育设施
----
第四节 运动会
第八编 社会
--
第一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节育、绝育
----
第三节 晚婚、晚育
----
第四节 优生优育
----
第五节 政策措施
--
第二章 劳动工资
----
第一节 用工制度
----
第二节 工人队伍
----
第三节 就业安置
----
第四节 工资、奖金
----
第五节 劳保福利
--
第三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婚丧习俗
----
第三节 生育习俗
----
第四节 岁节习俗
----
第五节 礼仪习俗
----
第六节 劣俗陋习
----
第七节 禁忌
--
第四章 宗教、寺庙、道观
----
第一节 宗教
----
第二节 寺庙、道观
--
第五章 会道门
----
第一节 瑶池道、仙人洞、普渡坛、无极道
----
第二节 青帮、红帮
--
第六章 姓氏
--
第七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言
----
第二节 词汇特征
----
第三节 标音举例
第九编 人物
--
第一章 传略
----
曾昭文
----
王志仁
----
杨超
----
余席珍
----
毛国兴
----
程儒香
----
桂步蟾
----
吴先筹
----
罗明富
----
郭步仪
----
余梦痕
----
肖崇善
----
付梅臣
----
徐风英
----
罗明高
----
石生财
----
杨乐羊
----
张宗杏
----
吴焕先
----
晏春山
----
孔凡江
----
陈守信
----
叶成焕
----
韩名柱
----
高敬亭
----
石健民
----
官楚印
----
肖永智
----
张成台
----
张厚文[附张炳南]
----
肖先发
----
张宗祥
----
秦贤安
----
殷绍礼
----
吴迪
----
黄长轩
----
刘基炎
----
戴伯行
----
胡备三
----
张体学
----
张吉厚
----
程朗斋
----
郭继保
----
程坦
----
刘名榜
----
许世友
----
周业臣
----
吴先恩
----
吴惠存
----
彭颂臣
----
曾宪铸
----
黄古儒
--
第二章 简介
----
詹以贤
----
王大炎
----
王大鹏
----
韩家松
----
余同甲
----
吴昌福
----
黄本富
----
叶道志
----
邱传烈
----
胡兴仿
----
吴先元
----
吴昆
----
谢兰英
----
高厚祖
----
余孝礼
----
詹以锦
----
戴授持
----
叶道友
----
张德发
----
杨一平
----
扶廷修
----
朱火华
----
张祖永
----
尉华之
----
向明阳
----
官宗礼
----
潘寿才
----
王大华
----
谭友夫
----
程贞恒
----
徐久耕
----
傅明锐
----
高洛良
----
余冠五
----
张百春
----
王才贵
----
高立忠
----
方思成
----
梅明善
----
杨士山
----
谭幼祥
----
雷华堂
----
陶良军
----
陈大政
----
余柏龄
----
汪立万
----
石世国
----
彭宗珠
----
胡贤才
----
王世仁
----
吴战行
----
吴生敏
----
吴世安
----
李梁成
----
罗明
----
程凯
----
邵翔
----
刘惟城
----
吴集禄
----
林树良
----
吴荣庆
----
王家善
----
肖永正
----
杨明山
----
张世功
----
罗成君
----
程永业
----
韩家学
----
张正朝
----
程世桃
----
陈波
----
李锡凯
----
徐长勋
----
李仕华
----
吴志湘
----
余伦胜
----
胡云龙
----
赵基德
----
黄锦思
----
罗名榜
----
胡全先
----
龚怀刚
----
夏紫忠
----
石理成
----
王幼年
----
吴大成
----
肖德明
----
寇庆延
----
肖志贤
----
熊作芳
----
杨德讲
----
张宗胜
----
林春芳
----
袁克章
----
刘从本
----
汪宗义
----
郭继田
----
范朝利
----
朱致平
----
杨玉山
----
吴大胜
----
黄明铎
----
程怀龙
----
李德华
----
李明发
----
郭继联
----
周占魁
----
郑华
----
罗继云
----
刘良明
----
高厚良
----
郑维山
----
余述生
----
黄光霞
----
范朝福
----
胡立信
----
张波
----
毛耀华
----
吴继春
----
彭绍英
----
张宗耀
----
张长远
----
张进
----
邱进敏
----
罗达远
----
肖永昌
----
郭荣夫
----
冯林喜
----
肖良书
----
李德生
----
肖永银
----
潘焱
----
徐明德
----
曾韬
----
游正刚
----
吴先洪
----
鲁加汉
----
胡绍山
----
范明
----
殷绍春
----
刘瑞祥
----
吕振环
----
郭世香
----
张池明
----
吴华夺
----
谭知耕
----
胡立声
----
汪立进
----
肖永先
----
熊光炳
----
黄登忠
----
张孝周
----
韩良
----
熊国和
----
詹彪
----
吴大奎
----
叶志堂
----
曾继银
----
黄吉平
----
程世清
----
程荣耀
----
曾泉生
----
石和伦
----
胡汉生
----
胡育德
----
张宗明
----
杜其乐
----
胡代戍
----
王佑化
----
黄传龙
----
吴文桥
----
胡开采
----
高志强
----
程昭美
----
张治银
----
肖良清
----
刘吉亮
----
张君太
----
方忠维
----
陈德志
----
胡志学
----
张宗福
----
刘家骥
----
谭振彪
----
林云青
----
何震
----
匡世强
----
殷绍春
----
朱禄增
----
黄世祥
--
第三章 表
----
地师级干部烈士表
----
县团级烈士表
----
红军时期营级干部烈士表
----
建国后去世的(县团级以上)红军干部表
----
离休红军干部表
----
获省以上奖的劳动模范、先进工作者表
第十编 乡镇简介
--
新集镇
--
戴咀乡
--
浒湾乡
--
吴陈河乡
--
千斤乡
--
苏河乡
--
卡房乡
--
陡山河乡
--
郭家河乡
--
陈店乡
--
箭厂河乡
--
泗店乡
--
田铺乡
--
周河乡
--
沙窝镇
--
八里畈乡
第十一编 附录
--
一、《新县志》编纂委员会征集资料的一封信
--
二、光山、红安、麻城三县沿革
--
三、县委、县政府领导有关修志工作的讲话
--
四、县志参考书目
--
五、新县乡(镇)志、专业志情况表
--
六、《新县志》名誉顾问、顾问名单
--
七、《新县志》编纂委员会一、二、三届成员名单
--
八、《新县志》编纂及工作人员名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