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涧镇志

南涧镇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本着详今略古,突出当代特点和突出地方特色为原则进行编纂。二、本志断限上起1965年,下迄2008年。个别内容适当上溯和下延。三、本志以述、记、志、传、图、表、录等形式。用横排纵写办法,按事物性质设章、节、目、子目逐层统属,不受现行行政管理条块及隶属关系限制。

出版时间: 2010年06月

目录

封面
南涧镇志
《南涧镇志》编纂领导小组
《南涧镇志》编纂工作小组
提供有关资料的人员
图片
-- 南涧镇行政区域图
-- 党委班子成员
-- 党委政府班子成员
-- 政府班子成员
-- 西山小学
-- 南涧小学升旗仪式
-- 文启小学课堂
-- 新星幼儿园奖牌
-- 社区敬老奖牌
-- 新农村文艺汇演
-- 新农村文艺调演
-- 中小学文艺调演
-- 民兵文艺晚会
-- 职工篮球运动会
-- 解放思想演讲比赛
-- 敬业创新为民演讲比赛
-- 科学发展观知识竞赛一角
-- 镇党委书记李春达等领导到村组五访五问
-- 南街小红桥粮食市场一角
-- 南涧黄油粉
-- 割救母街景
-- 红花大金元田间长势
-- 太平村玉米科技示范田:2比2模式套种
-- 玉米套种
-- 稻谷丰收在望
-- 小春辣椒
-- 白菜
-- 豇豆长势良好
-- 东涌甘蔗
-- 田间葡萄
-- 香橼
-- 小军庄经济果木种植
-- 洋芋丰收
-- 泡核桃挂果期
-- 泡核桃剥壳
-- 凤凰沱茶
-- 收购烤烟
-- 个体养猪
-- 规模化家禽养殖
-- 肉乳兼用型奶牛
-- 黑山羊养殖
-- 碱坝土碱
-- 村组公路桥梁(鑫源桥)
-- 太平新修血防灌溉沟渠
-- 村镇公路
-- 村组亮化公路(杨免庄路)
-- 县城供水水源——大龙潭水库(丰水期)
-- 跳菜舞
-- 正月初九龙灯会
-- 正月初九耍龙
-- 民族节山歌对唱
-- 洞经演奏
-- 西山李家社移民新村
-- 熊安文石雕工艺
-- 劳动力技能培训
-- 驰达汽车维修厂越野车维修
-- 劳动力输出
-- 劳动力到达深圳厂家
-- 南涧盆坝全景
-- 南涧土林
-- 毓秀书院大门
-- 碱坝锁水阁
-- 抗美桥
-- 白云寺
-- 安定觉派庵
-- 寿福寺
-- 玉皇阁
-- 白云翠华寺
-- 手磨
-- 水磨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地理
-- 第一节 位置面积
-- 第二节 沿革
-- 第三节 山脉河流
-- 第四节 土壤植被
-- 第五节 气候
-- 第六节 自然资源
-- 第七节 自然灾害
第二章 农业
-- 第一节 所有制和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农作物种植
-- 第三节 畜牧业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五节 农业科技
-- 第六节 林业
-- 第七节 农田水利建设
-- 第八节 饮水工程
第三章 交通
-- 第一节 古驿道
-- 第二节 公路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运输
第四章 财贸
-- 第一节 财政
-- 第二节 商业贸易
-- 第三节 集市
-- 第四节 粮油
第五章 驻镇企业
-- 第一节 金融
-- 第二节 工矿建筑建材企业
-- 第三节 移动网络邮电水
-- 第四节 宾馆餐饮业
-- 第五节 商业企业
-- 第六节 烤烟茶叶
第六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建材
-- 第二节 食品加工
-- 第三节 餐饮住宿服务
-- 第四节 工业企业及建筑业
第七章 中共南涧镇委员会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基层党组织
-- 第四节 党建
-- 第五节 党风廉政建设
第八章 政务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村(居)委会
-- 第四节 社会治安
第九章 群团组织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协会
第十章 军事
-- 第一节 驻军及设施
-- 第二节 武装部
-- 第三节 兵役
-- 第四节 民兵组织
-- 第五节 战事
第十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幼儿教育和学前教育
-- 第二节 小学教育
-- 第三节 中学教育
-- 第四节 职业教育
-- 第五节 勤工俭学
-- 第六节 集资办学
-- 第七节 成人教育
-- 第八节 教师队伍
-- 第九节 党团组织
第十二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化站
-- 第二节 民间文艺
-- 第三节 文学艺术
-- 第四节 广播电视电影
-- 第五节 名胜古迹
第十三章 体育卫生
-- 第一节 体育
-- 第二节 医疗卫生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第十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抚恤及优抚
-- 第二节 社会福利救济
-- 第三节 残疾人事业
-- 第四节 扶贫开发
-- 第五节 人民生活
第十五章 人口民族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民族
-- 第三节 习俗
第十六章 实践与发展
-- 第一节 撤乡并镇的回顾
-- 第二节 南涧镇经济社会的发展
-- 第三节 南涧镇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
-- 第四节 南涧镇开展现场办公和调研
人物
-- 一、人物传略
---- 刘达
---- 黄朝举
---- 吴兴文
---- 杨座清
---- 施加伟
---- 张国建
---- 茶国珍
---- 杨增福
---- 罗书骏
-- 二、人物简介
---- 焦尚庆
---- 罗体康
---- 潘忠字
---- 杨寿诚
---- 李彭章
---- 张明
---- 黄强民
---- 罗军
---- 黄代
---- 石含铭
---- 陈东发
---- 李荣兴
---- 吴晓娟
---- 陈鑫
---- 何忠耀
---- 陈学良
---- 黄希里
---- 徐伟
---- 周志仙
---- 徐思锦
-- 三、人物表
附录
-- 一、学先进找差距求发展
-- 二、创建平安惠万家
-- 三、镇境古老的自然村
-- 四、碱坝土碱的来历
-- 五、母子垦水库移民搬迁记实
-- 六、古遗址
歌曲《彝乡新城》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