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三垦区工会志》(1949-1986)

《九三垦区工会志》(1949-1986)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九三垦区工会志》,参照省总工会《工会志编纂述略》,从九三垦区实际出发,为了充分体现志书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的要求。本志上限自1949年开发创建起,下限为1986年底。

内容时限: 1949-1986

出版时间: 1989年06月

目录

封面
九三垦区工会志
《九三垦区工会志》序言
凡例
图片
-- 黑龙江省九三垦区各农场工会分布图
-- 九三农管局局直各县团级工会分布示意图
-- 《九三垦区工会志》(一九四九——一九八六年)编纂工作荣获黑龙江垦区工会先进单位奖励
-- 九三垦区工会办公楼
-- 一九五一年黑龙江省赵德尊政委、于毅夫主席、杨易辰副主席与九三垦区特等劳模迟子祥、王兆全(后排左起第三、四人)合影
-- 局直单位出席一九六一年劳模大会合影
-- 全国东北行政委员会、省、荣军劳动模范迟子祥
-- 荣军毛纺厂女工陈淑芳荣获全省织布操作第一名
-- 大西江农场荣获国务院奖状
-- 荣军农场荣获省总局工会奖旗
-- 尖山农场荣获省总工会奖旗
-- 荣军农场荣获省文化厅奖状
-- 山河农场荣获国家体委和全国总工会奖旗
-- 尖山农场荣获中华全国总工会奖旗
-- 一九五七年全国农业劳动模范张玉昆在北京开会期间受到毛泽东主席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
-- 九三农垦局一九六四年度五好班组、五好职工大会合影
-- 一九七九年参加省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代表
-- 一九八二年参加省工会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
-- 一九八四年九三国营农场管理局第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合影
-- 一九八六年沈阳军区前进歌舞团慰问北大荒农垦工人演出结束后管局领导向歌舞团赠送锦旗时合影
-- 一九八六年中国儿童艺术剧院慰问九三垦区演出结束后局领导和演员合影
-- 为先进集体颁发奖状
-- 工会主席刘乃云给劳动模范配带奖章
-- 《天涯》套色木刻
-- 一九八五年垦区工会举办书画展览、管局党委书记姚克明观看现场作画
-- 一九五三年场首届职工体育大会、女子排球冠军
-- 九三垦区直属各单位经常举行篮球比赛活动
-- 一九五九年九三荣军农场代表队演出的《说嫂嫂》在嫩江县文艺演出中获一等奖剧照
-- 一九六三年九三农垦局体育运动会获篮球赛冠军的局直男女代表队
-- 农场基层托儿所的孩子们在游戏
-- 一九八三年九三农管局首届幼儿运动会进行《2+2=?》项目比赛
-- 嫩江农场职工季丽玲,在一九八四年获总局首届工人歌手比赛一等奖后,仍抓紧学习
-- 一九八三年职工业余文艺宣传队演出小合唱《年青的朋友来相会》
-- 一九七八年九三管局职工文艺汇演——表演唱剧照
-- 一九五四年九三修理厂吴文义(右一)设计了主轴瓦铣瓦机、图为和助手姜学山在校正铣刀尺寸
-- 一九八四年为引进家庭农场机械设备、九三管局总工程师孙嘉令(右一)、在法国沙朗发动机工厂参观、考查
-- 中华全国总工会书记处书记陈宇(中)一九八六年于北京接见《九三垦区工会志》部份编纂人员
-- 黑龙江省国营(牧)场首届职工业余文艺汇演大会九荣代表队
-- 国营九三荣军场业余文工团全体成员留影
-- 职工们利用节假日进行钓鱼比赛
-- 垦荒植下不老松 江山自古夕阳红
-- 一九五○年发行的职工合作社股票
-- 《九三垦区工会志》编篡办公室的同志在研究资料
《九三垦区工会志》编纂委员会名单
九三垦区工会志编纂办公室
审批单位
工会志撰稿人名单
目录
九三垦区工会大事记(1949-1986年)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组织
-- 第一章 沿革
---- 第一节 建场初期(1949—1952)
---- 第二节 发展时期(1953—1957)
---- 第三节 公社化时期(1958-1961)
---- 第四节 农垦局时期(1962-1967)
---- 第五节 兵团时期(1968—19750
---- 第六节 农管局时期(1976-1986)
-- 第二章 局、场工会概况
---- 第一节 九三垦区工会概况
---- 第二节 各农场工会概况
---- 第三节 各工厂工会概况
-- 第三章 各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第一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第二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三节 第三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四节 第四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五节 第五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六节 第六届工会会员代表大会
-- 第四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管理局工会
---- 第二节 各农场工会
-- 第五章 职工队伍状况
---- 第一节 职工
---- 第二节 三种经济职工的构成
-- 第六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干部管理
---- 第二节 工会积极分子
---- 第三节 工会会员
---- 第四节 开展“整顿建家”活动
---- 第五节 干部培训
第三篇 群众生产
-- 第七章 劳动竞赛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竞赛形式
---- 第三节 竞赛措施
---- 第四节 劳模菅理
-- 第八章 技术革新
---- 第一节 开展技术革新运动
---- 第二节 合理化建议
---- 第三节 技术协作
-- 第九章 职工家庭农场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分配形式
---- 第三节 扶贫致富
---- 第四节 引进设备
-- 第十章 劳动保护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安全生产
---- 第三节 农业防毒
---- 第四节 重大事故案例
---- 第五节 劳动工资
第四篇 民主管理
-- 第十一章 职工代表大会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建立职工代表大会制
---- 第三节 民主选举干部
-- 第十二章 队、组民主管理
---- 第一节 生产队(车间)民主管理
---- 第二节 班、组民主管理
第五篇 职工教育
-- 第十三章 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 爱场如家教育
---- 第二节 形势教育
---- 第三节 阶级教育
---- 第四节 学习毛主席著作
---- 第五节 改革中的思想教育
---- 第六节 职工队伍“四有”教育
---- 第七节 法制教育
---- 第八节 读书自习活动
-- 第十四章 文化技术教育
---- 第一节 技工学校
---- 第二节 冬学
---- 第三节 小学和中学教育
---- 第四节 双补教育
---- 第五节 技术培训
---- 第六节 进修与函授学习
第六篇 生活福利
-- 第十五章 职工福利
---- 第一节 职工互助合作社
---- 第二节 互助储金会
---- 第三节 困难补助
---- 第四节 职工疗养
---- 第五节 劳动保险
---- 第六节 捐募救济
-- 第十六章 福利事业
---- 第一节 职工食堂
---- 第二节 职工住房
---- 第三节 敬老院
---- 第四节 托儿所和幼儿园
第七篇 文化体育
-- 第十七章 文娱活动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文艺汇演
---- 第三节 专业文艺团体
---- 第四节 文艺创作
---- 第五节 文艺骨干的培训和输送
---- 第六节 大唱革命歌曲活动
---- 第七节 一个文艺世家
-- 第十八章 体育活动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九三农管局历届田径运动会简介
---- 第三节 九三局田径纪录及第三届田径运动会(1986)成绩
---- 第四节 裁判员、运动员的培训
---- 第五节 篮球联赛制
---- 第六节 九三垦区国家等级运动员、裁判员名单
-- 第十九章 其他文化活动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业余文学组织
---- 第三节 电影事业
---- 第四节 业余书、画、花卉展
---- 第五节 秧歌、灯展比赛
---- 第六节 摄影活动
---- 第七节 有奖知识竞赛
第八篇 女工家属
-- 第二十章 女工工作
---- 第—节 组织沿革
---- 第二节 女工工作
---- 第三节 女工保护
-- 第二十一章 家属工作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生产劳动
---- 第三节 社会活动
---- 第四节 家属竞赛
第九篇 财务
-- 第二十二章 财务工作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财务管理
-- 第二十三章 经费收支
---- 第一节 经费来源
---- 第二节 经费使用
第十篇 人物
-- 第二十四章 人物传略
---- 第一节 人物传
------ 陈永悦
------ 谢民泽
------ 周斌
------ 张玉兰
---- 第二节 先进人物简介
------ 王兆全
------ 张万清
------ 徐茂芳
------ 吴海森
------ 邱玉玺
------ 叶尚吉
------ 禚玉英
------ 马爱国
------ 张桂珍
------ 曹兆铭
---- 第三节 名人简介
------ 李永笑
------ 李福茂
-- 第二十五章 名录表
---- 第一节 各级英模人物名单
---- 第二节 管理局及其以上工会先进个人名单
---- 第三节 管理局及其以上“三八”红旗手名单
---- 第四节 管理局及其以上“五好”家庭代表名单
---- 第五节 优秀女工干部
---- 第六节 好家长名单
---- 第七节 改革中的“女能人”
---- 第八节 总局及其以上历年工会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第九节 出席黑龙江省历届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名单
-- 第二十六章 工会主席
---- 第一节 历任工会主席
---- 第二节 各场(厂)、处级单位现任工会主席
---- 第三节 九三垦区工会历任主席(正职)简历
------ 杨宪章
------ 韩景春
------ 郭松秀
------ 王英武
------ 梁洪喜
------ 李国权
------ 刘乃云
第十一篇 附录
-- 第二十七章 决定与条例
-- 第二十八章 经验
-- 第二十九章 回忆录
-- 第三十章 杂记
---- 第一节 题词
---- 第二节 奖章与证书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