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海蒙古族风俗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前言
青海是一个多民族省份,有6个世居民族,
在这里每个民族都创造了各自独具特色的历史
和文化。《青海蒙古族风俗志》,就是描述和反映
具有青海蒙古族民族特色和地域文化特色的风
俗文化著作,它是我省第一部较全面记录和研究
青海蒙古族风俗的著作。青海蒙古族文化是我
国蒙古族文化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与蒙古族整
体文化有着一脉相承的关系。但是,由于历史、
社会、环境等客观因素,青海蒙古族人民在长期
的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了与本民族传统文化既
相联系而又有鲜明地域特点的青海蒙古族文
化。这不仅表现在语言以及以语言为载体的民
间文学方面,而且也表现在礼仪习俗、生态观念
以及物质文化生活等方面。尽管青海蒙古族人民和内蒙古等省区的蒙古
族人民使用的文字完全一样,但由于历史的原因,加上方言等的差异,青
海蒙古族直到1949年解放后的一段时间内,没有而且也不可能完全用文
字记录自己的文化,主要依靠口头语言代代相传。解放后,随着党的民族
政策的贯彻执行,民族教育事业的发展,青海蒙古族知识分子的成长,浩
如烟海的青海蒙古族民间文学和民俗文化,才如枯木逢春,不但得到了复
兴,而且出现了用自己的民族文字记录这些文化事象的成果出版。改革
开放以后,在民族地区现代化进程中,青海蒙古族人民的文化科学素质有
了更加显著的提高,文化生活内容更加丰富,现代化的生活方式、生产方
式日益广泛地进入到普通牧民家庭,新观念、新思想冲击着传统的思想观
念,促进了广大蒙古族地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建设。但不容忽视的是
本民族许多文化传统,特别是那些对于我们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有着
十分重要借鉴价值,而又具有鲜明地域特点、民族特点和深邃的文化内涵
的传统文化也在悄悄地消退。这些都亟待我们去抢救、去发掘、去研究,
使其充分发挥其文化的社会功能,成为青藏高原增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
稳定的一支积极的精神文化动力。
作者多年来一直致力于青海蒙古族文化的整理与研究,在充分地查
阅收集、整理资料,借鉴各方面的研究成果之后,将一部较全面反映青海
蒙古族风俗文化的著作奉献给读者。对读者了解青海蒙古族的历史文化
及风俗提供了很好的参考。
2015年5月于西宁
出版时间:
2015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版权页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概论
--
第一节 青海蒙古族及其居住环境
--
第二节 青海蒙古族社会制度的变迁
----
一、部落奴隶制
----
二、领户分封制
----
三、盟旗制度
--
第三节 青海蒙古族风俗文化特点
----
一、古韵悠长的方言
----
二、形式丰富的民间文学
----
三、地域特色显著的饮食与服饰
第二章 青海蒙古族节庆民俗
--
第一节 传统民族节日
----
一、过年
----
二、“那迭慕”节
--
第二节 宗教节日
----
一、“祭海会盟”节
----
二、“麦德尔”节
----
三、祭“敖包”节
第三章 服饰民俗
--
第一节 蒙古族服饰的历史渊源和基本特点
--
第二节 青海蒙古族服饰种类
----
一、长袍
----
二、帽子
----
三、靴子
----
四、佩饰与腰带
第四章 饮食习俗
--
第一节 饮食习惯
----
一、日常食品
----
二、饮食礼节
--
第二节 青海蒙古族饮食及饮食习俗
----
一、饮茶习俗
----
二、酸马奶
----
三、主食(面食)
----
四、节日食品
----
五、肉食品的吃法及其讲究
----
六、乳制品及其加工方法
第五章 居住习俗
--
第一节 蒙古包
--
第二节 蒙古包的构成
----
一、天畜
----
二、椽子
----
三、围墙
----
四、柱子
----
五、门
----
六、“押绳”和“围绳”
----
七、帡幪
--
第三节 蒙古包种类
----
一、宝殿
----
二、毡包
----
三、简易包
----
四、马脊梁包
----
五、棚子
第六章 生产劳动习俗
--
第一节 放牧及其生产习俗
----
一、转场和选窝子
----
二、放牧
--
第二节 牲畜标记
----
一、烙印
----
二、剪耳朵
----
三、挂布条
----
四、染毛色
----
五、马拉·色特尔·拉胡
--
第三节 生产工具
----
一、引绳
----
二、鞭子
----
三、抛儿
----
四、笼头
----
五、鼻圈
----
六、鼻棍
----
七、脚绊
----
八、鞍子
----
九、剪毛工具
----
十、拔毛工具
--
第四节 农业
--
第五节 手工业
----
一、银匠(蒙古语称“孟根达日恒”)
----
二、木匠(蒙古语称“莫顿达日恒”)
----
三、石匠(蒙古语称“求伦达日恒”)
----
四、铁匠(蒙古语叫“特莫尔达日恒”)
----
五、沤鞣皮革
----
六、擀毡
--
第六节 狩猎及采集习俗
----
一、狩猎形式
----
二、猎物分配
----
三、采集习俗
----
四、狩猎和采集禁忌
--
第七节 交通运输
----
一、马
----
二、骆驼
----
三、牛
--
第八节 游牧经济思想和经济观念
----
一、与大自然和谐共处的思想和观念
----
二、发展大畜牧业经济的思想与观念
----
三、尊重客观规律的“有计划生产”和以法治理草原的思想与观念
第七章 社会习俗
--
第一节 家庭和亲属称谓
----
一、家庭
----
二、家族与姓氏
----
三、舅舅的特殊地位
--
第二节 传统法律习俗
----
一、习惯法
--
第三节 历史政权组织
----
一、官职及名称
----
二、蒙古族传统组织“古列延”
--
第四节 历史赋税制度
----
一、“塔拉青税”
----
二、“当司税”
----
三、“勒石青税”
--
第五节 传统法律制度与法律思想
----
一、传统法律中突出地表现了统治集团的利益
----
二、法律中呈现的不平等性和等级制
----
三、青海蒙古族历代法律的量刑方式
----
四、对于“誓约”的极端重视是古代氏族生活习惯的残余
----
五、在使用刑罚时,一般不轻意剥夺罪犯的生命权
----
六、重视与维护法律是蒙古族普遍的习惯
----
七、蒙古族的法律与环境意识
第八章 礼仪习俗
--
第一节 待人礼节
----
一、敬献哈达
----
二、盛情款待客人
----
三、敬茶
----
四、敬酒
--
第二节 互助合作习俗
----
一、日常生活中的互助合作
----
二、生产劳作中的互助合作
--
第三节 诞生礼仪习俗
----
一、孕妇诸忌
----
二、接生
----
三、洗礼
----
四、起名
----
五、剪胎发礼
--
第四节 婚姻礼仪习俗
----
一、婚姻制度
----
二、婚姻形式
----
三、婚俗
----
四、对待非婚生子女的习俗
--
第五节 敬老尊老习俗
----
一、平时的尊老习俗
----
二、老年祝寿礼习俗
----
三、丧葬习俗
第九章 信仰习俗
--
第一节 祭火习俗
----
一、历史渊源
----
二、祭火的仪式
--
第二节 召唤幸运之神——飞马的习俗
--
第三节 占卜和看卦习俗
----
一、肩胛骨占卜
----
二、抛儿绳占卜
----
三、对手指占卜
----
四、色子占卜
----
五、麻钱占卜
----
六、画十字占卜
----
七、求子女
----
八、吉凶兆之说
--
第四节 日常禁忌
--
第五节 吉祥数字和崇尚颜色
----
一、吉祥数字
----
二、崇尚蓝色和白色
--
第六节 青海蒙古族传统信仰的基本特点
----
一、“因果报应”和“因果轮回”的思想根深蒂固
----
二、相信有“三个世界”的存在
----
三、蕴含在蒙古族古代信仰和风俗习惯中的生态观念
第十章 民间科技与医药卫生民俗
--
第一节 科学养畜
----
一、公畜的阉割与生产技术
----
二、配种
----
三、草场的选择和使用
----
四、畜病防治
--
第二节 医学及医疗技术
----
一、悠久的蒙古族医药学
--
第三节 蒙古族古典医学著作及著名医生
----
一、《方海》(藏语名《满阿嘎仁纵乃》)
----
二、《甘露之泉》(藏语名《都德泽楚俊》
----
三、《白露医法从新》(藏语名《都得泽色嘎尔》)
----
四、《甘露点滴》(藏语名《都得泽梯格巴》)
----
五、《甘露汇集》(藏语名《都得泽嘎敦》)
----
六、《认药白晶药鉴》(藏语名《西勒嘎尔米龙》)
第十一章 民间体育民俗
--
第一节 民间体育的种类、名称与历史
----
一、民间体育
--
第二节 棋、牌的种类与玩法
----
一、蒙古象棋
----
二、民间小棋——“布格”
----
三、游戏羊踝骨
--
第三节 儿童游戏及其玩法
----
一、公驼抓驼羔
----
二、椎骨问答游戏
第十二章 民间文学
--
第一节 祝词和赞词
----
一、蒙古包赞词
----
二、剪胎发礼祝词
----
三、赞马词
--
第二节 英雄史诗
----
一、青海蒙古族的传统英雄史诗
----
二、青海蒙古族中流传的《格斯尔》
----
三、青海蒙古族英雄史诗《格斯尔》的主要版本
----
四、如何评价青海蒙古族中流传的英雄史诗
--
第三节 青海蒙古族民歌
----
一、反映丰富多彩的生活主题
----
二、表达和歌颂尊老爱幼的社会风尚
----
三、歌唱纯洁的爱情
----
四、表达和反映社会生活习俗
----
五、祈求安宁、团圆
--
第四节 谚语和俗语
----
一、谚语
----
二、俗语
--
第五节 历史传说
--
第六节 故事
----
一、赞颂英雄人物,歌唱机智勇敢的英雄行为
----
二、歌颂友谊,赞美和善、团结和互助的精神
----
三、批判拜金主义,歌颂和赞美助人为乐、勤俭持家的思想
----
四、歌颂贤惠美丽的女性,赞扬和塑造勤劳、勇敢和智慧的蒙古族妇女形象
--
第七节 童谣
----
一、摇篮曲
----
二、绕口令
----
三、问答谣
----
四、游戏谣
参考书目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