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志卷一 黄河大事记

黄河志卷一 黄河大事记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从古代夏商至1987年黄河的大势大略及治黄的历史背景

内容时限: 0000-1987

出版时间: 1991年11月

目录

封面
黄河大事记卷一
图片
-- 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

前言
凡例
黄河志编纂委员会
黄河志总编辑室
《黄河大事记》编写人员
编辑说明
目录
一、夏商西周春秋战国时期
-- 大禹治水(公元前21世纪前)
-- 商都数迁(公元前16世纪~前11世纪)
-- 陕西岐山地震(公元前780年)
-- 葵丘之会(公元前651年)
-- 禹河大徙(公元前602年)
-- 引漳十二渠(公元前422年)
-- 开鸿沟运河(公元前361年)
-- 楚伐魏决河(公元前359年)
-- 赵国决河灌齐魏(公元前332年)
-- 赵伐魏决河(公元前281年)
-- 开郑国渠(公元前246年)
-- 秦灌大梁(公元前225年)
二、秦汉时期
-- 整治河防(公元前215年)
-- 河决酸枣(公元前168年)
-- 濮阳瓠子河决(公元前132年)
-- 关中漕渠建成(公元前129年)
-- 引汾溉皮氏(公元前128年~前117年)
-- 开褒斜道(公元前128年~前117年)
-- 开龙首渠(公元前120年~前111年)
-- 开六辅渠(公元前111年)
-- 河决馆陶分出屯氏河(公元前109年)
-- 西北边陲溉田(公元前104年)
-- 开凿白渠(公元前95年)
-- 齐人延年建议改河(公元前95年)
-- 河决鸣犊口(公元前39年)
-- 馆陶及东郡金堤河决(公元前29年)
-- 孙禁建议改河(公元前17年)
-- 开宽三门河道(公元前17年)
-- 贾让治河三策(公元前7年)
-- 张戎论黄河水沙(公元4年)
-- 河决魏郡(公元11年)
-- 王景治河(公元69年)
-- 建八激堤(公元113年)
-- 河溢金城(公元178年)
-- 遏淇水入白沟(公元204年)
三、魏晋南北朝时期
-- 伊、洛河大水(公元223年)
-- 伊、洛、河、汉皆溢(公元230年)
-- 河、洛、伊、沁皆溢(公元271年)
-- 杜预建桥(公元274年)
-- 刁雍修渠(公元444年)
-- 崔楷议治河(公元516年)
四、隋唐五代时期
-- 开广通渠(公元584年)
-- 开通济渠(公元605年)
-- 开永济渠(公元608年)
-- 引黄灌溉(公元624年)
-- 河溢河北县(公元637年)
-- 水入会州城(公元713年)
-- 引洛灌溉(公元719年)
-- 博州棣州河决(公元722年)
-- 辟开元新河(公元741年)
-- 李铣决河(公元759年)
-- 开延化、咸应等渠(公元791年)
-- 《吐蕃黄河录》问世(公元798年)
-- 黎阳开分洪道(公元813年)
-- 修复光禄渠(公元820年)
-- 开特进渠(公元824年)
-- 河口北徙(公元893年)
-- 朱全忠决河(公元896年)
-- 梁决河拒晋(公元918年)
-- 梁决河拒唐(公元923年)
-- 修酸枣至濮州堤防(公元930年)
-- 河决滑州(公元944年)
-- 河决澶、滑、怀诸州(公元946年)
-- 杨刘至博州河溢(公元954年)
五、北宋时期
-- 河决阳武(公元965年)
-- 岁修之始(公元967年)
-- 河决滑州(公元983、984年)
-- 河决郓州(公元1000年)
-- 李垂上书(1012年)
-- 河溢滑州(1019年)
-- 举物候为水势之名(1021年)
-- 宋代卷埽(1021年)
-- 河决横陇(1034年)
-- 河决商胡(1048年)
-- 塞商胡回横陇故道(1056年)
-- 黄河分出“二股河”(1060年)
-- 闭北流开二股河(1069年)
-- 制定农田水利法(1069年)
-- 利用多沙河道大放淤(1070~1080年)
-- 设疏浚黄河司(1073年)
-- 河决曹村(1077年)
-- 导洛通汴(1079年)
-- 河决小吴埽(1081年)
-- 回河东流(1081~1094年)
-- 东流断绝(1099年)
-- 宽立堤防(1101年)
-- 瀛州沧州河决(1117年)
六、金元时期
-- 杜充决河(1128年)
-- 河决李固渡(1168年)
-- 整饬河防(1187年)
-- 河决阳武(1194年)
-- 颁布《河防令》(1202年)
-- 决黄河寸金淀(1234年)
-- 修复古渠(1264年)
-- 考察河源(1280年)
-- 开凿运河(1282~1293年)
-- 河决开封等县(1286年)
-- 河决蒲口(1297~1298年)
-- 编著《河防通议》(1321年)
-- 河决白茅口、金堤(1344年)
-- 贾鲁堵口(1351年)
七、明代
-- 河决曹州(1368年)
-- 宁夏修汉、唐旧渠(1370年)
-- 兰州建黄河浮桥(1372年)
-- 河决开封(1375年)
-- 耿炳文浚泾阳洪渠堰(1375年)
-- 河决兰阳、封丘等地(1378年)
-- 河决原武、祥符等地(1381年)
-- 河决朝邑、荥泽等地(1382年)
-- 僧宗泐路经河源(1382年)
-- 黄河连决河南各地(1384~1397年)
-- 修筑河南各地堤防(1404年)
-- 开封、陈州河决(1409~1410年)
-- 宋礼修浚会通河(1411年)
-- 河南黄河继续决溢成灾(1418年)
-- 宁夏灵州河患(1428年)
-- 浚封丘荆隆口河道(1431年)
-- 修筑阳武等县河堤(1437年)
-- 河决范县(1437年)
-- 宁夏修浚古渠(1439年)
-- 王永和奉命治河(1448年)
-- 宁夏河决汉、唐二坝(1448年)
-- 徐有贞治河(1453年)
-- 河续决开封等地(1456~1460年)
-- 开封、兰州黄河决溢(1461年)
-- 项忠修郑、白旧渠(1465年)
-- 专设总理河道之职(1471年)
-- 沁河发生特大洪水(1482年)
-- 平凉一带引泾开渠(1485年)
-- 白昂治河(1489年)
-- 刘大夏治张秋决河(1493年)
-- 河南归德连续决口(1500年)
-- 黄河河道北徙(1509年)
-- 南流北流之议纷起(1526年)
-- 刘天和治河(1534年)
-- 河决野鸡冈夺涡入淮(1540年)
-- 周用倡沟洫治河议(1543年)
-- 河决曹县(1547年)
-- 河决徐州(1552年)
-- 陕西华州发生强烈地震(1555年)
-- 河再决曹县(1558年)
-- 朱衡开新河(1565年)
-- 兰州创制天车提黄河水灌田(1566年)
-- 河连决沛县、邳州等地(1571年)
-- 汉、唐渠以石建闸(1572年)
-- 万恭治河(1572年)
-- 潘季驯第三次出任总河(1578年)
-- 潘季驯四任总河(1588年)
-- 《河防一览》刊印成书(1591年)
-- 杨一魁分黄导淮(1596年)
-- 袁应泰大修广济渠(1600年)
-- 河州黄河见底(1602年)
-- 李化龙开泇避黄(1603年)
-- 曹时聘大疏朱旺以下河道(1605年)
-- 徐州上下接连溃决(1616年)
-- 河决河南阳武(1619年)
-- 灵州河大决(1622年)
-- 徐州、淮安一带连年泛滥(1626年)
-- 河决曹县、睢宁(1629年)
-- 河决原武、封丘等地(1631年)
-- 孟津及泗州等地河水泛滥(1632年)
-- 总河刘荣嗣等获罪(1635年)
-- 沿河连年大旱(1641年)
-- 开封为黄水沦没(1642年)
八、清代
-- 河决温县等地(1644年)
-- 杨方兴出任河督(1644年)
-- 河决考城等地(1645年)
-- 河决兰阳(1648年)
-- 河决封丘荆隆(1650年)
-- 封丘、祥符、邳州河决(1652年)
-- 河决祥符、陈留(1657年)
-- 河决山阳、阳武(1658年)
-- 河决陈留、虞城(1660年)
-- 河决原武、祥符等地(1662年)
-- 河决睢宁(1663年)
-- 河决杞县、祥符(1664年)
-- 河决河南及安东等地(1665年)
-- 河决桃源、萧县(1667年)
-- 河再决桃源(1668年)
-- 河决清河(1669年)
-- 河决曹县、单县(1670年)
-- 宁夏河溢(1670年)
-- 萧县、清河黄河溢决(1671年)
-- 河决萧县、邳州等地(1672年)
-- 河决桃源(1674年)
-- 河决徐州、宿迁等地(1675年)
-- 河决宿迁、清河等地(1676年)
-- 靳辅出任河督(1677年)
-- 河决宿迁杨家庄(1677年)
-- 河决萧县(1678年)
-- 靳辅治河获奖(1678年)
-- 建砀山等处减水坝(1679年)
-- 河决宿迁(1682年)
-- 康熙帝南巡河工(1684年)
-- 靳辅议修中河(1684年)
-- 靳辅巡视河南堤工(1685年)
-- 朝廷命浚海口(1686年)
-- 工部劾靳辅治河不力(1686年)
-- 靳辅免职(1688年)
-- 中河成后康熙帝肯定靳辅功绩(1688年)
-- 康熙帝再次南巡河工(1689年)
-- 靳辅复任河督(1692年)
-- 河决仪封、安东等地(1696年)
-- 《河防述言》刊印成书(1698年)
-- 康熙巡河指示方略(1699年)
-- 张鹏翮出任河督(1700年)
-- 康熙帝议修石堤(1702年)
-- 《禹贡锥指》刊印成书(1702年)
-- 康熙帝再至江南视河(1703年)
-- 移建中河口(1703年)
-- 拉锡、舒兰探河源(1704年)
-- 河决丰县(1707年)
-- 宁夏开大清渠(1708年)
-- 河决兰阳、仪封等地(1709年)
-- 以皮混沌传递水情(1709年)
-- 青铜峡设立报汛水尺(1709年)
-- 康熙帝派人测量河源(1717年)
-- 河溢武陟(1718年)
-- 河再决武陟等地(1721年)
-- 河决武陟马营口等地(1722年)
-- 齐苏勒出任河督(1723年)
-- 河决中牟、武陟等地(1723年)
-- 嵇曾筠任副总河(1724年)
-- 加修太行堤(1724年)
-- 河决睢宁、仪封(1725年)
-- 《行水金鉴》刊印成书(1725年)
-- 宁夏开惠农、昌润渠(1726年)
-- 雍正帝褒扬齐苏勒(1729年)
-- 分设江南、河东两河道总督(1729年)
-- 嵇曾筠任南河总督(1730年)
-- 高斌任南河总督(1733年)
-- 《河防奏议》刊印成书(1733年)
-- 白锺山出任东河总督(1734年)
-- 宁夏发生强烈地震(1738年)
-- 河决丰县、沛县(1742年)
-- 胡定建议中游筑坝拦沙(1743年)
-- 河决阜宁(1745年)
-- 河决阳武(1751年)
-- 河官李焞等受极刑(1753年)
-- 兰州河涨(1753年)
-- 开始用捆厢船法进占堵口(1753年)
-- 孙嘉淦议引河水入大清河(1753年)
-- 河决铜山孙家集(1756年)
-- 宁夏横城堡修河防工程(1759年)
-- 兰州修筑挑水坝(1760年)
-- 黄河多处决口(1761年)
-- 陕州、巩县、武陟设水志报汛(1765年)
-- 河决韩家堂(1766年)
-- 《治河方略》刊印成书(1767年)
-- 朝邑沿河发生水灾(1772年)
-- 郭大昌堵口(1774年)
-- 大修宁夏诸渠(1777年)
-- 仪封大工费帑五百余万两(1778年)
-- 宁夏等地黄河泛滥(1780年)
-- 青龙冈堵口费帑两千万两(1781年)
-- 阿弥达探河源(1782年)
-- 河决睢州(1784年)
-- 河决桃源(1786年)
-- 河决睢宁(1789年)
-- 兰州修建河防工程(1791年)
-- 河水漫朝邑县城(1793年)
-- 河决丰县(1794年)
-- 河再决丰县(1796年)
-- 河决砀山、曹县等地(1797年)
-- 河决睢州(1798年)
-- 河决徐州、砀山等地(1799年)
-- 河决丰、萧二县(1802年)
-- 河决封丘衡家楼(1803年)
-- 河决宿县、睢宁等地(1806年)
-- 嘉庆帝斥河工弊端(1806年)
-- 近海河堤多处溃决(1807年)
-- 兰州黄河水涨成灾(1808年)
-- 江南境河决多处(1811年)
-- 陈凤翔革职枷号河干(1812年)
-- 睢州河决(1812年)
-- 河工用款剧增(1818年)
-- 徐州河道淤积严重(1818年)
-- 兰阳、武陟决口(1819年)
-- 仪封堵口(1820年)
-- 议于东河推广石工(1821年)
-- 黎世序卒后受表扬(1824年)
-- 张井奏报东河淤积状况(1825年)
-- 张井等会勘海口(1826年)
-- 兰州黄河水溢(1827年)
-- 林则徐任东河总督(1831年)
-- 河决祥符(1832年)
-- 桃源人为扒口(1832年)
-- 《续行水金鉴》刊印成书(1832年)
-- 栗毓美任东河总督(1835年)
-- 黄河西移逼洛改道(1835年)
-- 祥符张家湾决口(1841年)
-- 桃源河决(1842年)
-- 魏源主张改河北流(1842年)
-- 中牟九堡大工(1843年)
-- 吴城等地河决(1849年)
-- 宁夏河涨成灾(1850年)
-- 兰州一带河涨受淹(1850年)
-- 丰县河决(1851年)
-- 河再决丰县(1853年)
-- 铜瓦厢决口黄河改道(1855年)
-- 兰州黄河浮桥冲断(1858年)
-- 黄赞汤奏报河决后情况(1859年)
-- 沈兆霖主顺河水之势入海(1860年)
-- 江南河道总督裁撤(1860年)
-- 黄水泛流灾害严重(1863年)
-- 谭廷勷主疏马颊、徒骇以减河水(1863年)
-- 荥泽十堡决口(1868年)
-- 河淹兰州、榆中滩地(1868年)
-- 黄河南流北流之争(1868年)
-- 英人艾略斯考察河道(1868年)
-- 李鸿章反对河归故道(1873年)
-- 甘肃靖远修筑河堤(1873年)
-- 菏泽贾庄合龙(1875年)
-- 南北两岸续修堤防(1876年)
-- 沿河各省发生罕见旱灾(1877年)
-- 武陟、开州、惠民等地决口(1878年)
-- 河决历城、阳谷(1879年)
-- 齐河、历城、东明河决(1880年)
-- 历城、濮州、齐河决口(1881年)
-- 山东黄河多处决溢(1882年)
-- 潘底特测量河源(1882年)
-- 山东凌汛多处决口(1883年)
-- 游百川提出治河建议(1883年)
-- 山东加紧筑堤(1883年)
-- 山东复堤工程完成(1884年)
-- 山东新堤多处溃决(1884年)
-- 山东设河防总局(1884年)
-- 普尔热瓦尔斯基探河源(1884年)
-- 山东长清等县河决(1885年)
-- 山东黄河复决(1886年)
-- 张曜再提回河南流之议(1886年)
-- 郑州十堡大工(1887年)
-- 黄河口试用挖泥船挖泥(1889年)
-- 山东利津等县河决(1889年)
-- 朝邑县筑坝防河(1890年)
-- 河南至山东河道图测成(1890年)
-- 山东河工添设铁车运土(1890年)
-- 齐河赵庄建分水闸(1890年)
-- 山东濒河之民迁往堤外(1892年)
-- 李鸿章奉命勘河(1898年)
-- 李鸿章建议沿堤安装电话(1898年)
-- 河东河道总督裁撤(1902年)
-- 贻谷将蒙旗水利收归官办(1902年)
-- 周馥治河建议(1903年)
-- 山东议架两岸电线(1903年)
-- 黄河上游涨水成灾(1904年)
-- 郑州黄河铁桥建成(1905年)
-- 测量后套乌加河(1905年)
-- 科兹洛夫探河源(1906年)
-- 台飞探河源(1907年)
-- 济南津浦铁路黄河大桥兴建(1908年)
-- 兰州黄河铁桥建成(1909年)
-- 开州、濮州、东明等地河决(1911年)
-- 孙宝琦主张统筹治河(1911年)
九、民国时期
-- 民国元年(1912年)
---- 黄河下游河务改归各省都督兼管
---- 泰安设立雨量站
---- 山东省设立三游河防局
---- 濮州葵丘堌堆决口
-- 民国2年(1913年)
---- 河南省设立河防局
---- 濮阳双合岭决口
---- 濮、范民埝多处决口
---- 沁河多处决口
---- 直隶省设立东明河务局
---- 沁堤改归官办
-- 民国3年(1914年)
---- 河南筑成兰封小新堤
---- 施测黄河流域地形图
-- 民国4年(1915年)
---- 南城子水文站设立
---- 濮阳双合岭堵口合龙
---- 老大坝竣工
-- 民国5年(1916年)
---- 河南修筑温孟大堤
-- 民国6年(1917年)
---- 山东河防局改组
---- 冀、鲁间民埝多处决口
---- 河口变迁
---- 汾河陡涨
---- 沁河方陵、北樊决口
---- 杨家河渠开工
---- 直隶省北岸民埝改为官民共守
---- 宁夏建成新南渠
---- 费礼门来华研究治河
-- 民国7年(1918年)
---- 直隶省设立北岸河务局
---- 郓城门庄凌汛决口
---- 顺直水利委员会成立
---- 李仪祉考察黄河
---- 沁河多处决口
---- 濮县双李庄决口
---- 上游首航机轮
---- 山东河务总局成立测量组
-- 民国8年(1919年)
---- 设立陕县、泺口水文站
---- 寿张、郓城数处决口
---- 调查黄河流域地质
---- 运河工程局测量黄河堤岸
---- 下游三省河务机构改组
---- 调查宁夏、绥远灌区
-- 民国9年(1920年)
---- 《濮阳河上记》出版
---- 孟津筑成铁谢民埝
---- 华北大旱
-- 民国10年(1921年)
---- 利津宫家决口
---- 黄、沁河多处决口
---- 河南修筑华洋民埝
-- 民国11年(1922年)
---- 河南培修老安堤
---- 陕西施测引泾灌区地形图
---- 濮县廖桥决口
---- 梅里乐、塔德调查引泾工程
---- 李仪祉《黄河之根本治法商榷》发表
-- 民国12年(1923年)
---- 黄、沁河多处决口
---- 《豫河志》出版
---- 恩格斯教授作黄河丁坝试验
-- 民国13年(1924年)
---- 《制驭黄河论》译成中文
---- 金陵大学设置径流泥沙试验小区
-- 民国14年(1925年)
---- 李升屯、黄花寺决口
---- 山东加强汛期河防
---- 张含英查勘黄河下游
---- 利津虎滩决口
---- 绥远收回黄土拉亥河灌区
-- 民国15年(1926年)
---- 李升屯、黄花寺堵口合龙
---- 河口改道
---- 东明刘庄、利津卢家园决口
---- 绥远杨家河灌区收归官有
---- 山东、河南黄河大堤辟作公路
---- 《豫河续志》出版
-- 民国16年(1927年)
---- 潘镒芬创修柳箔工程
---- 《历代治黄史》出版
---- 河南创立黄河平民学校
---- 沁河北樊、高村决口
-- 民国17年(1928年)
---- 利津棘子刘、王家院决口
---- 河南河务局建立造林场
---- 《山东河务特刊》创刊
---- 河南举办机引黄水灌溉工程
---- 华北水利委员会测量黄河地形
---- 兰州越城引黄灌田
---- 黄河流域大旱
-- 民国18年(1929年)
---- 国民政府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条例公布
---- 直隶省黄河河务局改组
---- 利津扈家滩凌汛决口
---- 黄河水利委员会筹备处在南京成立
---- 《淮系年表全编》出版
---- 河南举办虹吸引黄工程
---- 绥远民生渠开工
---- 东明黄庄决口
---- 中牟抢险
---- 河口改道
---- 河南河务局改组
---- 绥远成立包西各渠水利管理局
---- 陕西在黄河东岸建立平民县
---- 陕、甘大旱
---- 方修斯教授来华
-- 民国19年(1930年)
---- 国民党中央通过开发黄、洮、泾、渭等河提案
---- 施测壶口瀑布
---- 濮县廖桥决口
---- 陕西泾惠渠开工
---- 山东成立黄河上游民埝专款保管委员会
-- 民国20年(1931年)
---- 濮县廖桥、利津崔庄凌汛决口
---- 湟水流域洪水成灾
---- 伊、洛河发生大洪水
---- 利津尚家屋子决口
---- 内政部召开黄河河务会议
---- 陕西省成立渭北水利工程委员会
-- 民国21年(1932年)
---- 冀鲁豫成立三省黄河河务联合会
---- 恩格斯教授作黄河模型试验
---- 汾河决堤成灾
---- 王应榆、张含英视察黄河下游
---- 《豫河三志》出版
---- 首次黄河河床质泥沙颗粒分析
---- 武陟沁河决口
-- 民国22年(1933年)
---- 绥远磴口凌汛决口
---- 李仪祉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 华北水利委员会查勘黄河
---- 齐河董桥、东阿邵庄决口
---- 长垣土匪扒决石头庄大堤
---- 陕县水文站出现大洪水
---- 京汉铁桥被冲毁
---- 下游堤防横遭决溢
---- 安立森应聘任职
---- 李仪祉召开六省黄河防汛会议
---- 刘庄架通过河电话线路
---- 黄河水利委员会正式成立
---- 国民政府成立黄河水灾救济委员会
---- 黄河水利委员会举行委员会议
----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测量队
---- 冯楼堵口开工
---- 航测下游灾区水道堤防图
---- 黄河水利委员会迁至开封
---- 我国第一个水工试验所成立
---- 山东举办四处虹吸引黄工程
---- 太原修建上兰村水电站
---- 沁河武陟北王村决口
-- 民国23年(1934年)
---- 《黄河水利月刊》创刊
---- 李仪祉制订《治理黄河工作纲要》
---- 秦厂水文站设置无线电台
---- 青海省拟订开发黄河水利计划
---- 塔德两次勘测汾河
---- 首次用土钻钻探坝基
---- 山东六县人民申请将民埝收归官守
---- 黄河流域进行精密水准测量
---- 陕西洛惠渠开工
---- 黄河流域测定八处天文经纬度
---- 长垣决口四处
---- 首次进行悬移质泥沙颗粒分析
---- 孙庆泽被撤职查办
---- 绥远临河县黄河决口
---- 李仪祉视察黄河上游
---- 河口改道
---- 山东河务局局长获奖
---- 邵鸿基弹劾孔祥榕
---- 李仪祉写出《黄河水文之研究》
---- 黄河流域增设水文站
---- 《黄河志》编纂会正式成立
---- 利津两处决口
---- 山东专用电话全部畅通
---- 甘、宁两省兴办水利工程
---- 黑岗口敷设河底电缆
-- 民国24年(1935年)
---- 国联专家来黄河视察
---- 孔祥榕接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
---- 李仪祉视察北金堤
---- 两报发表社论评议治河
---- 汾河流域水灾
---- 陕西渭惠渠开工
---- 贯台堵口合龙
---- 培修北金堤工程开工
---- 《黄河志》三篇志稿完成并出版
----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隶全国经济委员会
---- 伊、洛河大水
---- 鄄城董庄决口
---- 兰州、宁夏黄河暴涨
---- 李仪祉建议黄水入苏补救办法
---- 李仪祉辞职
---- 《黄河年表》出版
---- 日本空摄黄河下游
---- 李仪祉写出大量治河论著
---- 德人高钧德应聘任上游测勘队队长
---- 甘肃水渠设计测量队成立
-- 民国25年(1936年)
---- 恩格斯荣获我国一等宝光水利奖章
---- 塔德兼任黄河水利委员会顾问
---- 历城王家梨行凌汛决口
---- 董庄堵口合龙
---- 建立苗圃兼作防止冲刷试验
---- 孔祥榕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 孔祥榕、韩复榘视察河口
---- 万晋发表《黄河流域之管理》
---- 入汛日期改为7月1日
---- 钻探宝鸡峡坝址
---- 推销黄灾奖券形成摊派
---- 《治河论丛》出版
---- 成立灵宝防制土壤冲刷试验区
---- 航空测量黄河陕县至包头段
-- 民国26年(1937年)
---- 修正公布黄河水利委员会组织法
---- 豫、鲁两省河务机构改组
---- 范县、寿张多处民埝决口
---- 菏泽地震波及堤坝
---- 黄河水利委员会兼办阻塞长江航道御敌工程
---- 日机连续轰炸黄河堤坝
---- 山东省境年内决口七处
---- 武陟沁河决口
---- 黄河流域大旱
-- 民国27年(1938年)
---- 国民党军炸毁京汉铁路黄河铁桥
---- 日伪成立山东河务工赈委员会
---- 日本空摄黄河中下游
---- 黄河水利委员会西迁
---- 扒决中牟赵口黄河大堤
---- 扒决郑县花园口黄河大堤
---- 李西河设立水位站
---- 王郁骏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 陕西梅惠渠竣工放水
---- 河南修筑防泛西堤
---- 甘肃洮惠渠竣工放水
---- 日伪修筑防泛东堤
---- 扒决沁堤
---- 《中国水利史》和《中国之水利》出版
-- 民国28年(1939年)
---- 日伪堵塞赵口口门
---- 日本东亚研究所成立第二调查(黄河)委员会
---- 日伪筹堵花园口口门
---- 陕甘宁边区建成裴庄渠
---- 陕北织女渠竣工放水
---- 日军修筑汴新铁路
---- 孔祥榕再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 日军扩大花园口口门
---- 日本空摄黄泛区
---- 李书田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副委员长
---- 黄河水利委员会在渝设立兼办各项水道测量工程联合办事处
---- 加修花京军工堤
---- 日军残杀治河民工
---- 整理沙河
---- 山陕间架起一道索桥
---- 郑县金水河改道
---- 安徽省修筑防泛堤
---- 多处扒决沁堤
---- 郑肇经查勘苏北黄泛区
-- 民国29年(1940年)
----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林垦设计委员会
---- 绥远水淹日军
---- 第一次林垦设计会议提出开展水土保持工作
----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防泛新堤尉氏段抢堵临时工程委员会
---- 河南修防处恢复沁西总段
---- 李仪祉遗著刊印成书
----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黄河上游工程处
---- 中央水工试验所在武功设立水工试验室
---- 《黄河问题》在欧美引起讨论
---- 黄河水利委员会在花园口修筑河防御敌工程
-- 民国30年(1941年)
----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陇南水土保持试验区
---- 中央水工试验所在扶风设立黄土防冲试验场
---- 日伪河南省政府加修防泛东堤
---- 河南修防处修筑河防军工坝
---- 联合侦察班潜入敌后侦察
---- 宁夏举办黄河裁弯取直工程
---- 日伪在河南境黄河北岸挑挖长沟
---- 日军在郑州一带沿河肆虐
---- 日伪再次筹堵花园口口门
----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关中水土保持试验区
---- 张含英接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 河南修防处进行引河南流查勘
---- 日本东亚研究所完成黄河治水及水力发电报告
---- 甘肃省成立水利林牧公司
---- 沁河又有四处决口
-- 民国31年(1942年)
---- 河南修防处加修军工挑水坝
---- 甘肃溥济渠竣工
---- 陕西黑惠渠竣工
---- 甘肃湟惠渠竣工
---- 查勘甘肃省水利水土保持
---- 宁夏黄河水枯
---- 陕县水文站观测洪水位发生失误
----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隶全国水利委员会
---- 临泉会议讨论防范泛水南侵
---- 拟定花园口堵口复堤计划
----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水文总站
---- 日伪补修防泛东堤
---- 沁河决口
---- 《再续行水金鉴》出版
-- 民国32年(1943年)
---- 整修黄泛工程部署防汛
---- 行政院组织考察西北水土保持
---- 甘肃举办高抽引黄工程
---- 河南沿黄大旱
---- 日伪举办引黄济卫工程
---- 甘肃永乐渠放水
---- 绥远复兴渠竣工放水
---- 赵守钰接任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长
---- 巴里特查勘黄河
---- 中央水利实验处调查甘青两省黄河水利
-- 民国33年(1944年)
---- 黄河水利委员会勘测整理兰宁段航道
---- 甘肃汭丰渠建成放水
---- 吴以斆等赴美实习考察
---- 拟定黄泛区善后救济计划
-- 民国34年(1945年)
---- 黄河水利委员会设立宁夏工程总队
---- 关中水土保持试验区建成一座沟壑土坝
---- 天水水力发电厂建成
---- 整理湟水航道工程竣工
----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花园口堵口工程处
---- 甘肃靖丰渠基本建成
---- 《历代治河方略述要》出版
---- 花园口堵口大型模型试验在四川进行
-- 民国35年(1946年)
---- 冀鲁豫行署调查黄河故道
---- 黄河水利委员会迁汴
---- 花园口堵口复堤工程局成立
---- 晋冀鲁豫边区成立治黄机构
---- 花园口堵口工程开工
---- 赵守钰求见“三人小组"
---- 开封会谈达成协议
---- 黄河水利委员会建立河北修防处
---- 白崇禧、刘峙视察花园口
---- 菏泽协商达成协议
---- 行政院聘请外国专家成立治黄顾问团
---- 渤海解放区建立治黄机构
---- 宋子文反对延缓堵口
----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就黄河堵口发表谈话
---- 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谈话
---- 南京会谈达成协议
---- 周恩来同联总代表达成口头协议
---- 山东解放区各界致电联总反对国民党两月内合龙
---- 解放区开展复堤工程
---- 国民党故意拖拨复堤粮款
---- 渤海解放区布告沿河男子均有治黄义务
---- 刘季青代表在济南被扣
---- 整理洮兰段黄河航道竣工
---- 塔德等评论国共两区复堤
---- 花园口堵口工程受挫
---- 渤海解放区成立河防大队
---- 黄河水利委员会扩大无线电通讯设备
---- 周恩来向马歇尔提出暂停堵口
---- 上海会谈达成协议
---- 周恩来向张玺等部署工作
---- 朱光彩接任花园口堵复局局长
---- 水利委员会成立黄河治本研究团
---- 国民党军队掠夺解放区治河物资
---- 黄河上游出现大洪水
---- 解放区培训治黄测绘人员
---- 渤海解放区治黄工程计划编出
---- 花园口堵复局恢复堵口
---- 国民党军炮轰救济物资
---- 故道居民迁移救济费拨付办法定出
---- 导黄入卫测量完竣
---- 蒋介石电促堵复花园口口门
---- 张秋会谈无结果
---- 张方出任冀鲁豫黄委会副主任
---- 山东修防处迁回济南
---- 宁夏工程总队改组为宁绥工程总队
---- 治黄顾问团查勘黄河
---- 航空测量三花间地形
---- 黄河水利委员会测量黄泛区地形
---- 防泛新堤多处决口
-- 民国36年(1947年)
---- 蒋介石再次限期完成堵口工程
---- 邯郸会谈
---- 周恩来就黄河堵口发表声明
---- 河南举行泛区善后建设会议
---- 上海会谈未获结果
---- 艾格顿向宋子文提出堵口复堤建议
---- 花园口堵口工程再次受挫
---- 国民党军政要人到花园口视察
---- 再次举行上海会谈
---- 冀鲁豫边区黄河河防指挥部建立
---- 花园口增挖引河竣工放水
---- 郭万庄治黄会议开幕
---- 黄河花园口堵口合龙
---- 冀鲁豫、渤海解放区部署造船
---- 《黄河治本论》出版
---- 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将治黄列为中心工作
---- 董必武就花园口合龙发表声明
----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召开治黄会议
---- 黎玉抗议联总助蒋放水
---- 渤海解放区确定柳荫地范围
---- 河南修防处接管沁黄旧堤
---- 冀鲁豫边区召开复堤会议
---- 冀鲁豫行政公署号召群众复堤自救
---- 堵复局庆祝堵口合龙
---- 赵明甫撤离开封
---- 沣惠渠竣工放水
---- 黄河水利委员会改组为黄河水利工程局
---- 刘邓大军渡黄河
---- 复堤混合委员会会议无结果
---- 王汉才等为人民治黄捐躯
---- 晋冀鲁豫边区政府通令表扬治黄干部
---- 解放区完成全年复堤工程
---- 解放区部署防汛
---- 冀鲁豫黄委会增设第五修防处
---- 山东大马家和王庄大抢险
---- 史王庄群众抢堵漏洞
---- 沁河大樊决口
---- 张含英写出《黄河治理纲要》
---- 冀鲁豫黄委会揭露国民党军破坏治黄
---- 国民党军扒决贯孟堤
---- 山东河务局在宫家修建窑厂
---- 潘镒芬任黄河水利工程局副局长
---- 山东河务局建立估工报批制度
---- 涝惠渠竣工放水
---- 解放区调查黄河归故后所受损失
---- 解放区召开安澜大会
---- 陕西洛惠渠竣工
---- 钱正英任山东河务局副局长
-- 民国37年(1948年)
---- 中央善后事业委员会成立黄泛区复兴事业管理局
---- 水利部公布冀鲁豫三省修防处组织规程
---- 冀鲁豫黄委会召开复堤会议
---- 河南修防处全部迁汴
---- 渤海解放区行署发出春修指示
---- 解放区布置植树护堤
---- 渤海解放区调整治黄民工待遇
---- 赵明甫任冀鲁豫黄委会副主任
---- 冀鲁豫黄委会派人赴平陆设立水文站
---- 解放区布置防汛
---- 高村抢险
---- 刘德润兼代黄河治本研究团团长
---- 中共中央发言人发表紧急呼吁
---- 黄河水利工程局改称黄河水利工程总局
---- 冀鲁豫边区行政公署规定黄河抢险可直接调用民工
---- 冀鲁豫黄委会完成造船任务
---- 渤海解放区治黄防汛总指挥部成立
---- 渤海解放区制定工程队员待遇
---- 中共冀鲁豫区党委作出黄河防汛决定
---- 堵复引黄济卫进水口
---- 冀鲁豫黄委会首次考察黄河
---- 黄河水利工程总局部分人员南迁
---- 靖乐渠竣工
---- 山东河务局接收山东修防处
---- 冀鲁豫黄委会隶属关系变更
---- 李赋都接任上游工程处处长
---- 渤海解放区群众踊跃献石
---- 华北人民政府冀鲁豫黄委会成立驻汴办事处
---- 山东河务局颁发工程勘估要点
---- 西柏坡会议筹建统一治黄机构
-- 民国38年(1949年)
---- 渤海解放区规定治黄干部要相对稳定
---- 冀鲁豫黄委会驻汴办事处召开中原区治黄会议
---- 冀鲁豫黄委会调整下属治河机构
---- 山东河务局成立黄河航运公司和石料公司
---- 渤海解放区治黄总指挥部成立
---- 冀鲁豫黄委会印发复堤须知
---- 沁河大樊堵口合龙
---- 西安军管会接管水利机关
---- 山东河务局编出三年治黄决算
---- 三大区联合治黄机构成立会议在济南召开
---- 河南、山东党政分别作出黄河防汛决定
---- 贯台抢险
---- 黄河水利委员会向沿河机关首次发出通知
---- 战胜1949年大洪水
---- 黄委会在濮阳坝头建立前方防汛指挥部
---- 平原省黄河河务局建立
---- 渤海区黄河防汛总指挥部发布秋汛工作纲要
---- 黄委会向华北人民政府报送治理黄河初步意见
---- 平原省建立省地县三级防汛指挥部
十、中华人民共和国时期
-- 1949年
---- 10月
------ 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
------ 黄委会接收上游工程处等单位
------ 黄委会改属水利部领导
---- 11月
------ 《新黄河》杂志创刊
------ 查勘引黄灌溉济卫工程线路
------ 全国水利会议在北京举行
------ 山东河务局增设分局
---- 12月
------ 豫、平、鲁三省联合考察修防工程
------ 山东举行安澜庆功大会
-- 1950年
---- 1月
------ 1950年治黄工作会议在汴举行
------ 黄委会改为流域机构
------ 筹建引黄灌溉济卫工程
---- 2月
------ 河南修防处改组为河务局
------ 政务院任命黄委会正副主任
------ 西北黄河工程局建立
------ 全河供给会议在汴举行
------ 全河水文会议在汴举行
---- 3月
------ 绥远省修筑黄河左岸防洪堤
------ 封丘段锥探大堤隐患试验成功
------ 濮县修防段首次在堤上种植葛巴草
------ 全河政治工作会议在汴举行
------ 黄委会查勘宁绥灌区
---- 4月
------ 下游沿堤设置公里桩
---- 6月
------ 中央决定建立各级防汛指挥部
------ 黄委会发出防汛指示
------ 山东黄河防汛指挥部建立
------ 河南黄河防汛会议在汴举行
------ 黄河龙孟段查勘结束
------ 黄河防汛总指挥部成立大会在汴举行
------ 黄委会部署全河堤防大检查
------ 下游春修实行“按方给资”
---- 7月
------ 傅作义、张含英等查勘潼孟河段
------ 黄委会等查勘东平湖
------ 黄河防总对东平湖蓄水问题作出决定
------ 山东河务局改组下属机构
---- 8月
------ 山东颁发消灭堤防隐患奖励办法
------ 查勘黄河故道
------ 綦家嘴引黄放淤工程竣工放水
------ 黄河总工会筹委会成立
---- 9月
------ 山东省颁布护堤禁令
---- 11月
------ 政务院任命黄河水利委员会委员
---- 12月
------ 东平湖蓄洪问题达成协议
------ 黄河机构和人员迅速扩大
------ 王化云等考察邙山、芝川坝址
-- 1951年
---- 1月
------ 黄河水利委员会成立大会在开封举行
------ 豫、平、鲁三省河务局分别召开庆祝安澜大会
------ 治黄爱国劳动竞赛广泛开展
---- 2月
------ 利津王庄凌汛决口
---- 3月
------ 黄河水利学校开学
------ 绥远防凌首次使用飞机、大炮
------ 黄委会拟出防御黄河洪水的初步意见
------ 引黄灌溉济卫工程开工
------ 西北黄河工程局组织查勘泾、渭、北洛和无定河流域
---- 4月
------ 查勘下游预筹滞洪区
------ 中央财经委关于防御黄河异常洪水的决定
------ 黄委会和河南省水利局查勘伊、洛河
---- 6月
------ 黄委会等多次查勘托克托至龙门河段
------ 绥远省防汛指挥部成立
------ 全河职工响应号召捐献黄河号飞机
---- 7月
------ 陕县水文站首次驾驶机船测流
---- 8月
------ 龙门水文站误报水情
------ 石头庄溢洪堰竣工
---- 10月
------ 山西蒲河水库竣工
------ 《黄河工人》创刊
---- 12月
------ 小街子减凌溢水堰建成
------ 抢修汴济电话线路
-- 1952年
---- 3月
------ 政务院在“水利工作决定”中对治黄工作提出具体任务
------ 绥远人民战胜黄河凌汛
---- 4月
------ 人民胜利渠举行放水典礼
---- 5月
------ 绥远黄杨闸正式放水
------ 王化云提出《关于黄河治理方略的意见》
------ 河套灌区水利岁修告竣
---- 6月
------ 黄河防总作出1952年防汛工作决定
---- 7月
------ 黄河防总改变防洪标准
---- 8月
------ 黄委会举行锥探工作经验座谈会
------ 查勘黄河龙青段
---- 9月
------ 查勘黄河尾闾
------ 保合寨抢险
------ 黄委会整编历年黄河水文资料
---- 10月
------ 毛泽东主席视察黄河
------ 调查发现道光二十三年特大洪水
---- 11月
------ 西北区水土保持委员会成立
------ 平原河务局撤销
---- 12月
------ 政务院指示水土保持应以泾、北洛、渭、延、无定河为重点
------ 黄委会查勘黄河源
-- 1953年
---- 2月
------ 黄委会作出《关于1953年治黄任务的决定》
------ 毛泽东主席接见王化云询问治黄情况
------ 王化云等考察水土保持
---- 3月
------ 中国农林水利工会黄河委员会成立
------ 查勘潼关、三门峡、八里胡同坝址
---- 4月
------ 张含英率考察团考察西北水土保持
---- 5月
------ 山西水利局查勘汾河
------ 王化云向邓子恢报告黄河防洪和根治意见
------ 五百人查勘水土保持
---- 6月
------ 黄委会查勘青铜峡至托克托河段
------ 水利部派员检查黄河防汛工作
------ 对黄河入海口进行第一次人工改道
------ 黄河防总召开防汛会议
---- 7月
------ 黄河资料研究组成立
---- 8月
------ 菏泽刘庄抢险
------ 战胜8月洪水
------ 人民胜利渠移交地方管理
---- 12月
------ 全国水利会议对黄河提出任务
------ 黄委会迁郑
-- 1954年
---- 1月
------ 帮助黄河规划的苏联专家组到京
------ 绥远省并入内蒙古自治区
------ 黄委会提出《黄河流域开发意见》
---- 2月
------ 黄委会作出1954年治黄任务的决定
------ 中央黄河查勘团沿河查勘
---- 3月
------ 北金堤滞洪区修筑避水工程
---- 4月
------ 黄河规划委员会成立
---- 6月
------ 陈东明任河南河务局局长
---- 8月
------ 战胜1954年洪水
------ 齐河南坦抢险
---- 10月
------ 黄委会拟出临时防洪方案
------ 安阳黄河修防处成立
------ 黄委会调查1933年洪水情况
---- 11月
------ 陕、甘、晋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郑州召开
------ 国家计委听取柯洛略夫的黄河规划报告
---- 12月
------ 黄河流域规划编制完成
------ 赵明甫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治黄工作
-- 1955年
---- 1月
------ 黄河下游全部封冻
------ 全国水利会议对治黄提出任务
------ 李赋都任黄委会副主任
------ 山西省编出水土保持15年远景规划
------ 利津五庄凌汛决口
---- 2月
------ 黄委会召开治黄工作会议
------ 国家计委、建委同意黄河规划报告
---- 3月
------ 下游修堤推广碌碡硪和胶轮车
------ 三门峡库区地形测量会战
------ 五庄堵口工程竣工
------ 中央批转陕、甘、晋三省水土保持会议总结报告
------ 黄委会组织干支流洪水调查
------ 黄委会编出伊、洛、沁河规划
---- 4月
------ 《下游堤防工程设计标准审查报告》报部
------ 黄委会公布河产管理暂行办法
---- 5月
------ 山东河务局等单位查勘汶河
------ 中共中央政治局通过黄河规划报告
---- 6月
------ 黄河防汛抢险技术座谈会在郑州举行
------ 江衍坤副主任到会工作
------ 河南河务局对老口门进行加固
------ 王化云再次向毛泽东主席汇报治黄工作
---- 7月
------ 一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通过治黄规划决议
---- 8月
------ 黄河规划委员会提出三门峡工程设计任务书
---- 10月
------ 全国第一次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京举行
------ 小街子溢水堰扩建工程开工
---- 11月
------ 全河水文工作会议在郑州举行
---- 12月
------ 刘子厚任三门峡工程局局长
------ 黄河首届劳模会议在郑州举行
------ 毛泽东主席对水土保持工作的指示
-- 1956年
---- 2月
------ 黄河勘测设计院成立
---- 3月
------ 五省(区)青年造林大会在延安举行
------ 黄河春修实行以农业社为单位进行包工
------ 山东河务局调整修防处段
---- 4月
------ 大功临时分洪工程开工
------ 大型《黄河》画册出版
------ 苏联水土保持专家来黄河考察水土保持
------ 中国科学院二百人考察黄河中游水土保持
---- 6月
------ 秦厂出现洪峰
---- 7月
------ 山西省完成汾河流域规划
---- 8月
------ 开展下游河道演变观测工作
---- 9月
------ 刘家峡水电站选定坝址
------ 水利部批准陈东明、王国华、刘希骞等任职
---- 11月
------ 黄委会查勘渭河支流
------ 黄委会查勘延河和北洛河
------ 打渔张引黄闸竣工
---- 12月
------ 山东黄河第一艘客货轮试航成功
------ 山东修建的一批虹吸引黄工程竣工
------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会议在郑州举行
------ 黄委会完成水文站网规划
------ 黄委会泥沙研究所更名
-- 1957年
---- 2月
------ 黄河下游战胜凌汛
---- 4月
------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 5月
------ 国务院水土保持委员会成立
------ 查勘青海省黄河流域水土资源
---- 6月
------ 变更黄河防汛开始日期
------ 首次水力充填坝试验在韭园沟进行
------ 《黄河变迁史》出版
------ 黄河下游春修工程竣工
---- 7月
------ 黄汶相遇艾山出现较大洪水
------ 国务院发布水土保持暂行纲要
---- 8月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座谈会在京举行
---- 10月
------ 水利部批准兴建黄河三盛公水利枢纽
---- 11月
------ 破冰船由上海驶抵山东泺口
---- 12月
------ 全国第二次水土保持会议在京举行
-- 1958年
---- 1月
------ 国家计委、经委同意提前修建黄河位山枢纽
---- 3月
------ 兰考三义寨人民跃进渠动工兴建
------ 西部地区南水北调查勘
---- 4月
------ 青海省撒拉族自治县黄丰渠竣工
------ 周恩来总理主持召开三门峡工程现场会议
---- 5月
------ 位山枢纽第一期工程开工
------ 岗李东风渠渠首闸动工修建
------ 1958年黄河防汛会议在郑州召开
---- 6月
------ 鲁布契可夫来黄河查勘并指导渗流研究工作
------ 黄委会组织黄河下游综合利用规划查勘
------ 引洮上山工程开工
---- 7月
------ 黄河下游两百万人民战胜大洪水
------ 共产主义渠渠首闸竣工
------ 为应急需再次造船
---- 8月
------ 黄河防总召开紧急会议
------ 黄委会编出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水土保持规划
------ 中央防总电贺豫、鲁人民战胜洪水
------ 赶修东平湖围堤
------ 周恩来总理视察黄河
------ 王化云回黄委会工作
------ 青铜峡水利枢纽开工
------ 周总理听取黄河三大规划汇报
------ 黄委会编出黄河流域三大规划简要报告
------ 黄河内蒙古建设委员会建立
------ 下游河道及三门峡库区大比例尺模型试验研究
------ 黄河工会停止活动
---- 9月
------ 黄委会建立工程局
------ 刘家峡、盐锅峡两枢纽同时开工
------ 黄委会组织引汉济黄查勘
------ 甘肃省委发动水土保持大会战
------ 蒲河巴家嘴水库开工
---- 10月
------ 山东河务局并入山东省水利厅
------ 封丘红旗渠渠首闸竣工
------ 水电部提出奋战十年实现全国水利化
---- 11月
------ 位山枢纽二期工程开工
------ 内蒙古引黄灌区总干渠开工
------ 汾河水库正式开工
------ 南北大运河京郑、京秦段查勘结束
---- 12月
------ 三门峡水利枢纽截流成功
------ 朱德副主席视察黄河花园口
------ 宝鸡峡引渭灌溉工程正式开工
-- 1959年
---- 2月
------ 西部地区南水北调考察规划会议在京举行
------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研会议在天水举行
---- 3月
------ 黄委会召开冀、鲁、豫三省用水协作会议
------ 水电部召开位山枢纽规划现场会议
---- 4月
------ 黄委会通知豫、鲁两省检查涵闸作好渡汛准备
------ 盐锅峡水利枢纽截流告捷
---- 5月
------ 1959年黄河防汛会议在郑举行
------ 水利、水保观测会议在太原举行
---- 6月
------ 邓子恢主持研究黄河防洪问题
------ 赶修东平湖水库石护坡工程
------ 三盛公水利枢纽开工
---- 7月
------ 郭沫若视察花园口
---- 8月
------ 菏泽刘庄抢险
---- 9月
------ 黄河防总提出处理生产堤的原则
------ 毛主席再次视察黄河
------ 《人民黄河》出版
---- 10月
------ 周总理再次召开三门峡现场会议
------ 位山枢纽第三期工程开工
------ 黄委会报送继续根治黄河的报告
------ 中央提出黄河流域为水土保持的重点
---- 11月
------ 国务院水保委员会召开黄河流域水土保持工作会议
------ 花园口水利枢纽开工
---- 12月
------ 位山水利枢纽拦河坝截流成功
------ 山东建成簸箕李等大型引黄闸并投入运用
-- 1960年
---- 1月
------ 刘家峡水利枢纽工程截流
------ 王旺庄水利枢纽工程开工
------ 黄河第二届先进代表大会召开
------ 三门峡水电站成立
---- 2月
------ 内蒙古黄河南岸总干渠动工兴建
------ 红领巾水库建成
------ 邓小平等视察花园口枢纽工程
------ 黄河流域第二次水土保持现场会召开
------ 青铜峡枢纽工程截流
------ 泺口水利枢纽工程破土兴建
---- 3月
------ 西部地区南水北调科技会议召开
------ 青年绿化黄土高原誓师大会召开
---- 4月
------ 京广铁路黄河新桥建成通车
------ 刘少奇、董必武等国家领导人相继视察三门峡工程
---- 5月
------ 青海省建成一座黄河石拱桥
------ 黄河流域飞机播种会议在兰州召开
---- 6月
------ 花园口枢纽工程竣工
---- 7月
------ 夹马口电灌站投入运行
------ 位山枢纽工程基本完工
------ 卧虎山水库竣工
---- 8月
------ 苏联三门峡工程设计代表组专家奉召回国
---- 9月
------ 三门峡水利枢纽蓄水运用
---- 10月
------ 河南河务局与省水利厅合并
---- 11月
------ 三门峡水库管理局建立
---- 12月
------ 黄河通信开始使用载波机
------ 渭河两岸修建防护大堤
------ 黄委会水科所研制成r—r淤泥密度计
-- 1961年
---- 1月
------ 水电部决定撤销西北黄河工程局
------ 水电部决定由北京勘测设计院承担三门峡工程设计
---- 4月
------ 对泾河干支流进行拦泥规划
---- 5月
------ 汾河水库竣工
---- 6月
------ 中共中央就黄河防汛问题发出指示
------ 济南黄河大堤出现蛰陷、裂缝
---- 9月
------ 黄河水利学院停办
---- 10月
------ 尼泊尔国王马亨德拉参观三门峡工程
------ 三盛公枢纽主体工程基本建成
---- 11月
------ 盐锅峡水电站开始发电
---- 12月
------ 河南、山东两河务局回归黄委会建制
------ 黄河流域七省(区)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召开
-- 1962年
---- 1月
------ 国务院任命韩培诚为黄委会副主任
---- 2月
------ 国务院发出《关于开荒挖矿、修筑水利和交通工程应注意水土保持的通知》
---- 3月
------ 调查黄河下游引黄灌区次生盐碱化状况
------ 范县会议确定暂停引黄
------ 三门峡水库改变运用方式
---- 4月
------ 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强水土保持工作的报告》
------ 陕西省人大代表要求增建三门峡工程泄洪排沙设施
---- 5月
------ 发布《关于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工程在暂停使用期间的管理意见》
---- 6月
------ 中央防总电告黄委会认真处理相邻省边界水利问题
------ 兰坝、广花铁路支线修复通车
---- 8月
------ 国务院同意1962年黄河防汛任务
------ 水电部在北京召开三门峡水利枢纽问题座谈会
---- 9月
------ 黄河水利学校改归水电部领导
---- 10月
------ 关于调查开荒破坏水土保持情况的报告
---- 11月
------ 黄河下游治理学术讨论会在郑州召开
------ 颁发《黄河下游堤旁植树暂行办法》(草案)
------ 1919~1960年黄河干支流水量、沙量资料集出版
-- 1963年
---- 1月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机构和人员锐减
------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治理规划会议召开
---- 3月
------ 部分堤段树木又遭破坏
------ 黄河干支流水文站网形成
------ 黄委会提出“上拦下排”治黄方策
---- 4月
------ 国务院发出《关于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决定》
------ 郑~济通讯干线更换水泥电杆
------ 赵明甫赴内蒙古考察水土保持工作
------ 金堤河治理工程局成立
---- 7月
------ 三门峡水利枢纽问题第二次技术讨论会在北京召开
------ 花园口枢纽废除
---- 8月
------ 内蒙古自治区建立水保专业队和试验站
---- 9月
------ 渭河、北洛河下游河道淤积严重
---- 10月
------ 黄河下游堤防、闸坝工程管理会议在郑州召开
------ 国务院批复同意位山破坝及东平湖水库采用二级运用
------ 黄河系统开展清仓核资
---- 11月
------ 国务院发布《关于黄河下游防洪问题的几项决定》
------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第二次会议召开
---- 12月
------ 位山枢纽废除
------ 水电部提出金堤河治理问题的意见
------ 黄河流域水土保持科学研究工作会议召开
------ 黄河系统加强业余文化教育
-- 1964年
---- 1月
------ 黄河第三届先进代表大会在郑州召开
------ 《黄河建设》月刊复刊
---- 3月
------ 三门峡水电站原设计安装的第一台机组发电
------ 国务院发布《关于水土保持设施管理养护办法(草案)》
------ 《黄河埽工》出版
---- 4月
------ 王化云向邓小平总书记汇报工作
---- 6月
------ 《关于黄河下游沿黄涵闸和虹吸工程引水审批办法(试行)》颁发
------ 国务院主持召开黄河防汛会议
------ 水电部批准恢复黄河勘测设计院
------ 河南河务局拟订生产堤运用方案
------ 三门峡水库进行人造洪峰试验
---- 7月
------ 内蒙古黄河干流发生大洪水
------ 黄河河口人工改道
---- 8月
------ 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区第三次水土保持会议召开
------ 鲁、豫、皖、苏、晋五省集会研讨黄河综合利用规划
------ 黄河下游引黄渠首闸交黄河系统统一管理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成立
---- 9月
------ 黄河号机动拖轮开航
------ 国务院调整金堤河地区行政区划
------ 《黄河下游土方工程拖拉机碾压试行办法》颁发
------ 整顿、更新全河水文基本设施
---- 10月
------ 中共黄委会政治部成立
---- 12月
------ 周总理在北京主持召开治黄会议
-- 1965年
---- 1月
------ 三门峡水库“两洞四管”改建工程动工兴建
---- 2月
------ 王生源任黄委会副主任
---- 3月
------ 张含英、王化云率工作组考察黄河下游山东地区
------ 编制黄河治理规划
------ 黄委会提出《黄河三秦区间洪水分析报告》
---- 4月
------ 《黄河下游河床演变》出版
------ 探摸研究险工根石走失规律
---- 5月
------ 金堤河张庄入黄闸竣工验收
---- 6月
------ 国务院同意1965年黄河防汛工作安排
---- 8月
------ 中共中央西北局决定建立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建设兵团
------ 在齐河段试行亦工亦农劳动制度
---- 9月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召开第一次全体会议
------ 伊河陆浑水库竣工
---- 10月
------ 共产主义渠渠首闸及张菜园闸由河南河务局接管
---- 12月
------ 国务院批准运用三门峡水库配合防凌关闸蓄水
------ 黄河下游河道逐渐回淤
------ 黄河下游堤防完成第二次大培修
-- 1966年
---- 3月
------ 水电部提出恢复引黄灌溉的意见
---- 6月
------ 国务院批转《关于黄河下游防汛及保护油田问题的报告》
---- 7月
------ 三角城电力提灌工程动工兴建
------ 三门峡水库“四管”投入运用
---- 9月
------ 黄委会“文化革命委员会筹委会”成立
------ 《黄河建设》杂志停刊
---- 10月
------ 雪野水库主体工程基本竣工
---- 12月
------ 罗马尼亚来宾苏培尔特考察黄河
------ 全国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北京召开
------ 黄委会提出《黄河中游洪水特性初步分析报告》
-- 1967年
---- 4月
------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出《关于防汛工作的紧急指示》
---- 5月
------ 汾河二坝水利枢纽工程竣工
---- 6月
------ 国务院、中央军委发布《关于保证作好防汛工作的通知》
---- 7月
------ 黄委会两个群众组织签订防汛六点协议
------ 东平湖石洼进湖闸竣工
---- 8月
------ 黄河北干流发生大洪水
---- 12月
------ 黄河中宁段出现冰塞
------ 黄委会革委会成立
------ 青铜峡水电站第一台机组发电
-- 1968年
---- 2月
------ 周总理关注刘家峡导流隧洞漏水问题
---- 3月
------ 颁发《关于加强堤防树木管理的通知》
------ 河口改道清水沟工程动工
---- 4月
------ 黄河下游引黄涵闸基本恢复引水
---- 5月
------ 中共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中央文革发出《关于1968年防汛工作的紧急指示》
---- 6月
------ 水电部军管会批准黄河禹潼段兴建七处工程
---- 7月
------ 东平湖林辛进湖闸、陈山口出湖闸基本建成
---- 8月
------ 三门峡“两洞”建成
------ 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军宣队、工宣队先后进驻黄委会
---- 10月
------ 国务院批复河口规划方案
------ 黄委会革委会建立抓革命促生产指挥部
---- 12月
------ 黄河中上游七省(区)水保科研座谈会召开
-- 1969年
---- 1月
------ 黄委会驻郑单位职工赴淮阳搞“斗、批、改”
------ 山西省黄河治理指挥部成立
---- 2月
------ 黄河下游出现严重凌汛
---- 3月
------ 水电部军管会决定将绥德、天水、西峰三站下放地方领导
---- 6月
------ 黄河防总发出1969年黄河防汛工作意见
------ 晋、陕、鲁、豫四省治黄会议在三门峡市召开
---- 7月
------ 黄河河口防洪工程遭受强地震破坏
---- 8月
------ 拟订沁南滞洪方案
---- 9月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撤销
---- 11月
------ 八盘峡水电站动工兴建
------ 黄河三门峡工程局更名
-- 1970年
---- 1月
------ 打开三门峡施工导流底孔工程开工
---- 2月
------ 黄委会大批干部下放
---- 3月
------ 周恩来总理接见王化云
---- 4月
------ 交口电力提灌工程建成放水
------ 黄河天桥水电站动工兴建
---- 6月
------ 焦枝铁路黄河铁桥建成通车
------ 郑州修防处擅自决定在堤坝上开挖防空洞
------ 水电部军管会准修河口渡汛工程
------ 文峪河水库竣工
------ 齐河段研制成功钢壳机动吸泥船
---- 7月
------ 开展无定河规划设计工作
------ 第一台电动打锥机研制成功
---- 12月
------ 山东平阴黄河公路桥竣工通车
-- 1971年
---- 1月
------ 水电部召开治黄工作座谈会
---- 3月
------ 刘家峡电厂施工中发生事故
------ 沿黄各省贯彻治黄工作座谈会精神
---- 6月
------ 1971年黄河防汛会议在郑召开
---- 7月
------ 国务院对黄河小北干流围垦的批复
------ 陕晋水坠坝试验研究工作组成立
------ 河南省成立小浪底工程筹建处
---- 8月
------ 李先念批示黄河下游修防办法可先试行
---- 9月
------ 水电部批准山东“南展”及“北展”工程
------ 郭沫若陪同柬埔寨贵宾参观刘家峡工程
------ 国务院批准成立黄河治理领导小组
---- 10月
------ 平阴田山头电灌站建成
---- 11月
------ 宁夏召开治理河道经验交流会
------ 甘肃省靖会电力提灌工程开工
-- 1972年
---- 3月
------ 水电部关于黄委会体制改革实施意见的批复
---- 4月
------ 丹麦教授来山东黄河考察
---- 5月
------ 开封市黄河修防处成立
---- 7月
------ 山东黄河河务局隶属关系变更
------ 天桥水电站遭洪水袭击
---- 8月
------ 郭沫若为“黄河展览馆”题写馆名
---- 9月
------ 水电部召开黄河小北干流治理座谈会
------ 新华社发出治黄取得巨大成绩专稿
---- 10月
------ 山东黄河北镇大桥建成通车
------ 郑州邙山提灌站竣工
------ 黄河下游河道整治经验交流会召开
------ 晋、陕两省现场研究小北干流治理问题
------ 山西省召开治黄工作座谈会
------ 内蒙古西沙拐黄河整治工程竣工
------ 于正方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
------ 黄河系统隆重纪念毛主席视察黄河二十周年
------ 三花间最大暴雨及最大洪水分析工作开始
---- 11月
------ 东银窄轨铁路动工兴建
------ 内蒙古普查黄河防洪堤
---- 12月
------ 黄委会革委会作出《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段近期治理规划》
------ 黄河水库泥沙观测研究成果交流会在三门峡市召开
-- 1973年
---- 1月
------ 水电部批准拍摄科教片《黄河在前进》
---- 3月
------ 黄河水利学校恢复招生
---- 4月
------ 宁夏在南部山区召开水土保持现场会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工作会议在延安召开
---- 5月
------ 石砭峪水库定向爆破筑坝成功
------ 河南、山东河务局进行治黄工程大检查
---- 6月
------ 水电部召开水电规划设计座谈会
---- 7月
------ 黄河下游规划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 8月
------ 杨宏猷任黄委会革委会副主任
------ 杨晓初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
------ 壶口附近穿黄公路隧洞竣工
------ 河口浅海区运用无线电定位仪进行测量
------ 黄委会规划设计大队迁郑州办公
---- 10月
------ 李先念对兰考、东明滩区受灾调查报告作出批示
------ 黄委会革委会颁发滩区修建避水台初步方案
---- 11月
------ 黄河下游治理工作会议在郑召开
---- 12月
------ 三门峡工程改建后电厂开始发电
------ 交通部组织清除潼关铁桥下残石
-- 1974年
---- 1月
------ 同位素测沙仪鉴定会在郑州举行
------ 大禹渡电灌站竣工上水
---- 3月
------ 黄河泥沙研究工作协调小组成立
------ 国务院批转《黄河下游治理工作会议报告》
---- 7月
------ 内蒙古召开黄河灌区会议
---- 11月
------ 水电部批准黄河下游进行第三次大修堤
---- 12月
------ 水电部派员检查内蒙古黄河灌区
------ 刘家峡水电站建成
------ 甘肃景泰川电灌一期工程竣工
------ 纪录片《黄河万里行》公映
-- 1975年
---- 2月
------ 陆浑水库移交河南省洛阳地区管理
---- 3月
------ 水电部委托黄委会举办治黄规划学习班
------ 甘肃靖远刘川电力提灌工程动工兴建
---- 4月
------ 勘查潼关至三门峡河段
---- 5月
------ 内蒙古镫口扬水站扩建站放水
------ 宁夏同心电力扬水工程动工
---- 6月
------ 水电部向中央送出黄河简易吸泥船的简报
------ 水电部批准建立黄河水源保护办公室
---- 8月
------ 内蒙古黄河灌区暴雨成灾
------ 黄委会向全河通报75?8河南特大暴雨洪水
------ 阿尔巴尼亚科学工作者来黄河考察
------ 东雷抽黄灌溉一期工程开工
---- 10月
------ 黄委会组织黄河水系污染情况调查
---- 11月
------ 宁夏青铜峡东干渠建成放水
------ 辛良任黄委会革委会副主任
------ 黄河水土保持科研座谈会在天水召开
------ 黄河水库泥沙研究经验交流会在太原召开
---- 12月
------ 水电部召开黄河特大洪水分析成果审查会
------ 黄河下游防洪座谈会在郑召开
------ 国务院批准兴建青海龙羊峡水利枢纽
------ 向国务院报送防御黄河下游特大洪水报告
-- 1976年
---- 1月
------ 周恩来部分骨灰撒入黄河
------ 郑州、济南水文总站收归黄委会领导
---- 2月
------ 朱永顺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
------ 龙羊峡水电站开工
---- 3月
------ 黄河中游地区机械修梯田试验研究第一次协作会议召开
---- 5月
------ 国务院批复《关于防御黄河下游特大洪水意见的报告》
------ 黄河河口改由清水沟入海
------ 内蒙古沿黄建设无线电通讯网络
---- 6月
------ 四省黄河防汛会议在济南召开
------ 天桥水电站发生事故
------ 石头河水库开工
---- 7月
------ 山西省水利局召开治黄流动现场会议
---- 8月
------ 吴堡出现24000立方米每秒洪峰
------ 小浪底、桃花峪水库工程规划技术审查会召开
------ 花园口连续发生9000立方米每秒以上洪水
---- 10月
------ 黄河污染治理长远规划座谈会召开
------ 黄委会加强无线电通讯网络建设
---- 12月
------ 黄河中上游地区用洪用沙交流会召开
------ 河南河务局建成两条治黄窄轨铁路
-- 1977年
---- 1月
------ 洛阳黄河公路桥建成
---- 2月
------ 山东省进行黄河分洪道工程规划设计
------ 黄委会通信总站建立
---- 3月
------ 黄河下游凌汛严重
---- 4月
------ 山西省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成立
------ 三门峡水电厂成立
---- 5月
------ 中小型水库水力吸泥清淤试点会召开
------ 黄河中游水保工作第二次会议召开
------ 宋绍明任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
---- 6月
------ 黄河河口南防洪堤退修新堤
------ 《黄河流域特征值资料》出版
---- 7月
------ 李先念称赞用吸泥船加固黄河大堤
------ 小北干流发生“揭底”现象
------ 延河出现大洪水
------ 武陟县发生擅自扒开沁河大堤事件
------ 水电部批准黄委会建造流速仪检定槽
------ 黄河河南堤段出现严重险情
------ 潼关河段出现实测洪水最大值
---- 8月
------ 毛乌素降特大暴雨
------ 黄河发生高含沙水流
---- 9月
------ 山西省治理汾河指挥部成立
------ 引大入秦工程兴建
---- 10月
------ 黄河干流大型水库泥沙观测研究成果交流会召开
------ 三门峡至入海口河段查勘结束
------ 水电部批准使用光电泥沙颗粒分析方法
---- 11月
------ 姚哲任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
------ 托克托县麻地壕扬水站竣工
------ 齐河展宽区大吴泄洪闸建成
---- 12月
------ 黄委会加强气象预报工作
------ 长垣~渠村窄轨铁路建成
-- 1978年
---- 1月
------ 黄河下游修防单位归属黄委会建制
------ 黄委会正名及新任领导成员
---- 2月
------ 治黄工作会议召开
------ 李先念对龙羊峡水电站建设作出批示
---- 3月
------ 黄委会勘测规划设计院恢复
------ 黄委会科技成果获奖
------ 黄委会派员参加全国水利管理会议
------ 黄河水系水质监测规划座谈会结束
------ 花园口水文站建造施测大洪水机船
---- 4月
------ 尊村引黄电灌第一期工程竣工
------ 黄河高含沙水流实验研究工作协作会召开
------ 安阳修防处进行铲运机修堤试验
------ 故县水库恢复施工
---- 5月
------ 风沙危害和黄河中游水土流失重点地区防护林建设规划座谈会结束
------ 商丘黄河修防处建立
------ 郭林任河南黄河河务局局长
---- 6月
------ 贵德黄河公路桥建成
------ 固海扬水工程动工
------ 河南省革委会颁发黄沁河工程管理布告
---- 7月
------ 三门峡等水库列为水文泥沙观测研究重点
------ 水电部批准黄委会建立水源保护科研所和水质监测中心站
------ 1978年黄河防汛会议召开
---- 8月
------ 河南召开贯彻落实黄河滩区政策会议
------ 黄委会颁发《放淤固堤工作几项规定》
------ 兴堡川提灌站兴建
---- 10月
------ 黄河泥沙研究成果学术讨论会召开
------ 日本访华代表团参观黄河
------ 法国代表团考察小浪底
------ 黄委会组织西线南水北调查勘
------ 天水、西峰、绥德水保站归属黄委会建制
---- 11月
------ 扎、鄂两湖名称位置恢复
------ 国家批准“三北”防护林体系工程
------ 中小型水库水力吸泥清淤试点会召开
------ 豆腐窝分洪闸竣工
------ 泥沙研究培训班开学
---- 12月
------ 田浮萍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
------ 黄河流域水力资源普查结束
------ 青铜峡水电站八台机组安装完毕
------ 陆浑水库大坝加高完工
------ 黄委会水文站网调整、发展规划完成
------ 北金堤滞洪区改建工作基本完成
------ 黄河系统第一部纵横制交换机启用
-- 1979年
---- 2月
------ 山东部分修防处、段调整
------ 国家批准在黄河下游组建机械化施工队伍
------ 黄河水利技工学校正式建立并开学
---- 3月
------ 黄河下游通讯线路遭暴风雨破坏
---- 4月
------ 王化云任水利部副部长
------ 《黄河下游工程管理条例》印发试行
---- 5月
------ 1979年黄河防汛会议召开
------ 水利部及晋陕豫鲁四省向中央报告黄河防洪问题
------ 冯家山水库建成
---- 6月
------ 《人民黄河》杂志刊行
------ 利津断流
------ 黄委会派员参加联合国水资源规划讨论会
---- 8月
------ 玛曲黄河公路桥交付使用
---- 9月
------ 黄委会召开水保科研会
---- 10月
------ 黄河中下游治理规划学术讨论会召开
------ 兰州黄河公路桥建成
---- 11月
------ 石洼分洪进湖闸改建完成
---- 12月
------ 涵闸、虹吸设计、施工技术座谈会召开
------ 龙羊峡水电站导流隧洞及截流工程竣工
------ 龙毓骞受国务院表彰
------ 《宁夏黄河河道整治规划报告》出台
------ 河南黄河河务局成立北金堤滞洪处
------ 非金属环氧金刚砂抗磨涂料获奖
-- 1980年
---- 1月
------ 黄委会水文局建立
------ 引黄灌溉工作会议召开
------ 治黄总结表模大会召开
---- 2月
------ 宁夏黄河东升裁弯工程完成
------ 黄委会颁发《黄河下游引黄涵洞、虹吸工程设计标准的几项规定》
------ 袁隆任黄委会副主任
---- 3月
------ 黄委会学术委员会成立
------ 黄河中游治理局成立
------ 黄河工会恢复
------ 黄土高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科学讨论会召开
---- 4月
------ 十一个国家的学者参观黄河
------ 《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的暂行规定》发布
------ 水利部发布《小流域治理办法(草案)》
------ 王生源兼任黄河中游治理局局长
---- 5月
------ 洛阳地区三门峡库区管理局成立
------ 全河档案工作会议召开
------ 黄河滩上建成大型过河缆道
------ 黄委会选定38条试点小流域进行综合治理
---- 6月
------ 黄河流域干旱山区用洪用沙座谈会召开
------ 黄委会引进测绘新技术
---- 8月
------ 《水土保持》杂志创刊
------ 联合国防洪考察团来黄河考察
------ 刘连铭任黄委会副主任
------ 黄委会对全河技术工人进行考核
---- 9月
------ 黄河河口观测研究规划座谈会结束
---- 10月
------ 班禅副委员长视察龙羊峡
------ 1980年治黄工作会议召开
------ 国际防洪座谈会召开
------ 故县水利枢纽工程截流
------ 故县水库管理处建立
------ 西线南水北调查勘队返郑
---- 11月
------ 工程管理和综合经营经验交流会召开
------ 潼关至太安段机械拖淤试验结束
------ 黄河流域水坠坝科研成果交流会召开
---- 12月
------ 黄委会颁发科技奖励有关条例
------ 西北地区农业现代化学术讨论会结束
------ 东银窄轨铁路基本完工
------ 河南、山东河务局试用新材料新方法筑坝
------ 三门峡至黄河口无线电通讯网基本建成
------ 黄校被定为全国重点中专
------ 航空遥感技术应用于治黄
------ 黄河三花间实时遥测洪水预报系统着手筹建
-- 1981年
---- 1月
------ 《黄河水系水质污染测定方法》试行
---- 2月
------ 国务院同意水利部对三门峡水库春灌蓄水的意见
---- 3月
------ “晋航一号”渡轮下水
------ 龚时旸任黄委会副主任
------ 联合国为我国举办“黄土高原土地资源利用培训班”
------ 水利部组成三门峡工程大修领导小组
------ 小浪底初步设计要点报告编制完成
---- 4月
------ 水利部加强黄河下游引黄灌溉管理工作
---- 5月
------ 国务院批准黄河下游1981~1983年防洪工程投资
------ 黄委会、山西省水利厅联合调查水保工作
---- 6月
------ 黄河防总召开四省防汛会议
------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标准(试行)》颁发
------ 济南黄河铁路新桥通车
---- 8月
------ 黄河上游战胜大洪水
------ 泾、渭河流域连续发生大暴雨
---- 9月
------ 王锐夫任黄委会副主任
---- 10月
------ 黄河下游工程“三查三定”
---- 11月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12月
------ 王家犁行险工滑塌
-- 1982年
---- 1月
------ 《黄河下游修防单位十条考核标准》颁发
------ 引黄济津
---- 2月
------ 黄委会召开水土保持会议
------ 黄河大堤进行抗震加固试验
---- 3月
------ 水利电力部恢复
------ 黄委会编制1982~1990年三门峡库区治理规划
------ 黄河河曲段凌汛抢险
------ 黄委会安排1984~1985年黄河治理工程
---- 4月
------ 黄委会科研成果获奖
------ 国务院转发关于涡河淤积和引黄灌溉问题的报告
------ 水电部成立大柳树灌区规划领导小组
------ 人民胜利渠引黄30周年纪念会召开
------ 宁夏整修黄河防洪大堤
---- 5月
------ 袁隆任黄委会主任
------ 全国水土保持工作协调小组成立
------ 杨联康徒步考察黄河
---- 6月
------ 国务院颁布《水土保持工作条例》
------ 黄淮海平原农业发展学术讨论会召开
------ 水电部颁布《引黄渠首水费收交和管理暂行办法》
------ 《河南省黄河工程管理条例》颁布
---- 7月
------ 济南黄河公路大桥通车
------ 国务院批复水电部关于解决黄河禹门口至潼关段水利纠纷的报告
---- 8月
------ 豫、鲁两省19万军民战胜黄河洪水
------ 无定河等被列为全国治理水土流失的重点
---- 9月
------ 豫、鲁两省政府发布《关于不准在黄河滩区修复生产堤的通知》
------ 黄委会批复关于加高沁河右岸堤防的报告
------ 引黄灌溉试验站成立
---- 10月
------ 黄委会召开科技工作会议
------ 水资源利用工作会议召开
------ 胡耀邦视察东明黄寨险工
------ 黄委会批复关于提高大清河南、北堤防洪标准的报告
---- 11月
------ 黄河下游工程管理经验交流会召开
------ 李献堂、董坚峰、李学珍职务任命
------ 刘金、戚用法、李金玉职务任命
---- 12月
------ 尕马羊曲黄河大桥建成
------ 引黄济津、京线路查勘
------ 齐河、垦利展宽工程基本建成
-- 1983年
---- 1月
------ 治黄总结表模大会召开
---- 2月
------ 黄委会领导班子调整
------ 小浪底工程论证会在京召开
---- 3月
------ 黄土高原水土保持专项治理规划工作展开
------ 国务院批准南水北调东线第一期工程方案
------ 黄河下游险工加高改建学术讨论会召开
---- 4月
------ 万家寨引黄讨论会召开
------ 黄河档案馆成立
------ 黄河志编纂委员会成立
------ 黄河中游安排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
---- 5月
------ 黄河下游防汛会议召开
------ 黄河防总颁发《黄河防汛管理工作暂行规定》
------ 沁河杨庄改道工程竣工
------ 黄委会进行机载雷达全天候成象试验
---- 6月
------ 国务院调整黄河防总领导成员
------ 黄委会批复渠村分洪闸运用操作办法
---- 7月
------ 《黄河水利史述要》获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
------ 钱正英考察河套灌区
------ 三门峡水利枢纽管理局成立
------ 胡耀邦视察龙羊峡工程
------ 北镇黄河大堤裁弯取直工程竣工
---- 8月
------ 武陟黄河北围堤抢险
------ 气垫船在花园口水文站试航成功
---- 9月
------ 中牟黄河大堤受暴雨袭击
------ 水土保持责任制经验交流会召开
------ 王廷仕任黄河中游治理局局长
------ 黄河基层水文测站实施站队结合
------ 部分黄河修防处调整
---- 10月
------ 政治工作座谈会召开
------ 包头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 黄河流域水利史学术讨论会召开
------ 临潼黄河职工疗养院恢复
---- 11月
------ 黄河下游工程管理会议召开
------ 菏泽地震波及黄河防洪工程
------ 张吉海舍己救人
---- 12月
------ 中宁黄河桥兴建
------ 黄委会应用遥感技术编制土壤侵蚀图
-- 1984年
---- 1月
------ 美国专家查勘小浪底
------ 黄委会批复运用东平湖调蓄江水的报告
---- 2月
------ 黄河防护林绿化工程动工
------ 《黄河三门峡水库调度运用暂行办法》印发
---- 3月
------ 黄河下游安渡凌汛
---- 4月
------ 修订黄河规划工作展开
------ 中央领导人听取治黄汇报
---- 5月
------ 黄委会加强对穿越堤防修建工程的审批
------ 用爆破法埋设过河管道成功
---- 6月
------ 济源黄河索道桥通车
------ 万里、胡启立、李鹏考察黄河
---- 7月
------ 景泰川电力提灌二期工程开工
------ 郑州黄河公路大桥动工兴建
------ 《黄河报》创刊
------ 中美联合设计小浪底工程
------ 齐兆庆、张实职务任命
---- 8月
------ 黄河小浪底可行性报告审查会召开
------ 水电部答复全国人大的提案
---- 9月
------ 宋平等考察黄河河口
------ 黄委会提出第四期修堤方案
---- 10月
------ 三门峡钢叠梁围堰沉放成功
------ 黄委会第三次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召开
------ 1984年汛期黄河出现水丰沙少现象
---- 11月
------ 龚时旸任黄委会主任
------ 全国水资源协调小组成立
---- 12月
------ 水电部对黄河下游防凌运用三门峡水库的批复
------ 全国水电系统劳模会在京召开
------ 水利改革座谈会在京举行
------ 《黄河的治理与开发》出版
-- 1985年
---- 1月
------ 黄河文学艺术协会成立
------ 王化云辞去顾问职务
---- 3月
------ 万里听取治黄汇报
------ 李鹏视察黄河防洪工程
------ 黄河小北干流陕西、山西管理局成立
------ 东营一号坝引黄工程动工
------ 水电部批准河套灌区规划报告
---- 4月
------ 黄委会通信大楼竣工
------ 国画《黄河万里图》展出
------ 黄河三花间项目终期评审会议召开
------ 龙毓骞、彭德钊获“五一”劳动奖章
---- 5月
------ 国家着手解决陕西省三门峡库区移民遗留问题
------ 陕、晋两省水保与引黄工作座谈会召开
---- 6月
------ 冯寅等查勘黄河下游
------ 王化云等考察黄河上游
------ 杨庆安任黄委会副主任
------ 杨析综察看小浪底坝址
------ 国务院批转水电部有关黄河防御特大洪水方案的报告
------ 水电部函告有关部门关于胜利、中原油田防洪安全问题
------ 黄河上中游地区水保工作座谈会召开
------ HS—I型浑水测深仪通过部级鉴定
---- 8月
------ 黄河下游遭强飑线袭击
---- 9月
------ 黄委会号召全河职工向赵业安学习
------ 黄河温孟滩抢险
------ 长东黄河铁路大桥建成
------ 国家计委批复李家峡水电站设计任务书
---- 10月
------ 黄委会五项科研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奖
------ 陕、晋黄河河道客轮首航成功
------ 黄委会考察美国密西西比河防洪工程
------ 加速开发黄河上游水电讨论会召开
------ 小浪底工程轮廓设计审查会召开
------ 治黄工程拨(贷)款联行协作会议召开
---- 11月
------ 黄委会成立水利经济研究会
------ 钱正英考察黄土高原沙棘资源
------ 李鹏视察天桥水电站
------ 泺口险工出险
------ 黄委会获两项部优质工程奖
------ 黄河海港举行奠基典礼
------ 西线南水北调会议在京召开
---- 12月
------ 黄河下游及多沙河流河道整治学术讨论会召开
------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竣工初检工作结束
------ 1986年治黄工作会议召开
------ 山东胜利黄河公路大桥兴建
------ 黄河下游第三次大修堤竣工
-- 1986年
---- 1月
------ 大型连续广播文艺节目《黄河》播出
------ 黄河流域实用水文预报方案汇编工作会议召开
------ 黄委会第一次审计工作会议召开
---- 3月
------ 黄校庆祝建校35周年
------ 山东省省长李昌安到黄河现场办公
------ 外国专家对小浪底工程进行技术咨询
------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可行性报告通过审查
---- 4月
------ 宋平视察黄河
------ 国务院批转《关于加强黄河中游地区水土保持工作的报告》
------ 引黄济青工程开工
------ 黄委会进行职称评定改革工作
---- 5月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成员调整
------ 小浪底工程设计任务书评估会召开
------ 中国水土保持学会成立
------ 《河南黄河志》刊行问世
---- 6月
------ 国家计委批准河套灌区配套工程
------ 黄河中游近期水沙变化情况研讨会召开
------ 东线南水北调穿黄探洞工程开工
------ 故县水库过水土石围堰获部奖
---- 7月
------ 《水土保持治沟骨干工程暂行技术规范》颁发
------ 专家、学者考察黄河上游
------ 胡耀邦为黄河志题写书名
------ 黄河白浪索道桥通载成功
---- 8月
------ 黄河汛期水枯沙少
---- 9月
------ 宁夏固海扬水主体工程竣工
------ 李家峡水电站初步设计评估会召开
------ 旧城险工班被命名为全国先进班组
---- 10月
------ 黄委会邀请新闻记者采访黄河
------ 龙羊峡水电站下闸蓄水
------ 刘于礼等获全国水电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 纪念人民治黄40周年大会召开
---- 11月
------ 三门峡泄流工程二期改建审查会召开
------ 国家计委召开陕晋蒙接壤区煤田开发的水土保持立法会议
------ 汾河水库电站并网发电
---- 12月
------ 黄河中游水土保持委员会第二次会议召开
------ 黄河下游引黄灌区管理工作座谈会暨学术讨论会召开
------ 钱宁同志的骨灰撒入黄河
------ 郑三间黄河数字微波通讯电路开通
------ 大型摄影集《黄河》发行
-- 1987年
---- 1月
------ 李鹏谈黄河问题
------ 黄河工程管理会议召开
------ 王桂亭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 2月
------ 黄河展览馆改为黄河博物馆
------ 国家计委批复小浪底工程设计任务书
------ 钮茂生任黄委会第一副主任
---- 4月
------ 黄河下游河道发展前景及战略对策座谈会召开
------ 禹门口提水工程正式开工
------ YRT——85型自报式遥测设备通过部级鉴定
------ 黄河上游水电工程建设局成立
---- 5月
------ 三门峡水利枢纽工程建设30周年纪念大会召开
------ 1987年黄河防汛会议召开
------ 黄委会安装程控电话
------ 外国专家考察龙羊峡水电站
---- 6月
------ 黄委会至水电部直拨电话开通
------ 中央防办会同黄河防总举行黄河特大洪水防御方案模拟演习
------ 龚时旸任黄河上中游水量调度委员会主任
---- 7月
------ 西线南水北调被列为国家超前期工作项目
------ 滩区生产堤破除口门工作全部完成
------ 国务院批准拆除郑州、济南两座黄河铁路老桥
------ 钱正英到北金堤滞洪区调查
------ 水电部批复河南、山西三门峡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计划
---- 8月
------ 黄河分洪口爆破试验
---- 9月
------ 黄土高原地区治理开发讨论会召开
------ 国务院批准黄河可供水量分配方案
------ 包神黄河铁路桥建成
------ 黄委会撤销政治部
------ 黄河上游水电开发和地区经济发展座谈会召开
------ 龙羊峡水电站一号机组并网发电
---- 10月
------ 中美黄河下游防洪措施学术讨论会召开
------ 黄委会召开改革现场经验交流会
---- 11月
------ 钮茂生任黄委会主任
------ 黄委会设立主任奖励基金
------ 水电部表彰黄河下游引黄灌区首届评比竞赛优胜者
---- 12月
------ 金堤河行政区划和金堤河管理座谈会召开
------ 黄委会首次签订年度工作承包任务书和目标责任书
------ 黄河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召开
-- 1988年
---- 1月
------ 黄委会开办国内外电传通信业务
---- 2月
------ 电视系列片《黄河》开播
---- 3月
------ 黄委会召开治黄规划座谈会
------ 黄委会派员到其它流域单位学习
------ 绥德、天水、西峰三水保站改由中游局领导
------ 黄委会评出1987年度科技进步奖
------ 水保沙棘会议召开
------ 小浪底工程初步设计预审会召开
------ 《黄河基本建设项目投资包干责任制实施办法》颁发
------ 盐锅峡扩机工程开工
---- 4月
------ 李家峡水电站导流隧洞工程开工
------ 黄河东坝头以下滩区治理工作会议召开
------ 水利部恢复
------ 《短期天气资料实时处理与分析系统》通过鉴定
------ 河源地区发现地下冰层
------ 陈垓引黄灌区被列为亚行援助实施灌区
---- 5月
------ 钮茂生任水利部副部长
------ 黄河大堤浸润线测压管布设的钻探工作完成
------ 黄河河口疏浚工程开工
------ 水利部召开治黄规划座谈会
------ 黄河防总召开指挥长会议
------ 京杭运河入黄船闸围堵工程竣工
---- 6月
------ 黄委会发文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
------ 渭河中游整修加固和清障工程基本完工
------ 黄河三角洲经济开发与河口治理考察研讨会结束
------ 龙羊峡水电站第三台机组并网发电
---- 7月
------ 盐、环、定扬黄工程动工
------ 世界银行专家古纳等考察黄河
------ 张永昌、杨文海受国务院表彰和奖励
------ 黄河下游滩区水利建设协议书签订
---- 8月
------ 黄河下游航测洪水图象远距离传输试验成功
------ 小浪底初步设计初审会召开
------ 中国国际工程咨询公司组织考察黄河龙青段
---- 9月
------ 龙羊峡至刘家峡环境工程地质勘查报告通过验收
------ 国家计委等要求严格控制龙刘两库发电放水
------ 公伯峡水电站可行性研究审查会召开
---- 10月
------ 《开发建设晋陕蒙接壤地区水土保持规定》发布施行
------ 宁夏石嘴山黄河大桥建成
------ 黄河壶口被确定为全国重点风景名胜区
---- 11月
------ 大河家黄河大桥通车
------ 黄委会举办首届青年科技成果交流会
------ 赵口引黄灌区续建配套工程动工
---- 12月
------ 青铜峡库区管理委员会成立
------ 亢崇仁等任职
-- 1989年
---- 1月
------ 中原黄河工程技术开发公司成立
------ 杨庆安任三门峡枢纽局局长
------ 杏子河流域治理接受外援
------ 中法黄河合作项目制订
---- 2月
------ 水利部颁发黄河下游渠首工程水费收管办法
------ 三门峡枢纽二期改建工程总承包合同正式签订
------ 《我的治河实践》出版发行
------ 黄委会设计院首次中标国外工程项目
---- 3月
------ 金堤河管理局筹备组成立
------ 黄河水资源研讨会在京召开
------ 台北举办黄河展览
------ 晋陕蒙接壤区水土保持第一次协调会召开
------ 黄河三角洲被列为国家商品粮棉基地
---- 4月
------ 首次召开全河监察会议
------ 河套灌区配套工程开工
------ 黄河河曲段冰塞研究通过国家级鉴定
------ 宁夏引黄扩灌项目实施
------ 万家寨引黄总指挥部成立
---- 5月
------ 能源部批准黄河公伯峡水电站可行性报告
------ 巴家嘴水库土坝加固通过验收
------ 赵业安等荣获全国水利系统劳模称号
------ 葛应轩任山东黄河河务局局长
------ 渭河防汛预警系统第一期工程建成
---- 6月
------ 黄委会定为副部级机构
------ 龙羊峡水电站基本建成
------ 济南引黄供水第一期工程通水
------ 黄河防汛通讯线路特大盗割案破获
------ 黄委会援孟进行布河河道整治规划
---- 7月
------ 国家有关单位领导考察西线南水北调地区
------ 青铜峡黄河公路大桥开工
------ 内蒙古河段出现沙坝
------ 三门峡水电站进行浑水发电试验
------ 永济出土唐代黄河浮桥铁牛
---- 8月
------ 黄委会开展水利执法试点工作
------ 引黄入淀工程设计任务书通过审查
---- 9月
------ 李鹏为引黄济青工程题词
------ 黄河防总与豫鲁晋陕四省公安厅发出保护防洪设施的联合通告
------ 西线南水北调工程初步研究审查会召开
---- 10月
------ 黄河水利水电开发总公司开业
------ 黄委会调查沿黄省(区)农田水利建设情况
------ 黄土高原发现原始森林
------ 首次国际沙棘学术交流会召开
------ 晋陕蒙接壤区水保实施办法颁布
---- 11月
------ 刘家峡水库凌汛期调度方案确定
------ 黄委会举办建国40年治黄科技展览
------ 钮茂生考察神府矿区
------ 司垓退水闸竣工
------ 引黄济青工程建成通水
------ 黄河水文数据库通过鉴定
---- 12月
------ 开封黄河公路大桥建成通车
------ 水利部颁布《国务院关于当前产业政策要点的决定》实施办法
------ 三门峡库区移民遗留问题处理规划审查会召开
------ 黄河积石峡坝址技术讨论会召开
------ 故县水库工程承包协议正式签订
------ 《黄河流域地图集》出版发行
------ 岩体慢剪试验设备通过国家鉴定
------ 1989年黄河下游引黄水量达1544亿立方米
-- 1990年
---- 1月
------ 黄委会召开1990年第一次会务会议
------ 黄委会嘉奖三门峡枢纽局
------ 国家批准进行外向型黄河水资源研究
---- 2月
------ 沁河拴驴泉水电站与引沁济漭渠协调会召开
---- 3月
------ 全河先进集体劳动模范表彰会召开
------ 淄博修防处成立
------ 龙羊峡1990年渡汛标准确定
------ 国务院批准黄河禹潼段治导控制线规划意见
------ 黄河流域环境演变与水沙运行规律研究成果交流会召开
---- 4月
------ 黄河流域水保局(处)长座谈会召开
------ 黄河下游防洪工程被列为国家重大建设项目
------ 青海省海南州发生强烈地震
------ 1990年黄河防汛会议召开
---- 5月
------ 王定学荣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章
------ 沿黄地区综合开发学术研讨会召开
------ 田纪云等检查黄河防汛
---- 6月
------ 中、加合作研究晋西北水土流失问题
------ 李鹏视察黄河
---- 7月
------ 三门峡水利枢纽泄流孔闸门进行关闭演习
------ 小浪底工程国际技术咨询服务合同正式签订
------ 李长春总指挥检查黄河防汛工作
------ 黄土高原综合治理试验示范区通过国家验收
------ 国家防总批准增加的20万方石料抢运完成
------ 汶河流域降大暴雨
------ 东雷抽黄灌溉续建工程开工
------ 三门峡水电站扩机立项
------ 小浪底水库移民安置规划座谈会在郑州召开
------ 三小间遥测系统设备开始安装
------ 黄河下游安装三套预警系统
---- 8月
------ 海事卫星移动通信站试通成功
------ 水利部核定黄委会机构设置
------ 水文局研制出“黄河水情微机远程传输系统”等设施
------ 濮阳市引黄供水工程完工
------ 黄河小浪底工程筹建办公室成立
------ 黄河下游修防处、段更名
------ 中原黄河水利实业开发公司正式成立
------ 黄河冰工程考察团访问芬兰
------ 水利部颁发《黄河下游浮桥建设管理办法》
---- 9月
------ 钱正英考察山西小流域治理情况
------ 黄河防总部署防凌工作
------ 三门峡枢纽建成30周年学术讨论会召开
------ 三门峡管理局晋为国家二级企业
------ 汾河水环境监测网成立
---- 10月
------ 黄委会检查豫陕甘宁水利工程
------ 首届钱宁泥沙科学奖在郑州颁发
------ 龙羊峡、刘家峡水库运用研究成果交流会在郑召开
------ 晋陕两省联合考察黄河北干流
------ 黄河防洪决策系统设计论证会召开
------ 景泰川电灌二期工程全线通水
------ 李家峡水电站料场建设开工
------ 张春园等查勘万家寨坝址
------ 青年防护林工程纪念碑落成
------ 豫西电网工作会议召开
---- 11月
------ 黄委会1990年度科技进步奖评出
------ 黄河尼那水电站可行性报告通过审查
------ 黄河工程管理工作会议召开
------ 国家计委批复黄土高原水保专项治理规划要点报告
------ 黄河中下游防汛通信规划审查会召开
------ 《黄河流域及西北片水旱灾害》编委会第一次会议召开
------ 小浪底工程初步设计水工部分通过评审
------ 人民胜利渠灌溉自动化一期工程完工
------ 国务院批准利用外资兴建小浪底工程的报告
---- 12月
------ 国务院任命黄委会领导干部
------ 国家与地方共建李家峡水电站
------ 全国沙棘开发利用工作会议在郑召开
------ 周景文命名表彰大会在郑州隆重举行
------ 联合建设万家寨工程意向书在京签字
------ 1990年黄河下游防洪基建工程基本完成
版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