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江区志

湘江区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湘江区志》是记述湘江区历史发展的资料性著述。它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绳,实事求是地记述湘江区经济、政治、文化等各方面的历史与现状。二、记事一般始于1952年建区之时,有些内容因事而异,或上溯到1840年以及更长的时间,或从事物发端之日开始记述,下限止于1985年底。

目录

封面
湘江区志
《湘江区志》编纂机构及人员名单
初稿撰写人员
序言
凡例
图片
-- 湘江区鸟瞰之一
-- 湘江区鸟瞰之二
-- 湘江区鸟瞰之三
-- 湘江区机关外景
-- 中共湘潭市委第一办公楼
-- 花园式机关——湘江区机关内景
-- 湘潭大学第三教学楼
-- 织壁青瓦自多情一窑湾住宅区一隅
-- 菊花展览(区城建局提供)
-- 两分湘江水,一掬杨梅洲
-- 十六总货运码头
-- 清波粼粼白马湖
-- 铁塔高耸石嘴垴
-- 湘潭宾馆
-- 江南体育馆
-- 湘潭市财政局机关
-- 湘潭市教育局机关
-- 湘潭市税务局湘江分局
-- 中国工商银行湘潭市支行河西办事处
-- 中国人民银行湘潭分行
-- 中国人民建设银行湘潭市中心支行
-- 江南机器厂超微型小汽车生产车间
-- 江麓机械厂生产的塔式起重机在施工工地
-- 湘潭市第一制酱厂生产的龙牌酱油、紫油嫩姜饮誉海内外
-- 湖南纸浆模塑厂外景
-- 湘潭市童服厂生产车间
-- 孩子们喜爱的儿童服装
-- 湘潭市变压器厂生产的变压器
-- 人民路学校学生在校办工厂劳动
-- 永红百货商店
-- 江南农贸市场一角
-- 楠竹山综合商场营业间
-- 湘江工商大楼
-- 楠竹山罗金塘村抽水机站
-- “过了杨梅洲,莫想吃茄子”
-- 杨梅洲护堤林
-- 硕果累累
-- 飒爽英姿的湘江区民兵
-- 金庭学校校园一角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行政区划
-- 第一章 建制与区划沿革
-- 第二章 街道办事处
---- 第一节 中山路街道办事处
---- 第二节 窑湾街道办事处
---- 第三节 广场街道办事处
---- 第四节 楠竹山街道办事处
---- 第五节 羊牯塘街道办事处
-- 第三章 居民委员会
第二篇 自然地理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二章 气候
---- 第一节 日照
---- 第二节 气温
---- 第三节 雨量
---- 第四节 霜、雪
---- 第五节 风
-- 第三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风灾
---- 第三节 地震
第三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数量与分布
---- 第一节 人口发展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性别、年龄、文化构成
-- 第三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节育、绝育
---- 第二节 晚婚
---- 第三节 优生
---- 第四节 政策措施
第四篇 城市建设与管理
-- 第一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街巷
---- 第三节 桥梁
---- 第四节 排水
-- 第二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第二节 市容管理
---- 第三节 城市防洪
-- 第三章 城市绿化
---- 第一节 道路绿化
---- 第二节 厂、院绿化
---- 第三节 公共绿化
-- 第四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污染状况
---- 第二节 污染治理
---- 第三节 征收排污费
-- 第五章 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供水
---- 第二节 路灯
---- 第三节 公共交通
---- 第四节 邮政
-- 第六章 城市建筑
---- 第一节 建筑队伍
---- 第二节 施工设备
---- 第三节 建筑技术
---- 第四节 建筑材料
第五篇 工业
-- 第一章 区街工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工业门类
---- 第三节 工厂简介
-- 第二章 驻区市属工业企业
-- 第三章 驻区省、部属工业企业
---- 第一节 江南机器厂
---- 第二节 江麓机械厂
---- 第三节 湖南纸浆模塑厂
---- 第四节 湖南省湘潭船舶厂
---- 第五节 湖南省湘潭茶厂
第六篇 商业
-- 第一章 区街商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企业分类
-- 第二章 驻区市属商业企业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企业分类
第七篇 农业
-- 第一章 概况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蔬菜
---- 第二节 林业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牧业
---- 第二节 渔业
-- 第四章 农田、水、电建设及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田、水、电建设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第八篇 财税金融与工商物价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管理体制
---- 第二节 行政事业财务管理
---- 第三节 企业财务管理
---- 第四节 综合财政计划管理
---- 第五节 财政预算内外收支管理
---- 第六节 财政监察
---- 第七节 会计工作管理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税制改革与税种演变
---- 第三节 税收
-- 第三章 驻区金融机构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集市贸易
---- 第二节 工商登记管理
----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管理
---- 第四节 查处违法案件
---- 第五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五章 物价
---- 第一节 物价管理
---- 第二节 物价演变
第九篇 党政群团
-- 第一章 中共湘江区委员会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党组织建立与发展
---- 第三节 纪检工作
---- 第四节 宣传工作
---- 第五节 统战工作
---- 第六节 保密、信访、档案工作
-- 第二章 区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历届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三节 代表选举
---- 第四节 代表联络
---- 第五节 提案办理
-- 第三章 区人民政府
---- 第一节 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历任领导人
-- 第四章 政协湘江区委员会
---- 第一节 首届委员会
---- 第二节 主要工作
-- 第五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
---- 第二节 中国民主同盟
---- 第三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
----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
---- 第五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
---- 第六节 中国致公党
---- 第七节 九三学社
-- 第六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青少年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其他群众团体
第十篇 军事
-- 第一章 驻军与战事
---- 第一节 驻军
---- 第二节 战事
-- 第二章 民兵与兵役
---- 第一节 民兵
---- 第二节 兵役
-- 第三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人防工作
---- 第二节 平战结合
第十一篇 政法
-- 第一章 政法委员会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公安分局与治保组织
---- 第二节 治安管理与案件侦破
---- 第三节 消防监督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申诉复查
-- 第五章 司法
---- 第一节 民事调解
---- 第二节 普法教育
第十二篇 人事劳动
-- 第一章 干部
---- 第一节 干部状况
---- 第二节 干部管理
---- 第三节 干部制度
-- 第二章 工人
---- 第一节 用工形式
---- 第二节 工人队伍
---- 第三节 劳保福利
---- 第四节 劳动就业
-- 第三章 工资、奖金
---- 第一节 工资
---- 第二节 奖金
第十三篇 教育
-- 第一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区属幼儿教育
---- 第二节 驻区单位幼儿教育
-- 第二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学校
---- 第二节 学制演变
---- 第三节 教学
---- 第四节 勤工俭学
---- 第五节 教师待遇
---- 第六节 教育经费
-- 第三章 中学教育
---- 第一节 建立和发展
---- 第二节 重点中学
-- 第四章 中等专业及职业技术教育
---- 第一节 中专学校
---- 第二节 技工学校
---- 第三节 职业学校
-- 第五章 高等教育
-- 第六章 成人教育
第十四篇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区属科技
-- 第二章 驻区市属科研所
---- 第一节 湘潭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 第二节 湘潭市化工研究所
---- 第三节 湘潭市林业科学研究所
---- 第四节 湘潭市农业机械化研究所
---- 第五节 湘潭市蔬菜科学研究所
-- 第三章 驻区单位获省(部)级以上科研成果
第十五篇 文化艺术
-- 第一章 文化场所
---- 第一节 文化馆
---- 第二节 文化站
---- 第三节 文化室
---- 第四节 影剧院、俱乐部
---- 第五节 图书室、书店、书摊
-- 第二章 群众文艺创作
---- 第一节 文学艺术
---- 第二节 戏剧、曲艺
---- 第三节 音乐、舞蹈
---- 第四节 美术、书法、篆刻、摄影
-- 第三章 民间艺术
---- 第一节 民间音乐
---- 第二节 民间舞蹈
-- 第四章 文物及名胜
---- 第一节 陶侃墓
---- 第二节 何腾蛟墓
---- 第三节 秋瑾故居——义源当
---- 第四节 鲁班殿
---- 第五节 唐兴寺
---- 第六节 望衡亭
---- 第七节 陶公山
---- 第八节 唐兴桥
第十六篇 卫生
-- 第一章 防疫
---- 第一节 疫病防治
---- 第二节 食品卫生
---- 第三节 学校卫生
-- 第二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三节 技术培训
-- 第三章 医疗
---- 第一节 区属卫生院
---- 第二节 街道卫生院
---- 第三节 驻区市属医疗单位
---- 第四节 驻区企业、学校职工医院
---- 第五节 个体医疗
-- 第四章 药政管理
-- 第五章 爱国卫生运动
第十七篇 体育
-- 第一章 学校体育
---- 第一节 中小学体育
---- 第二节 幼儿体育
---- 第三节 业余体校
-- 第二章 群众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老年人体育
---- 第三节 伤残人体育
---- 第四节 民间体育
-- 第三章 体育队伍
---- 第一节 输送体育人才
---- 第二节 国家等级裁判员、运动
-- 第四章 体育场地
-- 第五章 参赛
第十八篇 民政
-- 第一章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二章 优抚
---- 第一节 国家抚恤
---- 第二节 国家定期定量补助
---- 第三节 群众优待
---- 第四节 慰问、服务
-- 第三章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四章 救济
---- 第一节 灾害救济
---- 第二节 社会救济
-- 第五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残老人员供养
---- 第二节 残疾人安置
-- 第六章 婚姻、殡葬
---- 第一节 婚姻登记
---- 第二节 殡葬改革
第十九篇 社会风土
-- 第一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伊斯兰教
---- 第三节 天主教
---- 第四节 基督教
-- 第二章 风俗习惯
---- 第一节 节日习俗
---- 第二节 生活习俗
---- 第三节 礼仪习俗
---- 第四节 行业旧俗举隅
---- 第五节 劣俗
-- 第三章 方言选录
---- 第一节 词
---- 第二节 歇后语
---- 第三节 谚语
第二十篇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记
---- 秋瑾
---- 熹谷
---- 朱卓夫
---- 黄子华
---- 邓克昌
---- 王南秋
---- 黄政衡
---- 张同嗣
---- 杨炳南
---- 张鹏飞
-- 第二章 革命烈士英名录
编纂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