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县文化志

彭县文化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为了继承我国民族’文化之优良傅统,进一步了解彭县文化活动的历史,掌握其活动规律, 以总绪历史经验,发扬成绩,纠正错误, 结合实际, 更好地坚持党的文艺方针,完成各历史时期的艰巨任务。彭县文化局于一九八一年十一月至一九八二年十二月进行了紧张的“编志”工作,在各方面的大力协助下,几经修改,《彭县文化志》终于修成。

目录

封面
一、序言
二、编志领导小组
三、编写人员名单
图片
-- 彭县人民公园
-- 彭县影剧院
-- 彭县文化馆
-- 彭县电影院
-- 彭县新华书店
-- 彭县图书馆
-- 彭县川剧团
-- 电影广告宣传
-- 县文工团于一九七七年八月演出现代戏《枫叶红了的时候》剧照
-- 县川剧团演出传统戏《柳阴记》中《草桥结拜》剧照
-- 龙兴塔
-- 已损龙兴塔
-- 金钢塔(龙兴样塔)
-- 福昌塔(镇国寺塔)
-- 正觉寺塔
-- 县文物保管室一角
-- 三昧水摩岩造像
-- 三昧水石牌坊
-- 张松银杏树
-- 川剧表演艺术家杨友鹤
-- 川剧表演艺术家杨云风
-- 贺维翰书写的[隶书]字帖
-- 阙补之绘画的“牡丹”花卉
-- 魏元义书写的“行书”字帖
-- 周倬云书写的“行书”对联
-- 贺仲辉书写的“钟鼎文”和“隶书”字帖
彭县文化志纲目
第一篇 前清时期
-- 第一章 清代文化政策概述
-- 第二章 文化工作
---- 第一节 出版发行
---- 第二节 群众文化组织及活动
---- 第三节 剧场设置
-- 第三章 文化名人录(光绪至宣统)
---- 第一节 书法界
---- 第二节 诗人
---- 第三节 画家
---- 第四节 科学界
---- 第五节 作家及其他
第二篇 民国时期
-- 第一章 概述
---- 第一节 文化政策
---- 第二节 行政机构的设置
---- 第三节 事业机构的设置及工作范围
------ 一、机构:彭县县立民众教育馆、彭县县立图书馆、彭县县立体育场、彭县公园
------ 二、工作范围
-------- 一、中心工作
-------- 二、日常工作
------ 三、私立书报室
-- 第二章 民间文艺组织及活动
---- 第一节 组织及活动
------ 一、电影
------ 二、戏曲
------ 三、民歌民谣
------ 四、灯
------ 五、游艺
------ 六、园艺
---- 第二节 出版发行
---- 第三节 戏曲表演阵地
---- 第四节 剧团(科、社)
-- 第三章 文艺工作者的生活遭遇
第三篇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949年12月-1981年12月)
-- 第一章 组织机构的建立和演变
---- 第一节 组织机构的演变
---- 第二节 干部职工情况
---- 第三节 下属机构
------ 一、新华书店
-------- 2.沿革
-------- 1.干部职王情况
-------- 3.性质和任务
------ 二、图书馆
-------- 1.沿革
-------- 2.干部职工情况
-------- 3.性质和任务
------ 三、川剧团和文工团
-------- 1.建立和演变
-------- 2.性质和任务
-------- 3.干部和演职员情况
------ 四、公园
-------- 1.沿革
-------- 2.干部职工情况
-------- 3.性质和任务
------ 五、文化馆
-------- 1.沿革
-------- 2.干部职工情况
-------- 3.性质和任务
------ 六、电影放映发行公司
-------- 1.沿革
-------- 2.干部职工情况
-------- 3.任务和性质
------ 七、影剧院
-------- 1.沿革
-------- 2.干部职工情况
-------- 3.性质和任务
-- 第二章 执行党的文化方针政策概况
---- 第一节 基本完成社会主义改造的七年(1949-1957)
------ 一、文化工作者社会地位的改变
------ 二、贯彻“双百”方针,坚持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方向
------ 三、五七年的整风运动
---- 第二节 全面建设杜会主义的十年(1957-1968年)
------ 一、全面跃进的三年
------ 二、贯彻“调整、巩固、充实、提高”的八字方针
------ 三、左倾路线对文化事业的影响
-------- 1.调整后农村文化的新气象
-------- 2.左倾路线的影响
---- 第三节 林彪“四人帮”对文化工作全面专政的十年(1966-1976年)
------ 一、极左路线对文化工作造成的灾难
-------- 1.方针政策概述
①烧毁服装、道具和剧本
②销毁书籍
③封锁电影
④毁坏文物
-------- 2.“工宣队”连驻文化单位继续推行极左路线
-------- 3.两个“估计”造成的影响
------ 二、文化工作者对林彪“四人帮”的斗争
-------- 1.关于推行“一花独放”的问题
-------- 2.抵制“批邓反儒”
-- 第三章 粉碎“四人帮”以后(1976-1981年)
---- 第一节 落实党对文化工作者的政策
------ 一、落实文化工作者的政策,平反冤假错案
---- 第二节 拨乱反正,团结一致,迎来了文艺事业的春天
------ 一、开展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讨论推翻两个“凡是”
------ 二、贯彻“双百”方针,实行“三不”政策,文化工作旧貌变新颜
---- 第三节 为实现四个现代化服务
------ 一、坚持上山下乡、文艺为社会主义服务
------ 二、开展多种服务项目,提高服务质量,为社会主义建设积累资金
------ 三、宣传移风易俗,提倡“五讲四美”
-------- 1.农村文化站的建立
-------- 2.“五讲四美”活动
---- 第四节 文化事业的建设
------ 一、建设文化队伍
------ 二、改善文化设施
------ 三、增加文化经费
------ 四、改善职工福利
---- 第五节 文化工作的开展情况
------ 一、新华书店
-------- 1.网点建设
-------- 2.发行情况
-------- 3.企韭经营管理
------ 二、图书馆
-------- 1.采集编目与藏书
-------- 2.馆办活动
①借阅
②阅览
③宣传与辅导
-------- 3.流动图书站的活动和建设
------ 三、电影发行放映公司
-------- (一)公司
-------- (二)电影院
-------- (三)影剧院放映组
-------- (四)公司直属队
-------- (五)社办电影队
-------- (六)工矿电影队
-------- (七)联办电影院
-------- (八)电影宣传
------ 四、剧团
-------- (一)彭县川剧团
1.继承和发扬优秀传统艺术
2.坚持文艺为工兵服务,贯彻两条腿走路的方针
3.经营管理及改善业务和生活设施
-------- (二)彭县文工团
1.组织机构
2.组织活动
3.管理工作
------ 五、文化馆
-------- 1.群众文化
(一)辅导工作
a.创作
b.文艺表演
c.游艺活动
(二)馆办活动
a.刊物编辑
b.展览
c.图片宣传
d.电视播放
E.资料收集和借阅
-------- 2.文物工作
(1)收藏及整理
(2)文物普查
------ 六、公园
-------- 1.园艺
(1)四林
(2)品种收集和、花卉栽培
(3)假山培修
(4)亭榭修建
-------- 2.园内活动
(1)业余文工队
(2)灯谜及灯会
(3)评书
(4)动物展览
(5)茶园
(6)小卖部
(7)照像
------ 七、花卉经营
-------- 1.阵地宣传
-------- 2.节目组织
-------- 3.组织观众
-- 第四章 党团组织
---- 一、党组织的建立和发展
---- 二、团组织的建立情况
-- 第五章 文物
---- 第一节 石窟
---- 第二节 古建筑
------ 一、木建筑
------ 二、古砖建筑
------ 三、古石建
------ 四、古堰
---- 第三节 古遗址
---- 第四节 古墓葬
-- 第六章 人物
---- 第一节 知名人士
------ 一、民国时期
-------- 1.文学界
-------- 2.书法界
-------- 3.绘画界
-------- 4.戏剧界
------ 二、解放后
-------- 1.文学界
-------- 2.书法界
-------- 3.艺术界
---- 第二节 先进单位
---- 第三节 模范人物和先进工作者
-- 第七章 大事记
---- 第一节 解放前
------ 一、火烧昆卢寺
---- 第二节 解放后
------ 一、砸抢图书馆
------ 二、公园爆炸事件
------ 三、死亡事故
-------- 1.何夫明
-------- 2.张安禄
-------- 3.周宗洋
-------- 4.易孔福
-------- 5.陈治安
------ 四、五七年反右扩大化
------ 五、文化大革命中极左路线造成的冤假错案
-- 第八章 艺文
---- 第一节 解放前
------ 一、文献
------ 二、诗文集
------ 三、考察报告
------ 四、美术作品
---- 第二节 解放后
------ 一、文学作品
-------- 1.小说
-------- 2.诗歌
-------- 3.散文
-------- 4.戏剧
-------- 5.曲艺
------ 二、音乐作品
------ 三、美术作品
------ 四、书法
------ 五、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