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安县水利志(1949-2005)

远安县水利志(1949-2005)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远安县水利志》的编纂工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坚持科学发展观,坚持实事求是,真实、客观地记述远安县水利、水电、水保、水产诸方面的历史和现状,力求起到存史和资治的作用。 二、本志断限为1949年~2005年,部分章节根据需要适当上溯和下延。取事上起清顺治十四年(公元1775年),下至公元2005年,重点记述自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至二十一世纪初这50余年远安县在水利、水电、水保、水产方面的发展历程。

内容时限: 1949-2005

出版时间: 2011年02月

目录

封面
远安县水利志
《远安县水利志》历届编纂委员会成员
2006年10月20日调整后成员
2007年8月6日调整后成员
《远安县水利志》编辑人员
图片
-- 远安县行政区划图
-- 远安县水系图
-- 远安县主要水利水电工程图
-- 远安县水土保持成果图
-- 1978年2月,原水利部部长钱正英(前中)视察远安
-- 2002年5月,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左一)视察远安县城区防洪工程。
-- 国家发改委稽察办特派员黄建中(右三)、省水利厅原副厅长张感山(右二)在远安县检查调研饮水安全工程
-- 市政府副市长廖达凤(右一)在县委书记刘学甫(右二)、副县长李宏华(右三)的陪同下检查远安县饮水安全工程
-- 市水利水电局副局长张业发(右三)检查远安县饮水安全工程
-- 县委书记刘学甫(右二)、县委常委、县委办公室主任杨卫华(右三)、县委常委、副县长李宏华(左二)检查饮水安全工程
-- 县长郑廷贵(右二)到旧县镇检查安全饮水工程
-- 省水利厅水保处领导到远安县调研小流域治理
-- 天福庙水库
-- 晓坪水库
-- 友谊水库
-- 鸣凤城区橡胶坝
-- 东干渠马渡河大坝
-- 末级渠
-- 东干渠九子溪渡槽
-- 安鹿水渠
-- 鹿苑引水渠
-- 城区沮西河滩治理工程
-- 麻羊河滩治理工程
-- 饮用水源
-- 净化站
-- 洁毒设备
-- 混凝、沉淀、过滤池
-- 竹杆井取水
-- 天河水窖
-- 天河水窖
-- 玄庙观电站全景
-- 庙儿岗电站
-- 棚镇变电站
-- 马渡河小流域治理工程
-- 打湿旗小流域治理工程
-- 马渡河小流域治理工程
-- 洋坪镇马渡河流域治理工程
-- 鸣凤城区防洪堤
-- 湖北省利用日元贷款城市防洪项目工作会
-- 附图:荣誉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 水利自然环境
-- 第一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三节 土壤
-- 第二章 气象水文
---- 第一节 气候特征
---- 第二节 雨情
---- 第三节 水情
-- 第三章 河流水系
---- 第一节 沮河水系
---- 第二节 漳河水系
---- 第三节 西河水系
-- 第四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地表水
---- 第二节 地下水
---- 第三节 水资源开发利用
---- 第四节 水资源保护与管理
---- 第五节 水资源费征收
第二篇 防汛抗灾
-- 第一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 第三节 雹灾
-- 第二章 防汛抗灾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防汛措施
---- 第三节 雨情、水情传递
---- 第四节 防汛费征收
---- 第五节 劳力器材
-- 第三章 抗灾纪实
---- 第一节 1935年抗洪
---- 第二节 1954年抗洪
---- 第三节 1958年抗洪
---- 第四节 1978年抗旱
---- 第五节 1981年抗旱
---- 第六节 1984年抗洪
---- 第七节 1988年抗旱
---- 第八节 1990年抗洪
---- 第九节 1995年抗旱
---- 第十节 1999年抗旱
---- 第十一节 2004年抗击雹灾
---- 第十二节 2005抗旱
第三篇 防洪工程
-- 第一章 河道防洪工程
---- 第一节 鸣凤城区防洪工程
---- 第二节 徐家庄防洪堤
---- 第三节 安鹿防洪堤
---- 第四节 汪家防洪堤
---- 第五节 慈化防洪堤
---- 第六节 五龙护岸工程
---- 第七节 观东沮河护岸工程
---- 第八节 鹿苑河董家河护岸工程
---- 第九节 晓坪集镇叉子坪防洪墙工程
---- 第十节 花林寺镇排洪沟整治工程
---- 第十一节 旧县陈家堡河岸整治
-- 第二章 河道整治工程
---- 第一节 五里河改河工程
---- 第二节 罗汉峪沟改道工程
---- 第三节 旧县河改河工程
---- 第四节 三道河改河工程
---- 第五节 三孔河改河工程
---- 第六节 贾家寺沟改河灭螺工程
---- 第七节 董家改河工程
---- 第八节 鸣凤城区沮西河滩治理工程
第四篇 水利工程
-- 第一章 蓄水工程
---- 第一节 堰塘
---- 第二节 水库
-- 第二章 引水工程
---- 第一节 建国前的引水工程
---- 第二节 建国后的引水工程
-- 第三章 提水工程
---- 第一节 传统提水工具
---- 第二节 水轮泵站
---- 第三节 机械 电动提水
---- 第四节 喷灌
---- 第五节 节水灌溉
-- 第四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水土流失分布
---- 第三节 水土流失治理
-- 第五章 人畜饮水工程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城镇饮水
---- 第三节 农村饮水
-- 第六章 水利工程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工程管理
---- 第三节 灌溉管理
-- 第七章 水产生产
---- 第一节 水域及鱼类资源
---- 第二节 成鱼养殖
---- 第三节 科学养殖技术试验
---- 第四节 鱼种生产
---- 第五节 水电系统渔业生产
---- 第六节 渔政管理
第五篇 水电开发利用
-- 第一章 火力发电
---- 第一节 新华发电厂的修建
---- 第二节 经济效益
-- 第二章 水电开发利用
---- 第一节 水力发电
---- 第二节 电网建设
---- 第三节 水电农村电气化建设
-- 第三章 小水电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小水电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小水电经营与管理
---- 第三节 安全用电管理
---- 第四节 用户转移与电费欠交
第六篇 水利经济
-- 第一章 综合经营
---- 第一节 商业
---- 第二节 集镇供水
---- 第三节 养殖业
---- 第四节 种植业
---- 第五节 加工业
---- 第六节 乡镇水电管理站综合楼建设
-- 第二章 投资与效益
---- 第一节 建国前的投资
---- 第二节 建国后的投资
---- 第三节 投资效益
第七篇 机构与法制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水利水电局机构
---- 第二节 局属二级单位
---- 第三节 水利系统党组织
---- 第四节 水利系统群团组织
-- 第二章 水利法制建设
---- 第一节 水政法制机构建设
---- 第二节 水政执法及效果
-- 第三章 水利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小型水利工程体制改革
---- 第二节 农民管水用水协会
---- 第三节 水管单位体制改革
-- 第四章 水事纠纷
---- 第一节 远安县、南漳县漳河纷争
---- 第二节 当阳黄家湾电站拦河坝对远安县造成淹没损失纠纷
---- 第三节 当阳巩河水库淹没远安县两河、银子两村纠纷
---- 第四节 东干渠灌溉与发电用水矛盾及其解决办法
---- 第五节 南漳县峡口电站对远安县不利影响的处理
-- 第五章 水利移民
---- 第一节 天福庙水库移民
---- 第二节 玄庙观水利水电工程移民
---- 第三节 其它工程移民
第八篇 人物 艺文
-- 第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宋楷
------ 高佩章
------ 谭思宜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王耘
------ 王道贵
------ 王雄飞
------ 黄金荣
------ 任德文
------ 陈鹏
------ 江昌勤
------ 石全真
------ 张治国
------ 李开国
---- 第三节 人物名表
-- 第二章 艺文
---- 第一节 古诗词 咏沮江
---- 第二节 民歌
---- 第三节 碑记
附录
-- 一、法律法规摘要
-- 二、重要文献辑存
-- 三、回忆录选载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