弥渡彝族简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弥渡县彝族的历史以及在经济、文化等各方面的发展与现状。
目录
封面
弥渡彝族简志
序言
目录
第一编 古代史
--
第一章 汉代以前的弥渡土著先民
----
第一节 弥渡境内远古文化遗址及特点
----
第二节 勤劳、勇敢、聪慧的彝族先民
--
第二章 彝族族源及民族形成
----
第一节 弥渡彝族与古羌人的渊源
----
第二节 弥渡彝族渊源于土著居民
----
第三节 弥渡彝族与滇人的渊源
----
第四节 弥渡彝族与叟和昆明人的渊源
----
第五节 弥渡彝族与乌蛮、白蛮的渊源
----
第六节 彝族族名的由来
--
第三章 汉晋时期弥渡彝族先民
----
第一节 彝族先民龙佑那建立建宁国
----
第二节 白崖为中心的羁縻性质地方政权
----
第三节 “勃弄蛮”与白子国
--
第四章 南诏时期弥渡彝族先民
----
第一节 细奴罗建立蒙舍诏
----
第二节 南诏政权
----
第三节 南诏国的建立和发展
--
第五章 元明清时期弥渡彝族
----
第一节 元明清时期弥渡罗罗的基本情况
----
第二节 弥渡彝族土官李氏家族
----
第三节 明清时期改土归流
--
第六章 古代弥渡彝族经济
----
第一节 社会成员的等级类型和相互关系
----
第二节 等级制与生产资料所有制
----
第三节 基于人身占有和隶属关系的负担
--
第七章 古代弥渡彝族文化
----
第一节 弥渡彝族原始宗教
----
第二节 毕摩教和毕摩教信仰的产生
----
第三节 古代弥渡彝族的生活习俗
----
第四节 弥渡彝族的主要节日
第二编 近代史
--
第八章 清咸同年间李文学起义
----
第一节 鸦片战争后哀牢山区的社会矛盾
----
第二节 李文学的贫苦身世
----
第三节 李文学起义的过程
----
第四节 李文学起义军的五大战役
----
第五节 李文学之死
----
第六节 李文学起义的历史功绩
--
第九章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中的弥渡彝族人民
----
第一节 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时期的弥渡社会背景
----
第二节 辛亥革命中的弥渡彝族人民
----
第三节 抗日战争中的弥渡彝族人民
--
第十章 弥渡彝族人民在解放战争中的贡献
----
第一节 解放战争中的牛街革命根据地
----
第二节 五台山革命根据地
----
第三节 滇西人民自卫团地方行政委员会在牛街
----
第四节 滇西人民自卫团一支队五大队三中队
----
第五节 长山游击队
--
第十一章 近代弥渡彝区经济和文化
----
第一节 近代弥渡彝区经济
----
第二节 近代弥渡彝区文化艺术
第三编 现代史
--
第十二章 征粮、反霸与减租退押
----
第一节 征粮与清匪反霸
----
第二节 减租退押
--
第十三章 弥渡彝区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
----
第一节 彝区土地改革
----
第二节 彝区农业合作化运动
--
第十四章 党的民族政策和新型民族关系
----
第一节 民族工作
----
第二节 彝族干部
----
第三节 民族团结
----
第四节 牛街彝族乡
--
第十五章 弥渡彝区在困难中曲折前进
----
第一节 “大跃进”运动
----
第二节 人民公社运动
----
第三节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运动
--
第十六章 拨乱反正和改革开放
----
第一节 拨乱反正
----
第二节 彝区建立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三节 彝族地区巨大发展变化
--
第十七章 弥渡彝区现代彝族经济
----
第一节 弥渡彝区农业生产
----
第二节 弥渡彝区林业生产
----
第三节 弥渡彝区畜牧业生产
----
第四节 弥渡彝区其他养殖业
----
第五节 弥渡彝区手工业生产
----
第六节 弥渡彝区基础设施建设
--
第十八章 弥渡彝区现代社会发展事业
----
第一节 教育事业的发展
----
第二节 文学艺术事业的发展
----
第三节 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
第四节 科学技术事业的发展
参考书目
后记
内部资料注意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