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湘文史丛谈  第3集

湖湘文史丛谈 第3集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湖南是中国内地一个以汉族居民占多数,但还有土家、苗、瑶、侗、回、白等民族聚居的多民族省区,而其居民内部结构和民族关系的历史变迁又相当大。近几年因承担编 撰《湖南民族关系史》的任务,有机会涉猎和搜集了这方面的资料,并对有关问题进行探究,形成了一些看法。现仅就湖南境内的汉民族和各少数民族的源流、形成、发展及其分合演化的基本史实和本人的观点,作如下概述。

内容时限: 0000-2008

出版时间: 2008年01月

目录

封面
目录
湖南居民与民族的历史变迁-伍新福
苗族姓氏考-伍新福
新晃——夜郎古邑考-弘征
李东阳与茶陵诗派-伏家芬
《潇湘八景图》考-刘国强
魏源与佛教的因缘-胡光曙
湖湘学与洛学的思想渊源关系-陈先枢
简说湘军及其历史影响-刘泱泱
邓湘皋为湘学复兴之导师——兼论近代湖湘文化-弘征
左宗棠平议-刘泱泱
从黎氏八俊看湖湘文化精神-彭文忠
沈从文风雅拾遗-伏家芬
清代方志形成高峰的原因及清代湖南方志的主要特点-李龙如
浅谈烟花诗词-刘旭
唐代长沙窑几件诗文瓷壶赏析-谈雪慧
湖湘文化信息源的采集与分析-李湘
樊锥及其维新思想评述-罗海兵
湖湘文化与岭南文化三题-杨柳
易祓与识山楼-易凤葵
一片丹心长报国——忆先父刘公武在抗日战争前后的艰难岁月-刘晓
白马将军方鼎英-叶浓
抗日将领霍揆彰佚事-刘才武
吴剑学将军传-吴容甫
漫谈近现代湖南外交的几位名人-周千里
张经武的传奇人生-任志伊
“其奈长沙后进何?”——毛泽东与易白沙-黄露生
黄宜人行述-杨昌济
张百熙的政治理想及其崇高风范-谭承耕
磨剑室主与知生靡乐斋主——柳亚子和傅屯艮的交谊-李海珉
几间老屋万卷藏书——晚清数学家丁取忠-王晓利
教书育人潜心学术——皮名举教授-李长林
胡元伎先生评传-刘瑞清
杰出的教育家匡互生-张志浩
湖湘现代名人刘建绪-谌震
湖南著名教育家周调阳-曾弥高
刘永济生平及著述-程千帆
忆恩师柳敏泉先生-马少侨
回忆外祖父陈墨西-王璧王延
怀念羊春秋-李蟠
贺绿汀与严怪愚-严农
怀念四哥陈云章 -陈述征
瑕瑜互见的蔡季襄-彭青野
湘剧名票胡绳荪-胡渐逵
送别俞润泉同志-李锐
从周达武故宅谈到长沙蜕园—关于刘蜕的故事-谭绪缵
胡林翼对左宗棠的推荐与评价-胡有猷
湘潭历史上的状元、榜眼与探花-赵斐
旧时代的帮会-李寿冈
张舜徽先生治学著述轶事-李绍平
程潜组织诗社为毛泽东祝寿-黄琳
旧时报人悲愤录-伏笑雨
仓石日记中的杨树达、皮锡瑞、陈寅恪-段炼
黎氏三院士与广益中学-刘磊
饯基博先生在蓝田国师-彭锦棠
巍然资水一高台—著名音韵学家曾远乾与桃江凤凰阁-龙玉牛胡则丘
傅熊湘先生二三事-廖新民
夏鼐与湖南文物普查-吴铭生
鸿才鸿图大德大年——记湖南日报原社长朱九思同志-柏原李冰封等
出师未捷身先死—章 士钊先生在香港-陈书良
终生相知—章 士钊与陈独秀的友谊-徐德驷
由长沙往昔的租书社想起-许康
近代湖南茶业的勃兴-陈先枢
毁家兴学为国育才—先父胡有猷先生创办林翼中学纪实-胡渐逵
三湘子弟兵南丹剿匪记-龙德强
唱土地:梅山文化中的独特民俗-胡光曙
少数民族服饰的审美意识-刘洋
有趣的侗族择偶求婚-君林
引人注目的少数民族头巾和头帕-君林
妙趣横生的“挤油尖””-杨盛科杨光清
湖南首次发现古入类化石和旧石器回眸-吴铭生
诗圣之哭泣与启示-余德泉
韩愈在湖南的手迹和碑刻-刘国强
岳麓山的抗战遗迹-胡滔滔
遭日寇枪杀从血泊中滚爬出来——我亲身经历的日寇厂窖大屠杀暴行-杨乃
两张文书藏品见证“衡阳保卫战”的血雨腥风-张才军
奇特的江永女书-田武登
靖港古镇的记忆-王晓利
千年古庙—陶公庙今昔-周敏
黄鹤将军访谈录-戴铁珊
汪炳墩联艺管窥-胡静怡
湘“目连”与湘风-文忆萱
钟王易顺鼎优秀诗钟选评-吴容甫
《万里平生师友品题》序-虞逸夫
张家界史话-戴楚洲
五溪访古散记-李鸣高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