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阴市卫生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淮阴市卫生志》的编纂是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史实为根据,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观点,力求做到开门见山,言必及物,言必及事,寓褒贬于事实的记述之中,充分显示资料性这一主要特征。
出版时间:
1997年11月
目录
封面
淮阴市卫生志
《淮阴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
《淮阴市卫生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应邀参加征求对《淮阴市卫生志(征求意见稿)》修改意见会议的有
应邀参加《淮阴市卫生志(评审稿)》评审会议的有
题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局卫生部副部长孙隆椿题词。
--
江苏生卫生厅厅长刘洪祺题词
--
江苏省卫生厅副厅长唐维新题词
--
中共淮阴市委副书记刘学东题词
图片
--
市第一人民医院门诊楼
--
市第二民医院门诊楼
--
市第三人民医院门诊搂
--
市妇产儿童医院门诊楼
--
涟水县岔庙乡卫生院门诊楼
--
洪泽县老子山镇张嘴村湖畔卫生室
--
洪泽县万集乡卫生院门诊楼
--
1979年邓小平同志访问马来西亚时会见驻马使馆工作人员(左一为宿迁县人民医院厨师蔡绍武)
--
1991年8月18日,国务委员李铁映(右一)卫生部部长陈敏章 (左二)江苏省副省长吴锡军(左二),在盱眙县视察洪涝灾区救灾防病情况。
--
1992年夏,淮阴市副市长徐乾在市卫生局举办的打击制售伪劣药品展览时向群众宣传
--
洪泽县老子山公社,自五十年代起,就配备了常年在渔民作业区巡回医疗的水上医疗船。
--
1992年10月24日,市卫生局局长、党委书记王炯在全市第二次卫生修志工作会议上讲话。
--
1991年8月,江苏生卫生厅副厅长张国义(中)视察盱眙灾区,饮水卫生情况
--
卫生部剧部长孙隆椿到市第三人民医院视察并题字
--
1991年秋盱眙县中医院医疗队深入灾区为民治病
--
1991年9月14日,淮安市卫生局在街头举办卫生科普宣传活动
--
1991年10月9日,市卫生局党委书记赵庆富(右)主持全市卫生修志工作会议,局长汪富贵做会议总结
--
日本JACA集团专家来淮考察脊髓灰质炎的现场
--
市卫生防疫站人员在“3.24”结核病防治宣传日上街宣传。
--
是第一人民医院卫技人员用CT为病人诊断病情。
--
第三人民医院卫技人员用18导脑电图为病人检查病情。
--
市第一人民医院核磁共振机房外貌。
--
市第一人民医院核磁共振在为病火检查病情。
--
市妇产儿童医院医技人员在为缺血、缺氧性脑病新生儿用小儿高压氧舱配加药物治疗。
--
市妇产儿童医院医生在用乳腺×光机为患乳腺病的病员查病。
--
全市创建爱婴医院卫作会议会场。
--
洪泽县食品卫生监督人员在进行食品卫生执法检查。
--
1992年全市集中销毁伪劣药品时的现场。
--
市有关部门领导冒雪为皮肤病防治院病人送去“麻疯节 ”慰问品。
--
市卫生防疫站工作人员正在为驾驶员作适应性检查。
--
1992年9月,市第一人民医院医技人员在为一位35岁女患者进行肾移植手术。
--
市第二人民医院胸外科医技人员在为病人进行心脏瓣膜置换手术。
--
市第三人民医院医技人员在为病员进行脑立体定位手术。
--
苏北淮阴区专属接收仁慈医院摄影
--
1915年沫阳红十字会成立时在塘沟镇竖立的纪念碑。
--
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编写人员合影
--
评审会员合影
--
淮阴市乡镇(中心)卫生院分布图
--
淮阴市市直医疗卫生单位分布图
序一
序二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卫生机构
--
第一节 行政机构
--
第二节 医疗卫生机构
--
第三节 主要医疗卫生单位简介
第二章 卫生队伍
--
第一节 卫技人员分布与变化
--
第二节 中医药人员
--
第三节 西医药人员
--
第四节 护理人员
--
第五节 其他卫技人员
第三章 卫生经费与基本建设
--
第一节 卫生经费
--
第二节 基本建设
--
第三节 医疗设备
第四章 中医
--
第一节 中医溯源
--
第二节 世代医家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 中药业
第五章 西医及护理
--
第一节 西医
--
第二节 护理
--
第三节 救护
第六章 防病治病
--
第一节 急性传染病防治
--
第二节 地方病防治
--
第三节 寄生虫病防治
--
第四节 其他疾病防治
--
第五节 预防接种与计划免疫
--
第六节 卫生宣教
第七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环境卫生
--
第二节 食品卫生
--
第三节 劳动卫生
--
第四节 学校卫生
--
第五节 放射卫生
第八章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领导机构
--
第二节 爱国卫生运动实绩
第九章 院外医疗
--
第一节 支前医疗
--
第二节 水利工地医疗
--
第三节 巡回医疗
--
第四节 招生体检
--
第五节 征兵体检
--
第六节 救灾防病
第十章 妇幼卫生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妇女保健
--
第三节 儿童保健
--
第四节 优生优育
第十一章 医政管理
--
第一节 医院管理
--
第二节 个体医生开业管理
--
第三节 急救管理
--
第四节 医疗事故管理
--
第五节 病案质量管理
第十二章 药政药检
--
第一节 药政管理
--
第二节 药品检验
第十三章 医疗保健制度
--
第一节 公费医疗
--
第二节 劳保医疗
--
第三节 合作医疗
第十四章 医教科研
--
第一节 医学教育
--
第二节 医学科研
--
第三节 医协(公)、学会
第十五章 党派及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共产党组织
--
第二节 民主党派组织
--
第三节 群众团体
第十六章 医林人物
--
第一节 传略
----
张耒
----
杨介
----
吴鞠通
----
阎德伍
----
石寿棠
----
叶莲舫
----
曹立中
----
刘维卓
----
欣湛然
----
高映青
----
段少伯
----
李厚坤
----
徐介延
----
韩永璋
----
石抚生
----
陆廷琦
----
赵和尚
----
应金台
----
徐鼎香
----
胡效周
----
陈德望
----
苗昆基
----
张安堂
----
赵亚伯
----
钱士政
----
曹映台
----
王志荣
----
沈维汉
----
谭济安
----
沈植苞
----
方丹仙
----
程开府
----
赵连珂
----
罗鲁南
----
曹济生
----
刘树农
----
张汉
----
张仲雅
----
郑德全
----
季德胜
----
鲁维周
----
马景乐
----
章相侯
----
曹策安
----
王志学
----
刘宾谷
----
卜子义
----
武成芝
----
谭健民
----
朱培庚
----
张士平
----
胡云泰
----
李月华
--
第二节 先进、模范
--
第三节 人大代表、政协委员
--
第四节 高级卫技人员
第十七章 民间验方
--
第一节 内服方
--
第二节 外用方
第十八章 杂编
--
第一节 国际往来
--
第二节 工副业
--
第三节 先进集体
--
第四节 卫生传说
附录
--
附录一 文件(摘要)
--
附录二 江苏省淮阴医师公会章程
--
附录三 清江市人民医院农村巡回医疗队队员守则
--
附录四 1933年淮阴区医院一览表
跋
编纂始末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