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阳市吕城镇志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实事求是地记述吕城的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历史与现状,并突出时
代特征和地方特色。
出版时间:
2010年10月
目录
封面
丹阳市吕城镇志
图片
--
吕城镇人民政府
--
政府办公大楼
--
《丹阳市吕城镇志》编纂委员会成员合影
--
原镇党委书记赵丹心(右)、原镇长黄锁荣(左)出席第十五届四次人代会。在会上通过编纂《丹阳市吕城镇志》的决议。
--
《丹阳市吕城镇志》编撰人员合影
--
吕城镇区位交通优势示意图
--
横跨京杭运河的新定桥和吕城大桥
--
312国道口直通集镇的吕蒙南路
--
临近吕城的常州民航机场
--
过境312国道
--
吕城火车站
--
在建的沪宁城际铁路
--
越境沪蓉(原沪宁)高速公路
--
镇区通往常州民航机场的机场路
--
厂部办公大楼
--
丹阳市精密合金有限公司
--
江苏龙鑫特殊钢有限公司
--
丹阳市华龙特钢有限公司
--
江苏顺发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
顺发压扁丝车间
--
丹阳兄弟合金有限公司
--
丹阳市协昌合金有限公司
--
磨光车间
--
丹阳市金属冷拉厂
--
江苏鼎泰工程材料有限公司
--
公司办公大楼
--
江苏宝硕管材有限公司
--
丹阳市信力合金有限公司
--
丹阳市万隆铸造有限公司
--
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
--
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办公大楼
--
丹阳美利华制衣有限公司自动化裁剪床
--
丹阳圣柏制衣有限公司
--
丹阳市绣品厂
--
缝纫车间
--
丹阳重真锦绣制衣有限公司
--
丹阳锦洋服饰有限公司
--
丹阳市方兴制衣有限公司
--
丹阳市大阳制衣有限公司
--
整车待发
--
丹阳恒洋制衣有限公司厂景
--
丹阳鸿盛野营用品公司
--
丹阳辛克户外用品有限公司
--
丹阳新星服饰有限公司
--
丹阳恒兴建材机械有限公司
--
丹阳市鸿业机械有限公司
--
江苏侨友工程设计咨询有限公司
--
江苏威尔重工机械有限公司
--
丹阳市可达汽配有限公司车间一角
--
江苏沁扬汽摩部件有限公司(原轻扬公司)
--
丹阳四达化工有限公司
--
江苏科特涂饰有限公司
--
丹阳伍州涂料有限公司
--
丹阳市三冠化工涂料有限公司
--
江苏飞翔涂料实业总公司
--
丹阳市日月漆业有限公司
--
丹阳市晶隆有限公司
--
丹阳市永合化工有限公司
--
丹阳市凯林化工有限公司
--
进口意大利面粉生产设备
--
丹阳市同乐面粉有限公司
--
永兴面粉有限公司与印尼外商洽谈业务
--
丹阳市永兴面粉有限公司
--
丹阳市苏中实业有限公司面粉整车待发
--
丹阳市辰龙油脂有限公司
--
东方粮油工业(江苏)有限公司(正大粮油)
--
吕城镇河南村水稻丰产方
--
吕城镇虎墅村油菜丰产方
--
吕城镇井园村麦子机械化收割
--
吕城镇东市村十房百亩香葱方
--
吕城百花花木盆景园
--
吕城镇西符村葡萄园
--
吕城镇西符村银杏园
--
吕城镇蔡塔村千头养猪场
--
吕城镇中心村菌菇培育场
--
吕城镇西墅村万只养鸡场
--
吕城镇虎墅村渔业丰收
--
穿境的高速公路林业带
--
吕城镇河北新庄小桥流水人家
--
吕城镇吕城村居民住宅区
--
吕城集镇别墅群
--
吕城镇蔡塔村居民住宅区
--
园内小景
--
园内小景
--
吕城镇水月情农业生态园
--
吕城镇商贸一条街
--
吕城镇农贸市场
--
四月初一集市(吕城镇河北)
--
四月初一集市(吕城镇河南)
--
吕城镇北京联华超市
--
吕城镇上海申友超市
--
吕城镇熊猫大酒店
--
包厢
--
吕城镇同泰休闲中心
--
吕城镇吕城大酒店
--
吕城镇好又多购物广场
--
吕城镇苏果超市货架
--
吕城派出所
--
吕城派出所联防队员出巡执勤
--
吕城工商行政管理分局
--
吕城人民法庭
--
丹阳围税第六分局
--
丹阳地税第八分局
--
银行自助取款机机
--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吕城支行
--
信号发射塔
--
吕城邮政支局
--
中国农业银行丹阳吕城支行
--
吕城电信支局
--
吕城信用合作社
--
吕城自来水厂
--
吕城供电所
--
吕城敬老院
--
吕城变电所
--
吕城房地产开发公司
--
吕城水利站灌溉区河道之一——两战备河
--
吕城高级中学雕塑
--
吕城初级中学校园
--
吕城高级中学校景
--
吕城广电服务站
--
吕城中心小学
--
1998年吕城中心幼儿园落成
--
吕城文体中心广场
--
运河初级中学综合楼
--
运河中心幼儿园
--
运河中心小学
--
吕城中心卫生院
--
运河卫生院
--
吕城文体中心图书室
--
吕城镇蔡塔村文体活动广场
--
吕城镇文体活动中心园景
--
吕城镇书画协会作品展
--
吕城镇戏曲协会活动小景
--
吕城镇舞蹈协会在排练节目
--
吕城文艺宣传队演出
--
吕城片篮球赛
--
吕城镇群众太极拳表演
--
吕城镇广场舞夜景
--
黄之晋 吕城杂咏诗稿
--
吕城籍人士著作
--
吕城籍在外人士著作
--
姜锁庚 篆刻
--
焦国英 盆景艺术作品国际金奖——玉兔祝福
--
郦俊生 国画——远瞩
--
焦国英 盆景艺术作品全国金奖——历经沧桑
--
徐志敏 水墨画——中午茶
--
庞玉萍 行草条幅禅诗一首
--
黄中平 行草书条幅——明·徐渭诗
--
徐俊 国画——西出阳关
--
章公威 毛体——沁园春
--
李惟乔 行书——咏牛
--
何抗寒 临王羲之《兰亭序》
--
姜洪斌 楷、隶、行书三体《千字文》(局部)
--
张新艺 钢笔写生画——大观园(局部)
--
金宏谟 扇面行书
--
张晓齐 临 胆巴碑
--
民国15年(1926年)10月,毛泽东在《向导周报》上发表文章,论述丹阳吕城农民运动。
--
原吕城镇河南青龙闸遗址
--
座于吕城镇符庄桥村东的普济桥(明末建造)
--
1970——1993年间的吕城大桥
--
元代建造的吕城泰定桥(1958年毁)
--
收藏于吕城中心小学内的清代乾隆年间的敬节堂会碑及水龙会会碑
--
收藏于吕城中心小学内的清代敬节堂恤嫠会碑
--
收藏于吕城中心小学内的清代敬节堂会碑
--
吕城镇河南的张家大院(明代建造)
--
张家大院屋内粗硕的梁柱
--
吕城中心小学内的惠安寺惠井
--
惠井内弧形榫卯井砖及井内发现的陶瓷残片
--
原安置在惠安寺门前的宋代石狮及圆鼓上马石
--
清末建造的茅庄金锡禅院
--
原惠安寺大殿前的栏杆石(上)及石座(下)
--
吕城高级中学校园内出土的唐代贺二娘墓碑及碑文,现收藏于丹阳市博物馆。
--
明代永乐年间的进士旗杆石,现保存于雀杆下村。
--
吕城镇梁家村出土的明代大铜镜(Φ40cm),现收藏于镇江市博物馆。
--
吕城镇茅庄出土的明代银锭(每块2000克),现收藏于南京博物馆。
--
吕城镇出土的宋代有柄凤纹铜镜,现收藏于镇江市博物馆。
--
吕城镇出土的宋代方形花草铜镜,现收藏于镇江市博物馆。
--
吕城镇出土的元代银镯,现收藏于镇江市博物馆。
--
原惠安寺千年古银杏树(1953年毁)
--
原城隍庙千年古银杏树(1952年毁)
--
焦巷村的300多年的两棵古银杏树
--
原惠安寺内清末种植的素芯腊梅
--
原惠安寺内清栽植的金桂树
--
原惠安寺内清栽种的桧柏树
--
脂油擦酥烧饼
--
泰定香糕
--
千层饼
--
吕蒙烤饼
--
脂油糖团
--
吕城冷切羊肉
《丹阳市吕城镇志》编纂委员会
《丹阳市吕城镇志》编纂办公室
曾在办公室工作过的人员
《丹阳市吕城镇志》审定单位
《丹阳市吕城镇志》特邀编审
序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 区划
--
第一节 境域
--
第二节 建置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一、明清时期行政区划
----
二、民国时期行政区划
----
三、解放后行政区划
--
第四节 集镇 行政村 居委会
----
一、集镇
----
二、行政村
----
三、居委会
第二章 地理 环境
--
第一节 地形 地貌
--
第二节 气候
----
一、四季特征
----
二、气象要素
----
三、灾害性天气
------
附:自然灾害录
--
第三节 土地 土壤
----
一、土地
----
二、土壤
--
第四节 河流
----
一、京杭运河
----
一、东战备河
----
三、西战备河
----
四、吕渎河
----
五、新河
----
六、永济河
----
七、庙河
----
八、永丰河
----
九、向阳河
----
十、军民河
----
十一、陈巷河
--
第五节 植物 动物
----
一、植物
----
二、动物
--
第六节 环境保护
----
一、污染源
----
二、污染治理
第三章 人口
--
第一节 人口规模
----
一、人口总量
----
一、人口分布
----
三、人口变动
--
第二节 人口构成
----
一、民族构成
----
一、性别构成
----
三、年龄构成
----
四、文化构成
----
五、职业构成
------
附:百岁老人简介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一、计划生育历程
----
二、宣传教育
----
二、计生服务
----
四、婚育管理
第四章 农业
--
第一节 生产关系变革
----
一、土地改革
----
二、农业合作化
----
三、人民公社化
----
四、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耕作制度
----
一、作物熟制
----
二、作物种植
--
第三节 作物面积与产量
----
一、作物面积
----
二、作物产量
--
第四节 作物品种
----
一、品种演变
----
二、良种选育
--
第五节 作物栽培
----
一、水稻
----
一、三麦
----
二、棉花
----
四、油菜
----
五、病虫害防治
--
第六节 作物肥料
----
一、有机肥
----
二、无机肥
--
第七节 农具 农机
----
一、农具
----
二、农机
--
第八节 服务机构
----
一、农机服务站
----
二、农村经营管理站
----
三、农业服务中心
--
第九节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
一、丹阳市同乐面粉有限公司
----
二、丹阳市正大油脂有限公司
----
三、丹阳市永兴面粉有限公司
第五章 林牧渔业
--
第一节 蚕桑业
----
一、面积与产量
----
二、品种
----
三、桑田管理
----
四、蚕的饲养
----
五、蚕茧处理
--
第二节 林业
----
一、用材林
----
二、经济林
----
三、风景林
----
四、花卉盆景
--
第三节 牧业
----
一、家畜
----
二、家禽
----
三、特种动物
--
第四节 渔业
----
一、面积与产量
----
二、品种与养殖
----
三、经营管理
--
第五节 多种经营
----
一、蔬菜
----
二、食用菌
----
三、珍珠蚌
----
四、编织品
--
第六节 服务机构
----
一、吕城畜牧兽医技术推广服务站
----
二、多种经营技术推广站
第六章 水利
--
第一节 河道治理
----
一、老河浚修
----
二、新河开挖
--
第二节 闸涵修造
----
一、水闸修造
----
二、涵洞修造
--
第三节 农田灌排
----
一、电力灌溉站建设
----
二、灌排渠道建设
--
第四节 农田整治
----
一、平整土地
----
二、架设农桥
--
第五节 体制改革
第七章 工业
--
第一节 工业所有制
----
一、私营手工业与工业
----
二、国有工业
----
三、乡镇工业
----
四、民营工业
----
五、校办工业
--
第二节 工业门类
----
一、电热合金
----
二、化工涂料
----
三、轻纺服装
----
四、粮油加工
----
五、机械制造
----
六、建筑行业
----
七、其他行业
--
第三节 工业园
----
一、吕城工业园
----
二、运河工业园
----
三、东村工业园
--
第四节 企业选介
----
一、江苏丹毛纺织有限公司
----
二、丹阳市同乐面粉有限公司
----
三、丹阳市精密合金厂
----
四、丹阳四达化工有限公司
----
五、江苏顺发电热材料有限公司
----
六、江苏轻扬电镀有限公司
----
七、丹阳市龙鑫合金有限公司
----
八、丹阳市建材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六节 供电用电
----
一、发电
----
二、供电
----
三、用电
----
四、电力管理
第八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建设规划
----
一、集镇规划
----
二、村庄规划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一、街市布局
----
二、道路 桥梁
----
三、供水 排水
----
四、护岸 护坡
----
五、路灯
----
六、居民住宅
----
七、园林绿化
----
八、环境卫生
----
九、主要建筑
--
第三节 村庄建设
----
一、村民住宅
----
二、农村道路
第九章 商贸 服务业 工商行政
--
第一节 商业概况
----
一、古代商业
----
二、民国时期商业
----
三、解放后商业
--
第二节 商业体制
----
一、国营商业
----
二、集体商业
----
三、私营商业
--
第三节 商贸形态
----
一、个体摊点
----
二、综合商店
----
三、专营店
----
四、连锁超市
----
五、专业市场
--
第四节 商贸经营
----
一、农产品购销
----
二、生产资料供应
--
第五节 传统服务业
----
一、饮食业
----
二、住宿业
----
三、理发业
----
四、浴室业
----
五、茶水业
----
六、修理业
----
七、文书打印业
----
八、照相业
--
第六节 工商行政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工商登记
----
三、商标注册
----
四、市场监管
----
五、质量督查
第十章 邮政 电信 交通
--
第一节 邮政
----
一、机构沿革
----
二、邮路
----
三、邮政业务
--
第二节 电信
----
一、有线电话
----
二、移动电话
--
第三节 交通
----
一、水路
----
二、公路
----
三、铁路
----
四、航空
----
五、交通管理和运输机构
第十一章 财税金融
--
第一节 财政
----
一、财政机构
----
二、财政体制
----
三、财政收支
--
第二节 税务
----
一、田赋
----
二、农业税
----
三、工商税
----
四、机构与管理
--
第三节 金融
----
一、金融单位
----
二、货币
----
三、存款储蓄
----
四、信贷
--
第四节 保险
第十二章 政党 群团
--
第一节 政党
----
一、中国共产党
----
二、中国国民党
--
第二节 群众团体
----
一、工会
----
二、共产主义青年团
----
三、少年先锋队
----
四、妇女联合会
----
五、农民协会
第十三章 政权机构
--
第一节 权力机构
----
一、历届人民代表大会
----
二、选举代表
----
三、依法履职
----
四、代表活动
--
第二节 政府机构
----
一、机构沿革
----
二、新中国成立后吕城历届政府主要政务
第十四章 民政 劳动 人事
--
第一节 民政
----
一、拥军优属
----
二、抚恤
----
三、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四、社会救济
----
五、社会福利
----
六、婚丧管理
----
七、地名管理
--
第二节 劳动
----
一、劳动制度
----
二、劳动就业
----
三、劳动管理
----
四、劳动保障
--
第三节 人事
第十五章 政法
--
第一节 民国警政
--
第二节 人民公安
----
一、机构
----
二、户政
----
三、社会治安
----
四、政治保卫
----
五、交通管理
----
六、消防
--
第二节 司法
----
一、机构
----
二、法律服务
----
三、法制宣传
----
四、民事调解
--
第三节 人民法庭
第十六章 军事
--
第一节 兵役
----
一、募兵与征兵制
----
二、志愿、义务兵役制
----
三、预备役制
--
第二节 驻军
----
一、古代驻军
----
二、近代驻军
----
三、解放后驻军
--
第三节 军事设施
--
第四节 战事
----
一、古代战事
----
二、近代战事
----
三、解放后战事
------
附:日军暴行录
--
第五节 人民武装部
--
第六节 民兵
----
一、组织建设
----
二、军事训练
----
三、政治教育
----
四、革命斗争与社会活动
第十七章 教育
--
第一节 私塾书院
----
一、私塾
----
二、书院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一、发展历程
----
二、中心幼儿园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一、发展历程
----
二、吕城中心小学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一、发展历程
----
二、吕城初级中学
----
三、吕城高级中学
--
第五节 成人教育
第十八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农业科技
----
一、科技组织
----
二、科技队伍
----
三、科技活动
----
四、科技成果
--
第二节 工业科技
----
一、科研机构
----
二、科研队伍
----
三、科研项目
----
四、科研投入
----
五、科研成果
--
第三节 青少年科技
第十九章 文化体育
--
第一节 文化事业单位
----
一、文化站
----
二、广播电视服务站
--
第二节 文化娱乐设施
----
一、书店
----
二、图书馆
----
三、影剧院
----
四、农村电影放映队
--
第三节 群众文化活动
----
一、传统文艺
----
二、戏曲演唱
----
三、文艺宣传
--
第四节 文学艺术
----
一、文学作品
----
二、书法 绘画
----
三、音乐 舞蹈
----
四、绣品 盆景
--
第五节 新闻报道
--
第六节 文物
----
一、古建筑
----
二、石刻
----
三、金银器
----
四、古树名木
--
第七节 体育
----
一、球类
----
二、游泳
----
三、太极拳
----
四、健身舞
----
五、田径
第二十章 卫生
--
第一节 医疗单位
----
一、诊所 医院
----
二、药店
--
第二节 医疗制度
----
一、公费医疗
----
二、合作医疗
----
三、医疗保险
----
四、乡村医生
--
第三节 传染病防治
----
一、血吸虫病防治
----
二、霍乱(副霍乱)防治
----
三、流行性出血热防治
----
四、结核病防治
----
五、病毒性肝炎防治
----
六、脊髓灰质炎防治
----
七、伤寒(副伤寒)防治
----
八、疟疾防治
----
九、非典型性肺炎预防
--
第四节 妇幼保健
----
一、孕产妇保健
----
二、妇女病查治
----
三、少儿保健
--
第五节 爱国卫生运动
第二十一章 社会生活
--
第一节 人民生活
----
一、经济收入
----
二、住房
----
三、衣着
----
四、饮食
----
五、出行
--
第二节 民俗
----
一、时令习俗
----
一、节日习俗
----
三、婚丧喜庆习俗
----
四、民间礼俗
----
五、庙会 集场 荷灯会
----
六、生产习俗
----
七、生活习俗
--
第三节 新风尚
----
一、男女平等
----
二、婚事新办
----
三、尊老爱幼
----
四、见义勇为
----
五、乐善好施
--
第四节 语言
----
一、方言
----
二、谚语
----
三、歇后语
--
第五节 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基督教
------
附:吕城镇、运河镇寺庙庵堂
--
第六节 姓氏 宗祠
----
一、姓氏
----
二、宗祠
----
三、族规、家训
笫二十二章 传说轶事民谣
--
第一节 人物与史实传说
----
一、孙权射虎
----
二、吕蒙稻草筑城退曹兵
----
三、陈瑶抗倭
--
第二节 神话与其他传说
----
一、吕城不建关帝庙
----
二、吕洞宾泰定桥上卖汤团
----
三、俞伯牙六桩桥头觅知音
----
四、孟姜女过吕城
----
五、无心白果的来历
----
六、颜良救驾
----
七、黄姓始祖的来历
----
八、陈八大王斗邪恶
----
九、荷花池的来历
----
十、圣旨路的来历
----
十一、吕大仙搭救姜尚书
----
十二、“内当家”的由来
----
十三、清明上坟拗杨柳
--
第三节 革命斗争轶事
----
一、泰定桥上毙日军
----
二、抗日女英雄葛王氏
----
三、诱杀汉奸
----
四、夜半挫敌护北撤
----
五、智缴伪警察局枪支
----
六、虎狼窝里劫枪弹
--
第四节 民间歌谣
----
一、长工说地主
----
二、说唱十张台子
第二十三章 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略
----
一、古代名人
------
吕蒙
------
周孚
------
王琏
------
李肇龙
------
朱章华
------
丁梦兰
----
二、近现代名人
------
黄之晋
------
沈揆百
------
陈兆蘅
------
戴盆天
------
叶静
------
朱惺公
------
眭宗熙
------
严晙
------
张纯瓦
------
严以德
------
彦军
------
赵禹珍
------
尹德生
------
金宏猷
----
三、革命烈士
------
陈作范
------
徐步庭
------
杨亦康
------
姚龙夫
------
李炳庚
------
朱爱忠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一、军政界
------
蒋铮
------
黄志林
------
张晓齐
------
朱志南
------
陈锡文
------
朱伟成
------
刘永忠
------
李亚平
------
黄火星
------
赵先良
----
二、教育界
------
严灏景
------
朱荣庭
------
袁金华
------
康静华
------
姜希平
------
姜仁元
------
蒋月娥
------
曾文火
------
程康华
------
陈卫元
------
景亭
------
袁春凤
------
姜国定
------
王城
------
朱方亮
------
王巍
------
周剑秋
------
杨仲轩
----
三、科技界
------
汤玉庚
------
张祖翰
------
姜新亚
------
陈宁庆
------
张俊如
------
朱家琦
------
冷鸿钧
------
金宏谟
------
程槐卿
------
朱珍华
------
蒋筱梅
------
程培林
------
吴金虎
------
董晓心
------
张玉琴
------
蔡松青
------
朱家麒
------
朱家骏
------
何联民
------
杨庆大
------
花沭成
----
四、新闻 司法文艺界
------
何近兰
------
陈燮梅
------
焦国英
------
严晖
------
陆薇薇
------
武锁富
------
徐志敏
----
五、企业界
------
王荣金
------
钱金祥
------
徐荣良
------
万柏方
--
第三节 人物名录
----
一、革命烈士名录
----
二、劳动模范名录
----
三、乡贤名录
----
四、先进人物名录
附录
--
一、文献
--
二、碑记
--
三、艺文
----
(一)黄之晋·自题《吕城杂咏》
----
(二)历代名人咏吕城
后记
为编纂《丹阳市吕城镇志》提供资料的单位和个人名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