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工学院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学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包括系(部)专业、教师、学生、办学设施、思想政治教育、教育行政工作等。
内容时限:
1974-1992
出版时间:
1994年09月
目录
封面
云南工学院志
题词
目录
序一
序二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创建与发展
--
第一节创建
----
一、创建经过
----
二、校址、校舍
----
三、艰苦办学
----
四、拨乱反正
--
第二节发展
----
一、坚持办学方向,确定办学思路
----
二、适应社会需要,调整教育结构
----
三、加强队伍建设,提高师资水平
----
四、多方筹集资金,改善办学条件
----
五、进行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
----
六、开展科学研究,服务经济建设
----
七、实行对外开放,增强办学活力
第二章系(部)专业
--
第一节系(部)设置
----
一、机械工程系
----
二、汽车工程系
----
三、电气工程系
----
四、电力工程系
----
五、计算机科学系
----
六、建筑学系
----
七、建筑工程系
----
八、化工轻工工程系
----
九、管理工程系
----
十、基础课部
----
十一、社会科学部
----
十二、军事体育课部
--
第二节专业设置
----
一、机械制造工艺与设备专业
----
二,热加工工艺及设备专业
----
三、工业造型设计专业
----
四、内燃机专业
----
五、汽车专业
----
六、汽车运用工程专业
----
七、工业电气自动化专业
----
八、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专业
----
九、热能动力工程专业
----
十、水利水电动力工程专业
----
十一、水利水电工程建筑专业
----
十二、计算机及应用专业
----
十三、建筑学专业
----
十四、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专业
----
十五、公路与城市道路工程专业
----
十六、建设工程造价与管理专业
----
十七、化工设备与机械专业
----
十八、化学工程专业
----
十九、制糖工程专业
----
二十、制浆造纸工程专业
----
二十一、食品工程专业
----
二十二、工业管理工程专业
----
二十三、城镇经济管理专业
----
二十四、公共关系学专业
--
第三节成人教育部
----
一、机构设置
----
二、专业设置
第三章教 师
--
第一节教师构成
----
一、教师数量
----
二、职务结构
----
三、学历结构
----
四、年龄结构
----
五、来源结构
--
第二节队伍建设
----
一、聘进学科带头人
----
二、加强中年教师的培养提高
----
三、委托代培研究生,充实青年教师队伍
--
第三节职称改革
----
一、专业技术职称的评定
----
二、职称改革
--
第四节师资管理
第四章学生
--
第一节学生概况
----
一、类型和层次
----
二、生源分布
----
三、少数民族学生
----
四、学生素质
--
第二节招生
----
一、招生计划
----
二、招生体制
----
三、招生制度的改革
--
第三节学位
----
一、学士学位
----
二、硕士学位
--
第四节毕业分配
----
一、“文化大革命”期间的分配
----
二、恢复高考制度以来的分配
--
第五节班主任工作
----
一、配备
----
二、职责和权利
----
三、管理和考核
--
第六节学生管理
----
一、重要规章制度
----
二、入学教育与毕业教育
----
三、学生素质综合考评
----
四、奖励与惩处
----
五、人民助学金
第五章办学设施
--
第一节基本建设
----
一、机构沿革
----
二、征地
----
三、投资
----
四、建筑
----
五、基础设施
--
第二节图书馆
----
一、馆舍、设备
----
二、馆藏、经费
----
三、工作人员
----
四、机构及职责
----
五、管理制度
----
六、读者服务
----
七、系资料室
--
第三节实验室
----
一、实验室建设
----
二、管理机构与任务
----
三、实验技术人员队伍
----
四、实验室条件
----
五、对外服务
--
第四节校内实习基地
----
一、实习工厂
----
二、食品中试车间
----
三、汽车修理厂
--
第五节体育设施
----
一、场地
----
二、器材
----
三、经费
第六章思想政治教育
--
第一节队伍建设
----
一、队伍的发展
----
二、培训提高
----
三、职务评定
--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
----
一、机构设置
----
二、课程设置
----
三、理论研究
----
四、规章制度
--
第三节思想品德和形势政策教育
----
一、机构变迁
----
二、教育内容
----
三、理论研究
--
第四节社会主义法制教育
--
第五节教书育人
--
第六节社会实践
第七章教 学
--
第一节教学计划
----
一、计划的制订与修订
----
二、课程设置
--
第二节教学改革
----
一、专业调整与改造
----
二、单项课程改革试点
----
三、实践环节改革试点
----
四、综合改革试点
----
五、主要课程建设
--
第三节教材建设
--
第四节实验
----
一、实验教学
----
二、管理与改革
--
第五节实习
----
一、院内实习
----
二、院外实习
--
第六节设计
----
一、课程设计
----
二、毕业设计(论文)
--
第七节公益劳动
--
第八节电化教育
----
一、电教室
----
二、电化教育
--
第九节教学管理
----
一、规章制度
----
二、教研室管理
----
三、学生学籍管理
----
四、教学常规管理
--
第十节教育评估
----
一、专业评估试点
----
二、校办工厂评估
----
三、课程评估
----
四、省内单项评估
--
第十一节研究生教育
----
一、培养与考核
----
二、管理
--
第十二节成人教育
----
一、夜大学
----
二、专业证书班
----
三、岗位培训
----
四、高等教育自学考试
----
五、成人业余中专班
第八章科学研究
--
第一节 研究所、室
----
一、研究所、室设置
----
二、部分研究所、室简介
--
第二节科研项目、经费
----
一、计划
----
二、项目申报与审批
----
三、经费与管理
--
第三节重点学科
----
一、申报依据
----
二、经费与管理
----
三、学科建设与验收
--
第四节成果
----
一、成果鉴定、登记
----
二、申报奖励
--
第五节科技开发与成果推广
----
一、组织机构
----
二、开发与推广
--
第六节科技产业
----
一、联合体
----
二、科技产业
--
第七节专利工作
--
第八节学术刊物
----
一、《云南工学院学报》
----
二、《高教研究》
--
第九节科研管理
----
一、机构、职责
----
二、管理条例及办法
第九章军训、体育、校园文化
--
第一节军事训练
----
一、军训的地位、作用和任务
----
二、军事训练
----
三、国防教育
----
四、国防教育评估
--
第二节体育课
----
一、体育课的任务
----
二、教学与改革
--
第三节群体活动
----
一、院代表队
----
二、院内体育比赛及课外体育活动
----
三、承办大型体育比赛及训练班
--
第四节校园文化
----
一、学生活动
----
二、教工活动
第十章党政群团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
一、党委组成
----
二、思想建设
----
三、党的建设
----
四、统战工作
----
五、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二节院行政
----
一、领导体制
----
二、行政机构
--
第三节民主党派
----
一、中国民主同盟云南工学院支部
----
二、九三学社云南工学院支社
----
三、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云南工学院支部
----
四、中国致公党云南工学院支部
--
第四节工会、教代会
----
一、工会
----
二、教代会
--
第五节共青团、学生会、研究生会
----
一、团委、学生会
----
二、研究生会
----
三、重大活动
--
第六节其他群众团体
----
一、云南工学院侨联小组
----
二、挂靠云南工学院的学会
第十一章对外开放
--
第一节国内校际合作
----
一、签订校际协议
----
二、建立西南地区地方工科院校协作会
--
第二节社会联系
----
一、与企业合作办学
----
二、与部门合作办学
----
三、与地(州)县合作办学
----
四、科技合作
--
第三节国际合作与交流
----
一、校际合作
----
二、出国留学
----
三、出国考察访问,堵调
----
四、参加国际学术会议
----
五、引进工作
--
第四节外事管理
第十二章教育经费
--
第一节教育事业费
--
第二节固定资产投资
--
第三节预算外经费
----
一、单位资助款详表
----
二、意大利政府赠款
----
三、世界银行贷款
--
第四节学院基金
--
第五节财务管理
----
一、预算内资金管理
----
二、基金管理
--
第六节财务监督与审计
--
第七节办学效益分析
----
一、单位教育投资的产出效益
----
二、人才资源利用效益
----
三、规模结构效益
----
四、人才成本分析
----
五、社会适应效益
----
六、科研和社会服务效益
第十三章后 勤
--
第一节概况
----
一、机构设置
----
二、总务处人员更迭
----
三、后勤改革
----
四、管理制度
--
第二节膳食
----
一、食堂
----
二、副食品加工
----
三、人员培{JIl
----
四、经营管理
--
第三节房产管理
----
一、庚巧t
----
二、住房分配
----
三、管理改革
----
四、修缮
--
第四节卫生保健
----
一、机构
----
二,医疗保健
----
三、管理
----
四、计划生育
--
第五节幼儿园
--
第六节公用设施
----
一、车队
----
二、动力
--
第七节校园管理
----
一、环境卫生
----
二,校园绿化美化
----
三、义务植树
----
四、小农贸市场
--
第八节学生宿舍管理
--
第九节服务型产业
第十四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人事
----
一、管理职能
----
二、机构编制
----
三、调配与聘进
----
四、考核与奖惩
----
五、教职工培养
----
六、人事制度改革
--
第二节工资、福利
----
一、工资管理
----
二、工资调整变动
----
三、其他津贴
----
四、职工福利
----
五、退休、退职
--
第三节离退休工作
----
一、学习
----
二、活动
----
三、福利
----
四、再作贡献
--
第四节保卫工作
----
一、任务
----
二、政保
----
三、治保
----
四、刑侦
----
五、消防
----
六、户籍
--
第五节档案
----
一、档案材料收集
----
二、档案整理
----
三、档案管理
----
四、检索及资料汇编
----
五、档案工作统计
----
六、人事档案
第十五章人 物
--
第一节人物简介
----
唐登岷
----
陈军
----
潘明
----
于仪
----
周学相
----
陈继海
----
贺孝先
----
王飚
----
范家参
----
胡志勇
----
李崇孝
----
熊秉衡
----
李元禄
----
余永强
----
罗永康
----
徐思淑
----
雍岐龙
----
王展飞
----
孟寿康
----
盛登科
----
陈月凤
----
李时荣
----
王庆德
----
张致中
--
第二节人物表
----
一、党委副书记、副院长12人简历表
----
二、教授39人简历表
--
第三节人名录
----
一、在职副高职176人人名录
----
二、巳离退休副高职72人人名录
----
三、已调离副高职人9人名录
----
四、云南工学院表彰先进人名录
编后记
编纂人员名录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