潮阳县水利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内容:本详今略古的原则,全志共30万字,建国前文字占二成、建国后占八成。卷首为概述、大事记;正文分16章,即水系、水资源、水旱灾害,防汛抗旱救灾、水利基础工作、围垦、河道整治、枢纽工程建设、防洪(潮)治涝、灌溉供水、水力发电、水土保持、工程施工、工程管理、水利科技、水政,卷未治水人物、附录、跋、编志始未,共分54节63目。图表、黑白照片插入有关章节,彩色照片则汇置卷首。部分资料分题编成专缉.另册存档。
目录
封面
潮阳县水利志
序
图片
--
飞机航摄海门湾桥闸、拦海大坝全景
--
下中:桥闸上游侧视
--
潮阳第一宗大型工程——练江水闸下游侧视
--
练江中游井仔湾裁弯改直河段
--
古老的引水工程——潮水溪中游
--
全县最大水库——秋风水库大坝迎水坡
--
全县第一座中型水库——河溪水库
--
洪口岸.上金溪水库的大坝、涵管进水塔、坝后水电站
--
1.一级水库
--
2.二级水库
--
3.二级电站与发电车间(4)
--
5.一级电站(前面为二级库湾)
--
6.三级(五沟)坝后水电站
--
1.红场水库、右下(4)泄洪闸进口
--
2.三级电站进水渠首——锣鼓陂闸
--
3.秋风坝后电站(四级)
--
5.红场二级电站
--
6.红场三级电站
--
7.二级电站中控室
--
8.洪口岸水库坝后电站
--
1.南山截洪下游河道及东干渠渡槽桥、下(4)截洪起点上金溪白漫溪隧洞进口
--
2.潮阳第一座电灌站华美灌渠
--
3.飞英水库自来水厂一角
--
5.从新铺、河溪等水库取水的县城自来水厂一角
--
6.牛田洋堤中段桑田石堤与水闸
--
7.秋风水库-干防渗渠
--
1.牛田洋垦区远眺
--
2.下金溪水库九斗尾库湾农民游览区
--
3.秋风水库养鳗场一角
--
4.潮阳机械疏浚队的吸泥船在作业中
--
5.北港河上埔头桁架拱桥
--
水利电力局办公楼
--
《湖阳县水利志》稿复审会合影
--
1958年6月11日中共中南局第一书记兼广东省委第一书记陶铸,同省委书记区梦觉(女),副省长林锵云,中南局秘书长吴南生第一行在油头专署专员詹泽平、潮阳县委第一书记郭春、张正甫.等陪同下,检查潮阳县生产建设。
--
在金浦视察田间排灌渠及平整耕地
--
1956年春(右后起)郑希、郭春、李风、陈光(左后起)郭利、郑耀、马诚、廖源在下金溪水库工地。
--
潮阳县水利工程分布图
《潮阳县水利志》编纂组
前言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水系
--
第一节 练江
----
一、干流
----
二、支流
------
1)金溪
------
2)利陂水
------
3)两英河
------
4)大寮水
------
5)龙溪
------
6)贵屿水
------
7)谷饶水
------
8)练北水
------
9)太和水
------
10)七里港水
------
11)东岩水
--
第二节 榕江
----
一、干流
----
二、支流
------
1)下寮水
------
2)砾吼水
------
3)西胪水
------
4)河溪
------
5)华阳水
--
第三节 濠江
--
第四节 其它河道
----
一、棉城运河
----
二、大湖坑
----
三、华林水
----
四、雷岭河
第二章 水资源
--
第一节 水资源量
----
一、地表水
----
二、地下水
----
三、供水、需求
--
第二节 水质
----
一、地表水质
----
二、地下水质
--
第三节 水力蕴藏量
--
第四节 潮汐
第三章 水旱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旱灾
第四章 防汛、抗旱、救灾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一、指挥机构
----
一、汛前准备
----
三、水情传递
--
第二节 抗灾救灾纪实
----
一、1950年5月、10月抗灾纪实
----
一、1953年5月、9月抗灾纪实
----
三、1955年抗旱纪实
----
四、1956年春、夏、秋抗旱纪实
----
五、1960年抗旱抗洪斗争纪实
----
六、1962年抗灾纪实
----
七、1963年特大旱灾抗旱纪实
----
八、1969年7月28日强台风暴潮抗灾救灾
----
九、1977年抗旱纪实
----
十、1983年6月19日抗洪纪实
------
附记:民间祈雨
第五章 水利基础工作
--
第一节 水文测验
----
一、测报站(点)
----
二、水文调查
--
第二节 水利勘测
----
一、勘探
----
一、测绘
--
第三节 水利规划
----
一、治理练江规划
----
二、全县性水利规划
----
三、水利区划
--
第四节 技术培训
----
一、技术培训班
----
二、技术文化补课
第六章 围垦
--
第一节 练江垦区
----
一、中游围田区
----
二、龟海垦区
--
第二节 榕江垦区
----
一、南岸围田区
----
二、牛田洋垦区
------
1)新白屿围
------
2)鲑头围
------
3)西胪31斗围
------
4)西桑联围
------
5)河溪61斗围
------
6)河溪31斗围
------
7)三屿围
--
第三节 濠江垦区
第七章 河道整治
--
第一节 城河整治
--
第二节 练江干流整治
----
一、裁弯
----
二、展宽
------
1)中游河槽
------
2)英西港
------
3)下游河槽
----
三、开凿龟海新河槽
----
四、机械疏浚
--
第三节 练江支流整治
----
一、北港运河
----
二、篮兜河
----
三、南港河
----
四、其它支流
--
第四节 其它河道整治
----
一、华阳水
----
一、河溪
----
三、西胪水
----
四、金玉砾吼水
----
五、河浦五南水
----
六、河浦水
----
七、大湖坑
----
八、华林坑
----
九、雷岭河
--
第五节 护岸
--
第六节 桥梁
第八章 枢纽工程建设
--
第一节 练江控制闸坝
----
一、练江水闸
----
二、海门湾闸坝
--
第二节 骨干水库
----
一、秋风水库
----
一、红场水库
----
三、洪口(举)水库
----
四、河溪水库与飞英水库
----
五、金溪水库
----
六、龙溪梯级水库
第九章 防洪(潮)治涝
--
第一节 堤围
----
一、榕江防潮堤
----
一、练江堤围
----
三、濠江河浦堤围
--
第二节 涵闸
--
第三节 截洪
--
第四节 电动排涝泵站
----
一、南阳围马望电排站
----
二、金浦龟山围电排泵站
第十章 灌溉、供水
--
第一节 井、窟
--
第二节 提水工程
----
一、人力提水工具
----
二、机、电提水泵
--
第三节 引水工程
----
一、潮水溪
----
二、榕江三洲南岸引水工程
----
三、练江南北岸引水渠
------
考:仙陂兴建于1700多年前
--
第四节 蓄水工程
----
一、水库
----
二、河涌
--
第五节 输水工程
----
一、明渠
------
1)渠道的改造与配套
------
2)渠道防渗
----
二、输水管道
第十一章 水力发电
--
第一节 县办水电站
----
一、两英河梯级水电站
------
1)秋风水电站
------
2)红场二级水电站
------
3)红场一级水电站
------
4)红场三级水电站
------
5)洪口(攀)水电站
----
二、龙溪梯级水电站
------
1)龙溪一级水电站
------
2)龙溪二级水电站
------
3)龙溪三级(五沟)水电站
------
4)小龙溪水电站
----
三、其它水库坝后电站
------
1)河溪水电站
------
2)上金溪水电站
--
第二节 区、乡办小水电站
----
一、金玉区(砾)吼水电站
----
一、雷岭区龟山水电站
--
第三节 输、变、配电网络
第十二章 水土保持
--
第一节 水土流失
--
第二节 水土治理
----
一、城河流域治理
----
二、七里港流域治理
第十三章 工程施工
--
第一节 施工领导
----
一、机构
----
二、民工
--
第二节 建设投资
----
一、用工
----
二、筹资
--
第三节 施工管理
----
一、安全管理
----
二、质量验收
--
第四节 施工机具
----
一、土方
----
二、圬工
----
三、运输
第十四章 工程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一、县管机构
----
二、区(镇)管机构
----
三、乡(村)管队伍
--
第二节 制度
--
第三节 维护、运用
----
一、工程观测
----
二、工程运用
------
1)闸、库控制
------
2)水电调度
----
三、维修养护
------
1)水工维护
------
2)机电修配
--
第四节 用水管理
----
一、管水组织
----
二、管水办法
--
第五节 经营管理
----
一、水费计收
----
二、水电收费
----
三、综合经营
----
四、经济责任制
第十五章 水利科技
--
第一节 技术力量
----
一、技术队伍
----
二、设计能力
--
第二节 技术进步
----
一、水库
------
1)筑坝
------
2)消能
------
3)灌浆
----
二、涵闸桥梁
------
1)软基础加固
------
2)软基施工防水
------
2)闸门与启闭
------
4)拱形桥面板
----
三、机电排灌泵站水工
------
1)圆筒沉井泵室
------
2)罐形充水室试验
----
四、隧道
----
五、水利机械研制
------
1)水力发电机组
------
2)闸门启闭机具
------
3)电动泵
----
六、水利建筑材料
--
第三节 水利电力学会
----
一、学会组织
----
二、学术活动
------
1)历年在水利刊物上发表的文章
------
2)历次年会、会刊交流课题
--
第四节 对外学术交流
第十六章 水政
--
第一节 县水利机构
--
第二节 县水利政令
--
第三节 水库移民安置
----
一、迁安
----
二、扶持
治水人物
--
第一节 人物传
----
一、钟煌高传
----
二、杨健生等抗灾遇难记
--
第二节 人物简介
----
洪圭
----
王銮
----
姜森
----
黄一龙
----
郑君重
----
吴均
----
方耀
----
李海林
----
张瑞江
----
郭清柳
----
林忠英
----
庄炳松
----
詹炳叶
附录
--
第一节 碑记
----
一、重修潮阳县城河记
----
二、东溪(媪)涵记
----
三、勒碑纪念
----
四、练江防潮闸落成纪念碑
--
第二节 诗词、民歌
--
第三节 民谣、谚语
--
第四节 楹联
--
第五节 传说故事
----
一、赤脚大仙堵海口
----
二、陈乌丁倾家修渠
----
三、黄武贤巧调龙舟赛
----
四、水嫁妆
--
第六节 资料选辑目录
----
一、事故记录
----
二、水旱灾资料
----
三、历代水利碑文录
----
四、历代水利纠纷
--
第七节 文存
--
第八节 1986-1990年水利大事记
跋
编志始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