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理白族自治州志 卷五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 卷五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卷包括党派志、政权志、政协志、群团志、人事劳动志、民政志和侨务志。

出版时间: 2000年04月

目录

封面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
版权页
图片
-- 党和国家领导人在大理
---- 1999年5月,江泽民总书记在中共大理州委书记张金康、州长李映德陪同下视察大理
---- 江总书记为白州题词
---- 1996年5月,国务院总理李鹏在云南省委书记高严、省长和志强陪同下在大理视察
---- 1999年8月,国务院总理朱镕基在云南省委书记令孤安、省长李嘉廷陪同下在大理视察
---- 1991年1月,全国政协主席李瑞环在大理视察
---- 1998年5月,国务院副总理李岚清在大理视察。
---- 1985年2月,胡耀邦同志在大理视察
---- 1992年2月,万里同志视察大理旅游商品市场。
---- 1991年2月,乔石同志视察下关茶厂
---- 1992年4月,宋平同志视察周城扎染厂。
---- 1996年4月,刘华清同志在大理访问白族农家。
---- 1961年,陈毅同志陪同缅甸总理吴努在大理访问。
---- 1961年4月,郭沫若同志在大理视察。
---- 1986年10月,班禅大师到大理。
---- 1986年11月,司马义·艾买提同志参加固大理州建州30年州庆活动
-- 党派
---- 1919年赴法国勤工俭学,并于1921年冬参加共产党组织的张伯简。
---- 1921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王复生(前排坐者)是云南的第一个共产党员
---- 毕业于清华大学的施滉(前排右三)是中国共产党早期党员
---- 中共云南省委第一任书记王德三
---- 大理各界群众欢庆云南解放
---- 大理州第四次党代表会在下关召开
---- 大理州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优秀党务工作者表彰大会
---- 大理州宣工作会议
---- “国旗飘飘”爱国主义教育
---- 大理州首届优秀社科、文艺、新闻作品获奖作者表彰大会
---- 纪念爱国将领杨杰诞辰100周年
---- 大理州党史工作会议
---- “七·一”建党节纪念活动
---- 中共大理州直属机关党委建党节联欢晚会
---- 大理州保密工作先进单位、先进个人表彰会
---- 大理州老干部思想政治工作会议
---- 州老干部活动中心
---- 中共大理州委、州政府对台、宗教工作会议
---- 大理州反腐败工作会议
---- 民盟大理市委员会第七次盟代表会代表
---- 民盟大理市委组织专家下乡义诊
-- 政权
---- 州六届人大三次会议在下关召开
---- 州八届人大一次会议在下关召开
---- 《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公布庆祝大会
---- 人大代表下入会场
---- 各族妇女人大代表参政议政
---- 民主选举
---- 人大代表视察广大铁路红岩坡隧道建设情况
---- 庆祝大理白族自治州成立25周年大会
---- 大理白族自治州第十届人民政府第一次全体会议
-- 政协
---- 大理州政协一届一次会议
---- 大理州政协七届一次会议
---- 大理州政协六届四次会议
---- 大理州政协七届十次常委会
---- 云南省八州政协第一次横向联系会议
---- 州政协委员视察广大铁路建设工地
---- 香港澳门地区全国政协委员在大理周城农户家中作调查
---- 州政协干部培训暨经验交流会
---- 州政协举行迎新春茶话会
---- 州政协举办首届书画摄影展览
---- 出席全省、全国劳动模范汇报大会
---- 大理州工会第四次代表大会
---- 欢庆“五一”国际劳动节
---- “五一”青年节联欢晚会
---- 共青团大理州委开展希望工程救助失学少年活动
---- 开展青年志愿者助残活动
---- 共青团大理州委举行“五·四”青年节报告会
---- 大理专区第一届妇女代表会
---- 州妇联开展“国际家庭日”宣传活动
---- 大理州维护妇女权益座谈会
---- 《妇女权益保障法》颁布宣传咨询活动
---- 妇幼保健咨询活动
---- 妇联组织彝族妇女生产刺绣工艺品
---- 鹤庆县妇联组织妇女从事铜器加工
---- 州、市妇联开展“尊老爱幼”活动
-- 人事劳动
---- 全州人事工作会议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事迹报告会
----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会议
---- 大理州人才市场开业
---- 州劳动局举办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制度培训班
---- 州劳动局举办劳动争议促裁干部培训班
---- 职业介绍宣传活动
-- 民政
---- 发放救灾物资
---- 勘界
---- 鹤庆发生强烈地震,州民政局接收社会各界捐款
---- 州党政领导到驻军营地过军事日
---- 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
---- 特等战半英雄安中文作事迹报告
-- 侨务
---- 大理州首届归侨、侨眷代表大会
---- 侨属企业厂长、经理培训班开学典礼
---- 华侨农场的香叶天竺葵种植基地
---- 商务合作座谈会
大理白族自治州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审组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纂班子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编纂人员
目录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总目
党派志
-- 概述
-- 第一章 中共大理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沿革
------ 一 中共滇西工作委员会
------ 二 中共滇西北地委、滇西地委
------ 三 中共大理地方委员会
------ 四 中国人民解放军大理州支左委员会党委
------ 五 中共大理白族自治州核心小组
------ 六 中共大理州委
---- 第二节 县(市)委员会
------ 一 大理市
------ 二 漾濞彝族自治县
------ 三 祥云县
------ 四 宾川县
------ 五 弥渡县
------ 六 南涧彝族自治县
------ 七 巍山彝族回族自治县
------ 八 永平县
------ 九 云龙县
------ 十 洱源县
------ 十一 剑川县
------ 十二 鹤庆县
---- 第三节 党代会
------ 一 中共滇西工委党政军干部代表会议
------ 二 中共大理州第一次代表大会
------ 三 中共大理州第二次代表大会
-- 第二章 中共大理地方组织部门专项工作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一 机 构
------ 二 党员队伍
------ 三 干部的选拔培养
------ 四 落实政策
------ 五 干部教育
------ 六 党校
---- 第二节 宣传教育
------ 一 机构
------ 二 党员教育
------ 三 干部理论教育
------ 四 社会宣传
------ 五 群众性精神文明建设活动
---- 第三节 统一战线工作
------ 一 机构
------ 二 建立反蒋统一战线
------ 三 对台、海外工作
------ 四 民族宗教工作
------ 五 落实统战政策
---- 第四节 纪律检查
------ 一 组织机构
------ 二 党风建设
------ 三 案件查处
---- 第五节 政法工作
---- 第六节 农村工作
------ 一 机构
------ 二 农村主要工作
---- 第七节 保密工作
------ 一 组织机构
------ 二 宣传教育
------ 三 失泄密查处
---- 第八节 老干部工作
------ 一 老干部情况
------ 二 机构
------ 三 组织开展活动
---- 第九节 州直机关党委工作
------ 一 机构设置
------ 二 组织建设
---- 第十节 党史资料征集与研究
---- 第十一节 党委办公室工作
------ 一 机构
------ 二 文秘行政
------ 三 调研
------ 四 机要
------ 五 信访
-- 第三章 中共大理地方组织重大活动
----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
------ 一 武装斗争
------ 二 建立人民政权
---- 第二节 社会主义改造
------ 一 清匪反霸
------ 二 减租退押
------ 三 抗美援朝
------ 四 土地改革
------ 五 镇压反革命
------ 六 三反五反
------ 七 一化三改造
------ 八 肃反 审干
---- 第三节 开始全面建设社会主义
------ 一 整风反右
------ 二 “大跃进”和人民公社化
------ 三 社会主义教育运动
---- 第四节 “文化大革命”
------ 一 大理州“文化大革命”运动的兴起
------ 二 全面内乱
------ 三 三支两军
------ 四 斗、批、改
------ 五 批林批孔
------ 六 反击右倾翻案风
------ 七 工业学大庆
------ 八 农业学大寨
---- 第五节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 一 揭、批、查
------ 二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三 工交企业改革
------ 四 流通体制改革
------ 五 财税金融体制改革
------ 六 教育体制改革
------ 七 科技体制改革
------ 八 机构改革
------ 九 对外开放
-- 第四章 中国国民党大理地方组织
---- 第一节 组织
---- 第二节 活动
------ 一 宣传
------ 二 反共
------ 三 协助推行政令
---- 第三节 三青团
-- 第五章 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大理地方组织
------ 一 组织
------ 二 活动
---- 第二节 中国国民党革命委员会大理地方组织
------ 一 组织
------ 二 活动
---- 第三节 九三学社大理地方组织
------ 一 组织
------ 二 活动
---- 第四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大理地方组织
------ 一 组织
------ 二 活动
---- 第五节 中国民主建国会大理地方组织
------ 一 组织
------ 二 活动
政权志
-- 概述
-- 第一章 权力机构
----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民意机构
----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权力机构
------ 一 自治州建立前的权力机构
------ 二 自治州建立后的权力机构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州人民代表大会
------ 一 第一届至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二 大理州革命委员会
------ 三 第六届至第八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县(市)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州人大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常务委员会
---- 第二节 专门委员会
---- 第三节 办公室
-- 第四章 州人大职权
---- 第一节 民族立法
------ 一 《大理白族自治州自治条例》
------ 二 单行条例
---- 第二节 决议 决定
---- 第三节 监督
------ 一 审议工作报告
------ 二 执法检查
------ 三 视察
------ 四 审查案件 受理审诉、控告和质询
---- 第四节 人事任免
---- 第五节 代表选举
------ 一 乡(镇)、县级直接选举
------ 二 州人大代表的名额和产生
-- 第五章 地方政权
---- 第一节 南诏地方政权
------ 一 政区
------ 二 世系(蒙氏10代)
------ 三 官制
---- 第二节 大理国地方政权
------ 一 政区
------ 二 世系(段氏22代)
------ 三 官制
---- 第三节 元明清地方政权
------ 一 元代
------ 二 明代
------ 三 清代
------ 四 农民起义军政权
---- 第四节 民国地方政权
------ 一 地方政权设置
------ 二 大理地区所辖县政府
------ 三 基层政权
-- 第六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州人民政府
------ 一 大理地区专员公署
------ 二 大理州人民委员会
------ 三 大理州革命委员会
------ 四 大理州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县(市)人民政府
------ 一 专署所辖县(市)
------ 二 自治州所辖县(市)人民委员会
------ 三 自治州所辖县(市)革命委员会
------ 四 自治州所辖县(市)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基层政权
-- 第七章 政务纪略
---- 第一节 南诏至民国时期政事
------ 一 南诏至清代政事
------ 二 杜文秀政权政事
------ 三 民国时期政务
---- 第二节 人民政府政务
------ 一 大理专员公署政务
------ 二 大理州人民委员会政务
------ 三 大理州革命委员会政务
------ 四 大理州人民政府政务
政协志
-- 概述
-- 第一章 机构
---- 第一节 政协大理州委员会
------ 一 历届委员会
------ 二 秘书处
------ 三 专门委员会
---- 第二节 县(市)政协
-- 第二章 会议
---- 第一节 全体委员会议
------ 一 第一届全体委员会议
------ 二 第二届全体委员会议
------ 三 第三届全体委员会议
------ 四 第四届全体委员会议
------ 五 第五届全体委员会议
------ 六 第六届全体委员会议
------ 七 第七届全体委员会议
---- 第二节 常务委员会议
------ 一 第一届常务委员会议
------ 二 第二届常务委员会议
------ 三 第三届常务委员会议
------ 四 第四届常务委员会议
------ 五 第五届常务委员会议
------ 六 第六届常务委员会议
------ 七 第七届常务委员会议
-- 第三章 职能
---- 第一节 协商 监督
---- 第二节 学习
---- 第三节 提案 信访
------ 一 提案
------ 二 信访
---- 第四节 文史资料
---- 第五节 咨询 服务
------ 一 经济建设
------ 二 教育 文化 卫生
---- 第六节 民族、宗教、“三胞”联络工作
------ 一 民族工作
------ 二 宗教工作
------ 三 “三胞”联络工作
群团志
-- 概述
-- 第一章 工会组织
---- 第一节 工人运动
------ 一 大理地区的工人阶级
------ 二 工人阶级的生活
------ 三 罢工斗争
---- 第二节 组织
------ 一 民国时期的工会
------ 二 大理州的工会
---- 第三节 大理州历次工会代表大会
------ 一 第一次代表大会
------ 二 第二次代表大会
------ 三 第三次代表大会
------ 四 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工会工作
------ 一 劳动竞赛
------ 二 合理化建议和技术革新
------ 三 评选劳动模范
------ 四 企业民主管理
------ 五 职工生活
------ 六 劳动保护
------ 七 女职工工作
------ 八 思想政治教育
------ 九 业余教育
------ 十 文化生活
------ 十一 体育活动
-- 第二章 青年组织
---- 第一节 青年运动
---- 第二节 青年组织
------ 一 中国民主青年同盟大理地方组织
------ 二 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大理地方工作委员会
------ 三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大理州委员会
---- 第三节 共青团大理州历次代表大会
------ 一 第一次代表大会
------ 二 第二次代表大会
------ 三 第三次代表大会
------ 四 第四次代表大会
------ 五 第五次代表大会
------ 六 第六次代表大会
------ 七 第七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青年联合会
---- 第五节 学生会组织
---- 第六节 共青团工作
------ 一 组织建设
------ 二 创先争优
------ 三 植树造林
------ 四 学习教育
------ 五 文体活动
---- 第七节 少年儿童组织
------ 一 少年儿童团
------ 二 少年先锋队
-- 第三章 妇女组织
---- 第一节 妇女解放运动
---- 第二节 大理州妇女联合会
---- 第三节 大理州历次妇女代表大会
------ 一 专区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
------ 二 第一次妇女代表大会
------ 三 第二次妇女代表大会
------ 四 第三次妇女代表大会
------ 五 第四次妇女代表大会
------ 六 第五次妇女代表大会
---- 第四节 妇女工作
------ 一 维护妇女儿童合法权益
------ 二 妇女儿童保健
------ 三 儿童少年工作
------ 四 发挥妇女作用
------ 五 提高妇女素质
------ 六 创建“五好家庭”
------ 七 妇女参政议政
-- 第四章 农民组织
---- 第一节 农会组织
------ 一 农业公会
------ 二 农抗会
------ 三 农民协会
------ 四 贫下中农协会
------ 五 农会
---- 第二节 大理州历次农代会
------ 一 第一次农民代表大会
------ 二 第一次贫下中农代表大会
------ 三 第一次农会代表大会
---- 第三节 农会工作
------ 一 农民协会工作
------ 二 贫下中农协会工作
------ 三 农会工作
-- 第五章 工商联合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一 商会
------ 二 工商联
---- 第二节 商务活动
------ 一 商会会务活动
------ 二 工商联会务活动
人事劳动志
-- 概述
-- 第一章 机构编制
---- 第一节 编制委员会
---- 第二节 整编及改革
------ 一 整顿精简
------ 二 机构改革
---- 第三节 机构设置及人员编制
---- 第四节 区乡人员编制
-- 第二章 干部
---- 第一节 吸收录用
------ 一 录用
------ 二 “工转干”
------ 三 制度改革
---- 第二节 奖惩 任免
------ 一 奖惩
------ 二 任免
------ 三 确定行政职务
---- 第三节 流动调派
------ 一 规定
------ 二 干部调配
---- 第四节 下放干部
------ 一 整风运动
------ 二 “文化大革命”期间
---- 第五节 科技干部
------ 一 状况
------ 二 大、中专毕业生的分配
------ 三 职称评定
------ 四 职务聘任
------ 五 落实政策
------ 六 工作调整
------ 七 人才交流
---- 第六节 统计 档案
------ 一 统计
------ 二 档案
-- 第三章 劳动就业
---- 第一节 就业
------ 一 管理
------ 二 登记
------ 三 经费
---- 第二节 安置
------ 一 失业人员
------ 二 知识青年
------ 三 城镇待业人员
---- 第三节 招收
------ 一 方式
------ 二 对象
---- 第四节 用工
------ 一 固定工
------ 二 临时工
------ 三 亦工亦农
------ 四 民工
------ 五 合同制
---- 第五节 管理
------ 一 计划
------ 二 分配
------ 三 定员定额
------ 四 争议仲裁
------ 五 城镇集体职工
-- 第四章 军转安置
---- 第一节 管理
------ 一 机构
------ 二 编制
------ 三 经费
---- 第二节 转业干部
---- 第三节 复员退伍
---- 第四节 复改转
-- 第五章 培训
---- 第一节 干部
------ 一 省级以上调训
------ 二 专署、各部门培训
---- 第二节 职工
------ 一 就业前
------ 二 在职
---- 第三节 军转
------ 一 文化
------ 二 专业
-- 第六章 劳动保护
---- 第一节 安全生产
------ 一 机构
------ 二 教育
------ 三 检查
---- 第二节 锅炉、压力容器安全
------ 一 锅炉使用
------ 二 锅炉制造、安装
------ 三 锅炉、压力容器事故
------ 四 锅炉检验所
------ 五 矿山安全
---- 第三节 劳保
------ 一 用品
------ 二 食品
---- 第四节 女工保护
---- 第五节 劳动时间
------ 一 工作时间
------ 二 公休
-- 第七章 工资
---- 第一节 民国时期
------ 一 政府官员、职员
------ 二 教职员
------ 三 银行职员
------ 四 电信人员
------ 五 企业
---- 第二节 供给制和薪金制
------ 一 供给制
------ 二 薪金制
---- 第三节 工资改革
------ 一 第一次
------ 二 第二次
------ 三 第三次
---- 第四节 调整工资
------ 一 第一次
------ 二 第二次
------ 三 第三次
------ 四 第四次
------ 五 第五次
------ 六 第六次
------ 七 第七次
------ 八 第八次
------ 九 第九次
------ 十 第十次
------ 十一 第十一次
---- 第五节 工资形式
------ 一 计时
------ 二 计件
------ 三 奖励
---- 第六节 其他工资
------ 一 新参加工作人员
------ 二 转正定级
------ 三 建勤民工、民兵
------ 四 转业、复员退伍军人
------ 五 调动工作
------ 六 受处分人员
------ 七 婚假、丧假、事假
------ 八 节、假日加班加点
---- 第七节 津贴 补贴
------ 一 津贴
------ 二 补贴
-- 第八章 保险 福利
---- 第一节 劳动保险
------ 一 管理
------ 二 离休、退休、退职
------ 三 病假
------ 四 伤、残
------ 五 生育
------ 六 死亡
------ 七 优异保险
---- 第二节 职工福利
------ 一 福利费
------ 二 探亲假
------ 三 休假
---- 第三节 养老保险
------ 一 机构
------ 二 社会统筹
------ 三 基金
-- 第九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人事机构
---- 第二节 劳动机构
民政志
-- 概 述
-- 第一章 基层政权建设
---- 第一节 古代简况
---- 第二节 中华民国时期
------ 一 闾邻制
------ 二 保甲制
---- 第三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
------ 一 民主建政
------ 二 调整区乡公社
------ 三 区乡体制改革
---- 第四节 村(居)民委员会
------ 一 村民委员会
------ 二 居民委员会
-- 第二章 优抚
---- 第一节 褒扬烈士
------ 一 烈士祠堂碑墓
------ 二 烈士
---- 第二节 拥军
---- 第三节 优抚
------ 一 减免
------ 二 代耕
------ 三 补助劳动日
------ 四 发优待金
------ 五 抚恤
------ 六 困难补助
------ 七 入学招工照顾
---- 第四节 扶持
---- 第五节 表彰先进
-- 第三章 安置
---- 第一节 复员转业退伍军人
------ 一 复员转业军人
------ 二 退伍军人
------ 三 伤残病退伍军人
------ 四 军地两用人才
---- 第二节 军队离退休干部
------ 一 安置管理机构
------ 二 接收安置
------ 三 服务管理
---- 第三节 地方退休干部
-- 第四章 救灾
---- 第一节 旱灾
---- 第二节 水灾
---- 第三节 风雹霜雪灾害
---- 第四节 虫兽灾害
---- 第五节 地震灾害
---- 第六节 火灾
---- 第七节 病害
---- 第八节 战祸
-- 第五章 社会救济
---- 第一节 救济社会困难户
------ 一 春夏荒救济
------ 二 冬寒救济
---- 第二节 精减退职职工救济
---- 第三节 双扶
---- 第四节 双储
---- 第五节 积谷
-- 第六章 社会福利
---- 第一节 五保户供养制度
------ 一 沿革
------ 二 分散供养
------ 三 集中供养
---- 第二节 社会福利院
---- 第三节 孤儿院
---- 第四节 荣军疗养所
---- 第五节 精神病养治院
---- 第六节 福利厂
------ 一 下关亚麻厂
------ 二 县(市)福利组
------ 三 下关盲聋福利厂
---- 第七节 残疾人工作
------ 一 盲聋哑人协会
------ 二 学习与就业
------ 三 社会活动
------ 四 按摩诊所与康复中心
---- 第八节 收容遣送
---- 第九节 有奖募捐
-- 第七章 婚姻登记和殡葬改革
---- 第一节 宣传贯彻婚姻法
---- 第二节 婚姻登记
------ 一 登记机关
------ 二 结婚登记
------ 三 离婚登记
------ 四 复婚登记
------ 五 涉外婚姻登记
---- 第三节 清理违法婚姻
---- 第四节 婚俗改革
---- 第五节 打击拐卖妇女罪犯
---- 第六节 殡葬改革
-- 第八章 支前
---- 第一节 支援红军和抗日战争
---- 第二节 支援“边纵”
---- 第三节 抗美援朝
---- 第四节 支援进军西藏
---- 第五节 其他支援
---- 第六节 军供站
-- 第九章 地名管理
---- 第一节 地名普查
---- 第二节 地名词条释文
---- 第三节 编写地名志和建立档案
---- 第四节 地名研究
-- 第十章 民政机构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干部培训
---- 第三节 民政事业费
------ 一 使用原则
------ 二 使用范围
侨务志
-- 概述
-- 第一章 华侨、归侨、华人、港澳同胞及其眷属
---- 第一节 大理华侨的形成
---- 第二节 侨务工作对象
-- 第二章 华侨社团
---- 第一节 华侨社团
------ 一 瓦城云南同乡会
------ 二 仰光云南同乡会
------ 三 缅甸帮海劳工协会和老银厂劳工协会
---- 第二节 归侨社团
------ 一 南洋华侨协会云南下关支会
------ 二 南洋华侨机工服务团
------ 三 大理州归国华侨联合会
------ 四 县(市)、乡、农场侨联
-- 第三章 侨乡
---- 第一节 大理市喜洲镇
---- 第二节 祥云县下庄镇
---- 第三节 巍山县永建乡
-- 第四章 华侨农场
---- 第一节 太和华侨农场
---- 第二节 宾居华侨农场
---- 第三节 彩风华侨农场
-- 第五章 侨务
---- 第一节 接待及联谊
---- 第二节 安置
------ 一 零星安置
------ 二 农场安置
------ 三 对农场归、难侨的重新调整安置
---- 第三节 提前改变华侨地主富农成份
---- 第四节 平反冤假错案及清档
------ 一 平反冤、假、错案
------ 二 清理档案
---- 第五节 落实侨务政策
------ 一 落实私房政策
------ 二 落实知识分子政策
---- 第六节 照顾与扶贫
------ 一 照顾
------ 二 扶贫
---- 第七节 侨汇 侨资
---- 第八节 侨情普查
---- 第九节 重要会议
-- 第六章 侨务机构
---- 第一节 州级侨务机构
---- 第二节 县(市)侨务机构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五提供资料单位及主要执笔人
《大事白族自治州志》卷五初稿审稿人员
《大理白族自治州志》卷五送审稿审稿人员
云南省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量验收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