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文化艺术志

上海文化艺术志

格式:PDF
费用:41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上海文化艺术事业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0000-1999

出版时间: 2001年12月

目录

封面
上海文化艺术志
版权页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篇话剧 儿童剧 滑稽戏
-- 第一章话剧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春阳社
------ 通鉴学校
------ 进化图
------ 新剧同志会
------ 新民社
------ 民众戏剧社
------ 上海戏剧协社
------ 辛酉剧社
------ 复旦剧社
------ 南国社
------ 上海艺术剧社
------ 中国左翼戏剧家联盟
------ 大道剧社
------ 中国旅行剧团
------ 上海业余剧人协会
------ 上海剧院
------ 上海剧作者协会
------ 上海话剧界救亡协会
------ 救亡演剧队
------ 上海业余戏剧交谊社
------ 上海剧艺社
------ 上海艺术剧团
------ 苦干剧团
------ 上海观众演出公司
------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
------ 朝阳通俗话剧团
------ 上海青年话剧团
------ 上海话剧艺术中心
---- 第二节剧目
------ 官场丑史
------ 黑奴吁天录
------ 张文祥刺马
------ 家庭恩怨记
------ 黄金赤血
------ 共和万岁
------ 恶家庭
------ 西太后
------ 华伦夫人之职业
------ 终身大事
------ 赵阎王
------ 泼妇
------ 获虎之夜
------ 少奶奶的扇子
------ 聂荌
------ 名优之死
------ 威尼斯商人
------ 文舅舅
------ 卡门
------ 赛金花
------ 夜光杯
------ 五奎桥
------ 娜拉
------ 回春之曲
------ 雷雨
------ 上海屋檐下
------ 日出
------ 金田村
------ 原野
------ 放下你的鞭子
------ 保卫芦沟桥
------ 夜上海
------ 李秀成之死
------ 葛嫩娘
------ 正气歌
------ 清宫怨
------ 秋海棠
------ 大马戏团
------ 钗头凤
------ 夜店
------ 升官图
------ 岁寒图
------ 丽人行
------ 上海滩的春天
------ 布谷鸟又叫了
------ 胆大妈妈和她的孩子们
------ 上海战歌
------ 枯木逢春
------ 大雷雨
------ 吝啬鬼
------ 战斗的青春
------ 无事生非
------ 杜鹃山
------ 激流勇进
------ 年青一代
------ 战船台
------ 盛大的节日
------ 边疆新苗
------ 于无声处
------ 假如我是真的
------ 屋外有热流
------ 陈毅市长
------ 再见了,巴黎
------ 血总是热的
------ 秦王节世民
------
------ 安东尼与克莉奥佩屈拉
------ 三剑客
------ 寻找男子汉
------ 天才与疯子
------ 中国梦
------
------ 生不带来来,死不带云
------ 大神布朗
------ 大桥
------ OK股票
------ 商鞅
------ 归来兮
---- 第三节表导演
------ 一、表演艺术
------ 二、导演艺术
---- 第四节舞台美术
------ 一、舞台设计
------ 二、装置技术
------ 三、舞台灯光
------ 四、舞台化妆(人物造型)
------ 五、戏剧服装
-- 第二章儿童剧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孩子剧团
------ 囝囡剧团
------ 中国少年剧团
------ 上海儿童戏剧联谊会
------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
------ 上海东方儿童艺术团
---- 第二节剧目
------
------ 小马戏班
------ 小白兔
------ 友情
------ 马兰花
------
------ 地下少先队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伟大的战士——雷锋
------ 小足球队
------ 童心
------ 神帽
------ 好伙伴之歌
------ 宋庆龄和孩子们
------ 甘罗十二为使臣
------ 花木兰替父从军
------ 木偶奇遇记
------ 大森林里的小故事
------ 魔鬼面壳
------ 巴塞罗缪·卡宾斯的500顶帽子
------ 少女宋庆龄
------ 海的女儿
------ 雁奴莎莎
---- 第三节表导演、音乐
------ 一、导演艺术
------ 二、表演艺术
------ 三、音乐艺术
---- 第四节舞台美术
-- 第三章滑稽戏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笑笑剧团
------ 华亭剧团
------ 筱快乐剧团
------ 合作滑稽剧团
------ 大公滑稽剧团
------ 大众滑稽团
------ 海燕滑稽剧团
------ 上海人民艺术剧院滑稽剧团
------ 上海滑稽剧团
------ 上海市人民滑稽剧团
------ 青艺滑稽剧团
---- 第二节剧目
------ 一碗饭
------ 小山东到上海
------ 活菩萨
------ 三毛学生意
------ 满园春色
------ 七十二家房客
------ 糊涂爷娘
------ 出色的答案
------ 性命交关
------ 路灯下的宝贝
------ 出租的新娘
------ 阿混新传
------ GPT不正常
------ 光明使者
------ 明媒正娶
---- 第三节表导演
------ 一、表演艺术
------ 二、导演艺术
---- 第四节舞台美术
第二篇昆剧 京剧 越剧 沪剧 淮剧
-- 第一章昆剧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一、班社
------ 二、剧团
------ 三、其他团体
---- 第二节剧目
------ 浣纱记
------ 琵琶记
------ 幽闺记
------ 西厢记
------ 连环记
------ 长生殿
------ 牡丹亭
------ 十五贯
------ 烂柯山
------ 铁冠图
------ 惊鸿记
------ 一捧雪
------ 千钟禄
------ 义侠记
------ 水浒记
------ 风筝误
------ 思凡、下山
------ 玉簪记
------ 占花魁
------ 白兔记
------ 白罗衫
------ 西游记
------ 百花记
------ 金锁记
------ 单刀会
------ 荆钗记
------ 绣襦记
------ 雷峰塔
------ 蝴蝶梦
------ 挡马
------ 调凤月
------ 墙头马上
------ 红楼梦
------ 琼花
------ 蔡文姬
------ 红娘子
------ 钗头凤
------ 唐太宗
------ 白蛇后传
------ 小罗成
------ 血手记
------ 上灵山
------ 司马相如
------ 夕鹤
---- 第三节音乐
---- 第四节表导演
------ 一、表演的特点
------ 二、角色行当
------ 三、表演特技
------ 四、表演选例
------ 五、传统排练
------ 六、导演制度和导演艺术
------ 七、导演艺术选例
---- 第五节舞台美术
------ 一、服装、化妆
------ 二、布景、道具
------ 三、灯光、音响、效果
------ 四、舞台美术选例
-- 第二章京剧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一、班社
------ 二、剧团
------ 三、其他团体
---- 第二节剧目
------ 四进士
------ 武松
------ 白蛇传
------ 狸猫换太子
------ 宏碧缘
------ 盘丝洞
------ 劈山救母
------ 七侠五义
------ 西游记
------ 打严嵩
------ 洛阳桥
------ 贵妃醉酒
------ 铁公鸡
------ 瓜种兰因
------ 潘烈士投海
------ 张文祥刺马
------ 黑籍冤魂
------ 纺棉花
------ 走麦城
------ 宋教仁
------ 投军别窑
------ 黛玉葬花
------ 篡位大汉奸
------ 徐策跑城
------ 红菱艳
------ 哭祖庙
------ 济公活佛
------ 学拳打金刚
------ 枪毙阎瑞生
------ 乌龙院
------ 石头人招亲
------ 徽钦二帝
------ 汉刘邦统一灭秦楚
------ 贩马记
------ 武松与潘金莲
------ 开天辟地
------ 黄慧如
------ 雪拥蓝关
------ 乾隆下江南
------ 文素臣
------ 信义村
------ 太平天国
------ 东郭先生
------ 水泊梁山
------ 文天祥
------ 春秋配
------ 黑旋风李逵
------ 红色风暴
------ 智取威虎山
------ 赵一曼
------ 唱戏的人
------ 火凤凰
------ 尤三姐
------ 义责王魁
------ 淝水之战
------ 海瑞上疏
------ 战海浪
------ 梅记
------ 澶渊之盟
------ 审椅子
------ 龙江颂
------ 柜台
------ 海港
------ 南方战歌
------ 南海长城(磐石湾)
------ 黑水英魂
------ 刑场上的婚礼
------ 谭嗣同
------ 红楼十二官
------ 孽缘记
------ 曹操与杨修
------ 潘月樵传奇
------ 贞观盛事
------ 1875~1949年连台本戏演出情况简表
---- 第三节音乐
------ 一、声腔的构成
------ 二、海派音乐
------ 三、周信芳的唱腔特色
------ 四、新中国京剧音乐的发展
---- 第四节表导演
------ 一、表演特点
------ 二、角色行档与表演流派
------ 三、特技
------ 四、表演选例
------ 五、导演制度
------ 六、导演工作体系
------ 七、导演艺术选例
---- 第五节舞台美术
------ 一、服装、化妆
------ 二、布景、道具
------ 三、灯光、音响、效果
-- 第三章越剧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一、班社
------ 二、剧团
------ 三、其他团体
---- 第二节剧目
------ 借红灯
------ 血手记
------ 孟丽君
------ 花木兰
------ 盘妻索妻
------ 泪洒相思地
------ 香妃
------ 一缕麻
------ 凄凉辽宫月
------ 沙漠王子
------ 祥林嫂
------ 浪荡子
------ 山河恋
------ 孔雀东南飞
------ 信陵公子
------ 梁山伯与祝英台
------ 屈原
------ 何文秀
------ 箍桶记
------ 西厢记
------ 二堂放子
------ 春香传
------ 碧玉簪
------ 盘夫索夫
------ 打金枝
------ 彩楼记
------ 追鱼
------ 北地王
------ 情探
------ 王老虎抢亲
------ 红楼梦
------ 三看御妹
------ 李翠英
------ 则天皇帝
------ 血染深宫
------ 李娃传
------ 秋瑾
------ 十一郞
------ 金山战鼓
------ 忠魂曲
------ 三月春潮
------ 光绪皇帝
------ 鲁迅在广州
------ 汉文皇后
------ 第十二夜
---- 第三节音乐
---- 第四节表导演
---- 第五节舞台美术
------ 一、服装、化妆
------ 二、布景、道具
------ 三、灯光、音响、效果
-- 第四章沪剧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一、班社
------ 二、剧团
------ 三、其他团体
---- 第二节剧目
------ 十不许
------ 小分理
------ 女看灯
------ 借黄糠
------ 捉牙虫
------ 贤慧媳妇
------ 陆雅臣
------ 顾鼎臣
------ 杨乃武小白菜
------ 啼笑因缘
------ 黄慧如与陆根荣
------ 阮玲玉自杀
------ 空谷兰
------ 冰娘惨史
------ 雷雨
------ 魂断蓝桥
------ 秋海棠
------ 马永贞
------ 铁汉娇娃
------ 叛逆的女性
------ 碧落黄泉
------ 少奶奶的扇子
------ 铁骨红梅
------ 白毛女
------ 大雷雨
------ 蝴蝶夫人
------ 阿必大回娘家
------ 母与子
------ 罗汉钱
------ 庵堂相会
------ 赵一曼
------ 卖红菱
------ 金黛莱
------ 为奴隶的母亲
------ 黄浦怒潮
------ 战士的故乡
------ 史红梅
------ 星星之火
------ 芦荡火种
------ 鸡毛飞上天
------ 甲午海战
------ 红灯记
------ 张志新之死
------ 一个明星的遭遇
------ 原野
------ 姊妹俩
------ 逃犯
------ 东方女性
------ 月朦胧,鸟朦胧
------ 雾中人
------ 清风歌
------ 明月照母心
------ 风雨同龄人
------ 今日梦圆
---- 第三节音乐
------ 一、唱腔与流派
------ 二、配器与伴奏
---- 第四节表导演
------ 一、表演风格
------ 二、角色行当
------ 三、艺术特色
------ 四、导演艺术
------ 五、导演的程序与方法
------ 六、导演的作用
---- 第五节舞台美术
------ 一、服装、化妆
------ 二、布景、道具
------ 三、灯光、音响效果
-- 第五章淮剧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一、班社
------ 二、剧团
------ 三、其他团体
---- 第二节剧目
------ 五台山
------ 关公辞曹
------ 牙痕记
------ 王贵与李香香
------ 千里送京娘
------ 蓝桥会
------ 白虎堂
------ 琵琶寿
------ 忠王李秀成
------ 三女抢板
------ 东海最前线
------ 堂的女儿
------ 水漫泗洲
------ 探寒窑
------ 官禁民灯
------ 女审
------ 李毓昌放粮
------ 弄潮儿
------ 丁黄氏
------ 海港的早晨
------ 爱情的审判
------ 哑女告状
------ 母与子
------ 蓝衫记
------ 郑巧桥
------ 金龙与蜉蝣
---- 第三节音乐
---- 第四节表导演
------ 一、表演的特点
------ 二、表演选例
------ 三、早期的排戏制度
------ 四、导演制的建立
---- 第五节舞台美术
-- 第六章其他剧种
---- 第一节扬剧
---- 第二节 甬剧
---- 第三节锡剧
---- 第四节粤剧
---- 第五节绍剧
---- 第六节 上海山歌剧
第三篇 曲艺 杂技 魔术 木偶 皮影戏
-- 第一章曲艺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永裕社
------ 上海市评弹改进协会
------ 上海评弹团
------ 长征(新长征)评弹团
------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评弹团
------ 上海广播电视艺术团曲艺队
------ 南汇县曲艺团
------ 浦江沪书队(春江书沪团)
------ 上海市曲艺家协会
---- 第二节评弹
---- 第三节独脚戏及其他曲种
------ 一、曲种
------ 二、曲目
-- 第二章杂技 魔术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上海杂技团
------ 上海魔术团
------ 上海腾龙魔术艺术团
------ 红色杂技团
------ 江南杂技团
------ 张慧冲魔术团
------ 星火魔术团
------ 亚州魔术团
------ 上海杂技家协会
------ 上海魔术师俱乐部
------ 邮电飞车队
---- 第二节 门类
------ 一、杂技
------ 二、驯兽和马上技艺
------ 三、魔术与戏法
------ 四、滑稽
---- 第三节 节目
------ 一、杂技
------ 二、马戏
------ 三、魔术
------ 四、戏法
------ 五、滑稽
---- 第四节音乐
---- 第五节演出场所
-- 第三章木偶 皮影戏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崇明扁担戏班
------ 木人剧社
------ 上海业余木偶剧社
------ 上海木偶剧社
------ 中国木偶剧社
------ 红星木偶京剧团
------ 上海木偶剧团
------ 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院木偶队
------ 小主人木偶剧团
------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木偶、皮影组
------ 海宁路第一小学木偶小组
------ 上海木偶皮影艺术学会
------ 毛耕渔皮影戏班
------ 叶金舟皮影戏班
------ 潘思忠皮影戏班
------ 唐宝良皮影戏班
------ 青浦县文化团皮影戏组
---- 第二节 门类
------ 一、布袋木偶
------ 二、提线木偶
------ 三、杖头木偶
------ 四、纸折木偶
------ 五、乒乓球玩偶
------ 六、皮影戏
---- 第三节剧目
------ 勘太和熊治(日本)
------ 运货便车(德国)
------ 毕竟是奴隶罢了(日本)
------ 原始人
------ 天鹅
------ 长恨歌
------ 水帘洞
------ 快活的日子
------ 兔子和猫
------ 追韩信
------ 小放牛
------ 刘氏三兄弟
------ 猫姑娘
------ 南京路上好孩子
------ 小八路
------ 孙悟空三打白骨精
------ 红宝石
------ 白雪公主
------ 迷人的雪顿节
------ 鹬蚌相争
------ 太白醉书
------ 老猪的小猪
------ 哪吒神遇钛星人
------ 小猫咪捉老鼠
------ 雷锋(皮影戏)
------ 鹤与龟(皮影戏)
------ 鸡斗(皮影戏)
------ 狐狸与乌鸦(皮影戏)
------ 熊猫与金丝猴(皮影戏)
------ 中华成语故事会
------ 孔子劝学篇
---- 第四节音乐
---- 第五节舞台美术
------ 一、木偶戏(皮影戏)舞台美术的类别
------ 二、木偶戏(皮影戏)舞台美术的特点
---- 第六节木偶造型设计与制作
第四篇音乐 舞蹈 歌剧
-- 第一章音乐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一、专业社团
------ 二、其他社团
---- 第二节 曲目
------ 一、声乐曲
------ 二、器乐曲
---- 第三节 民族民间音乐
------ 一、器乐
------ 二、民歌
---- 第四节 宗教音乐
------ 一、道教音乐
------ 二、佛教音乐
------ 三、天主教音乐
------ 四、基督教音乐
------ 五、伊斯兰教音乐
-- 第二章舞蹈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梨花少女歌舞团
------ 中华歌舞团
------ 晓邦舞蹈研究所
------ 中国舞剧社
------ 中国歌舞剧社
------ 上海市银钱业同人联谊会舞蹈班
------ 华东新旅歌舞剧团
------ 上海青年文艺工作团
------ 华东人民革命大学文工团
------ 红旗歌舞团
------ 上海歌剧院舞剧团
------ 上海芭蕾舞团
------ 上海歌舞团
------ 上海舞剧院
------ 上海舞蹈家协会
---- 第二节舞种
------ 一、民间舞
------ 二、古代舞
------ 三、芭舞
------ 四、现代舞(新舞蹈)
------ 五、少儿舞
------ 六、舞剧
---- 第三节 节目
------ 一、民间舞
------ 二、古典舞
------ 三、芭蕾舞
------ 四、现代舞
------ 五、少儿舞
------ 六、大型组舞
------ 七、舞剧
------ 八、芭蕾舞剧
---- 第四节表演
---- 第五节编导
------ 《小刀会》第三场《抗议》音乐长度表
---- 第六节音乐
---- 第七节 舞台美术
------ 一、舞美设计
------ 三、服装设计
-- 第三章歌剧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明月歌剧社
------ 上海俄国歌剧团
------ 上海歌剧院
------ 上海文化艺术学校歌剧班
------ 上海戏剧专科学校歌舞剧表演系
------ 上海歌剧院学馆歌剧演员班
------ 歌剧艺术研究杂志编辑部
------ 上海音乐学院附属歌剧演员训练班
------ 上海歌剧知音协会
------ 上海音乐学院周小燕歌剧中心
------ 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歌剧导、表演专修班
---- 第二节剧目
------ 一、儿童歌舞剧
------ 二、歌剧
---- 第三节音乐
---- 第四节舞台美术
第五篇美术 摄影
-- 第一章美术
---- 第一节 社团机构
------ 墨林书画社
------ 土山湾画馆
------ 海上题襟馆金石书画会
------ 上海西泠印社
------ 豫园书画善会
------ 天马会
------ 中华美育会
------ 晨光美术会
------ 白鹤画会
------ 朝花社
------ 漫画会
------ 中国左翼美术家联盟
------ 决澜社
------ 中国画会
------ 中国女子书画会
------ 中国工商业美术家协会
------ 中华全国漫画作家协会
------ 上海漫画界救亡协会
------ 中华全国木刻协会
------ 漫画工学团
------ 上海美术茶会
------ 上海美术设计公司
------ 上海市美术家协会
------ 上海工艺美术研究所
------ 上海美术馆
------ 上海中国画院
------ 上海书法家协会
------ 上海市城市雕塑委员会
------ 上海油画雕塑院
------ 刘海粟美术馆
------ 朱屺瞻艺术馆
------ 吴昌硕纪念馆
---- 第二节绘画
------ 一、中国画
------ 二、油画
------ 三、漫画
------ 四、版画
------ 五、连环画
------ 六、年画
------ 七、宣传画
------ 八、水彩画、水粉画、粉画
------ 九、儿童绘画
---- 第三节雕塑
---- 第四节书法
---- 第五节篆刻
-- 第二章摄影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精武体育会摄学部
------ 中国摄影学会
------ 中华摄影学社
------ 黑白影视
------ 上海摄影学会
------ 中国摄影学会
------ 中国摄影学会上海分会
------ 人像摄影研究会(学会)
------ 上海摄影业行业协会
---- 第二节人像摄影
---- 第三节新闻摄影
第六篇群众文化
-- 第一章社团机构
---- 第一节 民众教育馆
------ 上海市立民众教育馆
------ 俞塘民众教育馆
------ 县民众教育馆(农民教育馆、通俗教育馆)
---- 第二节职工文化团体
------ 沪西工友俱乐部
------ 蚁社
------ 上海市银钱业同人联谊会
------ 益友社
------ 中国职业妇女俱乐部
------ 上海工人福利会浦东工人俱乐部
------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
------ 区、县、产业工人文化宫、俱乐部
------ 工厂、企业俱乐部、室
---- 第三节 青少年文化团体
------ 上海基督教青年会和女青年会
------ 中国福利基金会第一、二、三儿童福利站
------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
------ 上海市青年宫
------ 上海青年文化活动中心
------ 区、县少年宫
------ 街道“少年之家”
---- 第四节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
------ 上海市群众艺术馆
------ 区、县文化馆
------ 街道、乡镇文化站(室)、文化中心
------ 附记:农村文艺工厂
---- 第五节 市业余文艺团体
------ 上海市工人文化宫业余艺术团
------ 上海市青年宫艺术团
------ 中国福利会少年宫小伙伴艺术团
------ 上海市残疾人业余艺术团
---- 第六节协调机构及奖励基金理事会
------ 上海市群众文化工作委员会
------ 上海市艺术教育委员会
------ 上海市少年儿童文艺委员会
------ 上海市群众文化奖励基金理事会
---- 第七节 学会协会联谊会
------ 上海市群众文化工作者协会
------ 上海市群众文化学会
------ 上海市集邮协会
------ 上海收藏欣赏联谊会
------ 上海市职工爱好者组织联合会
-- 第二章群众文化活动
---- 第一节音乐 舞蹈
------ 一、音乐
------ 二、舞蹈
---- 第二节戏剧 曲艺
------ 一、戏剧
------ 二、曲艺
---- 第三节 美术 摄影
------ 一、美术
------ 二、摄影
---- 第四节社区文化
------ 一、节庆文化
------ 二、家庭文化
---- 第五节 广场文化
第七篇文化娱乐场所
-- 第一章剧场 书场(曲艺场)
---- 第一节 庙宇 会馆戏楼(台)
------ 上海城隍庙戏楼
------ 青浦城隍庙戏楼
------ 商船会馆戏楼
------ 朱家角城隍庙戏台
------ 七宝镇城隍庙戏楼
------ 四明公所戏台(青浦大观园戏台)
------ 天后宫戏楼
------ 钱业会馆戏台(嘉定汇龙潭戏台)
------ 钱业会馆戏楼(豫园“曲苑”戏楼)
------ 三山会馆戏台
------ 胡宅家庭打唱台
---- 第二节茶园 新式舞台 戏院
------ 松江府前勾栏
------ 三雅园
------ 一桂轩
------ 满庭芳
------ 丹桂茶园(丹桂轩)
------ 金桂轩(金桂茶园)
------ 天仙茶园
------ 群仙茶园
------ 虹口活动影戏院(虹口大戏院)
------ 新舞台
------ 文明大舞台(人民大舞台)
------ 谋得利小剧场(春柳剧场)
------ 新剧场
------ 鸣盛梨园
------ 丹桂第一台
------ 新新舞台(老天蟾舞台)
------ 中华大戏院(亦舞台)
------ 小舞台(笑舞台、新乐府)
------ 松江东施庙戏馆
------ 广舞台
------ 春华舞台(东更新舞台)
------ 申江大戏院(中央大戏院、市工人文化宫影视剧场)
------ 卡尔登大戏院(长江剧场)
------ 恩派亚大戏院(嵩山电影院)
------ 光陆大戏院(曙光剧场)
------ 大新舞台(天蟾舞台、天蟾京剧中心——逸夫舞台)
------ 北京大戏院(丽都大戏院、贵州影剧院)
------ 蓬莱大戏院(蓬莱电影院)
------ 黄金大戏院(大众剧场)
------ 三星舞台(更新舞台、中国剧场、中国大戏院)
------ 九星大戏院
------ 南京大戏院(上海音乐厅)
------ 荣记共舞台(共舞台)
------ 明星大戏院
------ 新光大戏院
------ 广东大戏院(群众影剧院)
------ 兰心大戏院(上海艺术剧场)
------ 日本“东和馆”(文化会堂、解放剧场)
------ 金门大戏院(中国福利会儿童艺术剧场)
------ 辣斐大戏院(长城电影院)
------ 金城大戏院(黄浦剧场)
------ 月光大戏院(大同戏院、大庆剧场)
------ 皇宫大戏院(五星剧场)
------ 金都大戏院(瑞金剧场)
------ 美琪大戏院(北京影剧院)
------ 皇后大戏院(和平双厅电影院)
------ 胜利剧场(枫泾剧场、枫泾电影院)
---- 第三节新建演出场所
------ 新中国大戏院
------ 上海市人民政府大礼堂
------ 劳动广场
------ 松江剧场
------ 南声剧场(奉贤剧场)
------ 文化广场
------ 崇明堡镇劳动人民文化宫(堡镇镇会堂)
------ 上海歌剧院小剧场
------ 沪东工人文化宫剧场
------ 上海市邮电俱乐部影剧场
------ 青浦剧院
------ 徐汇剧场
------ 仙乐剧场
------ 曹杨影剧院
------ 中兴影剧院
------ 闵行剧场
------ 上海杂技场
------ 金山县大礼堂
------ 滨海影剧院
------ 宝山影剧院
------ 祝桥影剧院
------ 彭浦文化馆影剧院
------ 嘉定影剧院
------ 南市影剧院
------ 奉城影剧院
------ 东风农场影剧院
------ 崇明影剧院
------ 新桥影剧院
------ 南翔电影院
------ 澧溪影剧院
------ 新艺影剧院
------ 川沙影剧院
------ 月浦文化馆影剧院
------ 张桥影剧院
------ 长征影剧院
------ 上海戏剧学院实验剧院
------ 云峰剧院
------ 浦南文化馆影剧院
------ 曲阳文化馆影剧院
------ 宛平剧院
------ 山阳影剧院
------ 上海商城剧院
------ 朱家角影剧院
------ 莘庄影剧院
------ 杨浦大剧场
------ 上海大剧院
------ 上海马戏城
---- 第四节歌场
------ 时代歌场
------ 高乐歌场
---- 第五节 书场(曲艺场)
------ 汇泉楼书场
------ 得意楼书场
------ 四美轩书场
------ 柴行厅书场
------ 怡情处书场
------ 东方书场
------ 萝春阁书场
------ 远东书场
------ 中南书场
------ 湖园书场
------ 南京书场
------ 南园书场
------ 沧洲书场
------ 梅苑书场
------ 新仙林书场
------ 西藏书场
------ 新乐书场
------ 红星书场
------ 静园书场
------ 仙乐书场
------ 大华书场
------ 西园书场
------ 玉茗楼书场
------ 雅庐书场
------ 青浦文化书场
------ 辽源书场
------ 乡音书苑
------ 彭浦老人乐园书场
-- 第二章其他娱乐场所
---- 第一节综合性游乐场
------ 张园
------ 爱俪园
------ 楼外楼
------ 新世界
------ 大世界
------ 先施乐园
------ 天韵楼
------ 新新游乐场
------ 福安游乐场
------ 大新游乐场
---- 第二节舞厅(歌舞厅)
------ 圣爱娜舞厅
------ 百乐门舞厅
------ 七重天舞厅
------ 大都会舞厅
------ 仙乐斯舞宫
------ 卢湾科技馆舞厅
------ 新都娱乐总会
------ 联谊俱乐部舞厅
------ 上海文艺俱乐部
------ 上海演歌台
------ 上海阳光俱乐部
------ 上海JJ迪斯科广场
---- 第三节音乐茶座卡拉炽OK厅
------ 上海市戏曲学校“星期京剧茶座”
------ 东亚音乐茶座
------ 黄楼卡拉OK厅
------ 凯撒皇宫卡拉OK歌舞厅
---- 第四节跑马厅 跑狗场
------ 一、跑马厅
------ 二、跑狗场
第八篇艺术教育 艺术研究 艺术交流
-- 第一章艺术教育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一、大、中专院校
------ 二、其他教育团体
---- 第二节教学
------ 一、学制
------ 二、师资
------ 三、成果
-- 第二章艺术研究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一、研究院所
------ 二、社团
---- 第二节艺术研究活动
---- 第三节研究著作
------ 《青楼集》
------ 《图绘宝鉴》
------ 《四友斋丛说·书画》
------ 《四友斋丛说·词曲》
------ 《画禅室随笔》
------ 《玉华堂日记》
------ 《绛云馆日记》
------ 《梨园声价录》
------ 《海上梨园新历史》
------ 《国朝画识》
------ 《竹人录》
------ 《练水画徴录》
------ 《啸虹轩剧谈》
------ 《顾曲麈谈》
------ 《戏剧大观》
------ 《菊部丛刊》
------ 《春航集》
------ 《新剧史》
------ 《琴史补·琴史续》
------ 《海上墨林》
------ 《梨园影事》
------ 《菊部丛谭》
------ 《爱美的戏剧》
------ 《宋春舫论剧》
------ 《剧本登场》
------ 《戏剧论》
------ 《戏剧论集》
------ 《国剧运动》
------ 《中国戏剧概评》
------ 《中乐寻源》
------ 《音乐入门》
------ 《中国音乐史》
------ 《新俄的演剧运动与跳舞》
------ 《西洋美术史》
------ 《古画微》
------ 《中国绘画史》
------ 《西洋美术史》
------ 《中国画学全史》
------ 《近代艺术》
------ 《中国戏剧概论》
------ 《清代伶官传》
------ 《中国戏剧史》
------ 《戏剧ABC》
------ 《戏剧讲座》
------ 《戏剧的化妆术》
------ 《我的俳优生活》
------ 《电影戏剧表演术》
------ 《近代中国艺术发展史·戏剧》
------ 《战时文学论》
------ 《战时演剧论》
------ 《论抗战戏剧运动》
------ 《乐话》
------ 《中国音乐史》
------ 《隋唐乐调研究》
------ 《中国绘画上的六法论》
------ 《唐宋绘画史》
------ 《世界各作二十讲》
------ 《艺术丛论》
------ 《木刻创作方法》
------ 《谭鑫培全集》
------ 《牧之随笔》
------ 《戏剧教育之理论与实际》
------ 《戏剧导演的初步知识》
------ 《角色的诞生》
------ 《舞台技术基础》
------ 《导演与演员》
------ 《华东地方戏曲介绍》
------ 《华东戏曲剧种介绍》
------ 《越剧曲种》
------ 《京剧曲调》
------ 《沪剧曲调》
------ 《昆剧观摩演出纪念文集》
------ 《宋金杂剧考》
------ 《京剧剧目初探》
------ 《京剧前辈艺人回忆录》
------ 《粉墨春秋》
------ 《滑稽论丛》
------ 《说书史话》
------ 《京剧字韵》
------ 《在戏剧战线上》
------ 《周信芳舞台艺术》
------ 《昆剧表演一得》
------ 《我演昆丑》
------ 《京剧流派欣赏》
------ 《戏曲笔谈》
------ 《谈悟空戏表演艺术》
------ 《京剧声韵》
------ 《自我演戏以来》
------ 《柴科夫斯基产要作品选释》
------ 《汉族调式及其和声》
------ 《戏曲音乐研究》
------ 《歌唱发声的科学基础》
------ 《秧歌与腰鼓》
------ 《舞蹈丛刊》
------ 《中国民间歌舞》
------ 《舞蹈论文选》
------ 《舞蹈散论》
------ 《革命样板戏评论集》
------ 《洪升年谱》
------ 《曲论初探》
------ 《昆剧演出史稿》
------ 《荀慧生演剧散论》
------ 《元代杂剧艺术》
------ 《评弹艺术浅谈》
------ 《中国戏曲曲艺词典》
------ 《周信芳文集》
------ 《振飞曲谱》
------ 《中国戏风史钩沉》
------ 《评弹散记》
------ 《曲艺丛谈》
------ 《明刊本《西厢记》研究》
------ 《袁雪芬的艺术道路》
------ 《王骥德《曲律》研究》
------ 《展开艺术想象的翅膀》
------ 《筱文艳舞台生活》
------ 《俞振飞艺术论集》
------ 《京剧声乐研究》
------ 《陈汝衡曲艺文选》
------ 《淮剧音乐及其唱腔流派》
------ 《红氍觎上》
------ 《中国历史妇女服饰》
------ 《比较研究:古剧结构原理》
------ 《中国京剧史》
------ 《中国戏剧比较论稿》
------ 《周信芳与麒派艺术》
------ 《中国戏曲剧种大辞典》
------ 《评弹文化辞典》
------ 《导演全程经纬录》
------ 《戏剧审美心理学》
------ 《中国现代话剧教育史稿》
------ 《导演的自我超越》
------ 《充满符号的戏剧空间—舞台设计论集》
------ 《我的写意戏剧观》
------ 《当代戏剧启示录》
------ 《赋格曲写作》
------ 《贺绿汀音乐论文选集》
------ 《民族管弦乐法》
------ 《和声的理论与应用》
------ 《敦煌琵琶曲谱解释》
------ 《外国通俗名曲辞典》
------ 《西皮二黄音乐概论》
------ 《作曲技法探索》
------ 《萧友梅音乐文集》
------ 《沈知白音乐文集》
------ 《中国民族音乐大系》
------ 《唐代舞蹈》
------ 《中国舞蹈史话》
------ 《舞蹈概论》
------ 《舞蹈新论》
------ 《舞蹈女神》
------ 《中国舞蹈发展史》
------ 《上海民间舞蹈》
------ 《现代芭蕾》
------ 《鉴余杂稿》
------ 《伍蠡甫艺术美学文集》
------ 《中国印学年表》
------ 《周信芳评传》
---- 第四节科技成果
------ 1千瓦舞台背景新幻灯
------ 固定式可控硅预选调光器
------ 国产连续式声图仪和动态喉镜在艺术嗓音研究中应用的可能和价值
------ 歌喉疾病和变声期病变的防治
------ FGH-1000型广角投景幻灯(中间试验)
------ DGJ-10A玻璃钢电源接插件组
------ SB-18型便携式双向可控硅调光器
------ 高级中国画颜料
------ 高级油画颜料
------ 舞台激光系统
------ D-90舞台调光器
------ 演员声带慢性充血的丹参透入疗法
------ 1200W可调氙灯光源
------ 125W紫外线聚光灯
------ 演员声带常见病图谱
------ 放大间接喉镜的临床应用价值
------ “金喉膏”在歌喉的应用
------ 舞台频闪聚光灯
------ 舞台用嗓的应急措施和歌喉综合按摩术
------ 中国舞台灯光技术现状及发展趋势
------ 彩灯喷泉电脑控制系统
------ D18多功能舞台灯光控制器
------ WYL-1舞厅控制器
------ SZD-500W卤化锡变焦距追光灯
------ 高音十二平均律C调加键唢呐
------ 光效应舞台布景设置法
------ 舞台气垫活动平台
------ 反射式舞台投影幻灯
------ MC-12多功调光器
------ 电古琴
-- 第三章艺术交流
---- 第一节社团机构
------ 上海市演出公司
------ 上海市对外文化交流公司
------ 上海市演艺总公司
------ 上海经济区金三角(集团)演出公司
------ 上海广电演出有限公司
------ 上海文化发展有限公司
------ 上海新世纪演艺公司
------ 上海大世界演出公司
------ 东上海国际文化影视有限公司
------ 上海明星文化演艺公司
------ 上海天蟾京剧中心演出公司
------ 上海市文化局大型文化艺术活动中心办公室演出中心
------ 上海文荟传导有限公司
------ 上海歌星俱乐总
---- 第二节国内艺术交流
------ 一、上海的会演、美术展览、艺术节
------ 二、上海参加全国及华东地区的会演、展览、艺术节
------ 三、上海赴外地的重要演出
------ 四、各地来上海的重要演出
---- 第三节上海与香港、澳门和台湾地区的艺术交流
------ 一、上海赴香港、澳门和台湾和重要演出展览
------ 二、香港、澳门、台湾来上海的重要演出、展览
---- 第四节国际艺术交流
------ 一、上海赴各国的重要演出、展览
------ 二、各国来上海的重要演出展览
---- 附录
第九篇文化艺术管理
-- 第一章管理机构
---- 第一节解放前的管理机构
---- 第二节解放后的管理机构
------ 一、上海市文化局
------ 二、上海市群众文艺工作委员会
------ 三、上海市社会文化管理处
---- 第三节 市级文化系统政党、群众团体
------ 一、中共上海市文化局委员会
------ 二、民主党派
------ 三、上海市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四、工会
------ 五、青年团
------ 六、上海市文化局妇女委员会
-- 第二章行政管理
---- 第一节立法管理
---- 第二节市、区(县)两级管理
---- 第三节人事管理
------ 一、人员调配
------ 二、管理干部培训
------ 三、工资管理
------ 四、职称改革
------ 五、离退休人员管理
---- 第四节 财务管理
---- 第五节基本建设与设施管理
------ 一、解放后新建、扩建的文化设施
------ 二、解放后新建生活用房
---- 第六节 多种经营
------ 上海市文化局统补文收入占国家预算拨款的比重
---- 第七节演出场所管理
-- 第三章艺术表演团体的改造与改革
---- 第一节戏曲改革
------ 一、改戏、改人、改制
------ 二、1958年全面整顿
---- 第二节创作领导
---- 第三节体制改革
---- 附录:1949~1987年上海市剧团演变情况
------ 1999年末文化局所属事业单位表
第十篇人 物
-- 第一章传略
---- 陆机(261~303)
---- 丘机山(生卒年不祥)
---- 任仁发(1255~1328)
---- 管道昇(1262~1319)
---- 曹知白(1272~1355)
---- 朱鹤(1506~1565)
---- 董其昌(1555~1646)
---- 韩希孟(约1630~?)
---- 莫后光(生卒年不祥)
---- 吴历(1632~1718)
---- 张照(1691~1745)
---- 黄图珌(1700~1771)
---- 刘维忠(生卒年不祥)
---- 虚谷(1823~1896)
---- 吴嘉猷(?~约1893)
---- 陈子敬(1837~1891)
---- 邬拾来(1840~1930)
---- 任颐(1840~1895)
---- 吴昌硕(1844~1927)
---- 俞粟庐(1847~1930)
---- 邱阿增(生卒年不祥)
---- 葛子香(生卒年不祥)
---- 谈雅芳(生卒年不祥)
---- 姜善珍(生卒年不祥)
---- 毛耕渔(1850~1907)
---- 赵嵩绶(约1850~1915)
---- 王鸿寿(1850~1925)
---- 李春来(1855~1925)
---- 汪笑侬(1858~1918)
---- 林步青(1862~1918)
---- 刘永春(1862~1926)
---- 孙玉声(1863~1939)
---- 黄宾虹(1864~1955)
---- 沈月泉(1865~1936)
---- 周凤林(1866~1917)
---- 陆寿卿(1867~1929)
---- 王震(1867~1938)
---- 夏月珊(1868~1924)
---- 潘月樵(1869~1928)
---- 周湘(1870~1933)
---- 沈心工(1870~1947)
---- 黄楚九(1872~1931)
---- 郑觐文(1872~1935)
---- 汪昱庭(1872~1951)
---- 刘艺舟(1875~1936)
---- 穆藕初(1876~1943)
---- 夏月润(1878~1931)
---- 梅百器(Mario Paci)(1878~1946)
---- 曾志忞(1879~1927)
---- 袁仁仪(1880~1938)
---- 李叔同(1880~1942)
---- 徐卓呆(1881~1958)
---- 何孔标(1882~1953)
---- 冯超然(1882~1954)
---- 潘德林(1883~?)
---- 冯叔鸾(1883~?)
---- 沈尹默(1883~1971)
---- 任天知(生卒年不祥)
---- 朱双云(1889~1942)
---- 王钟声(1884~1911)
---- 吴梅(1884~1939)
---- 萧友梅(1884~1940)
---- 郑曼陀(1884~1961)
---- 陆镜若(1885~1915)
---- 丁少兰(1885~1939)
---- 徐凌云(1885~1965)
---- 张聿光(1885~1966)
---- 陈大悲(1887~1944)
---- 莫悟奇(1887~1958)
---- 郑正秋(1888~1935)
---- 汪优游(1888~1937)
---- 冯子和(1888~1942)
---- 武旭东(1888~1956)
---- 盖叫天(1888~1971)
---- 索可尔斯基(N·Sokolsky)(1889~?)
---- 沈泊尘(1889~1920)
---- 沈浩初(1889~1953)
---- 欧阳予倩(1889~1962)
---- 黎锦晖(1891~1967)
---- 贺天健(1891~1977)
---- 郑法祥(1892~1965)
---- 王无能(1892~1933)
---- 陈万里(1892~1969)
---- 郎静山(1892~1995)
---- 朱屺瞻(1892~1996)
---- 陶元庆(1893~1929)
---- 陈抱一(1893~1945)
---- 吴梦非(1893~1979)
---- 郭绍虞(1893~1984)
---- 颜文樑(1893~1988)
---- 江小鹣(1894~1939)
---- 赵君玉(1894~1943)
---- 郑午昌(1894~1952)
---- 洪深(1894~1955)
---- 张冶儿(1894~1962)
---- 阿龙·阿甫夏洛穆夫(Aaron Avshalomov)(1894~1965)
---- 梅兰芳(1894~1965)
---- 吴湖帆(1894~1968)
---- 张眉荪(1894~1973)
---- 周淑安(1894~1974)
---- 汪亚尘(1894~1983)
---- 樊迪民(1894~1984)
---- 何克明(1894~1989)
---- 王永春(1895~1960)
---- 周信芳(1895~1975)
---- 刘海粟(1896~1994)
---- 陈传霖(1897~1945)
---- 林树森(1897~1947)
---- 钱瘦铁(1897~1967)
---- 余上沅(1897~1970)
---- 白玉梅(1897~1976)
---- 谷剑尘(1897~1976)
---- 王个簃(1897~1988)
---- 唐槐秋(1898~1954)
---- 张慧冲(1898~1962)
---- 邓散木(1898~1963)
---- 田汉(1898~1968)
---- 丰子恺(1898~1975)
---- 李詠森(1898~1998)
---- 夏荷生(1899~1946)
---- 叶金舟(1899~1958)
---- 田双亮(1899~1966)
---- 李玉花(1899~1970)
---- 张大千(1899~1983)
---- 王敦庆(1899~1990)
---- 张子谦(1899~1991)
---- 许阿方(生卒年月及籍贯不祥)
---- 任光(1900~1941)
---- 小杨月楼(1900~1947)
---- 杭稚英(1900~1947)
---- 江笑笑(1900~1947)
---- 沈俭安(1900~1964)
---- 熊佛西(1900~1965)
---- 张光宇(1900~1965)
---- 潘喜云(1900~1965)
---- 徐慕云(1900~1947)
---- 李金发(1900~1976)
---- 阿英(1900~1977)
---- 富华(Ariigo Foa)(1900~1981)
---- 关 良(1900~1986)
---- 黄仲长(1900~1988)
---- 陈汝衡(1900~1989)
---- 王蘧常(1900~1989)
---- 林风眠(1900~1991)
---- 伍蠡甫(1900~1992)
---- 夏衍(1900~1995)
---- 黄文农(1901~1934)
---- 滕固(1901~1941)
---- 朱穰丞(1901~1943)
---- 谢长钰(1901~1949)
---- 王筱新(1901~1964)
---- 施春轩(1901~1971)
---- 徐云志(1901~1978)
---- 薛筱卿(1901~1980)
---- 邱胜奎(1901~1986)
---- 方介堪(1901~1987)
---- 刘春山(1902~1942)
---- 鲍乐乐(1902~1963)
---- 王美玉(1902~1964)
---- 李吉来(1902~1968)
---- 周玑璋(1902~1981)
---- 陈灵犀(1902~1982)
---- 程午加(1902~1985)
---- 赵景深(1902~1985)
---- 金梅生(1902~1989)
---- 刘斌昆(1902~1990)
---- 俞振飞(1902~1993)
---- 筱月珍(1903~1947)
---- 林泽苍(1903~1961)
---- 顾仲彝(1903~1965)
---- 来楚生(1903~1975)
---- 吴大羽(1903~1988)
---- 周碧初(1903~1993)
---- 鲁少飞(1903~1995)
---- 贺绿汀(1903~1999)
---- 黄自(1904~1938)
---- 潘伯鹰(1904~1966)
---- 沈知白(1904~1967)
---- 周志成(1904~1979)
---- 孙裕德(1904~1981)
---- 刘思慕(1904~1985)
---- 筱文滨(1904~1986)
---- 许幸之(1904~1991)
---- 陈虞孙(1904~1994)
---- 陈巨来(1905~1984)
---- 金学成(1905~1990)
---- 姚克(1905~1991)
---- 黄桂秋(1906~1978)
---- 李健吾(1906~1982)
---- 石人望(1906~1985)
---- 陈秋草(1906~1988)
---- 虞哲光(1906~1991)
---- 黄佐临(1906~1994)
---- 石凌鹤(1906~1995)
---- 吴晓邦(1906~1995)
---- 刘保罗(1907~1941)
---- 刘天韵(1907~1965)
---- 白蕉(1907~1969)
---- 金运贵(1907~1970)
---- 朱端钧(1907~1978)
---- 叶浅予(1907~1995)
---- 黎锦光(1907~1996)
---- 于伶(1907~1997)
---- 张充仁(1907~1998)
---- 沈逸千(1908~1944)
---- 程笑亭(1908~1961)
---- 张鸿声(1908~1990)
---- 陈白尘(1908~1994)
---- 卫仲乐(1908~1997)
---- 朱传茗(1909~1975)
---- 周翼华(1909~1978)
---- 钟望阳(1909~1984)
---- 张鉴庭(1909~1984)
---- 徐平羽(1909~1986)
---- 刘良模(1909~1988)
---- 陆俨少(1909~1993)
---- 沙梅(1909~1993)
---- 张翼鹏(1910~1955)
---- 顾传玠(1910~1965)
---- 李翠贞(1910~1966)
---- 蔡绍序(1910~1974)
---- 江丰(1910~1982)
---- 施银花(1910~1984)
---- 张乐平(1910~1992)
---- 唐云(1910~1993)
---- 金翠香(1910~1995)
---- 郑传鉴(1910~1996)
---- 谢稚柳(1910~1997)
---- 魏莲芳(1910~1998)
---- 汪传钤(1911~1958)
---- 钱笑呆(1911~1965)
---- 陈烟桥(1911~1970)
---- 傅天正(1911~1972)
---- 骆宏彦(1911~1982)
---- 张传芳(1911~1983)
---- 凌爱珍(1911~1983)
---- 张雪父(1911~1987)
---- 杨村彬(1911~1989)
---- 俞创硕(1911~1991)
---- 丁善德(1911~1996)
---- 王云阶(1911~1996)
---- 陶雄(1911~1999)
---- 黄绍芬(1911~1997)
---- 聂耳(1912~1935)
---- 马麟童(1912~1952)
---- 杨嘉仁(1912~1966)
---- 华传浩(1912~1975)
---- 吴琛(1912~1988)
---- 陈又新(1913~1968)
---- 严雪亭(1913~1983)
---- 华特生(1913~1985)
---- 徐桂芳(1913~1988)
---- 屠杏花(1913~1989)
---- 李慕白(1913~1991)
---- 蒋柯夫(1913~1996)
---- 麦新(1914~1947)
---- 陈歌辛(1914~1961)
---- 蒋超(1914~1971)
---- 方传芸(1914~1984)
---- 吕复(1914~1992)
---- 杨帆(1914~1990)
---- 高重实(1915~1967)
---- 解洪元(1915~1990)
---- 黄贻钧(1915~1995)
---- 吕君樵(1915~1996)
---- 吕蒙(1915~1996)
---- 苏堃(1915~1986)
---- 钱风(1916~1966)
---- 姚水娟(1916~1976)
---- 竺素娥(1916~1989)
---- 罗毅之(1916~1989)
---- 沈扬(1917~1964)
---- 粱寒光(1917~1989)
---- 俞云阶(1917~1992)
---- 袁一灵(1917~1992)
---- 丰村(1917~1989)
---- 唐若青(1918~1983)
---- 米谷(1918~1986)
---- 石筱英(1918~1989)
---- 任德耀(1918~1998)
---- 胡问遂(1918~1999)
---- 言慧珠(1919~1966)
---- 文彬彬(1919~1972)
---- 屈楚(1919~1986)
---- 黄沙(1919~1988)
---- 莫非仙(1919~1992)
---- 文牧(1919~1995)
---- 沈柔坚(1919~1998)
---- 何慢(1919~1999)
---- 筱丹桂(1920~1947)
---- 章力挥(1920~1996)
---- 濮阳(1920~1980)
---- 田丽丽(1921~1966)
---- 朱慧珍(1921~1969)
---- 顾月珍(1921~1970)
---- 南薇(1921~1989)
---- 朱腾云(1921~1990)
---- 徐扶明(1921~1995)
---- 贺显民(1922~1969)
---- 徐凤仙(1922~1991)
---- 童芷苓(1922~1995)
---- 竺水招(1921~1968)
---- 丁是娥(1923~1988)
---- 朱雪琴(1923~1994)
---- 张拓(1924~1999)
---- 幸熙(1924~1977)
---- 三毛哥(1924~1983)
---- 何无奇(1926~1968)
---- 潘云卿(1927~1985)
---- 邹群(1927~1990)
---- 赵晓岚(1927~1991)
---- 管荫深(1927~1993)
---- 孙文明(1928~1962)
---- 筱爱琴(1928~1968)
---- 徐丽仙(1928~1984)
---- 周筱芳(1929~1977)
---- 孟令宽(1929~1977)
---- 张国梁(1929~1987)
---- 白水(1929~1993)
---- 张美娟(1929~1995)
---- 陈荣兰(1929~1973)
---- 严丽秋(1930~1994)
---- 胡伟民(1932~1989)
---- 傅艾棣(1934~1971)
---- 缪依杭(1936~1994)
---- 顾圣婴(1937~1967)
---- 马贵民(1938~1991)
---- 潘素梅(1941~1993)
专 记
-- 一、习俗、艺诀
---- (一)习俗
---- (二)艺诀
-- 二、演出与分配
-- 三、遗闻轶事
---- 上海知县王欣甫嗜曲丢官
---- 俞振飞三进山城(重庆)
---- 传字辈演员闹嘉善
---- 伶界商团攻打江南制造局
---- 《新青年》关于戏剧改良的讨论
---- 谭鑫培六到上海
---- 周信芳与田汉等文化人的交往
---- 上海评论四大名旦
------ 表一:
------ 表二:
---- 程砚秋初到上海挑大梁
---- 荀慧生和上海京剧舞台
---- 唐韵笙一出《铁笼山》倾倒上海观众
---- “金霸王”红遍春申
---- 京剧界抗美援朝义演
---- 鲁迅名著首次搬上越剧舞台
---- “十姐妹”联合义演
---- 吴琛调动“飞行堡垒”内幕
---- 袁雪芬拒绝为宋美龄唱堂会
---- 毛泽东四看越剧
---- 《梁祝》饮誉日内瓦
---- 范瑞娟相会卓别林
---- 施兰亭上门收徒弟
---- 杨月英为何称“大字辈”
---- 解洪元的一场虚惊
---- 毛泽东接见沪剧《红灯记》剧组的一段插曲
---- “打不死的”吉根宝
---- 南腔北调的《武家坡》
---- 既演戏又卖汤(米团)的筱文艳
---- 周恩来为黄浦剧场题名
-- 四、在“文化大革命”中“破坏革命样板戏”的三大冤案
编后记
《上海文化艺术志》编纂审定人员名录
供稿与提供资料单位名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