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阳市卫生防疫站志(1953-2002)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安阳市卫生防疫站于1953年7月建立,已经走过了50年历程,在庆祝建站50年之际,编写站志,回顾历史,总结经验,具有非同寻常的意义。
50年来,在党的卫生工作方针指引下,在各级领导的重视支持下,在全市新老防疫人员的共同努力下,从19名职工、38间旧房的艰苦环境起步,;在一穷二白、缺财少物的困难时期成长,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壮大:乘深化改革、开放搞活的强劲东风繁荣。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广大卫生防疫工作者艰苦创业、改革进取,用辛勤的汗水和聪明才智创造了前无古人的成就,使安阳市的卫生防疫事业发生了惊人的变化。
内容时限:
1953-2002
出版时间:
2003年07月
目录
封面
安阳市卫生防疫站志(1953-2002)
《安阳市卫生防疫站志》编辑委员会
题词
--
原卫生部副部长 孙隆椿题词
--
原河南省卫生厅厅长 刘全喜题词
--
原河南省卫生厅副厅长 张泽书题词
--
安阳市卫生局局长 杨洲题词
图片
--
历届站领导合影
--
现任站领导
--
1953-1955年建站初期在县胡同旧址
--
1956-1964年在后仓吕祖庙旧址
--
1964年以后迁入现址—自由路1号
--
原卫生部副部长孙隆椿视察我站并题词
--
原省卫生厅厅长刘全喜在原副市长方洪莲陪同下视察我站检验办公楼工地
--
卫生部疾病控制司副司长邵瑞太来我站检查指导工作
--
原省卫生厅副厅长张泽书来我站检查指导工作
--
市委书记方晓宇视察我站理检科
--
原副市长郭金城(左二)在市卫生局局长杨洲(左一)陪同下视察我站
--
原副市长詹玉荣来我站视察工作
--
市政府副市长肖继业参加强化服苗活动
--
WH0/CDC专家在我站对麻疹合作项目进行中期评估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主任李立明教授来我站讲学
--
1999年中层干部聘用聘任考试会场
--
我站慢病科科长韩晓燕在太仓举行的全国慢病社区示范点经验交流会上做典型发言
--
健康管理俱乐部
--
省慢病现场会在我市召开
--
庆祝《食品卫生法》实施二周年宣传活动
--
我站流行病科流调人员在农村进行流行病学调查
--
我站流病科人员正在采集动物标本
--
理化检验科工作人员在做检验
--
我站理化检验科工作人员正在操作高效液相色谱仪
--
微生物检验科工作人员正在发热待检室做PCR实验
--
我站医务人员下乡义诊
--
三十年以上同志合影从事卫生防疫工作
前言
目录
概论
第一篇 行政管理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一节 站址变迁
----
第二节 机构变更
----
第三节 机构职责
--
第二章 历届历年人员组成
----
第一节 历届站领导
----
第二节 中层干部名录
----
第三节 历年各类人员构成
----
第四节 在职人员名录
----
第五节 离退休人员名录
--
第三章 中国共产党、工会、共青团和民主党派
----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
----
第二节 工会
----
第三节 共青团
----
第四节 民主党派
--
第四章 经费与固定资产
----
第一节 经费
----
第二节 房屋建筑
----
第三节 仪器设备
----
第四节 交通工具
--
第五章 改革与管理
----
第一节 改革
----
第二节 管理制度和人员职责
----
第三节 等级评审
--
第六章 精神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文明单位建设
----
第二节 职业道德管理
----
第三节 计划生育
--
第七章 档案和图书资料管理
----
第一节 档案
----
第二节 图书资料
第二篇 疾病预防控制
--
第一章 疾病防治概况
--
第二章 《传染病防治法》执法监督与疫情管理
----
第一节 《传染病防治法》执法监督
----
第二节 疫情管理
--
第三章 传染病
----
第一节 霍乱
----
第二节 肠出血性大肠杆菌O157:H7感染性腹泻
----
第三节 病毒性肝炎
----
第四节 细菌性痢疾
----
第五节 伤寒、副伤寒
----
第六节 艾滋病
----
第七节 性病
----
第八节 脊髓灰质炎
----
第九节 麻疹
----
第十节 百日咳
----
第十一节 流行性脑脊髓膜炎
----
第十二节 猩红热
----
第十三节 流行性出血热
----
第十四节 狂犬病
----
第十五节 流行乙型脑炎
----
第十六节 流行性感冒
----
第十七节 布鲁氏菌病
----
第十八节 流行病学调查
--
第四章 寄生虫病
----
第一节 疟疾
----
第二节 肠道寄生虫病
--
第五章 地方病
----
第一节 碘缺乏病
----
第二节 地方性氟中毒
----
第三节 地方病专题调查
--
第六章 计划免疫
----
第一节 1983年以前预防接种工作
----
第二节 1983年以后计划免疫工作
--
第七章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建立建全全市慢病防治工作组织体系
----
第三节 安钢全国慢性病综合防治社区示范点工作
----
第四节 扩建慢病防治实验区
----
第五节 建立监测体系
----
第六节 创建全国社区口腔卫生服务示范点
----
第七节 科研工作
----
第八节 慢病预防医学诊疗服务
--
第八章 消毒与病媒生物控制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啮齿动物及其防制
----
第三节 蚊类防制
----
第四节 蝇类防制
----
第五节 其它医学昆虫防制
----
第六节 消毒管理
----
第七节 创建卫生城市
第三篇 公共卫生监督监测
--
第一章 食品卫生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食品卫生宣传
----
第三节 食品卫生监督与管理
----
第四节 食品卫生监测
----
第五节 食物中毒与重大事例
----
第六节 调查与研究
--
第二章 环境卫生
----
第一节 1983年以前环境卫生概况
----
第二节 公共场所卫生
----
第三节 饮用水卫生
----
第四节 化妆品卫生
----
第五节 垃圾粪便无害化处理
----
第六节 调查与研究
--
第三章 学校卫生
----
第一节 概况
----
第二节 学校卫生健康监测
----
第三节 学生常见病防治
----
第四节 学校卫生监督
----
第五节 学生健康教育、科研调查和培训
--
第四章 预防性卫生监督
--
第五章 卫生检验
----
第一节 概述
----
第二节 微生物检验
----
第三节 理化检验
--
第六章 预防医学诊疗和经营服务
----
第一节 预防性体检与社区诊疗服务
----
第二节 经营性服务
第四篇 健康教育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宣传活动与形式
--
第三章 健康促进
--
第四章 卫生宣教创作成果
第五篇 科研培训
--
第一章 概述
--
第二章 科研成果、著作、论文
----
第一节 获奖成果
----
第二节 新技术、新项目
----
第三节 著作
----
第四节 论文
--
第三章 学术交流、人员进修、基层培训
----
第一节 国内外学术交流情况
----
第二节 人员进修
----
第三节 基层培训
第六篇 人物简介
--
第一章 站级领导
----
第一节 历届站领导
------
肖广元
------
刘德广
------
刘镜旺
------
王淮增
------
龚朔
------
邵念源
------
刘长年
------
许洪训
------
姚俊杰
------
申贵安
------
高顺传
------
杨诚
------
丁宁
------
王兴洲
------
李保录
------
谷庆福
----
第二节 现任站领导
------
王民宪
------
张立峰
------
付耀华
------
高银生
------
李现军
------
李林安
--
第二章 离(退)休专业技术人员
----
第一节 主任医(技)师
------
王延生
------
余红
------
王元惠
----
第二节 副主任医(技)师
------
李冻青
------
高顺传
----
第三节 主管(治)医(技)师
--
第三章 现职专业技术人员
----
第一节 主任医(技)师
------
王家保
------
张栓虎
------
李永芳
----
第二节 副主任医(技)师
------
金世云
------
樊学信
------
张玉忠
------
韩晓燕
------
王亚辉
------
侯斌
------
任桂玲
------
付秋华
------
张改臣
------
韩建英
----
第三节 主管医(技)师
第七篇 荣誉
--
第一章 集体荣誉
--
第二章 个人荣誉
第八篇 大事记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