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省赣榆县土壤志

江苏省赣榆县土壤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根据国务院(79) 111号和省革发(79)150号文件精神,我县于一九八O年四月至一九八四年底开展了第二次土壤普查,历时四年半时间。共经过了三个阶段,即土壤普查试点阶段、野外调查和化验阶段、资料整理阶段。于一九八五年元月经省、市土壤普查办公室组织验收小组验收合格并发给合格证书。

目录

封面
江苏省赣榆县土壤志
图片
-- 赣榆县行政区图
-- 颁发合格证书
-- 省、市领导检查土壤普查资料
-- 土壤普查野外技术指导
-- 土壤普查负责人汇报工作情况
-- 土壤普查资料整理
-- 工作人员在拼制土壤图
-- 室内化验指导
-- 县政府领导检查积肥造肥,秸杆还田情况
-- 积肥造肥 秸杆还田
-- 附图
---- 赣榆县土壤图
---- 赣榆县土壤有机质含量图
---- 赣榆县土壤全氮含量图
---- 赣榆县土壤全磷含量图
---- 赣榆县土壤速效磷含量图
---- 赣榆县土壤速效钾含量图
---- 赣榆县土壤评级图
---- 赣榆县土壤改良利用分区图
前言
目录
第一章 社会经济情况及成土因素
-- 第一节 社会经济情况
-- 第二节 成土因素
---- (一)气候
---- (二)水系
---- (三)地形地貌
---- (四)植被
---- (五)农业生产活动对土壤的影响
第二章 土壤分类、形成和分布
-- 第一节 土壤分类的原则和依据
---- (一)土类
---- (二)亚类
---- (三)土属
---- (四)土种
-- 第二节 土壤的形成和分布规律
---- (一)岭地棕壤类土壤的形成
---- (二)平原潮土的形成
---- (三)低洼平原砂姜黑土的形成和分布
---- (四)滨海盐土的形成与演变
第三章 土种及其主要特征
-- 一、砾石土(代号1 1)
-- 二、岭砂土(代号1 2)
-- 三、岭砂堆迭土(代号1 3)
-- 四、白浆土(代号2 4)
-- 五、炉底白浆土(代号2 5)
-- 六、包浆土(代号3 6)
-- 七、黄泥土(代号3 7)
-- 八、黄泥堆迭土(代号3 8)
-- 九、板土(代号4 9)
-- 十、黑板土(代号4 10)
-- 十一、白板土(代号4 11)
-- 十二、黄沙土(代号5 12)
-- 十三、沙漏土(代号5 13)
-- 十四、黄土(代号6 14)
-- 十五、腰黑黄土(代号6 15)
-- 十六、底黑黄土(代号6 16)
-- 十七、沙心黄土(代号6 17)
-- 十八、老黄土(代号7 18)
-- 十九、腰黑老黄土(代号7 19)
-- 二十、盐化黄沙土(代号8 20)
-- 二十一、盐化黄土(代号9 21)
-- 二十二、碱性黄土(代号9 22)
-- 二十三、盐化老黄土(代号10 23)
-- 二十四、黑土(代号11 24)
-- 二十五、中位砂姜黑土(代号11 25)
-- 二十六、岗黑土(代号12 26)
-- 二十七、盐化黑土(代号13 27)
-- 二十八、沙质脱盐土(代号14 28)
-- 二十九、沙质轻盐土(代号14 29)
-- 三十、粘质潮盐土土属
---- (一)粘质轻盐土(代号1530)
---- (二)粘质中盐土(代号1531)
---- (三)粘质重盐土(代号1532)
-- 三十一、粘质草甸盐土(代号16 33)
第四章 土壤肥力
-- 一、土壤养分含量
---- (一)土壤有机质
---- (二)土壤氮素
---- (三)土壤磷素
---- (四)土壤钾素
---- (五)微量元素
-- 二、土壤代换性能
-- 三、土壤酸碱度
-- 四、土壤的物理性状
---- (一)土壤耕层厚度
---- (二)土壤质地
---- (三)土壤容重和空隙度
-- 五、土壤养分图的编制
---- (一)县级土壤养分图编制的原则
---- (二)土壤养分图分级的原则与标准
---- (三)土壤养分图编制的方法与步骤
第五章 土壤资源及其评价
-- 一、土地总面积及概况
-- 二、土地利用构成
-- 三、土壤资源及其评价
---- (一)土壤资源概况
---- (二)土壤资源的质量评价
第六章 当前土壤存在的主要问题
-- 一、土壤养分低
-- 二、障碍因素多,具有低产因素土壤面积大
-- 三、部份土壤质地差且板结
-- 四、山区土壤流失重
-- 五、沿海土壤地下水位浅,矿化度高,土壤次生盐碱化潜在威胁大
-- 六、部分土壤污染严重
第七章 土壤分区改良利用意见
-- 一、土壤改良利用分区的原则和依据
-- 二、区或片的命名
-- 三、分区概述
---- (Ⅰ)低山粗骨棕壤封山育林区
---- (Ⅱ)低丘缓坡棕壤改良利用区
---- (Ⅲ)冲积平原棕潮土改良利用区
---- (Ⅳ)低洼平原,粘质土改良利用区
---- (Ⅴ)沿海盐渍土改良利用区
第八章 土壤普查成果应用情况
-- 一、土壤普查成果的初步应用情况
-- 二、推广高温堆肥技术 促进秸秆还田
-- 三、用好一张养分图、科学施用磷肥
-- 四、推广水稻氮素调控技术,科学施用氮肥
-- 五、打暗洞洗盐降渍、改良盐碱地
-- 六、钾素化肥在我县土壤上的增产作用
附录
-- 一、第二次土壤普查工作情况小结
-- 二、第二次土壤普查化验工作总结
-- 三、赣榆县第二次土壤普查乡村代号
-- 四、赣榆县第二次土壤普查组织领导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