平顶山日报社志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采用篇、章、节、目的结构形式,横排门类,纵陈始末。全志分大事记、两报一网、报业经营、报业管理、基本建设、人员、附录,共分7篇。二、本志是平顶山日报社第一部志书。时间断限上限为1958年10月下限于2007年年底。特殊情况下,个别资料的截止时间延至2008年7月。三、本志篇目设定,均按志书的编纂要求进行撰写和编辑。
目录
封面
平顶山日报社志
图片
--
1961年<平顶山日报>停刊后全体同志合影
--
1968年<新平顶山报>全体同志合影
--
1969年<平顶山报>时期全体同志合影
--
1990年12月,市委书记杨光喜与报社工作人员合影于老社址(市委党校院)。
--
1998年本社全体员工合影
--
2001年本社全体人员合影
--
2008年本社全体员工合影
--
1982年12月,市委书记段松会(前排中),市长武守全(前排左二)等领导,接见河南日报社支援本社的印刷技术人员。
--
1982年12月,第一任总编辑何重(后排右二)和印刷工人合影。
--
1992年4月,本社记者采访全国政协副主席钱正英(左)。
--
1998年9月30日,新华社原社长穆青喜读<平顶山日报>创刊四十周年特刊彩报。
--
1998年,省委书记马忠臣(右二)与市委书记宋守卿(左二)、市长田承忠(左一),市委常委、秘书长高德领(右一)一起翻阅<平顶山日报>。
--
段松会
--
刘振岐
--
杨光喜
--
刘仲轩
--
王银忠
--
宋守卿
--
田承忠
--
邓永俭
--
赵顷霖
--
本社记者采访著名作家李凖。
--
本社记者采访中国曲协主席骆玉笙。
--
本社记者在采访毛泽东女儿李讷及其丈夫时合影。
--
1993年,本社承办“第七届全国地市州盟报优秀新闻作品评选会”。
--
1994年5月,本社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共同举办“全国地市报报纸策划研讨会”。图为代表参观神马集团帘子布生产车间。
--
1997年10月,本社与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共同举办“全国地市报沿革暨发展学术研讨会”。
--
由本社和郑州晚报社、洛阳日报社、焦作日报社共同发起的河南省地市党报社长、总编辑联席会1998年8月在平顶山召开。
--
1996年11月,本社与中国记协、中国地市报研究会共同举办“全国地市报发展趋势研讨会”。图为与会代表参观报社印刷厂。
--
2004年,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喻国明(左图),经济日报社编委丁士(右图)做客本社,为报社全体采编人员讲课。
--
2005年7月,本社举办新闻业务研讨会。
--
2005年11月,首届平顶山日报社“十佳记者(编辑)”表彰奖励大会召开。
--
各时期的采编中心
--
目前先进的印刷设备
--
2007年的广告中心营业厅
--
2005年,发行队伍配备了新的交通工具和服装。
--
丰富多彩的职工文化体育活动
--
东社址印刷厂一角
--
东社址住宅小区一角
--
1992年,平顶山日报社办公大楼建成使用。
--
1982年至2004年领导班子部分成员合影
--
本届领导班子成员合影
前言
凡例
概述
目录
第一篇 大事记
--
大事记
第二篇 两报一网
--
第一章 <平顶山日报>各时期的版面设置及重要栏目
----
第一节 新闻类
----
第二节 副刊类
----
第三节 专刊、周刊、特刊类
--
第二章 <平顶山晚报>各时期的版面设置及重要栏目
----
第一节 新闻类
----
第二节 副刊(专刊、号外)类
----
第三节 周刊类
--
第三章 平顶山新闻网
----
第一节 沿革
----
第二节 内容建设
----
第三节 发展纪事
--
第四章 《平顶山日报》各时期的重要报道
----
第一节 创刊初期及“文化大革命”前期的报道
----
第二节 20世纪80年代的报道
----
第三节 20世纪90年代的报道
----
第四节 2001年至2007年的报道
--
第五章 《平顶山晚报》各时期的重要报道
----
第一节 20世纪90年代的报道
----
第二节 2001年至2007年的报道
--
第六章 电讯稿和互联网稿件的接收和处理
----
第一节 电讯稿的接收
----
第二节 电讯稿的处理
----
第三节 互联网稿件的接收和处理
--
第七章 新闻采访
----
第一节 记者的任务和工作方法
----
第二节 采访手段的发展与变化
----
第三节 新闻摄影
--
第八章 通联工作
----
第一节 通讯员队伍
----
第二节 管理与培训
----
第三节 业务刊物
----
第四节 信访和内参
第三篇 报业经营
--
第一章 发行
----
第一节 邮发合一发行
----
第二节 自办发行
----
第三节 发行队伍建设
----
第四节 读者俱乐部
--
第二章 广告
----
第一节 早期的广告
----
第二节 1982年复刊后的广告
----
第三节 1984年至1989年的广告
----
第四节 1990年至2004年的广告
----
第五节 2005年至2007年的广告
--
第三章 印刷
----
第一节 筹建印刷厂
----
第二节 电子照排排版
----
第三节 技术进步、设备更新与厂房建设
----
第四节 股份制改造
----
第五节 两报以外的承印
----
第六节 印刷物资公司
--
第四章 多种经营
第四篇 报业管理
--
第一章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党务工作
----
第一节 党组织的主要工作
----
第二节 驻村对口扶贫工作
--
第三章 采编管理
----
第一节 采编队伍建设
----
第二节 规章制度
----
第三节 守则和纪律
--
第四章 财务管理
--
第五章 人事工作
--
第六章 物业管理
--
第七章 资产管理
第五篇 基本建设
--
第一章 办公楼建设
--
第二章 职工住宅楼建设
--
第三章 印刷设施建设
--
第四章 数字化办公设备
--
第五章 网站建设
--
第六章 车辆
第六篇 人员
--
第一章 人物传记
----
陈兆先
----
胡渊泉
----
杜春轩
----
何重
----
田鹤鸣
----
杨文平
----
姜文卷
----
刘俊杰
--
第二章 人物简介
----
王沂文
----
郭晋
----
张树德
----
杨建恩
----
贾汉
----
宋心海
----
卢延岭
----
李昆武
----
韩玉民
----
娄禾青
----
李成魁
----
王连喜
----
宋耀文
----
李光宇
----
张文生
----
李建国
----
何金许
----
郭新民
----
陶向军
----
聂世锋
----
马登科
----
王晴
----
马文祥
----
袁静臣
----
崔群山
----
兰秀峰
----
黄长林
----
温江德
----
刘明
----
牛复生
----
王新迎
----
牛克举
----
许增禄
----
周分廷
----
陶苗英
----
蒋梅花
----
毛庆林
----
彭学龙
----
尹文芳
----
张俊友
----
余春英
----
许凌云
----
贾庆申
----
徐肖冰
----
王兆民
----
李永祥
----
高淮记
----
宋爱斌
----
郜现敏
----
贾凯英
----
姬长和
----
方化袆
----
陈小国
----
郭振会
----
李志勇
----
赵晓梅
----
吕晋
----
曲令敏
----
李晓燕
----
宋义斌
----
黄昌之
----
吴玉山
----
伍晋豫
----
李英平
----
张勤文
----
李可
----
周冬
----
王自力
----
卢拥军
----
胡霞
----
高午生
----
李松山
----
闫明
----
谷晓玲
----
娄延声
----
刘智斌
----
段孝和
----
牛献廷
----
王长河
----
贾汉超
----
刘玉珊
----
王冬梅
----
李端阳
----
杨晓春
----
尚志岑
----
赵冰
----
谢运和
----
张宝丽
----
刘群
----
蒋乃锋
----
吕光耀
----
魏静
----
程广明
----
杜跃磊
----
韩江法
----
魏树华
----
王定翔
----
余春旭
----
牛晓燕
----
张惠芬
--
第三章 各时期中层干部任职一览表
--
第四章 中级以上专业职务人员一览表
--
第五章 1982年复刊后工作人员名单
第七篇 附录
--
一、题词
--
二、回忆录
--
三、历年主要获奖作品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