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情要览

陕情要览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序白纪年1984年4月,省委责成省委研究室、省社会科学院、省社会科学学会联合会组织力量,编写《陕情要览》。省级各有关部门和全体编写人员为此付出了辛勤的劳动,历时不到一年,全书告成,令人高兴!编写这样一本篇幅较大的介绍陕西基本情况的书籍,在我们省尚属首次。书中概述了陕西悠久的历史,着重反映了建国以来陕西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过程及成就,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巨大变化,并展望了今后的发展前景。它可供全省各级领导同志在分析陕西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发展战略,进行决策时参考;也可供各行各业的同

出版时间: 1986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与编委会
题词
陕西省行政区划略图
图片
目录

绪论
第一篇 总述
-- 第一章 地理区划的沿革
---- 一、都城所在地的变迁
---- 二、由州郡到道和路的演变
---- 三、省制的确立及辖区的趋于定型
-- 第二章 地理位置、行政区划、主要城市
---- 一、地理位置的三大特征
---- 二、行政区划
---- 三、主要城市和地区所在地
-- 第三章 自然概况
---- 一、三大地貌区
---- 二、气候
---- 三、河流与水文
-- 第四章 自然资源
---- 一、植物资源
---- 二、动物资源
---- 三、矿产资源
---- 四、水利资源
-- 第五章 人口
---- 一、人口增长的历史概况
---- 二、人口分布和密度
---- 三、人口结构
---- 四、婚姻、生育与家庭规模
---- 五、死亡率及平均期望寿命
---- 六、未来人口发展
-- 第六章 主要历史时期的经济概况
---- 一、周秦汉时期
---- 二、魏晋南北朝时期
---- 三、隋唐时期
---- 四、宋夏金时期
---- 五、元明清和民国时期
---- 六、陕甘宁边区时期
-- 第七章 新中国成立以来经济发展概况
---- 一、主要建设成就
---- 二、经济发展过程
-- 第八章 经济特点和优势
---- 一、经济特点
---- 二、产业优势
---- 三、经济潜力
---- 四、薄弱环节
第二篇 农业
-- 第九章 农业自然条件
---- 一、地形
---- 二、气候
---- 三、水资源
---- 四、土地资源
-- 第十章 农业生产结构及发展状况
---- 一、农业总产值
---- 二、种植业
---- 三、林业
---- 四、畜牧业
---- 五、副业
---- 六、渔业
---- 七、土特产
---- 八、乡镇企业
-- 第十一章 农业经济条件
---- 一、农业基本建设投资
---- 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
---- 三、农业固定资产
---- 四、农业现代化水平
-- 第十二章 农业科学技术的研究和推广
---- 一、基本情况
---- 二、科研成果及其推广应用
---- 三、今后的任务及其措施
-- 第十三章 农业所有制和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一、农业所有制结构
---- 二、农业生产责任制的实行和专业户的发展
---- 三、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十四章 农业经济收入
---- 一、农业净产值在国民收入中的比重
---- 二、农产品价格
---- 三、集体经济收入
---- 四、农民生活水平
-- 第十五章 农业的经济地位
---- 一、农业经济地位的总况
---- 二、农业向国家提供的重要农副产品
---- 三、农业为工业提供广阔的市场
---- 四、农业为工业提供大量的原料
---- 五、农业为出口提供大批货源
第三篇 工业
-- 第十六章 工业概述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特点和优势
---- 四、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十七章 一轻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主要特点
----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 第十八章 二轻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第十九章 纺织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特点和优势
----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 第二十章 食品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特点和优势
---- 三、存在的问题和应采取的措施
-- 第二十一章 医药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今后的发展设想
-- 第二十二章 机械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优势和特点
---- 四、存在的问题和发展方向
-- 第二十三章 煤炭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特点和优势
---- 四、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措施
-- 第二十四章 电力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特点和优势
---- 四、今后的发展设想
-- 第二十五章 石油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特点和优势
---- 四、奋斗目标和发展措施
-- 第二十六章 化学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特点和优势
---- 四、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二十七章 电子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特点和优势
---- 四、今后的发展方向
-- 第二十八章 冶金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有利条件和发展前景
-- 第二十九章 建筑材料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特点和优势
---- 四、今后的展望
-- 第三十章 森林资源和森林工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存在的问题和今后的措施
第四篇 交通运输和邮电通信
-- 第三十一章 交通运输
---- 一、铁路运输
---- 二、公路运输
---- 三、民用航空运输
---- 四、内河运输
-- 第三十二章 邮电通信
---- 一、历史回顾
---- 二、发展状况
---- 三、发展方向
第五篇 基本建设地质勘探市政建设环境保护
-- 第三十三章 基本建设
---- 一、建设概况
---- 二、“一五”、“二五”时期的重点项目建设
---- 三、“三线修建设时,期
---- 四、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建设新局面
---- 五、二OOO年的展望
-- 第三十四章 地质勘探
---- 一、历史回顾
---- 二、发展现状
---- 三、优势和特点
---- 四、存在的问题与努力方向
-- 第三十五章 建筑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发展过程
---- 三、主要特点
---- 四、改革与展望
-- 第三十六章 市政建设
---- 一、城市住宅
---- 二、市政公用事业
---- 三、环境卫生及园林绿化
-- 第三十七章 环境保护
---- 一、主要问题
---- 二、环境质量现状及变化趋势
---- 三、环境保护及其成效
-- 第三十八章 测绘
---- 一、发展概况
---- 二、测绘力量
---- 三、今后的任务
第六篇 商业服务业旅游业
-- 第三十九章 商业概况
---- 一、新型商业体系的建立
---- 二、商业结构的变化
---- 三、购销业务的发展
---- 四、发展前景
-- 第四十章 国营商业
---- 一、发展过程
---- 二、购销经营情况
---- 三、改革情况
-- 第四十一章 供销合作社商业
---- 一、历史概况
---- 二、供销业务
---- 三、发展趋势
-- 第四十二章 城乡集市贸易
---- 一、历史回顾
---- 二、发展现状
---- 三、城乡个体商业的发展
-- 第四十三章 饮食服务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饮食业
---- 三、服务业
---- 四、今后的发展及其措施
-- 第四十四章 粮、油经营管理
---- 一、基本情况
---- 二、粮食购销
---- 三、油脂购销
---- 四、粮油管理
---- 五、粮油工业
---- 六、粮油管理的改革
-- 第四十五章 物资流通
---- 一、物资流通管理体制的演变
---- 二、物资流通的现状
----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今后的努力方向
-- 第四十六章 对外贸易
---- 一、基本情况
---- 二、主要业务机构
---- 三、外贸出口
---- 四、外贸进口
---- 五、存在的问题和今后应采取的措施
-- 第四十七章 旅游业
---- 一、旅游资源
---- 二、发展概况
---- 三、主要旅游宾馆
---- 四、旅游产品
---- 五、国内旅游
---- 六、发展目标
第七篇 财政金融
-- 第四十八章 财政
---- 一、财政收支总额及其变化趋势
---- 二、财政收支购成
---- 三、同财政有关的几颂分配比例
---- 四、实现财政状况根本好转的途径
-- 第四十九章 金融
---- 一、金融体系
---- 二、银行存款
---- 三、银行贷款
---- 四、农村信用社的存款和贷款
---- 五、银行的现金收支
---- 六、流通中的货币数量及其分布状况
---- 七、外汇收支和保险业务
---- 八、今后的措施
第八篇 劳动工资物价
-- 第五十章 劳动工资
---- 一、劳动资源与劳动就业
---- 二、职工与劳动生产率
---- 三、工资与劳动保险福利
-- 第五十一章 物价
---- 一、稳定物价
---- 二、物价调整
---- 三、价格补贴
---- 四、改革物价管理
---- 五、价格发展趋势
第九篇 教育科学文化新闻卫生体育
-- 第五十二章 教育
---- 一、高等教育
---- 二、中等专业教育和职业教育
---- 三、普通中学教育
---- 四、初等教育
---- 五、工农教育
-- 第五十三章 自然科学技术
---- 一、发展概况
---- 二、特点和优势
---- 三、科技成果及其推广和应用
---- 四、科技群众团体
---- 五、存在的主要问题和发展设想
-- 第五十四章 哲学社会科学
---- 一、基本情况
---- 二、科研机构
---- 三、学术团体
---- 四、社会科学刊物
---- 五、科研成果
-- 第五十五章 文物与考古
---- 一、基本情况
---- 二、重要发现和研究成果
---- 三、光辉灿烂的文物古迹
---- 四、蓬勃发展的博物馆事业
-- 第五十六章 文化艺术事业
---- 一、基本情况
---- 二、成果
---- 三、刊物
---- 四、文化艺术团体
-- 第五十七章 新闻出版事业
---- 一、报纸
---- 二、广播和电视
---- 三、出版
-- 第五十八章 卫生
---- 一、基本情况
---- 二、地方病防治
---- 三、妇幼卫生
---- 四、医学科学研究
---- 五、中草药
-- 第五十九章 体育
---- 一、体育队伍和运动水平
---- 二、历届全省运动会
---- 三、群众体育
---- 四、青少年业余体育
---- 五、体育组织
---- 六、体育设施
-- 第六十章 宗教
---- 一、佛教
---- 二、道教
---- 三、伊斯兰教
---- 四、基督教
---- 五、天主教
-- 第六十一章 主要历史人物
---- 一、政治家
---- 二、军事家及名将
---- 三、著名使者
---- 四、自然科学家
---- 五、史学家
---- 六、文献学家
---- 七、考古学家
---- 八、理财家
---- 九、法学家
---- 十、教育家
---- 十一、哲学家
---- 十二、佛学家
---- 十三、文学家
---- 十四、画家
---- 十五、书法家
---- 十六、农民起义领袖
---- 十七、回民起义领袖
---- 十八、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
---- 十九、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重要人物
---- 二十、外省人物在陕西
---- 二十一、外国人物在陕西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