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昌县志
格式:PDF
费用:3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了宜昌献自然、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发展的历史与现状。
内容时限:
1840-1985
出版时间:
1993年02月
目录
封面
宜昌县志
版权页
图片
--
宜昌县行政区划图(1985年)
--
1958年3月30日毛泽东主席乘“江峡”轮视察长江三峡水利枢纽工程坝址
--
1958年3月1日周恩来总理察看长江中堡岛三峡坝址和钻探的岩心
--
1989年4月19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主席李先念视察宜昌
--
1986年9月9日原任人民解放军四野十三兵团司令员程子华视察宜昌
--
沙坪电站
--
沙坪水库
--
宜晶县矿产资源
--
建设中的樟村坪镇
--
粉石垭平洞
--
沙坪二级站机房
--
大老岭云雾
--
樟村坪林场杉林、华山松及古生植物——华榛
--
晓曦
--
县城新景
--
河心公园
--
平湖影剧院
--
宜昌水泵总厂微机室
--
多级水泵
--
宜昌雪茄烟厂及生产的雪茄烟
--
宜昌白沙垴造船厂建造的趸船、测量船及拖舵
--
宜昌三峡电器厂生产的变压器
--
宜昌县纺织厂车间一角
--
西陵远眺
--
三峡明珠——中堡岛
--
黄陵庙
--
金狮洞
--
棠垭茧
--
宜昌蜜桔
--
邓村茶
--
中华鲟
--
樟村坪鲵
--
宜昌金头蜈蚣
--
雾渡河猕猴桃
--
樟村坪鲵
--
百里荒牧业乡细长毛羊
--
一九二九年“九·四”暴动莲沱烈士纪念碑
--
宋家咀渡槽
--
电视发射塔
--
官庄水库
《宜昌县志》编纂委员会
《宜昌县志》编辑部
《宜昌县志》编纂委员会历任委员
序一
序二
序三
凡例
目录
总叙
大事记
卷一建置沿革
--
一、沿革
--
二、区域
--
三、区划
--
四、城镇
----
1.县城
----
2.县辖镇
----
3.区辖镇
----
4.乡辖镇
卷二自然环境
--
一、地质
----
1.地层
----
2.岩石
----
3.构造
--
二、地貌
----
1.特征
----
2.山峰
----
3.河流
----
4.峡谷、溶洞
--
三、气候
----
1.特征
----
2.日照
----
3.温度
----
4.降雨
----
5.风、霜、雪
----
6.蒸发、湿度
----
7.小气候区
----
8.灾害性天气
--
四、土壤、植被
----
1.土壤
----
2.植被
--
五、自然资源
----
1.土地
----
2.水
----
3.矿产
----
4.生物
----
5.旅游
--
六、自然灾害
----
1.水灾
----
2.旱灾
----
3.风灾
----
4.雹灾
----
5.地震
----
6.崩山、滑坡
----
7.兽灾
----
8.病虫害
卷三人口
--
一、人口构成
----
1.民族构成
----
2.性别构成
----
3.年龄构成
----
4.家庭构成
----
5.文化构成
----
6.职业构成
--
二、人口变动
----
1.自然变动
----
2.迁移变动
----
3.人口分布
--
三、计划生育
----
1.宣传教育
----
2.晚婚晚育
----
3.节制生育
----
4.分类指导
----
5.政策措施
卷四农业
--
晚清、民国时期的农业
----
一、土地制度
------
1.租佃形式
------
2.地租种类
----
二、捐税负担
----
三、农业技术
----
四、抗灾能力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农业
----
一、农村经济制度变革
------
1.个体所有制经济
------
2.集体所有制经济
------
3.全民所有制经济
------
4.经营管理
----
二、农业生产条件变化
------
1.土地
------
2.劳力
------
3.耕畜
------
4.农机农具
----
三、农作物业
------
1.农作物分区
------
2.耕作制度
------
3.土壤肥料
------
4.品种改良
------
5.植物保护
------
6.主要农作物栽培技术
----
四、畜牧业
------
1.畜禽品种
------
2.畜禽饲养管理
------
3.畜牧业基地建设
----
五、林业
------
1.林木分布
------
2.树种
------
3.营林
------
4.森林保护
------
5.木材经营
------
6.育林基金、更新改造资金
------
7.国营林场
----
六、特产
------
1.茶叶
------
2.柑桔
------
3.桑蚕、养蜂
------
4.其它特产
----
七、渔业
------
1.鱼种资源及保护
------
2.鱼苗繁殖
------
3.成鱼养殖
------
4.中华鲟人工繁殖
卷五水利
--
一、水利工程
----
1.蓄水工程
----
2.引水工程
----
3.提水工程
----
4.地下水利用
----
5.血防、饮水工程
--
二、水土保持
----
1.水保工程
----
2.小流域治理
----
3.葛洲坝库区治理
--
三、“四防”工作
----
1.水库防汛
----
2.防洪防涝
----
3.防旱抗旱
--
四、水利管理
----
1.工程管理
----
2.灌溉管理
----
3.财务管理
--
五、水文观测
卷六工业
--
晚清、民国时期的工业
----
一、铁、木、竹器制品业
----
二、农副产品加工业
----
三、轻纺工业
----
四、机械、电力工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工业
----
一、采掘工业
----
二、建材工业
----
三、电力工业
----
四、机械、电子工业
----
五、轻纺工业
----
六、化学工业
----
七、工业管理
卷七乡镇企业
--
一、所有制形式
----
1.集体企业
----
2.联办企业
----
3.个体企业
--
二、行业结构
----
1.农业企业
----
2.工业企业
----
3.运输企业
----
4.建筑企业
----
5.商业及饮食、服务业
--
三、产品结构
--
四、企业管理
卷八交通
--
晚清、民国时期的交通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交通
----
一、水运
------
1.航道
------
2.港口、码头
------
3.渡口
------
4.运输
----
二、陆运
------
1.道路
------
2.运输
----
三、航空
----
四、管理
------
1.管理机构
------
2.运输管理
------
3.安全监理
卷九邮电
--
晚清、民国时期的邮电
----
一、邮政机构
----
二、邮路
----
三、邮政业务
----
四、电话
----
五、电报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邮电
----
一、邮电机构
----
二、邮路
----
三、邮政业务
----
四、邮政设备
----
五、电话
----
六、电报
卷十城乡建设
--
晚清、民国时期的城乡建设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城乡建设
----
一、城镇建设
----
二、乡村建设
----
三、建筑行业
----
四、环境保护
卷十一财政
--
晚清时期的财政
--
民国时期的财政
----
一、财政收入
------
1.田赋
------
2.盐税
------
3.关税
------
4.土药税
------
5.其它工商税
------
6.其它收入
----
二、财政支出
------
1.行政支出
------
2.教科文卫支出
------
3.工交商贸支出
------
4.农业支出
------
5.社会支出
----
三、财政管理
------
1.财政机构
------
2.财政体制
------
3.预决算制度
------
4.乡(镇)财政
------
5.税收管理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财政
----
一、财政收入
------
1.农业税
------
2.工商各税
------
3.企业收入
------
4.其它收入
----
二、财政支出
------
1.农业支出
------
2.工交商贸支出
------
3.城镇建设支出
------
4.教科文卫支出
------
5.抚恤、救济和社会福利支出
------
6.行政支出
------
7.其它支出
----
三、财政管理
------
1.财政管理体制
------
2.乡、镇财政管理
------
3.预算外资金管理
------
4.税收管理
------
5.财务管理
------
6.财政监督与审计
------
7.债务及其它
卷十二金融
--
晚清、民国时期的金融
----
一、货币
----
二、民间借贷
----
三、典当、税号、钱庄
----
四、银行
----
五、信用合作社
----
六、储金会
----
七、保险公司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金融
----
一、金融机构
----
二、货币流通
----
三、存款
----
四、贷款
----
五、拨款
----
六、结算
----
七、保险
----
八、代理国库
卷十三贸易
--
晚清、民国时期的贸易
----
一、商业市场
----
二、主要商品购销
----
三、饮食服务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贸易
----
一、市场发展
----
二、体制变革
----
三、商品购销
----
四、饮食服务
----
五、对外经济贸易
----
六、经营管理
卷十四工商管理
--
晚清、民国时期的工商管理
----
一、牙帖管理
----
二、牌照管理
------
附:宜昌海关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工商行政管理
----
一、管理机构
----
二、市场管理
----
三、企业登记
----
四、商标注册
----
五、合同管理
----
六、计量管理
------
附:宜昌县各种新、旧度量衡器折算表
卷十五物价管理
--
晚清、民国时期的物价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物价管理
----
一、价格制订
----
二、价格调整
----
三、差价管理
----
四、物价检查
------
附:运输价格变化情况
卷十六政党社团
--
民国时期的政党社团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政党群团
----
一、中国共产党宜昌县委员会
------
1.县委会机构
------
2.党代表大会
------
3.区委及基层组织
------
4.党员
------
5.宣传工作
------
6.党员教育
------
7.纪律检查
------
8.统战工作
----
二、政协宜昌县委员会
------
1.历届政协委员会
------
2.政协主要活动
----
三、群众团体
------
1.宜昌县总工会
------
2.宜昌县农民协会
------
3.共青团宜昌县委员会
------
4.宜昌县民主妇女联合会
------
5.宜昌县工商业联合会
------
6.宜昌县个体劳动者协会
卷十七政权
--
晚清时期的县政权
----
一、县署
----
二、县自治会
----
三、县初级审判厅、检察厅
--
民国时期的县政权
----
一、县政府
----
二、县参议会
----
三、地方法院、检察处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县政权
----
一、县人民代表大会
------
1.代表选举
------
2.县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3.县人民代表大会
------
4.县人大常务委员会
----
二、县人民政府
----
三、县人民法院
----
四、县人民检察院
卷十八政务
--
晚清、民国时期的政务
----
一、民政
------
1.救济院、所
------
2.灾民赈济
------
3.褒扬、抚恤
----
二、劳动、人事
----
三、档案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政务
----
一、民政
------
1.优抚
------
2.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3.生产救灾
------
4.社会救济
------
5.社会福利
------
6.婚姻登记
------
7.殡葬管理
----
二、劳动人事
------
1.劳动就业
------
2.职工培训
------
3.劳动工资
------
4.劳动保护
------
5.知识青年安置
------
6.人事编制与干部队伍
------
7.干部结构
------
8.干部管理
----
三、档案
------
1.档案局、室
------
2.档案馆
----
四、信访
----
五、国土规划、土地管理
------
1.国土规划
------
2.土地管理
----
六、外事、侨务、旅游
------
1.外事
------
2.侨务
------
3.旅游
卷十九司法
--
晚清、民国时期的司法
----
一、警察
----
二、检察
----
三、审判
----
四、司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司法
----
一、公安
------
1.刑事侦捕
------
2.治安管理
------
3.交通安全
------
4.消防监督
------
5.监所管理
----
二、检察
------
1.刑事检察
------
2.经济检察
------
3.法纪检察
------
4.监所检察
----
三、审判
------
1.刑事审判
------
2.民事审判
------
3.经济审判
------
4.案件复查
----
四、司法行政
------
1.法制宣传
------
2.人民调解
------
3.公证
------
4.律师业务
卷二十移民
--
一、移民机构
--
二、移民范围
--
三、移民安置
--
四、财、物管理
----
1.经费管理
----
2.材料管理
----
附:县境内长江葛洲坝库区回水水面线表
----
葛洲坝水库水位界桩复测成果表
卷二十一军事
--
晚清时期的军事
----
一、驻防武装
----
二、募兵制度
----
三、主要战事
--
民国时期的军事
----
一、驻军
----
二、地方武装
----
三、兵役
----
四、农民武装斗争
----
五、主要战事
------
1.宜昌起义
------
2.川军援鄂
------
3.北伐军占领宜昌
------
4.夏斗寅叛变
------
5.日军侵占宜昌
------
6.国军反攻宜昌
------
7.石牌要塞保卫战
------
8.宜沙战役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军事
----
一、军事机构
----
二、兵役制度
----
三、民兵建设
----
四、战备勤务
----
五、驻县航空和军工单位
卷二十二教育
--
晚清时期的教育
--
民国时期的教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教育
----
一、各类教育
------
1.幼儿教育
------
2.小学教育
------
3.特殊教育
------
4.中学教育
------
5.师范教育
------
6.职业教育
------
7.成人教育
----
二、教育行政
------
1.机构
------
2.教师
------
3.思想政治工作
------
4.体育卫生工作
------
5.勤工俭学
------
6.经费与设施
卷二十三科技
--
一、科技机构
----
1.科技管理机构
----
2.科技推广机构
----
3.科研机构
----
4.科技团体
--
二、科技队伍
--
三、科技普及
----
1.农业科技普及
----
2.工业技术进步
--
四、科技成果
--
五、科技管理
----
1.计划管理
----
2.成果管理
----
3.经费管理
----
4.科技条件管理
----
5.科技情报管理
----
6.科技干部管理
--
六、农村沼气、省柴灶
--
七、标准计量
--
八、地震观测
卷二十四文化艺术
--
晚清时期的文化艺术
--
民国时期的文化艺术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文化艺术
----
一、文化事业机构
------
1.文化馆、站
------
2.图书馆、室
------
3.新华书店
------
4.电影公司、队、院
------
5.文工团、队
----
二、文学艺术
------
1.文艺创作
------
2.戏剧、曲艺
------
3.民间文艺
------
4.有关宜昌的诗文选
卷二十五新闻
--
民国时期的新闻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新闻
----
一、报纸
----
二、通讯
----
三、广播
------
1.机构建设
------
2.设备建设
------
3.节目设置
------
4.通联工作
------
5.广播新闻改革
----
四、电视
----
五、电视录像
卷二十六卫生
--
晚清时期的卫生
--
民国时期的卫生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卫生
----
一、医疗网点
------
1.县级医院
------
2.区、镇卫生院
------
3.乡卫生所
------
4.村卫生室
------
5.个体行医
------
6.医疗队
----
二、卫生防疫
------
1.爱国卫生
------
2.传染病防治
------
3.地方病防治
------
4.寄生虫病防治
------
5.卫生监督监测
----
三、血吸虫病防治
------
1.疫区疫情
------
2.查螺灭螺
------
3.防病治病
----
四、中西医疗
------
1.中医
------
2.西医
------
3.中西医结合
------
4.医疗制度
----
五、妇幼保健
------
1.新法接生
------
2.妇女病防治
------
3.儿童保健
------
4.计划生育技术指导
----
六、药政药检
------
1.药政管理
------
2.药品检验
卷二十七体育
--
晚清、民国时期的体育
--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后的体育
----
一、群众体育
------
1.职工体育
------
2.农民体育
------
3.学校体育
----
二、体育竞赛
------
1.县办竞赛
------
2.参加省、地竞赛
------
3.承办地区竞赛
----
三、体育管理
------
1.场地设施
------
2.人才培养
------
3.经费管理
卷二十八文物胜迹
--
一、古遗址
--
二、古墓葬
--
三、古建筑
--
四、碑刻及摩岩造像石窟
--
五、胜迹
--
六、革命纪念地
卷二十九民情风俗
--
一、人民生活
----
1.农民生活
----
2.职工生活
----
3.城镇居民生活
--
二、民俗
----
1.生产习俗
----
2.生活习俗
----
3.岁时习俗
----
4.礼仪习俗
----
5.陋俗
--
三、方言
----
1.语音
----
2.词汇
----
3.谚语
----
4.歇后语
--
四、宗教
卷三十人物
--
一、人物传
----
王定安
----
望云亭
----
王步点
----
穆秉谦
----
黎荫三
----
李开荣
----
王泉山
----
陈裕时
----
高桐岗
----
江质堂
----
全敬存
----
黄恺元
----
左彦甫
----
唐牺支
----
刘先登
----
陈勉公
----
张剑秋
----
赵德昌
----
何元干
----
穆子斌
----
曾昭安
----
沈刚伯
----
邓耀南
----
冯汉骥
----
王天洪
----
易朴
----
超明
----
王均予
----
钟纪明
----
张清华
----
袁均礼
----
王展
--
二、人物录
----
顾嘉蘅
----
沈达轩
----
张雨三
----
韩慎之
----
陈子成
----
王慕陶
----
李稷勋
----
蔡云程
----
沈明道
----
徐祖亮
----
卢成望
----
张瑞五
----
屈德译
----
潘祖裕
----
沈祖荣
----
杨顺
----
高震中
----
黄能元
----
龙汇东
----
任子卿
----
郭寄生
----
张鹏飞
----
陈梅僧
----
王文锦
----
潘祖信
----
陈仲泉
----
傅连笑
----
朱有光
----
李志奎
----
李玉英
----
杨继平
----
张寿人
----
张清夫
----
简莹芳
----
章紫云
----
罗鼎甲
----
张明卿
----
曹耀卿
----
邓仰之
----
谢洪恩
----
王虚原
----
李堃
----
杨定友
----
郭新柔
----
陈本金
----
张任夫
----
耿卓吾
----
戴熙康
----
王寿桦
----
陈伯庭
----
杨万钧
----
杨国茂
----
张斗山
----
张家祥
----
刘忠祺
----
路冠英
----
卢维芬
----
谭克礼
----
彭伯林
----
李经荣
----
林长云
----
张仕秀
----
刘阳丙
----
范家友
----
张佐棠
----
蒋国松
----
王德友
----
向永文
--
三、人物表
附录
--
一、宜昌县统计局关于1986~199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统计公报
--
二、旧志序跋选
--
三、宜昌行署关于《宜昌县志》定稿付印的批复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