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村村志

高村村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凡例 一、编写村志的指导思想: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 想、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及科学发展观为指 导,全面、客观、准确地记述高村村自然、经济、文化和社会 基本情况,为村民认识、研究和建设高村村提供历史资料。 一、体例:采用章、节,有述、记、志、图、传、录。章 首列概述、大事记,概述是总揽全志,大事记则以时为序,加 纪事本末,简述村内发生的重大事件,贯穿全书。按照先自然 后社会、先经济后政治的顺序排列,共有21章73节。 三、断限:上限除大事记追述到事物的发端外,下限至 2011年底。2012年的一些大事要事在大事中略记。 四、纪年:以政权更替为依据,民国之前采用朝代、帝号 纪年,括号内注明公历,新中国成立后采用公历。 五、称谓:对行政区划,地名组织机构和习惯用语,首次 出现时用全称,再出现用简称。先记全称后记简称,如“中国 共产党淇县委员会”略为“中共淇县县委”。新中国建立前后 指1949年10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为界限。对各个时期 的政权,按习惯称呼,不另加定语,对文中涉及的人物,直书 其名。时代性的专用名词术语用简称后用括号内标全称,再出 现用简称。 六、资料来源:一部分系编撰人员采编,另一部分由村民 提供。

内容时限: 0000-2011年底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封底
图片
版权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 建置沿革
第二章 地理环境
-- 第一节 地理位置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沟河
-- 第四节 田地名称
第三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霜期
第四章 降水日照风物候
-- 第一节 降水
-- 第二节 日照
-- 第三节 风
-- 第四节 物候
第五章 动植物
-- 第一节 植物
-- 第二节 动物
-- 第三节 药用动植物
第六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灾
-- 第二节 虫灾
-- 第三节 地震
-- 第四节 其它自然灾害
第七章 人口姓氏家族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姓氏
-- 第三节 家族
-- 第四节 高龄老人
第八章 党政群团
-- 第一节 中共高村村地方组织
-- 第二节 村级组织
-- 第三节 群团组织
第九章 村庄建设
-- 第一节 集体房产
-- 第二节 街巷旧村改造
-- 第三节 环境治理
-- 第四节 创建文明村庄
第十章 水电道路
-- 第一节 供水
-- 第二节 供电
-- 第三节 道路
第十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所有制
-- 第二节 农业劳动力
-- 第三节 作物种植
-- 第四节 农业机具
-- 第五节 农业水利
-- 第六节 农业技术队
第十二章 副业
-- 第一节 村办副业
-- 第二节 民办副业
第十三章 商业
-- 第一节 高村集
-- 第二节 商业网点
第十四章 税收金融
-- 第一节 货币流通
-- 第二节 税收
-- 第三节 金融
第十五章 文化教育卫生宗教
-- 第一节 文化
-- 第二节 教育一
-- 第三节 医疗卫生
-- 第四节 宗教信仰
第十六章 村民生活
-- 第一节 村民收入
-- 第二节 住房
-- 第三节 衣着
-- 第四节 饮食
-- 第五节 出行
-- 第六节 生活用品
第十七章 社会治安
-- 第一节 社会保卫
-- 第二节 民调
第十八章 社会新风
-- 第一节 村民养老保险
-- 第二节 “五保”户
-- 第三节 拥军优属
第十九章 民风民俗
-- 第一节 节日
-- 第二节 喜庆
-- 第三节 丧葬
-- 第四节 陋俗
-- 第五节 忌讳
第二十章 语言
-- 第一节 方言语法
-- 第二节 歇后语
-- 第三节 俗语
-- 第四节 农家谚语
-- 第五节 民谣儿歌
-- 第六节 字谜
-- 第七节 民间传说
第二十一章 人物
-- 第一节 历史人物
-- 第二节 现代人物
-- 第三节 应征人伍人员
-- 第四节 烈士
附录
编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