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宜都市志》(1979-2000)

《宜都市志》(1979-2000)

格式:PDF
费用:25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全面真实地记述宜都1979-2000年自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等方面的情况,力求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二、本书上限为1979年,下限为2000年,是对1990年版《宜都县志》的续修。为完整反映宜都改革开放的历史进程,本志上限较上部志书下限上溯6年;为记述资料的系统和完整,对上部志书未记事物作适当上溯;对乡镇和部分市直机构变更、企业改制等事项,记述到该事项终结时止。

内容时限: 1979-2000

出版时间: 2010年11月

目录

封面
宜都市志(1979-2000)
图片
-- 宜都市行政区划图
-- 城区全景图
-- 城区全景图
-- 1984年4月10日,中共中央总书记胡耀邦(前排左八)视察宜都时与宜都地方干部代表合影
-- 1993年,湖北省省长贾志杰(左三)考察枝城市
-- 2003年,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湖北省委书记俞正声(右一)考察宜都
-- 2005年,湖北省省长罗清泉(右一)视察宜都
-- 人民广场(2008年摄)
-- 1999年8月建成的陆逊广场
-- 名都商住区全景(2008年摄)
-- 陆城福泽苑住宅小区(2008年摄)
-- 陆城世纪花园小区(2006年摄)
-- 陆城东阳光住宅小区(2007年摄)
-- 陆城文峰公园一角(2008年摄)
-- 杨守敬故居(2004年摄)
-- 杨守敬书院(2008年摄)
-- 梁山金顶(2002年摄)
-- 宋山法泉寺(2006年摄)
-- 清水湾风景区(2005年摄)
-- 青少年素质教育基地——天文馆(2006年摄)
-- 天龙湾风景区(2007年摄)
-- 古潮音洞石柱(2006年摄)
-- 清江二桥(2007年摄)
-- 宜都市客运中心(2005年摄)
-- 红东公路高坝洲段(2006年摄)
-- 松木坪麻岭坳隧道(2006年摄)
-- 318国道红花套段(2006年摄)
-- 枝城港(2008年摄)
-- 枝城港中港能源煤炭配送中心(2007年摄)
-- 陆城十里铺110KV变电站(2008年摄)
-- 市公路段三立路桥公司(2007年摄)
-- 红花套天然气换流站施工现场(2006年摄)
-- 市供水公司办公楼(2008年摄)
-- 市东门水厂(2008年摄)
-- 市污水处理厂(2008年摄)
-- 十里铺宜都工业园区(2007年摄)
-- 红花套宜都工业园区(2007年摄)
-- 东阳光生化制药公司(2007年摄)
-- 宜化集团楚星公司(2006年摄)
-- 土老憨生态农业开发公司(2007年摄)
-- 惠宜陶瓷有限公司产品(2006年摄)
-- 东阳光污水处理厂(2007年摄)
-- 宜昌欣龙化工股份有限公司(2006年摄)
-- 华新宜昌水泥公司(2006年摄)
-- 丰岛集团柑橘加工车间(2007年摄)
-- 天峡鲟业有限公司(2007年摄)
-- 市清江船业公司造船码头(2004年摄)
-- 高坝洲水电站(2004年摄)
-- 熊渡电站(2007年摄)
-- 全国环境优美乡镇——聂家河镇(2005年摄)
-- 全国创建文明村先进村——鸡头山村(2007年摄)
-- 中国谜语村——青林寺村(2007年摄)
-- 窑坡垴新村(2004年摄)
-- 龙窝新村(2007年摄)
-- 姚家店新村(2007年摄)
-- 鸡头山村候车亭(2007年摄)
-- 农村硬化道路(2007年摄)
-- 十里铺村评选“好媳妇”(2006年摄)
-- 松木坪镇小水利改革后的堰塘(2007年摄)
-- 农村改水工程(2007年摄)
-- 农村文化活动(2007年摄)
-- 龙窝村农民学理论成时尚(2007年摄)
-- 长岭岗村改水工程竣工庆典(2004年摄)
-- 红花套镇柑橘精品园(2007年摄)
-- 大棚草莓生产园(2007年摄)
-- 红花套镇柑橘精品园开园(2007年摄)
-- 移民桑蚕示范基地(2004年摄)
-- 潘家湾乡规模茶园一角(2003年摄)
-- 姚家店乡枫相树生猪养殖小区(2008年摄)
-- 位于高坝洲镇的宜都市波尔羊场(2006年摄)
-- 高坝洲镇库区网箱养殖鲟鱼(2003年摄)
-- 枝城镇九道河村冬枣基地(2007年摄)
-- 宜都市飞机防治松毛虫(2006年摄)
-- 枝城镇何阳店甜柚基地(2007年摄)
-- 无盘抛秧(2006年摄)
-- 农村机械植保服务(2007年摄)
-- 机械收割服务(2007年摄)
-- 枝城镇政府大楼(2008年摄)
-- 枝城镇为民服务中心(2006年摄)
-- 王家畈乡小河村委会(2008年摄)
-- 五眼泉乡便民服务办事大厅(2008年摄)
-- 松木坪镇泉水垱村委会(2008年摄)
-- 姚家店乡刘家嘴村委会(2008年摄)
-- 红花套镇周家河村委会(2008年摄)
-- 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委会(2008年摄)
-- 宜都市一中(2008年摄)
-- 市一中70周年校庆(2008年摄)
-- 市一中实验楼(2007年摄)
-- 市一中学生食堂(2007年摄)
-- 市一中健身场(2007年摄)
-- 市一中电教室(2008年摄)
-- 市一中运动场(2008年摄)
-- 宜都市二中(2008年摄)
-- 宜都市外国语学校(2008年摄)
-- 英语沙龙一角(2004年摄)
-- 市实验小学(2008年摄)
-- 市杨守敬中学(2008年摄)
-- 市陆城一小(2009年摄)
-- 宜都市职业教育中心(2008年摄)
-- 市一医院住院部(2008年摄)
-- 市一医院DSA介入手术现场(2006年摄)
-- 市一医院B超室(2006年摄)
-- 市一医院CT室(2006年摄)
-- 宜都市中医院门诊楼(2007年摄)
-- 五眼泉乡望佛桥村卫生室(2007年摄)
-- 潘家湾土家族乡将军山村卫生室(2008年摄)
-- 毛湖淌村农民参加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健康体检(2006年摄)
-- 王家畈乡横冲村卫生室(2008年摄)
-- 宜都市全民健身中心(2008年摄)
-- 全市机关干部职工运动会拔河比赛(2008年摄)
-- 全市老年人太极拳梆鼓操比赛(2008年摄)
-- 全市三八妇女运动会健美操比赛(2008年摄)
-- 全民健身中心游泳池(2008年摄)
-- 全民健身中心舞蹈室(2008年摄)
-- 全民健身中心网球馆(2008年摄)
-- 宜都电视台播控机房(2006年摄)
-- 文化部门送戏下乡(2007年摄)
-- 中央电视台《同乐五州》相聚宜都,晚会现场(2008年摄)
-- 中国移动宜都公司群众文艺活动(2006年摄)
-- 全国舞蹈精英赛宜都赛区现场(2008年摄)
-- 宜都市第三届文化艺术节开幕式(2008年摄)
-- 清江公园(2008年摄)
-- 虎钮錞于(战国),青铜质打击乐器,1985年梁山乡(现潘家湾土家族乡)熊渡村农民叶定林建房时挖窖藏出土,国家三级文物
-- 玉壁(西汉),1984年宜都红花套曾家包汉墓群出土,国家三级文物
-- 釜(新石器时代),炊器,1984年红套镇城背溪遗址出土,距今约7500年
-- 铜(南瓦)(西晋),炊器,1995年宜都枝城军官垴墓出土,国家三级文物
-- 瓷香薰(西晋),丧葬用品,1992年宜都陆城解放第一砖瓦厂出土,国家二级文物
-- 青瓷鸡首壶(西晋),水器,1995年宜都枝城军官垴墓出土,国家三级文物
-- 西南式铜鼓(唐),打击器,1978年征集,国家三级文物
-- 杨守敬第九方端砚(清光绪),书法用具,1984年全家店村征集,国家二级文物
-- 铜罍(商早期),1979年在陆城镇三江村出土,国家二级文物
-- 1991年中国首届书坛新人书法作品展入展作品(廖光荣)
-- 2003年第三届全国正书展入展作品(廖光荣)
-- 2004年首届全国青年书法展入展作品(杨苹)
-- 油画《暖冬》(2002年纪念“延座”发表60周年全国美展优秀奖李大洋)
-- 油画《五月》(2000年走向21世纪·湖北省书画作品大展铜奖李大洋)
-- 油画《油菜花开》(2006年歌颂新农村—全国美术作品巡展铜奖李大洋)
-- 国画《太阳月亮大山》(2004年纪念邓小平诞辰100周年暨中华书画精品展银奖李大洋)
-- 2006年第四届全国妇女书法作品展入展作品(杨苹)
-- 中百仓储宜都购物城(2008年摄)
-- 名都商业街(2008年摄)
-- 雅斯超市宜都店(2008年摄)
-- 东方超市宜都店(2008年摄)
-- 宜都商城(2006年摄)
-- 中国电信宜都营销部(2007年摄)
-- 中国移动宜都营业部(2008年摄)
-- 宜都市国税大楼(2007年摄)
-- 中国联通宜都营业部(2008年摄)
-- 宜昌市委常委、宜都市委书记宋文豹慰问残疾人(2007年摄)
-- 为残疾人捐赠轮椅(2005年摄)
-- 宜都市长庄光明为残疾人康复医院授牌(2006年摄)
-- 市教育部门关爱贫困学生(2005年摄)
-- 医生为枝城大堰村8组104岁老人张传珍体检(2008年摄)
-- 市劳动就业部门为农村劳动力作就业指导(2007年摄)
-- 市劳动保障部门为城镇务工人员维权(2007年摄)
-- 市政府资助村民进行危房改造(2007年摄)
-- 《宜都市志》全体编纂人员合影
-- 评审会场
-- 评审会场
-- 《宜都市志》全体评审人员合影(2009年4月21日摄)
宜都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宜都市志》审稿领导小组成员
《宜都市志》评审委员会成员
《宜都市志》编纂人员
序一
序二
前言
凡例
目录
大事记
概述
第一篇 区域环境
-- 第一章 建置区划
---- 第一节 建置沿革
---- 第二节 市域区划
---- 第三节 乡镇区划
-- 第二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矿产资源
---- 第三节 水资源
---- 第四节 生物资源
-- 第三章 气象气候
---- 第一节 气候
---- 第二节 物候
---- 第三节 气象观测
-- 第四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水旱灾害
---- 第二节 其他灾害
-- 第五章 环境保护
---- 第一节 环境监测
---- 第二节 环境污染与防治
---- 第三节 环保机构
第二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三节 人口变动
-- 第二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民族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年龄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五节 职业构成
---- 第六节 婚姻家庭构成
-- 第三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晚婚晚育
---- 第二节 节制生育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 第四节 生育管理与服务
第三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市规划
---- 第一节 规划设计
---- 第二节 规划实施
---- 第三节 规划管理
-- 第二章 城市建设
---- 第一节 道路
---- 第二节 给排水
---- 第三节 园林绿化及休闲娱乐设施
---- 第四节 公共交通
---- 第五节 城区街道照明
---- 第六节 城建投入
-- 第三章 城市管理
---- 第一节 市容市貌
---- 第二节 环境卫生
---- 第三节 绿化管理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设计
---- 第二节 建安企业
---- 第三节 建筑业管理
-- 第五章 房地产
---- 第一节 房屋建设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房地产管理
---- 第四节 机构沿革
-- 第六章 乡村建设
---- 第一节 规划布局
---- 第二节 集镇建设
---- 第三节 农村住宅建设
第四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运输
---- 第二节 水路运输
---- 第三节 铁路运输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邮政设施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电信设施
---- 第二节 电信业务
---- 第三节 城市公话与电信资费
---- 第四节 电信管理
-- 第四章 移动通信
---- 第一节 设施建设
---- 第二节 通信业务
-- 第五章 无线寻呼
---- 第一节 台网建设
---- 第二节 经营管理
第五篇 经济发展与体制改革
-- 第一章 经济概况
---- 第一节 经济结构
---- 第二节 经济发展速度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第二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农村土地经营方式改革
---- 第二节 农产品统派购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农村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
-- 第三章 企业制度改革
---- 第一节 承包经营责任制
---- 第二节 产权制度改革
---- 第三节 用工制度改革
---- 第四节 组织结构调整
-- 第四章 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国营商业体制改革
---- 第二节 粮油购销体制改革
---- 第三节 供销合作社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对外贸易体制改革
第六篇 农村经济
-- 第一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作物
---- 第二节 经济作物
---- 第三节 耕作制度
---- 第四节 新技术推广
---- 第五节 农作物保护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森林资源
---- 第二节 林特资源
---- 第三节 果树种植
---- 第四节 植树造林
---- 第五节 森林保护
---- 第六节 山林开发与经营
---- 第七节 林业机构
-- 第三章 养殖业
---- 第一节 畜禽养殖
---- 第二节 水产养殖
---- 第三节 动物检疫与疫病防治
---- 第四节 经营与管理
-- 第四章 水利水电
---- 第一节 农田水利工程
---- 第二节 防汛抗洪
---- 第三节 水土保持
---- 第四节 地方水电建设
---- 第五节 管理体制
-- 第五章 农业机械
---- 第一节 农机物资供应
---- 第二节 农机推广应用
---- 第三节 农机服务
---- 第四节 农机管理
-- 第六章 农村能源
---- 第一节 沼气开发
---- 第二节 节能灶推广
---- 第三节 能源科技指导
-- 第七章 乡镇企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企业及产品选介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八章 农村经营管理
---- 第一节 农业承包合同管理
---- 第二节 农村集体财务管理
---- 第三节 农民负担管理
---- 第四节 农村合作基金会
第七篇 工业
-- 第一章 建材
---- 第一节 水泥
---- 第二节 砖瓦灰砂石
---- 第三节 陶瓷制品
---- 第四节 其他建材
-- 第二章 化工
---- 第一节 化学肥料
---- 第二节 化学药品
---- 第三节 其他化工产品
-- 第三章 供电
---- 第一节 电力设施
---- 第二节 供电用电
---- 第三节 农村用电
-- 第四章 煤炭
---- 第一节 煤炭资源
---- 第二节 煤矿建设
---- 第三节 生产经营
---- 第四节 行业管理
-- 第五章 机械电子
---- 第一节 农用机械
---- 第二节 轻工机械
---- 第三节 纺织机械
---- 第四节 矿山通用机械
---- 第五节 船舶修造
---- 第六节 电子元器件
-- 第六章 纺织
---- 第一节 棉纺织
---- 第二节 针织
---- 第三节 巾被床单
---- 第四节 麻纺制衣
-- 第七章 轻工业
---- 第一节 搪瓷
---- 第二节 塑料制品
---- 第三节 印刷包装
---- 第四节 家具
---- 第五节 其他
---- 第六节 行业管理
-- 第八章 食品
---- 第一节 粮油加工
---- 第二节 酿酒
---- 第三节 果类加工
---- 第四节 蔬菜加工
第八篇 部省宜昌市属单位及重点工程
-- 第一章 部省属单位
---- 第一节 中南光学仪器厂
---- 第二节 长江光学仪器厂
---- 第三节 华中精密仪器厂
---- 第四节 湖北宜都石油分公司
---- 第五节 枝城港务管理局
---- 第六节 湖北省松宜煤炭矿务局
---- 第七节 枝城火车站
---- 第八节 七一七研究所
---- 第九节 中南冶勘六〇七队
-- 第二章 宜昌市属企业
---- 第一节 宜昌市宜都机电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第二节 湖北长阳清江煤炭矿务局
---- 第三节 湖北宜昌洋溪水泥厂
-- 第三章 高坝洲水利枢纽工程
---- 第一节 高坝洲水力发电厂
---- 第二节 库区搬迁移民
第九篇 贸易
-- 第一章 国营商业
---- 第一节 经营机构及网点
---- 第二节 工业品经营
---- 第三节 食品经营
---- 第四节 饮食服务经营
-- 第二章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一节 农业生产资料经营
---- 第二节 农村生活资料经营
---- 第三节 农副产品经营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 第三章 物资流通
---- 第一节 金属材料
---- 第二节 化工建材
---- 第三节 机电设备
---- 第四节 经营管理机构
-- 第四章 粮油贸易
---- 第一节 粮油购销
---- 第二节 粮油仓储
---- 第三节 粮油管理
-- 第五章 特种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石油经营
---- 第二节 烟草专卖
---- 第三节 食盐专营
---- 第四节 医药经营
-- 第六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外贸出口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七章 招商引资
---- 第一节 招商政策
---- 第二节 引进资金
---- 第三节 合资合作企业
---- 第四节 招商机构
-- 第八章 旅游开发
---- 第一节 旅游资源
---- 第二节 旅游景点
---- 第三节 旅游服务
---- 第四节 旅游管理
第十篇 财政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收入
---- 第二节 财政支出
---- 第三节 财政管理
-- 第二章 国家税务
---- 第一节 税种
---- 第二节 税款征收
---- 第三节 税务稽查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地方税务
---- 第一节 税种
---- 第二节 税款征收
---- 第三节 税务稽查
---- 第四节 税务管理
第十一篇 金融
-- 第一章 银行
---- 第一节 机构及网点
---- 第二节 存款
---- 第三节 贷款
---- 第四节 结算
---- 第五节 金融管理及改革
-- 第二章 保险
---- 第一节 财产保险
---- 第二节 人寿保险
第十二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计划的编制与实施
---- 第二节 计划管理机构与体制
-- 第二章 统计管理
---- 第一节 统计制度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资料编辑
---- 第四节 统计执法
---- 第五节 统计管理体制与机构
-- 第三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二节 经济合同管理
---- 第三节 商标广告管理
---- 第四节 非公有制经济管理
---- 第五节 “三资”企业管理
---- 第六节 贸易市场管理
---- 第七节 经济监督检查
---- 第八节 管理体制与机构
-- 第四章 物价管理
---- 第一节 物价总水平
---- 第二节 价格改革
---- 第三节 收费管理
----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章 国土资源管理
---- 第一节 国土资源开发利用规划
---- 第二节 土地矿产登记管理
---- 第三节 国有土地征用管理与改革
---- 第四节 基本农田保护制度
---- 第五节 土地监察与地质监测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六章 国有资产管理
---- 第一节 资产登记评估
---- 第二节 国有资产保值增值
---- 第三节 企业产权管理
---- 第四节 行政事业单位产权管理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七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执法监督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八章 审计监督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内部审计
---- 第三节 社会审计
---- 第四节 审计机构
第十三篇 中国共产党宜都地方组织
-- 第一章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一节 中共宜都县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中共宜都县第五次代表大会
---- 第三节 中共宜都县第六次代表大会
---- 第四节 中共枝城市第一次代表大会
---- 第五节 中共枝城市第二次代表大会
---- 第六节 中共枝城市第三次代表大会
---- 第七节 中共宜都市第四次代表大会
--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宜都市委员会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下属机构
-- 第三章 重要决策
---- 第一节 深化改革开放
---- 第二节 实施富民强市战略
---- 第三节 推进县域经济民营化
---- 第四节 党建决策
-- 第四章 纪检监察
---- 第一节 党风廉政建设
---- 第二节 查处违法违纪案件
---- 第三节 纠正不正之风
---- 第四节 组织机构
-- 第五章 组织建设
---- 第一节 干部管理
---- 第二节 队伍建设
-- 第六章 宣传教育
---- 第一节 理论教育
---- 第二节 新闻宣传
---- 第三节 思想政治工作
-- 第七章 统战工作
---- 第一节 主要工作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 第八章 政法工作
---- 第一节 维护稳定
---- 第二节 综合治理
---- 第三节 执法监督
---- 第四节 队伍管理
-- 第九章 其他
---- 第一节 党校
---- 第二节 老干部工作
---- 第三节 信访工作
---- 第四节 机要保密工作
---- 第五节 机关工委工作
第十四篇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章 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 第一节 代表产生
---- 第二节 代表构成
-- 第二章 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一节 宜都县第九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二节 宜都县第十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节 枝城市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节 枝城市第二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五节 枝城市第三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六节 宜都市第四届人民代表大会
-- 第三章 常务委员会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常委会会议
-- 第四章 履职举要
---- 第一节 决定重大事项
---- 第二节 法律监督和工作监督
---- 第三节 人事任免
---- 第四节 代表工作
第十五篇 人民政府
-- 第一章 机构设置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三节 乡镇机构
-- 第二章 政务活动
---- 第一节 常务会议
---- 第二节 政府全体会议
-- 第三章 施政纪要
---- 第一节 宜都县第八届人民政府
---- 第二节 宜都县第九届人民政府
---- 第三节 宜都县第十届人民政府
---- 第四节 枝城市第一届人民政府
---- 第五节 枝城市第二届人民政府
---- 第六节 枝城市第三届人民政府
---- 第七节 宜都市第四届人民政府
-- 第四章 法制建设
---- 第一节 规范性文件管理
---- 第二节 行政执法规范化
---- 第三节 行政执法监督
---- 第四节 行政复议
-- 第五章 扶贫开发
---- 第一节 革命老区和贫困地区
---- 第二节 “八七”扶贫攻坚计划
第十六篇 人民政协
-- 第一章 政协机构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二章 政协委员
---- 第一节 委员产生
---- 第二节 委员结构
-- 第三章 政协全会
---- 第一节 政协宜都县第五届全体会议
---- 第二节 政协宜都县第六届全体会议
---- 第三节 政协枝城市第一届全体会议
---- 第四节 政协枝城市第二届全体会议
---- 第五节 政协枝城市第三届全体会议
---- 第六节 政协宜都市第四届全体会议
-- 第四章 履行职能
---- 第一节 政治协商
---- 第二节 民主监督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第十七篇 民主党派、人民团体
-- 第一章 民盟支部委员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盟务工作
---- 第三节 参政议政
-- 第二章 工会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总工会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三章 共青团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组织建设
---- 第三节 主要活动
-- 第四章 妇女联合会
---- 第一节 代表大会
---- 第二节 主要活动
-- 第五章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一节 主要工作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 第六章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一节 科普网络
---- 第二节 科普培训交流
---- 第三节 组织机构
-- 第七章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一节 主要活动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 第八章 残疾人联合会
---- 第一节 主要工作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第十八篇 军事
-- 第一章 军事组织
---- 第一节 人民武装部
---- 第二节 军事代表室
---- 第三节 武警部队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现役征集
---- 第二节 复员退伍军人安置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武器装备管理
---- 第四节 执行勤务
-- 第四章 人民防空
---- 第一节 人防组织
---- 第二节 人防工程建设
第十九篇 司法
-- 第一章 公安
---- 第一节 国内安全保卫
---- 第二节 打击刑事犯罪
---- 第三节 治安管理
---- 第四节 户政管理
---- 第五节 交通安全管理
---- 第六节 消防
---- 第七节 预审、看守
---- 第八节 公安机构
-- 第二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经济检察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监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检察技术
---- 第八节 检察机构
-- 第三章 审判
---- 第一节 刑事审判
---- 第二节 民事审判
---- 第三节 经济审判
---- 第四节 行政审判
---- 第五节 申诉复查
---- 第六节 执行
---- 第七节 法医
---- 第八节 审判机构
-- 第四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法制宣传教育
---- 第二节 公证
---- 第三节 律师
---- 第四节 人民调解
---- 第五节 安置帮教
---- 第六节 基层法律服务
---- 第七节 机构设置
第二十篇 劳动人事
-- 第一章 劳动与社会保障
---- 第一节 培训就业
---- 第二节 工资福利
---- 第三节 保险统筹
---- 第四节 监察仲裁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编制管理
---- 第二节 人事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干部调配
---- 第四节 职称评聘
---- 第五节 工资福利
---- 第六节 人才交流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第二十一篇 教育科技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基础教育
---- 第二节 普及九年义务教育
---- 第三节 中等职业教育
---- 第四节 成人教育
---- 第五节 高等教育
---- 第六节 教师
---- 第七节 教育管理
-- 第二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研活动
---- 第二节 科技成果
---- 第三节 科技管理
---- 第四节 机构队伍
第二十二篇 文化卫生体育
-- 第一章 文化
---- 第一节 文学艺术
---- 第二节 群众文化
---- 第三节 图书
---- 第四节 文物
---- 第五节 电影发行与放映
---- 第六节 文化管理
-- 第二章 卫生
---- 第一节 爱国卫生运动
---- 第二节 卫生防疫
---- 第三节 妇幼保健
---- 第四节 医疗保险制度
---- 第五节 红十字会
---- 第六节 医疗卫生业务机构
---- 第七节 卫生行政管理
-- 第三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体育竞赛
---- 第四节 体育产业团体
---- 第五节 机构与设施
第二十三篇 新闻媒体
-- 第一章 广播电视
---- 第一节 宜都人民广播电台
---- 第二节 农村有线广播
---- 第三节 宜都电视台
---- 第四节 宜都有线电视
---- 第五节 电视差转站
---- 第六节 卫星电视地面接收
---- 第七节 广播电视宽带网
---- 第八节 机构队伍
-- 第二章 《宜都报》
---- 第一节 编辑出版
---- 第二节 征订发行
第二十四篇 史志档案
-- 第一章 党史地方志
---- 第一节 资料征集
---- 第二节 史志编撰
---- 第三节 史志宣传
---- 第四节 机构沿革
-- 第二章 文史
---- 第一节 资料征集
---- 第二节 文史书籍编辑
---- 第三节 机构沿革
-- 第三章 档案
---- 第一节 馆室建设
---- 第二节 业务管理
---- 第三节 机构沿革
第二十五篇 精神文明创建
-- 第一章 创建规划
---- 第一节 规划部署
---- 第二节 工作机构
-- 第二章 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节 文明村镇创建
---- 第二节 文明单位创建
---- 第三节 文明城市创建
---- 第四节 文明街道(社区)创建
-- 第三章 文明新风
----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第二节 “四有”教育活动
第二十六篇 社会生活
-- 第一章 民政
---- 第一节 救济
---- 第二节 拥军优抚
---- 第三节 社会福利
---- 第四节 社会事务管理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民族宗教
---- 第一节 民族
---- 第二节 宗教
-- 第三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状况
---- 第二节 消费水平
---- 第三节 消费结构
-- 第四章 民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第三节 节日习俗
-- 第五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语法
---- 第四节 谚语歌谣
第二十七篇 乡镇概况
-- 第一章 陆城街道办事处
---- 第一节 工业
---- 第二节 商贸财税
---- 第三节 农业
---- 第四节 社会事业
-- 第二章 枝城镇
---- 第一节 工商业
---- 第二节 农业
---- 第三节 交通
---- 第四节 社会事业
-- 第三章 红花套镇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 第四章 松木坪镇
---- 第一节 农业
---- 第二节 乡镇企业
---- 第三节 社会事业
-- 第五章 洋溪镇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交通城建
---- 第三节 社会事业
-- 第六章 聂家河镇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 第七章 高坝洲镇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 第八章 姚家店乡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 第九章 五眼泉乡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 第十章 潘家湾土家族乡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 第十一章 王家畈乡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 第十二章 毛湖垧乡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 第十三章 黎家坪乡
---- 第一节 经济
---- 第二节 社会事业
第二十八篇 人物
-- 人物传
---- 一、黄美清
---- 二、曹光胜
---- 三、朱语今
---- 四、李默
---- 五、李凤昆
---- 六、李治平
---- 七、资洪仪
---- 八、张天曙
---- 九、李启斌
---- 十、吴少伯
-- 人物选介
---- 一、丁开清
---- 二、王作栋
---- 三、王肇华
---- 四、习桂芳
---- 五、马如华
---- 六、李友镇
---- 七、肖晓东
---- 八、陈毅
---- 九、陈兰祥
---- 十、陈光全
---- 十一、张文斌
---- 十二、张仁义
---- 十三、聂道兰
---- 十四、徐绍元
---- 十五、翁寿楠
---- 十六、程启木
---- 十七、詹益雄
-- 人物表
---- 一、劳动模范表
---- 二、科技人员表
---- 三、宜都籍在外知名人士表
附录
-- 1982年宜都县国民经济发展情况
-- 宜都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
-- 国务院关于湖北省撤销宜都县设立枝城市的批复
-- 关于湖北省枝城市更名为宜都市的批复
-- 关于《宜都市志》定稿付印的批复
-- 发文选录
-- 前志勘误
《宜都市志》供稿人员名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