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志农业卷农村经济综合志
格式:PDF
费用:2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1.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为指导,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述北京自然与社会的历史和现状。
2.本志按照科学分类和社会分工设置篇目,力求突出首都特点和时代特色。
出版时间:
2008年04月
目录
封面
北京志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北京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北京志》主编副主编
《北京志·农业卷·农村经济综合志》编纂委员会(2000年7月-2002年9月)
《北京志·农业卷·农村经济综合志》编纂委员会(2002年9月-2005年1月)
《北京志·农业卷·农村经济综合志》编纂委员会(2005年1月-)
《北京志·农业卷·农村经济综合志》编辑部
《北京志·农业卷·农村经济综合志》审定人员
《北京志》凡例
《北京志》篇日
图片
--
毛泽东主席参加十三陵水库建设劳动(1958年5月25日)
--
刘少奇委员长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1958年5月25日)
--
周恩来总理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1958年6月)
--
朱德副主席在十三陵水库工地劳动(1958年5月25日)
--
邓小平同志在玉泉山植树(1982年3月12日)
--
江泽民总书记在凉水河整治工程通县张家湾工段和群众一起推车运土(1991年11月13日)
--
彭真同志在密云水库视察(1958年)
--
刘仁同志和专家及郊区农民代表一起座谈小麦丰收经验(1965年8月)
--
1991年1月25日,中共北京市委、北京市人民政府召开农村工作会议,推进郊区农村深化改革,扩大开放
--
全国农业劳动模范温室蔬菜能手李墨林(右)在察看温室生产的黄瓜
--
全国劳动模范、房山县南韩继大队党支部书记徐庆文(左)同社员一起下地劳动(1978年)
--
1949年冬,土地改革运动中农民在丈量土地
--
丰台区东管头村农民积极报名参加农业生产合作社(1955年12月)
--
四季青蔬菜生产合作社的社员正在将自己的大车、牲口作价入社(1955年)
--
北京电子管厂支农队帮助农民修理抽水机(20世纪60年代)
--
海淀区西山乡农业合作社社员正在检修水车(1955年)
--
南苑区农民第一次使用三齿轻便耘锄锄地(1955年)
--
科技人员下乡考察小麦新品种(20世纪80年代)
--
京郊农村鸟瞰(20世纪90年代)
--
1990年,郊区90%以上的麦田实现了机械化收割
--
玉米机械化收割(20世纪80年代)
--
利用花粉单倍体育种培育成的冬小麦新品种——“京花一号”,1 984年获市政府特别奖
--
四季青蔬菜生产合作社的温室(1955年)
--
玉渊潭公社建成的京郊第一座大型蔬菜温室(1978年初)
--
郊区生产的品种繁多、优质新鲜的蔬菜(20世纪80年代)
--
北京锦绣大地农业有限公司的大型温室蔬菜无土栽培(20世纪90年代)
--
甘蓝自交不亲和系的选育及其配置的7个系列新品种1985年获国家发明一等奖
--
房山区柿子丰收景象(20世纪80年代)
--
怀柔县板栗丰收景象(20世纪80年代)
--
海淀区四季青乡的大棚樱桃生产(20世纪80年代)
--
展销会上大兴县庞各庄镇的西瓜(20世纪90年代)
--
怀柔县建成了全国最大的西洋参生产基地(20世纪80年代)
--
温室花卉生产(20世纪90年代)
--
东郊区来广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养猪场(1955年)
--
20世纪80年代,北京市农林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培育的商品瘦肉型猪“杜长北”
--
20世纪70年代末,市国营农场系统与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协作育成的优良品种“北京黑猪”
--
顺义县北郎中村的育肥猪舍(20世纪90年代)
--
农场的奶牛群(20世纪80年代)
--
优良蛋鸡品种——“北京白鸡”在全国大面积推广,获北京市科技进步一等奖(1985年)
--
大发畜产公司育成阶段的种鸡舍(20世纪80年代)
--
顺义县前鲁鸭场饲养的北京鸭(20世纪80年代)
--
优良鸭种——北京鸭自明代即有饲养
--
华都肉鸡加工厂(20世纪80年代)
--
淡水养鱼喜获丰收(20世纪80年代)
--
京郊生产的“宫廷金鱼”
--
市水产总公司的远洋捕捞船队(20世纪9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商品鱼生产基地——顺义板桥渔场
--
南苑区农民加工生产粉条(1955年)
--
顺义县农民正在编草帽辫(1965年)
--
丰台区沙锅村的沙锅生产(1961年)
--
昌平马池口乡暖气片厂(20世纪80年代)
--
昌平东小口镇“三五电子系统北京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0世纪9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初期,海淀区东升电焊机厂
--
顺义县北京阿奇工业电子有限公司生产车间(20世纪90年代)
--
改革开放后,延庆县开发的旅游景点-龙庆峡
--
20世纪90年代,民俗旅游兴起。图为房山区黄草洼民俗旅游村
--
海淀区玉渊潭乡兴办的旅游饭店-紫玉饭店(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90年代发展起来的通州马驹桥镇工业星火密集区
--
郊区乡镇企业生产的精美工艺品
--
1958年9月1日,密云水库开工典礼现场
--
十三陵水库施工现场(1958年)
--
密云水库白河大坝
--
京密引水渠把密云水库的清水引人京城
--
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永定河三家店拦河闸
--
通县永乐店农民1964年冬季兴修水利,开渠治涝
--
20世纪70年代修建的密云县走马庄干渠渡槽
--
20世纪80年代建成的门头沟区燕翅镇大村公路
--
20世纪50年代修建的斋堂公路
--
农田防护林网(20世纪80年代)
--
1966年冬,房山县西班各庄农民背冰上山抗旱
--
村庄绿化(20世纪80年代)
--
山区群众植树造林,绿化荒山(20世纪80年代)
--
松山自然保护区
--
房山区浦洼乡小流域综合治理工程(20世纪90年代)
--
门头沟区“背篓商店”活跃在山区(1965年)
--
农产品批发交易市场在交易中(20世纪80年代)
--
冬季蔬菜批发交易市场(20世纪90年代)
--
花乡花卉交易市场(20世纪90年代)
--
兴旺的农贸市场(20世纪90年代)
--
20世纪80年代初建设的昌平县踩河新村
--
20世纪80年代建设的昌平县马连店村街心公园
--
20世纪90年代建设的平谷县王新庄新村
--
全国小城镇建设试点之一——密云县太师屯镇(20世纪90年代)
--
保存明清民居风貌的山村——门头沟区爨底下村全貌
--
改革开放以后怀柔县城新貌(20世纪80年代)
--
20世纪50年代的农家小院
--
农民有了自己的妇产院(20世纪50年代)
--
改革开放前韩村河村旧貌
--
20世纪90年代兴建的房山区韩村河新村
--
20世纪50年代的农村幼儿园
--
20世纪60年代,活跃在京郊山区的农村电影放映队
--
太阳能进人农家(20世纪90年代)
--
沼气灯照亮农家屋(20世纪90年代)
--
农民用上了电炊具(20世纪90年代)
--
农民的篮球比赛(20世纪80年代)
--
京郊农民闹元宵花会(20世纪90年代)
--
京郊农民在第四届全国农民运动会的领奖台上(20世纪90年代)
目录
概述
上篇
--
第一章 郊区行政区划与自然概貌
----
第一节 行政区划的变迁与形成
----
第二节 自然条件与农业综合自然区划
----
第三节 农村资源
----
第四节 生态环境
--
第二章 农村生产关系的变革
----
第一节 土地改革
----
第二节 农业合作化与集体经济的建立
----
第三节 人民公社化与管理体制调整
----
第四节 农村集体经济体制改革
----
第五节 多种经济成分和多种经营形式
中篇
--
第三章 农业
----
第一节 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产业构成
----
第三节 生产条件与技术改进
----
第四节 农业效益
--
第四章 非农产业
----
第一节 产业发展
----
第二节 产业构成
----
第三节 效益与作用
--
第五章 农产品流通
----
第一节 农产品流通的历史概况
----
第二节 计划经济体制下的农产品流通
----
第三节 农产品流通体制改革
----
第四节 农产品市场
--
第六章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节 发展历程和指导思想
----
第二节 出口贸易与海外企业
----
第三节 技术引进
----
第四节 利用外资
--
第七章 山区开发建设
----
第一节 山区的特点及功能地位
----
第二节 开发建设历程
----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水平
--
第八章 郊区城市化和乡村建设
----
第一节 郊区城市化进程
----
第二节 城镇规划
----
第三节 城镇建设
----
第四节 新农村建设
--
第九章 农业科技与教育
----
第一节 农业科技
----
第二节 农业教育
--
第十章 农民生活
----
第一节 农民的收入与支出
----
第二节 农民的物质生活
----
第三节 农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
第四节 农民的社会保障
----
第五节 农村小康建设
下篇
--
第十一章 农村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节 农业计划
----
第二节 财政投入与财政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农村金融
----
第四节 农用物资、农业生产资料
----
第五节 农业税收
----
第六节 农产品价格
----
第七节 农村土地管理
--
第十二章 农村合作经济管理
----
第一节 生产管理与经营自主权
----
第二节 劳动管理与承包责任制
----
第三节 财务与资产管理
----
第四节 收益分配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
----
第五节 民主管理
----
第六节 管理体系与队伍
--
第十三章 农村法制建设和管理机构
----
第一节 法制建设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附录一 1996年-2004年北京市郊区农村改革与发展要事纪略
附录二 北京市郊区农村经济基本情况统计资料
附录三 重要文件选录
索引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