桓仁县朝鲜族志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桓仁县朝鲜族志》即将出版了。这是我县民族史上的一件大事,好事。它标志着我县民族工作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阶段。我代表全县三十万各族人民表示热烈地祝贺!并对付出辛勤劳动的有关人员表示衷心地感谢!桓仁县是有11个民族结成的民族聚居地区。
目录
封面
桓仁县朝鲜族志
题词
--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题词(1988年)
--
原辽宁省教育厅副厅长赵彻秀题词
--
中共桓仁县委副书记孙世德题词
--
桓仁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庄振文题词
--
中共桓仁县纪检委书记车顺英题词
--
桓仁县政协主席朴永镇题词
--
桓仁县人民武装部政委郑明贤题词
--
桓仁县县长舒兴第题词
图片
--
抗日联军第一军第一师活动图
--
桓仁县朝鲜族人口分布图
--
李红光
--
韩浩
--
韩震
--
李敏焕
--
朴金华
--
朴允杰
--
郑春满遗像
--
被救出的两位学生宋纪春 宋纪满
--
矗立在新金县城子坦镇的郑春满烈士纪念碑
--
桓仁县满族朝鲜族百货商店
--
金明星
--
崔龙实
--
边元植
--
李庚河
--
桓仁县朝鲜族生产队长合影(1981年11月4日)
--
赵彻秀
--
宋京龙
--
白情旭
--
金光世
--
李正杰
--
朴载天
--
卢万善
--
金钟太
--
郑哲洙
--
金正植
--
金光玉
--
朴活
--
金俊吉
--
朴炳俊
--
朴太明
--
朴大旭
--
朴永镇
--
郑明贤
--
黑沟村朝鲜族初级小学校印(1946年)
--
金钟
--
郑赞一
--
姜镐三
--
李永勋
--
桓仁县五区高级小学校附属预备学校师生
--
昭和十九年桓仁县五里甸子村公立昭和国民学校师生
--
桓仁县朝鲜族教师训练班(1947年8月20日)
--
桓仁县朝鲜族中学
--
白东熙老夫妇回婚礼大寿(一九三八年)
--
朝鲜族老人回甲大寿(1936年)
--
普乐堡镇朝鲜族演出队在1984年参加省少数民族文艺汇演 碟舞被评为优秀节目
--
朝鲜族送葬行列(1936年)
--
朴宗汉老人回甲大寿(1985年)
--
为新郎摆大桌
--
为新娘摆大桌
序
珍贵的精神财富
目录
第一篇 概述
第二篇 大事记
第三篇 源流与人口分布
--
第一章 早期的桓仁朝鲜族
----
第一节 十八世纪末的桓仁朝鲜族
----
第二节 十九世纪迁入的朝鲜族
--
第二章 桓仁县朝鲜族人口与分布状况
----
第一节 二十世纪初朝鲜族人口与分布状况
----
第二节 1919年《五·四》《三·一》运动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的朝鲜族人口分布状况
----
第三节 日本侵占东北时期的朝鲜族人口分布状况
----
第四节 1945年解放后至1985年的人口分布状况
--
第三章 居住特点
----
第一节 籍贯与来源
----
第二节 朝鲜族的变迁与居住特点
----
第三节 性别,年龄
----
第四节 健康寿命
第四篇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农业
----
第二节 解放后的农业
--
第二章 工业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工业企业
----
第二节 解放后的工业企业
--
第三章 商业、饮食业、服务业
----
第一节 解放前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
----
第二节 解放后的商业、饮食业、服务业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第五篇 政治
--
第一章 抗日战争时期的革命活动
----
第一节 马列主义的传播与组织建设
----
第二节 中共桓兴县委朝鲜族领导人在桓仁的抗日活动
----
第三节 东北抗日联军中的朝鲜族指战员在桓仁的抗日活动
----
第四节 朝鲜族群众反日集会与流血斗争
----
第五节 朝鲜独立革命军在桓仁的抗日活动
--
第二章 解放战争和抗美援朝时期的革命活动
----
第一节 解放战争时期的参军参战
----
第二节 桓仁县朝鲜民主联盟的活动
----
第三节 抗美援朝时期的参军参战
----
第四节 复转退伍军人
----
第五节 革命烈士
--
第三章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革命活动
----
第一节 土地改革运动
----
第二节 贯彻民族政策情况
----
第三节 各条战线的先进模范人物
--
第四章 朝鲜族的政治地位及民族平等团结
----
第一节 党员、团员及历届党员代表大会选出的委员
----
第二节 省、市、县各级人民代表中的朝鲜族代表
----
第三节 朝鲜族政协委员
----
第四节 桓仁县历届朝鲜族代表会议
----
第五节 成立县民族事务委员会
----
第六节 朝鲜族乡、镇、村
----
第七节 新的民族关系、民族团结
----
第八节 参加各级少数民族参观团的人员
----
第九节 朝鲜族干部的成长
----
第十节 朝鲜族村干部
第六篇 教育与科学技术
--
第一章 解放前的教育
----
第一节 私塾
----
第二节 为抗日而建的学校
----
第三节 日寇侵占后的奴化教育
--
第二章 解放后的教育
----
第一节 解放后的师资培养
----
第二节 幼儿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等教育
----
第五节 教育经费
----
第六节 领导体制
----
第七节 先进人物
----
第八节 文化程度典型调查
----
第九节 1986年末,全县朝鲜族教师与学生数
--
第三章 科学技术
----
第一节 科技干部
----
第二节 科技论文
第七篇 文化艺术
--
第一章 文化机构
--
第二章 文艺
----
第一节 首届文艺汇演
----
第二节 民间业余剧团
--
第三章 图书发行
--
第四章 订阅报刊
--
第五章 广播事业
--
第六章 朝鲜族革命歌曲
第八篇 语言与文字
--
第一章 语言及方言
----
第一节 语言特点
----
第二节 方言、方音
--
第二章 文字
--
第三章 朝鲜语言使用状况
----
第一节 乡村
----
第二节 城镇
----
第三节 朝鲜语文工作领导机构
----
第四节 各级语文工作先进人物
第九篇 传统体育与卫生
--
第一章 解放前的体育
--
第二章 解放后的体育
----
第一节 历届全县运动会上的朝鲜族传统体育项目
----
第二节 全县朝鲜族体育运动会
----
第三节 出席省、市体育运动会
----
第四节 成立桓仁县朝鲜族体育运动协会
--
第三章 解放前的医疗卫生
--
第四章 解放后的医疗卫生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第十篇 风俗习惯
--
第一章 衣食住
----
第一节 衣着
----
第二节 饮食
----
第三节 住房
--
第二章 节庆和礼仪
----
第一节 节日
----
第二节 礼节
----
第三节 婚姻
----
第四节 回甲、回婚礼
----
第五节 丧葬
--
第三章 宗教
--
第四章 姓氏与宗谱
----
第一节 姓氏
----
第二节 宗谱
----
第三节 “行列”排辈
----
第四节 亲属关系称呼
第十一篇 其他
--
第一章 革命人物传略
----
第一节 抗日战争时期人物小传
------
李红光
------
韩浩
------
李敏焕
------
韩震
------
李明山
------
朴大虎
------
崔允龟
------
李相官
------
张明道
----
第二节 解放后的英雄、模范人物小传
------
郑春满
------
成日浩
------
金明星
------
朴元浩
------
李炳勤
----
第三节 建国后的县团级以上干部
------
赵彻秀
------
金正植
------
宋京龙
------
朴活
------
金光玉
------
朴炳俊
------
白情旭
------
朴永镇
------
金光世
------
金俊吉
------
金钟太
------
李宏雄
------
朴太明
------
朴大旭
------
赵凤彬
------
李正杰
------
朴载天
------
朴仁勋
------
李秉桂
------
金明海
------
郑明贤
------
卢万善
------
金明德
------
李志成
------
崔相坤
----
第四节 其他人物
------
朴金华
------
朴允杰
------
郑铉淳
------
朴熙太
------
全奇福
------
朴泰玉
--
第二章 东北沦陷时期的反动组织及其人物
----
第一节 东边道特别工作部桓仁支部及其任职人员
----
第二节 伪警察特务
----
第三节 同乡会
----
第四节 韩桥会与国民党谍报员
--
第三章 桓仁是高句丽的发祥地
----
第一节 朱蒙建高句丽
----
第二节 高句丽城址
----
第三节 高句丽墓群
--
第四章 与朝鲜族有关的地名
--
第五章 桓仁朝鲜族之最
附录(资料)
--
一、名胜古迹五女山览胜
--
二、萨尔浒大战末期、援明朝鲜元帅姜弘立在桓仁投降
编后记
桓仁县名族事务委员会朝鲜族志编纂小组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