厦门市粮食志

厦门市粮食志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编纂以唯物史观为指导,详今略古为原则,贯通古今,服务当代,为新编《厦门市志》提供粮业史料。 二、断限:上限始自明代中叶,下断至1993年,个别章节延伸 至1995年,重点记叙建国后粮业发展的史实。

出版时间: 1997年03月

目录

封面
厦门市粮食志
《厦门市粮食志》编纂委员会
《厦门市粮食志》编纂委员会编辑室
《厦门市粮食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题词
-- 商业部副部长白美清题词
-- 商业部副部长何济海题词
-- 原省粮食厅厅长扬文义题词
-- 福建省粮食厅厅长茅同庆题词
图片
-- 1994年6月22日,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中鹭,详细询问生产情况
-- 国务院副总理田纪云、原全国政协副主席杨成武为中鹭奠基剪彩
-- 国内贸易部部长陈邦柱考察粮油批发市场
-- 白美清考察港区粮食装卸现场
-- 何济海为厦门市粮食局题词
-- 厦门粮食铁路专用线
-- 厦门龙头山国家粮食储备库
-- 厦门粮食大楼
-- 龙头山油罐区掠影
-- 厦门面粉厂
-- 厦门面制品厂
-- 厦门饲料厂
-- 厦门市钟楼粮油食品店
-- 厦门面制品厂引进的日本即食伊面生产线
-- 所属金谷商场厦门华粮进出口公司
-- 厦门粮油批发市场
-- 厦门粮食集团房地产开发项目之一[金盛大厦]
-- 厦门粮食集团公司所属[嘉鸿酒店]
-- 厦门市粮票
-- 厦门市油票
-- 各种辅票、奖售票
-- 各种粮证
-- 郊区粮食征购
-- 送货上门、服务军民
-- 宣传爱粮节粮座谈会
-- 厦门市粮食工商企业分布图
-- 1996年10月举行的省、市、局三级联审会
序言
凡例
编辑说明
目录
概述
第一章 征购
-- 第一节 赋征
-- 第二节 公粮
-- 第三节 统购
---- 一 统购初期
---- 二 粮食“三定”
---- 三 “三包”奖励
---- 四 “一定三年”和“一定五年”
-- 第四节 合同定购
-- 第五节 油料收购
---- 一 自由购销
---- 二 统一收购与“一留一比”
---- 三 “二留一比”
---- 四 “一定三年”和“一定五年”
---- 五 合同定购
-- 第六节 议购
第二章 销售
-- 第一节 历代粮市
---- 一 明代至民国时期
---- 二 沦陷期间
---- 三 抗战胜利后
-- 第二节 市镇统销
---- 一 供应办法
---- 二 口粮、口油
---- 三 定量人口
---- 四 户粮管理
---- 五 专项用粮
---- 六 整销节粮
-- 第三节 农村统销
---- 一 缺粮统销
---- 二 经济作物统销
---- 三 其他统销
---- 四 农村食油
-- 第四节 粮油议销
-- 第五节 证票
-- 第六节 粮店·经营部·商场
---- 一 国、合粮店(点)
---- 二 私营粮商社会主义改造
---- 三 粮油食品店
---- 四 经营部·商场
---- 五 便民服务
第三章 价格
-- 第一节 市场贸易价格
---- 一 建国前粮油价格
---- 二 建国初粮油价格
-- 第二节 统购统销价格
---- 一 计划收购价格
---- 二 计划销售价格
---- 三 专项作价
-- 第三节 各种差价
---- 一 粮、油购销差价
---- 二 地区差价
---- 三 品质差价
---- 四 批零差价
---- 五 季节差价
-- 第四节 价格管理
第四章 军粮
-- 第一节 明代兵糈
-- 第二节 郑师军粮
---- 一 “基地”粮源
---- 二 征战粮饷
-- 第三节 清代军给
---- 一 “台运”
---- 二 晚清军给
-- 第四节 民国军粮
-- 第五节 当代军供
---- 一 供应站
---- 二 供给办法
-- 三 给养保障
---- 附:军供旗帜--记厦门市粮油供应公司军供门市部
第五章 调运
-- 第一节 历代调运
---- 一 华米
---- 二 华粉
---- 三 杂类
---- 四 转口
-- 第二节 当代调运
---- 一 粮源·流向
---- 二 调拨·运输
---- 三 调运管理
---- 四 装具·运具
-- 第三节 接运外粮
---- 一 始由·筹备
---- 二 接卸·运作
---- 三 分运·流向
---- 四 效益·奖励
第六章 仓储
-- 第一节 历代积谷
---- 一 常平仓
---- 二 社仓
---- 三 义仓
---- 四 营仓
---- 五 赋仓
---- 六 堆栈
-- 第二节 仓储设施
---- 一 粮仓建设
---- 二 粮仓机械
---- 三 储油设施
-- 第三节 仓储管理
---- 一 设置
---- 二 护仓
---- 三 制度建设
---- 四 管理办法
-- 第四节 储藏技术
-- 第五节 “四无”粮仓
---- 一 “四无”标准
---- 二 “四无”演进
---- 附:厦门地区常见储粮害虫
第七章 加工
-- 第一节 碾米
---- 一 加工方式
---- 二 加工标准
---- 三 加工企业
-- 第二节 制粉
---- 一 石磨加工
---- 二 机器制粉
---- 三 厦门面粉厂
-- 第三节 榨油业
---- 一 坊、厂
---- 二 工艺
---- 三 综合利用
---- 四 厦门油厂
-- 第四节 饲料
---- 一 种类
---- 二 工艺·设备
---- 三 生产·经营
---- 四 厦门市饲料工业公司
第八章 制品
-- 第一节 面制品
---- 一 制品、工艺
---- 一 面制品业
---- 三 厦门面制品厂
-- 第二节 米粉制品
---- 一 制品、工艺
---- 一 米粉业
---- 三 厦门米粉厂
-- 第三节 豆制品
---- 一 制品、工艺
---- 一 豆制品业
---- 三 厦门市豆品厂
-- 第四节 复制品
---- 一 制品、工艺
---- 一 复制品业
---- 三 厦门粮食副食品厂
---- 附:厦门市粮油优质产品一览表
第九章 外经与内联
-- 第一节 历代粮贸
---- 一 洋米
---- 二 洋粉
-- 第二节 对外贸易
---- 一 出口
---- 二 进口
-- 第三节 技术引进
-- 第四节 外引内联
---- 一 中外合资
---- 二 内联企业
-- 第五节 华粮进出口公司
---- 一 组建过程
---- 二 发展概况
---- 华粮公司1987-1994年进口概况表
---- 华粮公司1987-1994年出口概况表
第十章 管理
-- 第一节 财务
---- 一 财务体制
---- 二 减亏增盈
---- 三 政策性补贴
---- 四 资金管理
---- 五 利润分配
---- 六 会计核算
-- 第二节 计划统计
---- 一 计划管理
---- 二 统计监督
-- 第三节 基本建设
---- 一 投建概况
---- 二 基建管理
第十一章 机构·人员
-- 第一节 历代粮食机构
-- 第二节 新中国成立后的粮油机构
---- 一 政企分合
---- 二 市局机构
---- 三 县、区机构
-- 第三节 职工教育
---- 一 文化教育
---- 二 学历教育
---- 三 业务技术培训
-- 第四节 工资
-- 第五节 福利
---- 一 劳动保护
---- 二 福利设施
---- 三 职工离休、退休
-- 第六节 行业组织
大事记
附录
-- 一 同安县粮政概况
-- 二 先进单位名录
-- 三 先进个人名录
-- 四 建国后厦门市粮食局党、政历任领导人名录
-- 五 粮事记典
---- “术米大王”林狮
---- “花生行家”王注来
---- “捕鼠能手”薛福平
-- 六 全书主要参阅资料
编后语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