澄海市志(1979-2003)
格式:PDF
费用:3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贯彻科学发展观,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以存真求实和客观全面为宗旨,记述澄海自然、经济、政治、社会和文化状况,力求突出时代特征和地方特色,做到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的统一。二、本志为1992年版《澄海县志》(记述上限不限,下限为1 985年)的续志。
内容时限:
1979-2003
出版时间:
2012年01月
目录
封面
澄海市志(1979-2003)
图片
--
澄海市行政区划图(2002年)
--
澄海市市区图(2002年)
--
澄海市交通图(2002年)
--
澄海市地势图(2002年)
--
莲上镇里美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骨箭镞
--
莲华镇梅陇溪西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石奔)
--
东里镇樟林鼎脐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石刀、砍砸器
--
莲下镇管陇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的松明器座
--
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龟山汉代建筑遗址
--
出土的陶魁
--
出土的瓷权、铜带钩、铜箭镞
--
出土的排水管
--
出土的墙基遗迹
--
1994年9月21日澄海撤县设市庆典会场
--
澄海市区一角
--
澄海市新区夜景
--
1994年11月1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书记处书记胡锦涛(前排左三)视察新溪珍珠养殖场
--
2002年1月15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国务院副总理吴邦国(前排左二)视察广东东方锆业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1995年3月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书记处书记温家宝(前排左二)视察溪南董坑村草莓生产基地
--
1998年10月20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李长春(前排中)视察广东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1994年2月1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田纪云(前排中)视察澄海农业生产
--
1999年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谢非(前排右三)视察白沙现代农业示范区
--
1987年2月14日国务委员谷牧(前排右一)视察外砂镇大衙村
--
1987年2月10—12日中共中央委员、广东省顾问委员会副主任许士杰(右二)到澄海市参加迎春联欢节活动
--
1990年6月19日中共广东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林若(前排左一)视察澄海信盛毛纺染织厂
--
位于澄海市境内的汕头机场
--
G15高速公路横贯澄海市境
--
新建外砂大桥
--
在建金鸿公路
--
莱芜港集装箱货物码头
--
110千伏澄海变电站
--
220千伏上华变电站高压电网
--
一八围海堤南堤
--
一八围海堤北堤
--
重建的外砂桥闸
--
长海电力有限公司澄海发电厂
--
发电机组
--
澄海市自来水公司第二水厂
--
南洋自来水公司水厂
--
微波站
--
移动通信大楼
--
市区文冠路
--
2000年澄海市成为广东省电话达标市
--
汇璟花园住宅小区
--
澄江花园别墅区
--
新津河口海滩红树林
--
莲下镇窖西生态村
--
外砂河岭隆发堤段绿带
--
东里镇象山生态园
--
莲华镇碧砂村人工湿地污水生态处理工程
--
盐鸿镇鸿四村湿地
--
凤翔街道港口社区老年人协会活动中心
--
溪南镇埭头村蓬莱公园
--
莲下镇建阳村乐园
--
水稻万亩高产片
--
收割水稻
--
莲下镇上村水稻育秧工厂
--
外砂镇大衙村千亩蔬菜基地
--
大棚反季节蔬菜基地
--
澄海系狮头鹅
--
引进的冈用型北京鸭
--
引进的石歧杂黄羽鸡
--
万宝发展有限公司养猪场
--
紫菜加工场
--
镘鱼饲养场
--
赤蟹
--
采集珍珠
--
珍珠养殖场
--
番荔枝——樟林林檎
--
杨梅
--
威廉斯香蕉
--
草莓
--
无核西瓜
--
孚优选蕉柑
--
储良龙眼
--
巨峰葡萄
--
台湾青枣
--
台湾番石榴
--
新加坡甜杨桃
--
黑珍珠连雾
--
莱美工业区
--
宜华企业(集团)有限公司
--
金奇集团有限公司
--
外商参加中国澄海国际玩具工艺品博览会
--
澄海抽纱
--
四驱车模锦标赛
--
毛衣展厅
--
圆筒织机车间
--
玩具礼品生产车间
--
木业生产车间
--
电动遥控玩具直升飞机
--
电动遥控玩具摩托车
--
电动遥控玩具汽车
--
四驱电动遥控玩具汽车
--
圣诞玩具礼品
--
玩具礼品
--
服装品牌
--
化妆品系列
--
五金配件产品
--
万向轮产品
--
锆产品
--
锆结构件
--
澄海市展览中心
--
易初莲花超市
--
澄城中心市场
--
澄海市塑料城
--
位于澄海市境内的外砂海关
--
中国人民银行澄海支行
--
中国银行澄海支行
--
澄海花园酒店
--
莱芜金叶山庄
--
绍河珍珠养殖场的世界贝类博物馆
--
莲花山温泉度假村
--
塔山古寺
--
莲花古寺
--
丹砂古寺
--
陈慈黉故居
--
莲华镇盛安楼
--
莱芜“卧波神女”雕像
--
郑皇衣冠冢
--
莱芜古炮台
--
明清货栈一条街——樟林新兴街
--
冠山书院
--
盐灶“薄壳米”
--
猪头粽
--
苏南卤鹅
--
“双拼”粽子
--
隆都米钱与菜头粿
--
潮汕风味菜
--
1993年10月多米尼克总统克拉伦斯塞缪雷特(前排右二)到澄海市参观访问
--
1998年6月泰国公主吗哈扎克里·诗琳通(前排右二)到澄海市参观访问
--
2000年3月泰国副总理披猜拉达军(前排左一)率团回乡寻根访问
--
1993年10月马来西亚贸易工业部副部长蔡锐明(左二)回乡寻根访问
--
1992年2月澄海市民间艺术团访问台湾
--
爱国主义教育基地——许包野烈士陵园
--
建于塔山纪念许士杰的葑菲阁
--
建于塔山纪念余锡渠的思源亭
--
祥安墓园
--
隆都镇南溪村革命纪念馆
--
外砂镇李厝村集义福利会
--
民警演练
--
公开烧毁假冒伪劣香烟
--
1983年澄海县人民法院在县城人民公园召开宣判大会
--
公开销毁盗版光碟
--
检察干警到监狱为服刑人员上法制课
--
20世纪80年代正在巡逻的莱芜哨所民兵
--
澄海中学
--
华侨中学
--
苏北中学
--
实验学校
--
澄海市人民医院
--
澄海市人民医院外科手术室
--
广东骑光车灯工业有限公司灯具配光性能系统
--
广东省电动玩具工程技术研究开发中心
--
1998年澄海巡回邮展
--
1997年澄海市迎春灯谜一条街
--
2000年澄海金秋中国古筝扬琴艺术节百琴百筝同台演奏
--
青少年学生在版画创作
--
1999年澄海金秋联谊会潮乐会与曲艺团同台演奏
--
莲华镇西浦山村写生基地
--
澄海市图书馆
--
凤翔街道信宁社区郁联图书馆
--
双咬鹅舞
--
鳌鱼舞
--
龙虾舞
--
蜈蚣舞
--
远东国兰有限公司兰圃一角
--
岭南奇蝶
--
锦绣神州
--
金皱红荷
--
远东奇蝶
--
远东星蝶
--
金荷线艺
--
戴月归(木刻)李锦堂作
--
蓝天丽日(木刻)杜应强作
--
母校(套色木刻)蔡仰颜作
--
甜遍江南(套色木刻)许川如作
--
絮语晚风(木刻)王镇芝作
--
素妆(木刻)陈菀莹作
--
春江水暖(国画)李昭泉作
--
三英战吕布(纱丁)蔡锦城作
--
唐诗三百首(象牙扇微雕)陈建全作
--
澄海潮剧团《丝路花雨》剧照
--
澄海潮剧团送戏下乡
--
澄海市中小学生田径运动会开幕式
--
2001年澄海籍运动员陈群青(中)参加全国第九届运动会曲棍球比赛
--
2002年5月澄海籍运动员林沛渠参加全国首届体育大会健美比赛获得75公斤级冠军
--
2001年凤翔街道城南小学举行国际象棋比赛
--
澄海市正大体育馆
--
澄华街道冠山社区赛大猪演大戏
--
凤翔街道港口社区荡秋千
--
民间持灯游行
--
社日乡宴
--
长308米的龙头风筝
--
雨中赛龙舟
--
中秋节烧塔
--
盐鸿镇上社村“拖老爷”
澄海市志编纂委员会
--
第一任(2004年5月至2007年8月)
--
第二任(2007年8月至2010年6月)
--
第三任(2010年6月至2011年10月)
--
第四任(2011年11月起)
《澄海市志》编辑部
汕头市地方志书复审小组
汕头市地方志书审查委员会
序
凡例
目录
总述
大事记
第一编 行政区划
--
第一章 区划沿革
----
第一节 镇、街道
----
第二节 村、社区
----
第三节 莱芜经济开发试验区
--
第二章 镇、街道概况
----
第一节 凤翔街道
----
第二节 澄华街道
----
第三节 广益街道
----
第四节 盐鸿镇
----
第五节 莲华镇
----
第六节 东里镇
----
第七节 溪南镇
----
第八节 莲上镇
----
第九节 莲下镇
----
第十节 隆都镇
----
第十一节 上华镇
----
第十二节 外砂镇
----
第十三节 新溪镇
第二编 环境资源
--
第一章 环境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海滩延伸
----
第三节 土壤植被
----
第四节 气候潮汐
--
第二章 资源
----
第一节 土地矿产
----
第二节 浅海滩涂
----
第三节 渔业资源
----
第四节 水资源
----
第五节 陆地生物
--
第三章 灾害
----
第一节 风潮灾
----
第二节 洪涝灾
----
第三节 旱灾
----
第四节 地质灾害
----
第五节 海洋生态灾害
--
第四章 环境与资源保护
----
第一节 环境保护
----
第二节 资源保护
----
第三节 环境管理机构
第三编 人口
--
第一章 居民姓氏
----
第一节 姓氏结构
----
第二节 姓氏溯源
--
第二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数量
----
第二节 人口密度
----
第三节 人口分布
--
第三章 人口构成
----
第一节 年龄构成
----
第二节 性别构成
----
第三节 民族构成
----
第四节 文化构成
--
第四章 人口经济
----
第一节 人均耕地与粮食
----
第二节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第三节 人口负担系数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人口计划
----
第二节 政策规定
----
第三节 宣传教育
----
第四节 奖励办法
----
第五节 流动人口管理
----
第六节 工作机构
第四编 华人华侨港澳台同胞
--
第一章 澄海人迁移海外和港澳台
----
第一节 移民基本动因
----
第二节 移民性别年龄
----
第三节 移民文化程度
--
第二章 澄海籍华人华侨和港澳台同胞
----
第一节 华人华侨
----
第二节 港澳同胞
----
第三节 台湾同胞
--
第三章 澄海籍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团体
----
第一节 海外团体
----
第二节 港澳台团体
--
第四章 华人华侨及港澳台同胞对家乡贡献
----
第一节 赞助教育事业
----
第二节 捐赠社会福利
----
第三节 投资兴办实业
----
第四节 寄送赡家侨汇
第五编 基础设施
--
第一章 水利
----
第一节 堤防建设
----
第二节 桥闸建设
----
第三节 内涝治理
----
第四节 灌溉与供水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交通
----
第二节 水上交通
----
第三节 公路站场
----
第四节 机场
----
第五节 运输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电力
----
第一节 电网设施
----
第二节 电力生产
----
第三节 供电管理
----
第四节 用电规模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供水排水
----
第一节 供水
----
第二节 排水
--
第五章 通信
----
第一节 邮政通信
----
第二节 有线通信
----
第三节 无线通信
----
第四节 信息网络
----
第五节 主要企业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第六编 城镇规划与建设
--
第一章 城镇规划
----
第一节 城镇体系规划
----
第二节 市区建设规划
----
第三节 建制镇规划
----
第四节 村庄规划
----
第五节 专项规划
--
第二章 建设用地
----
第一节 建设用地征用
----
第二节 土地制度改革
----
第三节 土地使用权登记
--
第三章 城镇建设
----
第一节 市区
----
第二节 镇区
--
第四章 市政公用设施
----
第一节 道路桥梁
----
第二节 公园绿地
----
第三节 燃气路灯
----
第四节 垃圾场公共厕所
--
第五章 房屋建设与管理
----
第一节 房屋建设
----
第二节 住房制度改革
----
第三节 房屋产权登记
--
第六章 城建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服务单位
第七编 经济综述
--
第一章 发展概况
----
第一节 1979~1987年的发展
----
第二节 1988~1995年的发展
----
第三节 1996~23年1月的发展
--
第二章 经济结构
----
第一节 所有制结构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三节 投资结构
----
第四节 劳动力结构
--
第三章 居民生活
----
第一节 收入
----
第二节 消费
----
第三节 储蓄
第八编 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章 农村经济体制改革
----
第一节 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
第二节 双层经营管理体制
----
第三节 农村乡镇企业
--
第二章 宏观调控体制改革
----
第一节 投资体制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税收体制
----
第四节 价格体制
--
第三章 流通体制改革
----
第一节 物资体制
----
第二节 商贸体制
----
第三节 粮油体制
----
第四节 外贸体制
--
第四章 企业制度改革
----
第一节 对下放权让利
----
第二节 资产承包经营
----
第三节 产权制度改革
第九编 农业
--
第一章 生产结构与布局
----
第一节 生产结构
----
第二节 生产布局
--
第二章 生产基地与主要企业
----
第一节 生产基地
----
第二节 主要企业
--
第三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主要作物
----
第二节 栽培方法
----
第三节 创粮食高产活动
--
第四章 林业
----
第一节 林业用地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苗木繁育
----
第四节 创平原绿化县活动
--
第五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饲养规模
----
第二节 禽畜品种
----
第三节 饲料与兽药
----
第四节 疫病防治
--
第六章 渔业
----
第一节 渔业生产
----
第二节 渔港建设
----
第三节 水产品加工和利用
--
第七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农业林业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畜牧业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渔业管理机构
第十编 工业建筑业
--
第一章 工业发展概况
----
第一节 发展速度
----
第二节 行业结构
----
第三节 经济效益
--
第二章 工业主要产品
----
第一节 玩具礼品
----
第二节 纺织服装
----
第三节 塑胶制品
----
第四节 机电装备
----
第五节 印刷包装
----
第六节 食品药品
----
第七节 精细化工
----
第八节 建筑材料
----
第九节 其他产品
--
第三章 工业园区
----
第一节 市级工业区
----
第二节 镇级工业区
----
第三节 村级工业区
--
第四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勘探设计
----
第二节 工程施工
----
第三节 工程管理
--
第五章 重点工业和建筑单位
----
第一节 工业企业
----
第二节 建筑单位
--
第六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市级管理机构
----
第二节 镇、街道管理机构
----
第三节 村、社区管理机构
第十一编 国内商业
--
第一章 经营规模
----
第一节 消费品批发
----
第二节 消费品零售
----
第三节 集市贸易
--
第二章 流通网络
----
第一节 交易市场
----
第二节 商业街区
----
第三节 零售商店
--
第三章 商品购销
----
第一节 粮油
----
第二节 农产品食品
----
第三节 日用百货
----
第四节 医疗用品
----
第五节 煤炭石油 液化石油气
----
第六节 农业生产资料
----
第七节 工业生产资料
----
第八节 建筑装饰材料
----
第九节 再生物资
--
第四章 横向联营与产品展销
----
第一节 横向联营
----
第二节 产品展销
--
第五章 主要企业
--
第六章 管理机构
----
第一节 市级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级监督机构
----
第三节 镇、街道管理机构
第十二编 对外经济贸易
--
第一章 对外招商
----
第一节 联谊活动招商
----
第二节 组团外出招商
----
第三节 产品展销招商
--
第二章 外资引进
----
第一节 “三来一补”引进
----
第二节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引进
----
第三节 世界银行贷款
--
第三章 对外和对港澳台贸易
----
第一节 出口贸易
----
第二节 进口贸易
--
第四章 海关监督检验检疫
----
第一节 海关监督
----
第二节 检验检疫
--
第五章 主要外经贸企业
----
第一节 外商和港澳台商投资企业
----
第二节 外贸出口企业
--
第六章 外经贸机构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服务单位
第十三编 服务业
--
第一章 旅游业
----
第一节 资源开发
----
第二节 主要景区
----
第三节 配套服务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房地产业
----
第一节 商品房开发
----
笫二节 房地产租赁
----
第三节 房地产交易
--
第三章 旅馆业餐饮业
----
第一节 旅馆业
----
第二节 餐饮业
----
第三节 主要宾馆酒楼
--
第四章 生活服务业
----
第一节 摄影冲印婚庆服务
----
第二节 美容保健
----
第三节 文化娱乐
----
第四节 家政物业保安
--
第五章 商务服务业
----
第一节 广告会展
----
第二节 评估拍卖
----
第三节 会计审计专利代办
----
第四节 人才引进职业介绍
第十四编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银行
----
第二节 信用合作社
----
第三节 其他金融机构
--
第二章 人民币信贷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贷款
----
第三节 “信用村”建设
--
第三章 外汇信贷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贷款
--
第四章 保险证券
----
第一节 保险
----
第二节 证券
--
第五章 金融市场
----
第一节 同业资金拆借
----
第二节 外汇资金调剂
----
第三节 金融信托业务
--
第六章 金融监管
----
第一节 账户管理
----
第二节 现金管理
----
第三节 外汇管理
----
第四节 金银管理
----
第五节 中银营业部违法经营的处理
第十五编 经济管理
--
第一章 计划
----
第一节 年度计划
----
第二节 五年计划
----
第三节 专项规划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统计报表
----
第二节 统计调查
----
第三节 统计服务
----
第四节 统计监督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价格
----
第一节 商品价格
----
第二节 服务价格
----
第三节 行政事业性收费
----
第四节 价格监督检查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财政
----
第一节 预算资金
----
第二节 预算外资金
----
第三节 财政信用与国家债券
----
第四节 国有集体资产管理
----
第五节 财务会计管理
----
第六节 财政监督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章 税务
----
第一节 税收种类
----
第二节 税收管理
----
第三节 管理机构
--
第六章 审计
----
第一节 国家审计
----
第二节 审计调查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七章 工商行政
----
第一节 企业登记
----
第二节 经济检查
----
第三节 经济合同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八章质 量技术
----
第一节 质量管理
----
第二节 标准管理
----
第三节 计量管理
----
第四节 管理机构
--
第九章 知识产权
----
第一节 商标
----
第二节 专利
----
第三节 版权
第十六编 党派群团
--
第一章 中共澄海市组织
----
第一节 党员代表大会
----
第二节 组织机构
----
第三节 会议制度
----
第四节 重大决策
----
第五节 纪检监察
----
第六节 组织建设
----
第七节 宣传教育
----
第八节 统一战线
----
第九节 依法治市
----
第十节 党校培训
----
第十一节 信访事务
--
第二章 民主党派及工商联
----
第一节 中国民主同盟澄海支部
----
第二节 中国民主促进会澄海支部
----
第三节 中国农工民主党澄海小组
----
第四节 工商业联合会
--
第三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会
----
第二节 共青团
----
第三节 妇女联合会
----
第四节 科学技术协会
----
第五节 归国华侨联合会
----
第六节 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
第七节 残疾人联合会
----
第八节 “两纵”老战士联谊会
----
第九节 少年先锋队
----
第十节 农会
第十七编 人大政府政协
--
第一章 人代会
----
第一节 市人代会
----
第二节 市人大常委会及其机构
----
第三节 市人大常委会主要工作
----
第四节 镇人代会
--
第二章 人民政府
----
第一节 市人民政府机构设置
----
第二节 市人民政府主要会议
----
第三节 市人民政府管理制度
----
第四节 市人民政府施政辑要
----
第五节 镇人民政府
--
第三章 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
第一节 政协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政协委员会议
----
第三节 政协主要活动
第十八编 公安司法
--
第一章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
第一节 社会治安责任制
----
第二节 基层治安组织
----
第三节 专项整治行动
----
第四节 安全文明小区建设
----
第五节 青少年法制教育
----
第六节 见义勇为激励机制
----
第七节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
----
第八节 工作机构
--
第二章 公安
----
第一节 刑事侦查
----
第二节 治安管理
----
第三节 户口管理
----
第四节 出入境管理
----
第五节 边防保卫
----
第六节 看守事务
----
第七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三章 检察
----
第一节 刑事检察
----
第二节 反贪污贿赂
----
第三节 法纪检察
----
第四节 守所检察
----
第五节 控告申诉检察
----
第六节 民事行政检察
----
第七节 机构与队伍
--
第四章 审判
----
第一节 立案
----
第二节 刑事审判
----
第三节 民事审判
----
第四节 经济审判
----
第五节 行政审判
----
第六节 案件执行
----
第七节 审判监督
----
第八节 机构与队伍
--
第五章 司法行政
----
第一节 全民普法教育
----
第二节 民事纠纷调解
----
第三节 社会法律服务
----
第四节 律师事务
----
第五节 公证事务
----
第六节 “两劳”安置帮教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第十九编 综合政务
--
第一章 机构编制
----
第一节 机构改革
----
第二节 人员编制
--
第二章 人事
----
第一节 干部管理
----
第二节 军转干部安置
----
第三节 大中专生分配
----
第四节 人才资源开发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三章 劳动
----
第一节 劳动用工管理
----
第二节 职业技能培训
----
第三节 劳务输出与引进
----
第四节 劳动监察与仲裁
----
第五节 再就业服务
----
第六节 职工工资与退休
----
第七节 管理机构
--
第四章 民政
----
第一节 区域勘界地名管理
----
第二节 烈士褒扬 “双拥”活动
----
第三节 扶持老区与贫困村建设
----
第四节 社团管理基层自治
----
第五节 殡葬改革婚姻登记
----
第六节 管理机构
--
第五章 侨务外事
----
第一节 落实政策
----
第二节 优待服务
----
第三节 联络乡谊
----
第四节 外事交流
----
第五节 管理机构
--
第六章 灾害灾难事故应对
----
第一节 安全生产
----
第二节 防火灭火
----
第三节 防风防汛防旱
----
第四节 防震减灾
----
第五节 交通安全
----
第六节 突发性公共卫生事件处理
第二十编 军事
--
第一章 驻澄海部队
----
第一节 野战部队
----
第二节 武警部队
--
第二章 民兵预备役
----
第一节 领导机构
----
第二节 民兵
----
第三节 预备役
----
第四节 海防哨所
--
第三章 兵役
----
第一节 兵役征集
----
第二节 优抚安置
--
第四章 战备支前
----
第一节 军事设施保卫
----
第二节 物资储备供给
----
第三节 协调军民关系
--
第五章 国防动员
----
第一节 国防教育
----
第二节 经济动员
----
第三节 武装动员
----
第四节 交通战备
----
第五节 人民防空
第二十一编 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
第一章 思想道德教育
----
第一节 全民“四德”教育
----
第二节 爱国主义教育
----
第三节 企业思想教育
----
第四节 青少年道德教育
----
第五节 先进典型示范
----
第六节 弘扬“红头船精神”
--
第二章 文明主题活动
----
第一节 “五讲四美三热爱”活动
----
第二节 “扬文明新风,建现代澄海”活动
----
第三节 “同塑澄海美好家园”活动
--
第三章 各类文明建设
----
第一节 文明村镇
----
第二节 文明行业
----
第三节 文明小区
----
第四节 文明家庭
----
第五节 军民共建文明
第二十二编 科学技术
--
第一章 科技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科研单位与示范基地
----
第一节 科研单位
----
第二节 示范基地
--
第三章 科技成果与技术推广
----
第一节 科技成果
----
第二节 技术推广
--
第四章 科技知识宣传与普及
----
第一节 科普宣传
----
第二节 学术交流
----
第三节 技术传播
----
第四节 青少年科技活动
--
第五章 专业技术队伍
----
第一节 专业技术人员
----
第二节 农村“绿色证书”人员
第二十三编 教育
--
第一章 教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幼儿教育
----
第一节 发展规模
----
第二节 园务管理
----
第三节 重点幼儿园
--
第三章 小学教育
----
第一节 办学概况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主要小学
--
第四章 初中教育
----
第一节 办学概况
----
第二节 学制课程
----
第三节 主要初级中学
--
第五章 高中教育
----
第一节 普通高中
----
第二节 职业高中
----
第三节 主要高级中学
--
第六章 中师教育
----
第一节 市师范学校
----
第二节 市教师进修学校
--
第七章 成人教育
----
第一节 农民扫除文盲教育
----
第二节 职工文化补课和技术培训
----
第三节 业余中等教育
----
第四节 广播电视教育
----
第五节 函授教育
----
第六节 职业教育
----
第七节 自学考试
--
第八章 中小学思想教育与教学改革
----
第一节 思想教育
----
第二节 教学改革
--
第九章 学校体育与卫生
----
第一节 学校体育
----
第二节 学校卫生
--
第十章 教育基础条件
----
第一节 师资
----
第二节 校舍
----
第三节 设备
----
第四节 经费
第二十四编 文化
--
第一章 文化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文化单位
----
第一节 广播电视台
----
第二节 文化馆图书馆博物馆
----
第三节 剧团书店文化宫
----
第四节 电影公司影剧院
----
第五节 基层文化单位
--
第三章文 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学创作
----
第二节 潮剧潮乐潮筝
----
第三节 绘画书法摄影
----
第四节 工艺美术
--
第四章 群众文化
----
第一节 动物舞蹈
----
第二节 灯谜
----
第三节 收藏
----
第四节 兰艺
--
第五章 广播电视电影
----
第一节 广播
----
第二节 电视
----
第三节 电影
--
第六章 文物博物
----
第一节 文物普查与征集
----
第二节 文物保护单位与文物藏品
----
第三节 文物研究和利用
--
第七章 图书报刊档案
----
第一节 图书
----
第二节 报刊
----
第三节 档案
--
第八章 地方史志
----
第一节 地方志书
----
第二节 党史资料
----
第三节 政协文史
----
第四节 地情书刊
----
第五节 民间族谱
--
第九章 澄海人著作
----
第一节 大陆澄海人著作
----
第二节 海外及港澳台澄海人著作
第二十五编 卫生
--
第一章 医疗卫生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医疗卫生单位
----
第一节 市级主要医疗卫生单位
----
第二节 镇、街道主要医疗卫生单位
----
第三节 其他医疗卫生单位
--
第三章 医疗技术人员与设备
----
第一节 医疗技术人员
----
第二节 医疗设施设备
--
第四章 医疗技术
----
第一节 中医
----
第二节 西医
----
第三节 中西医结合
----
第四节 计划生育技术
--
第五章 公共卫生
----
第一节 环境卫生整治
----
第二节 食品卫生管理
----
第三节 劳动卫生监督
--
第六章 疫病防治
----
第一节 儿童计划免疫
----
第二节 传染病防治
----
第三节 慢性病防治
----
第四节 寄生虫病防治
--
第七章 妇幼保健
----
第一节 妇女保健
----
第二节 儿童保健
--
第八章 医药管理
----
第一节 医政
----
第二节 药政
第二十六编 体育
--
第一章 体育管理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管理机构
--
第二章 全民健身运动
----
第一节 群众性长跑运动
----
第二节 居民分散健身锻炼
----
第三节 成年人体质监测
--
第三章 社会体育
----
第一节 职工体育
----
第二节 农民体育
----
第三节 老年人体育
----
第四节 残疾人体育
--
第四章 体育队伍与训练基地
----
第一节 体育队伍
----
第二节 体育训练基地
--
第五章 竞技体育
----
第一节 田径
----
第二节 乒乓球
----
第三节 篮球
----
第四节 棋类
----
第五节 游泳
----
第六节 举重
----
第七节 其他
--
第六章 体育经费与设施
----
第一节 体育经费
----
第二节 体育设施
第二十七编 社会
--
第一章 婚姻家庭
----
第一节 婚姻
----
第二节 家庭
--
第二章 社会保障
----
第一节 社会保险
----
第二节 社会福利
----
第三节 医疗保障
----
第四节 赈灾救济
----
第五节 收养收容
--
第三章 慈善活动
----
第一节 市红十字会
----
第二节 市慈善总会
----
第三节 其他慈善机构
--
第四章 残疾人事业
----
第一节 康复服务
----
第二节 劳动就业
----
第三节 助残济困
----
第四节 文化教育
--
第五章 老龄事业
----
第一节 组织机构
----
第二节 权益保障
----
第三节 活动场所
----
第四节 敬老养老助老
--
第六章 宗教
----
第一节 佛教
----
第二节 天主教
----
第三节 基督教
第二十八编 习俗语言
--
第一章 习俗
----
第一节 生活习俗
----
第二节 礼仪习俗
----
第三节 岁时习俗
----
第四节 信仰习俗
----
第五节 特色民俗
--
第二章 语言
----
第一节 澄海话的特点
----
第二节 普通话的推广
第二十九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郑信
----
陈孝天
----
许必济
----
林仔肩
----
陈琼坡
----
欧阳奇
----
陈家乐
----
洪妙
----
姚铎
----
王贯一
----
蚁美厚
----
吴其敏
----
陈兆生
----
陈礼传
----
许敦茂
----
杨广泉
----
陈子谷
----
李缵华
----
陈维勤
----
方韧
----
李平
----
王珉灿
----
黄作明
----
秦牧
----
许士杰
----
张震
----
李泽拱
----
郑一标
----
唐述尧
----
蚁锦侨
----
吴修仁
----
李新魁
--
第二章 人物录
----
杜炳台
----
李大林
----
彭灯亮
----
王少红
----
王松弟
----
苏木欣
----
陈年钊
----
郑木强
----
陈铿华
----
许宝发
----
陈汉秋
----
高少玲
----
王佩君
----
郭国庆
----
林广裕
----
刘绍喜
----
谢惠如
----
刘思仁蔡雪芳
----
谢正民 谢大民 谢中民 谢国民
----
许朝镇
----
郑俊英
----
叶淑婉(女)
----
许鉴光
----
蔡锡河
----
陈亿敬
----
陈松亮
----
蓝健龄
----
王惠楷
----
黄泽明
----
郑碧波
----
朱岳秋
----
黄启荣
----
蔡金辉
----
金晋煌
----
林少豪
----
许立椿
----
林谦然
----
陈培麟
--
第三章 人物表
----
一、澄海市革命烈士
----
二、澄海籍及澄海市正高级专业技术职称人员
----
三、澄海籍及澄海市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
----
四、澄海市特级教师
----
五、澄海籍及澄海市优秀专业技术人才
附录
--
一、史事辑录
--
二、地名考辨
--
三、前志勘误
--
四、旧照录存
索引
--
主题索引
--
地名索引
--
姓氏人名索引
--
表格索引
编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