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四十年 1945-1994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正文
第一章学院初创
第一节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诞生
为适应国家大规模经济建设的需要,国务院于1954年12月
1日批准成立武汉水利学院。任命张如屏为院长,张瑞瑾为副院
长。
1955年1月23日,在武汉大学体育馆隆重举行武汉水利学
院成立大会,院长张如屏、副院长张瑞瑾和武大校长李达在会上讲
了话,并举行授印仪式。一所坐落在武昌风景秀丽的东湖之滨、珞
珈山北麓的、新型的、社会主义工科大学——武汉水利学院正式诞
目录
封面
图片
目录
上编(1954-1976)
--
第一章 学院初创(1954—1956)
----
第一节 在全国高校院系调整中诞生
----
第二节 选定校址,桃园破土典礼
----
第三节 进行教学改革,建立新的教学体系
----
第四节 建立党团组织,开展思想政治工作
----
第五节 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提高教学质量
----
第六节 贯彻知识分子政策
--
第二章 探索适合我国国情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1957-1959)
----
第一节 学习《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问题》,全党开展整风
----
第二节 “双反”交心“
----
第三节 “教育革命”运动
----
第四节 建院五年,初具规模
--
第三章 贯彻“八字”方针在调整中前进(1960-1962)
----
第一节 合理安排,保证健康实行劳逸结合
----
第二节 总结三年工作经验,调整各方面关系
----
第三节 贯彻“八字”方针,稳定教学和工作秩序
--
第四章 贯彻“高教六十条”稳步前进(1963-1965)
----
第一节 贯彻教学为主精神,健全管理制度
----
第二节 加强教学领导,树立严谨学风
----
第三节 贯彻“少而精”的原则
----
第四节 大力培养师资,提高教学和学术水平
----
第五节 承担国家重点项目,广泛开展科学研究
----
第六节 贯彻集中统一的领导原则树立踏实细致的工作作风
----
第七节 建院十年,充实扩大
--
第五章 十年动乱教育受破坏(1966-1976)
----
第一节 干部和教师受到严重迫害和极大摧残
----
第二节 教学设施受损坏,教育事业受严重破坏
----
第三节 广大教师干部抵制“四人帮”干扰坚持业务活动
下编(1977-1994)
--
第六章 拨乱反正蓬勃发展
----
第一节 认真贯彻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和十四大精神,开创学院工作新局面
----
第二节 拨乱反正,落实各项政策
----
第三节 调整领导班子,锐意改革开拓前进
--
第七章 建设教师队伍抓好师资培养工作
----
第一节 力量雄厚的教师队伍
----
第二节 教师岗前培训,在职培养
----
第三节 中青年学术带头人及重点教师培养
----
第四节 做好出国留学人员的工作
----
第五节 教师职务聘任与管理
----
第六节 不断更新的师资培训规划
--
第八章 深化教学改革提高教学质量
----
第一节 建立科学的教学管理制度实现规范化管理
----
第二节 认真抓好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
----
第三节 调整专业结构,搞好专业改革和专业建设
----
第四节 重视实践性教学环节 加强教学基地建设
----
第五节 设立教学改革基金开展教学研究
----
第六节 重视教材建设与管理
----
第七节 为培养高级专门人才,认真抓好研究生工作
----
第八节 适应社会需要,办好成人教育
--
第九章 面向经济建设开创科研工作新局面
----
第一节 科研队伍和科研机构
----
第二节 坚持改革,发展科技事业
----
第三节 积极承担国家重点工程建设的科研任务
----
第四节 四十年的科研成绩显著
----
第五节 加强国内外学术交流,发展国际友好交往
--
第十章 把教学、科研基地办好
----
第一节 不断发展、优质服务的图书馆
----
第二节 搞好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
--
第十一章 党的建设和发展
----
第一节 抓好党的建设
----
第二节 团结战斗的领导班子
----
第三节 搞好整党和党员评议
----
第四节 加强党的统一战线工作
--
第十二章 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和校风建设
----
第一节 建设一支坚强的、有战斗力的、新型的思想政治工作队伍
----
第二节 进行思想政治教育的基本途径和方法
----
第三节 加强校风建设师生及校友的精神风貌
--
第十三章 在平凡的岗位上为教学科研和师生生活服务
----
第一节 校办工厂不断发展
----
第二节 深化后勤改革,取得显著成绩
----
第三节 加快基建步伐,促进教育发展
----
第四节 办好附属中、小学和幼儿园为教职工解除后顾之忧
--
第十四章 为把武汉水利电力大学办成全国第一流重点大学而奋斗
----
第一节 发展中的武汉水利电力大学
----
第二节 加强党对学校的领导深化学校各项改革
----
第三节 创造条件向“211工程”迈进
附录(一)
--
一、忆“武汉水利学院”的成立经过
--
二、忆“武汉水利学院”建校选址经过
附录(二)
--
一、历届党委负责人名单
--
二、历届行政负责人名单
--
三、博士生导师及国家、省部级专家名录
--
四、政府特殊津贴获得者名单
--
五、教授名录
--
六、学科、专业设置
--
七、科学研究机构名称
--
八、历届各类招生、毕业生人数统计表
--
九、校友总会理事名单
--
十、校园示意图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