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院志(1946-1989)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院志(1946-1989)

格式:PDF
费用: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为卫生机构医院专志。 二、本志记叙时间,上限自1946年,断限至1989年。 三、本志采用语体文、记述体,以记述体为主,图、表、录均随文附载,查阅方便。纪年统一按公元记载。

内容时限: 1946-1989

目录

封面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院志
前言
凡例
《院志》编辑小组
《院志》编辑人员
图片
-- 牛化东
-- 胡世浩
-- 董道圣
-- 王彦学
-- 陈诗林
-- 刘海祯
-- 姬亮洲
-- 医院大门及门诊楼
-- 内科楼
-- 外科楼
-- 干部病房
-- 传染科、胸内科
-- 中西医结合科
-- 学术文化活动中心
-- 历届院长
-- 历届政委
-- 一九八九年十二月二十日医院召开了历届院领导、老同志参加的《院志》编纂工作座谈会,图为到会全体同志合影
-- 《院志》编写小组全体成员合影
-- 学术活动
-- 岗位练兵
-- 开展心内直视手术
-- 心脏插管
-- 转流机
-- 术后监护
-- ICU
-- 断手再植
-- ACOMA500mA影像增强X线机诊断检查
-- B型超声诊断检查
-- 体外反搏治疗
-- 血液透析治疗
-- 大输液流水线净化间设备一部份
-- 心电多相信息鉴别诊断
-- 508自动生化分析仪与血气分析仪
-- 体外血栓形成仪
-- 平凡的工作
-- 平凡的工作
-- 第五医院学雷锋为民服务队
-- 为民服务
-- 举办运动会
-- 团日活动
-- 欢送战友赴滇参战
-- 农村巡回服务,送医送药上门
-- 参加建院劳动
-- 开荒种地
-- 野营拉练途中
-- 一九四六年十月建院旧址——赵家窑子
-- 当年工作人员住过的土窑洞
-- 一九四六年十一月医院驻新安边时的窑洞左为药房,右为伤员住处
-- 一九四九年元月医院移至吴旗县梁台
-- 一九四九年医院随前指渡黄河进军宁夏
-- 一九四九年九月宁夏解放银川市人民欢迎解放军入城
目录
第一章 医院的创建与沿革
-- 引言
-- 第一节 医院的创建
---- 一 解放战争时期
---- 二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
------ 附: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历史沿革表
-------- 解放战争时期医院活动地域示意图(1946—1949)
--------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五医院军产图(1949年9月接收国民党军营区)
-------- 解放军第五医院院址搬迁图(1949—1953)
-------- 第五医院营区平面布局示意图(1989)
-------- 第五医院组织机构系列表(1989)
-------- 历届院领导及任职时间表
-- 第二节 医院现状
第二章 党的工作
-- 第一节 党组织的建立
-- 第二节 党的建设
-- 第三节 党员教育
-- 第四节 纪检工作
第三章 政治工作
-- 第一节 政治处沿革与历任领导
-- 第二节 职责与政工干部的设置
-- 第三节 医院的政治思想工作
-- 第四节 历年政治理论学习
-- 第五节 共青团工作
---- (一) 团组织的建立与发展
---- (二) 团的工作简述
-- 第六节 文娱体育活动
-- 第七节 计划生育、幼儿园
-- 第八节 军民关系
第四章 医务行政工作
-- 第一节 医务处沿革与历任领导
-- 第二节 职责与工作范围
-- 第三节 医疗质量
-- 第四节 药品器材
-- 第五节 档案资料
-- 第六节 图书
-- 第七节 营养膳食
第五章 医疗工作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一 沿革
---- 二 临床科和医技科室
------ (一)、内科、小儿科
------ (二)、外科、妇产科、五官科
------ (三)、内分泌科
------ (四)、传染科、胸内科
------ (五)、麻醉科
------ (六)、放射科、理疗科
------ (七)、病理科
------ (八)、检验科
------ (九)、药械科
------ (十)、特诊科
------ (十一)、门诊部
-- 第二节 中医、中西医结合工作
-- 第三节 历年来收治和各项指标完成情况
-- 第四节 医疗骨干队伍的建设
-- 第五节 医疗设备
-- 第六节 医疗差错事故的管理
第六章 护理工作
-- 第一节 沿革
---- 一 机构
---- 二 护理队伍的发展
-- 第二节 护理队伍素质的提高
---- 一 岗位练兵
---- 二 实习教学与进修代培
-- 第三节 护理技术的发展
-- 第四节 护理制度
-- 第五节 非临床科护理单元
---- 一 供应室
---- 二 门诊部
---- 三 手术室
-- 第六节 护理成果
---- 一 护理技术竞赛
---- 二 护理文章、论文、科技成果
---- 三 抢救病人范例
-- 第七节 立功受奖情况
第七章 专业训练
-- 第一节 训练机构与管理
-- 第二节 培训方法
---- 一 在职训练
---- 二 进修培养
---- 三 建院以来推荐和选送优秀苗子
---- 四 办学习班(队)
-- 第三节 接收军内外进修实习
-- 第四节 训练器材及设备
第八章 科研与学术交流
-- 第一节 组织领导
-- 第二节 学术活动的开展
-- 第三节 新业务、新技术的引进与开展
-- 第四节 科研成果
-- 第五节 省级以上刊物发表的学术文章、著作
-- 第六节 担任军队、地方学术组织职务人员一览表
第九章 卫生战备
-- 第一节 医院战略位置与战备任务
-- 第二节 战备教育
-- 第三节 战备预案的制订与实施
-- 第四节 战备箱(囊)药品装备与携运
-- 第五节 历次参战情况
第十章 医疗预防与支援地方卫生建设
-- 第一节 卫生防疫工作
-- 第二节 医疗体系和医疗包干
-- 第三节 下部队去边防支援地方卫生建设
-- 第四节 常见病普查和流行病学调查
-- 第五节 预防医源性感染
---- 一 做好医疗保健
---- 二 预防交叉感染
---- 三 坚持对炊管、饮食服务行业、幼儿园等有关人员的定期体检
---- 四 加强对传染病的管理
第十一章 院务工作
-- 第一节 院务处的沿革
---- 一 沿革
---- 二 组织机构(见下表)
---- 三 历届领导及任职时间表(见下表)
-- 第二节 行政管理
-- 第三节 财务工作
-- 第四节 军需工作
-- 第五节 给养工作
-- 第六节 农副业生产
---- 一 农副业生产
---- 二 果园建设
---- 三 军人服务社
---- 四 煤矿
-- 第七节 营房工作
---- 一 营房建设
---- 二 营区绿化
---- 三 三废处理
-- 第八节 车辆管理
第十二章 人物篇
-- 第一节 先进人物简介
---- 安瑞平
---- 吴平
---- 陈恩智
---- 尤柯
---- 赵永固
---- 郭龙德
---- 孙涛
---- 郭永军
---- 尚景尧
-- 第二节 光荣榜
---- (一)、先进集体及个人
---- (二)、记功个人
---- (三)、在医院工作过的老红军
---- (四)、在院连续工作30年以上的老同志
-- 第三节 人物表
---- 主任医师
------ 郭龙德
------ 刘孝移
------ 孙涛
------ 齐英杰
------ 邓宝德
------ 尤柯
------ 杜鸿章
------ 邓福棠
---- 副主任医师
------ 余超群
------ 张素民
------ 储成余
------ 刘淑勤
------ 王英华
------ 申杰岷
------ 吴桂琴
------ 蔡万春
------ 郭玉生
------ 王泉来
------ 陈国能
------ 梁祖忠
------ 张无静
------ 郭永军
------ 牛贞玉
------ 杨林
------ 葛伟庭
------ 胡兴明
------ 秦景彩
------ 尚景尧
------ 尹秉刚
------ 饶大宇
------ 马逢春
------ 沈兴正
------ 杨俊进
---- 副主任技师
------ 刘春明
---- 副主任护师
------ 王莉月
------ 安瑞平
第十三章 大事记
附录:接收二四七医院高技
后记
勘误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