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湖区志》(上卷)
格式:PDF
费用:19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东西湖区志》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为指导,依据《地方志工作条例》,坚持思想性、科学性和资料性统一的原则,以翔实的资料为基础,全面、系统、真实地记述东西湖区自然、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的历史与现状。本志是东西湖区的首修志,记事时间上溯到事物的发端,下至2000年;为了记述事物的完整性与系统性,大事记及个别内容和重要图片的时限延至2008年。
出版时间:
2010年07月
目录
封面
东西湖区志
东西湖区历任领导名录
东西湖区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东西湖区党史地方志编纂委员会办公室
《东西湖区志》编审人员
图片
--
东西湖区地图
--
东西湖区行政区划沿革示意图
--
1954年,毛泽东主席接见东西湖籍纺织女工朱玖
--
1960年,国家副主席董必武在北京怀仁堂接见东西湖农场赴京演出全体演员
--
2008年1月31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李长春(中)、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右一)到东西湖指导抗雪灾工作,并亲切慰问受灾群众
--
2000年10月30日,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共中央统战部部长王兆国(中)出席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授牌仪式
--
2008年3月27日,中共湖北省委书记罗清泉(右一)视察新港苑
--
2007年11月14日,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杨年松视察东西湖区
--
2008年5月21日,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中),常务副市长袁善腊(右二)来东西湖区察看救灾帐篷生产情况
--
中共湖北省委副书记、武汉市委书记杨松(中)等市领导考察吴家山街社区监控设施
--
2007年9月12日,湖北省副省长刘友凡(左一)、武汉市副市长张学忙(右二)视察石榴红村
--
2008年12月25日,武汉市市长阮成发(中)、副市长张学忙(左二)来东西湖区检查绿化工作
--
2007年6月27日,中共武汉市委常委、东西湖区委书记贾耀斌(左一)与法国驻汉总领事馆总领事费勇(中)出席爱福易技术(武汉)公司投产典礼
--
东西湖地区生产总值
--
1978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
2008年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
人均地区生产总值
--
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
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总额
--
地方财政收入
--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
出口总额
--
职工年平均工资
--
农村居民人均收入
--
2000年10月30日,吴家山国家级海峡两岸科技产业园授牌仪式
--
晶科高科技生产车间
--
华润雪花啤酒(武汉)有限公司
--
台商产业新城
--
武汉东西湖保税物流中心
--
中国三江航天集团
--
舵落口大市场
--
武烟专卖公司
--
金银湖生态商务城
--
武汉吴家山台商投资区管委会
--
东西湖区政务服务中心
--
武汉TCL生产基地
--
世界500强企业——武汉百事可乐饮料有限公司
--
海口工业园
--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曾荫权(中)等访问东西湖区
--
武汉统一企业食品有限公司
--
观光农业——草莓熟了
--
科技农业——嫁接西瓜苗
--
订单农业的龙头企业——光明乳品有限公司生产线
--
如意基地里的毛豆采摘机
--
观光农业——葡萄熟了
--
规模农业——机械化作业
--
观光农业——老外笑了
--
观光农业——田园牧歌
--
订单农业——鹅司令
--
设施农业——奶牛场
--
规模农业——渔池林网
--
设施农业——大棚育苗
--
科技农业——专家会诊
--
设施农业——柏泉自动化温室
--
规模农业——万亩莲藕基地
--
秸秆气化
--
新沟老街
--
老屋晒柴
--
老灶
--
农家用上了燃气灶
--
吴家山下是我家
--
柏泉农民新居
--
金银湖新城
--
石榴红村
--
1957年,省长张体学主持围垦工作会议
--
1958年东西湖围垦工地
--
1958年东西湖围垦工地
--
1958年东西湖围垦工地
--
1958年东西湖围垦工地
--
东西湖大堤东山段的防浪林和绿化林
--
东西湖大堤纪念碑1958年7月1日立
--
抗洪抢险
--
铺设东西湖大堤堤坡防护砖
--
东西湖大堤外
--
武汉市汉江长丰桥
--
飞翔
--
吴家山公园
--
武汉金银湖国际高尔夫球会会所
--
金银湖湿地公园
--
金山大道
--
东方马城
--
吴家山新城
--
五环公园
--
金银湖新城
--
三店马投潭遗址
--
柏泉古树
--
柏泉古井1040余岁
--
陶瓷壶碗1993年,三店古墓出土
--
柏泉瓠子山鳞木化石遗址
--
北宋高足青瓷碗1993年,柏泉左墓出土
--
石(石奔)1986年,柏泉圣家墩遗址出土
--
青铜镜1993年,三店凤凰岭古墓出土
--
柏泉景德寺
--
辛安渡中共地下联络站遗迹
--
柏泉天主教堂
--
朝霞映在杜公湖上
--
采莲船
--
街头交谊舞
--
“慈惠杯”腰鼓邀请赛
--
东西湖首届青少年文化艺术节 文艺汇演
--
农家之乐
--
五环公园音乐喷泉
--
赛龙舟
--
“龙”腾飞跃
--
焰火节
--
常青社区艺术团在匈牙利国际艺术节上表演
--
民俗踏街
--
吴家山街社区文化节
--
1994年9月,首届武汉国际风筝节 运动员入场式
--
书画名家义务送春联下乡
--
荣获第1 7届国际中学生足球锦标赛第五名的吴家山中学队员合影
--
省示范高中—吴家山中学
--
廉政小品
--
青年志愿者集训队培训班
--
情系汶川灾区人民—青年们在排队捐款
--
区劳动和社会保障局街头服务队
--
劳动力市场
--
病有所医、老有所养
--
小学生参与爱护市容环境万人签名活动
--
武警铲雪保平安
--
义务劳动
--
学有所教——小发明
--
雪中情
--
对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
--
群众体育活动
--
篆书(吴曦)
--
草书(易新生)
--
草书(黄汉华)
--
净土(刘志刚)
--
天行健(程为鸿)
--
径河渔歌(方修勤)
--
岁月(万志强)
--
和风静穆(戴方德)
--
晓雾凝翌(徐协桥)
--
岁月(胡威夷)
--
寒冬(王指明)
--
劳动的音符
--
风雪难阻求学路
--
上场之前
序
前言
凡例
上卷下卷
目录(上卷)
综述
第一篇 建置·地理·资源
--
第一章 建置
----
第一节 区域位置
----
第二节 历史沿革
----
第三节 行政区划
--
第二章 地理
----
第一节 地质地貌
----
第二节 土壤
----
第三节 水文 气候
----
第四节 自然灾害
--
第三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土地资源
----
第二节 水资源
----
第三节 生物资源
----
第四节 旅游资源
第二篇 街镇场
--
第一章 街镇
----
第一节 吴家山街
----
第二节 新沟镇(新河农场)
--
第二章 农场
----
第一节 吴家山农场
----
第二节 慈惠农场
----
第三节 走马岭农场
----
第四节 新沟农场
----
第五节 荷包湖农场
----
第六节 辛安渡农场
----
第七节 东山农场
----
第八节 柏泉农场
----
第九节 径河农场
----
第十节 三店农场
----
第十一节 水产养殖场
第三篇 人口
--
第一章 人口规模
----
第一节 人口总量
----
第二节 人口分布
--
第二章 人口变动
----
第一节 自然变动
----
第二节 机械变动
--
第三章 人口结构
----
第一节 民族结构
----
第二节 性别结构
----
第三节 文化结构
----
第四节 行业结构
----
第五节 年龄结构
--
第四章 人口控制
----
第一节 人口普查
----
第二节 节制生育
----
第三节 优生优育
----
第四节 宣传教育
第四篇 东西湖围垦工程
--
第一章 围堤沿革
----
第一节 解放前围垸
----
第二节 解放后围堤
--
第二章 围垦规划
----
第一节 围堤规划
----
第二节 排渍与灌溉规划
----
第三节 垦荒规划
--
第三章 围堤工程
----
第一节 工程筹备
----
第二节 工程施工
--
第四章 排渍与灌溉工程
----
第一节 排渍工程
----
第二节 灌溉工程
--
第五章 垦荒建场
----
第一节 垦荒
----
第二节 创建农场
第五篇 水利
--
第一章 堤防
----
第一节 堤防建设
----
第二节 堤防维护
--
第二章 水利设施及其岁修
----
第一节 干支沟
----
第二节 水闸
----
第三节 排灌站
----
第四节 排灌工程岁修
--
第三章 防汛抗旱
----
第一节 防汛抗洪
----
第二节 抗旱
--
第四章 水利管理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管理
第六篇 城乡建设
--
第一章 城乡规划
----
第一节 规划制定
----
第二节 规划执法
--
第二章 土地管理
----
第一节 权属登记发证
----
第二节 土地征用
----
第三节 行政执法
--
第三章 公用事业
----
第一节 供电 供水 排水 供气
----
第二节 公共交通
--
第四章 市政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一节 道路建设
----
第二节 桥梁建设
----
第三节 路灯
--
第五章 环境卫生
----
第一节 环境卫生设施
----
第二节 清扫保洁
--
第六章 园林绿化
----
第一节 园林
----
第二节 绿化
--
第七章 村镇建设
----
第一节 集镇建设
----
第二节 村队建设
--
第八章 房产开发与管理
----
第一节 房产开发
----
第二节 房产管理
--
第九章 建筑业
----
第一节 建筑队伍与技术装备
----
第二节 勘测设计
----
第三节 建筑施工
----
第四节 建筑管理
----
第五节 名优工程
----
第六节 企业选介
--
第十章 城镇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政管理
----
第三节 市容管理
第七篇 环境保护
--
第一章 环境状况与改造
----
第一节 环境状况
----
第二节 环境改造
--
第二章 环境监测
----
第一节 监测网络
----
第二节 水质监测
----
第三节 噪声监测
----
第四节 大气监测
--
第三章 环境污染治理
----
第一节 工业污染治理
----
第二节 客水污染治理
--
第四章 生态示范区建设
----
第一节 总体规划
----
第二节 规划实施
--
第五章 环保宣传与管理
----
第一节 宣传与创建
----
第二节 行政执法
第八篇 交通邮电
--
第一章 交通
----
第一节 古道 古桥
----
第二节 公路运输
----
第三节 水路运输
----
第四节 铁路运输
----
第五节 交通管理
--
第二章 邮政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邮路投递
----
第三节 邮政业务
--
第三章 电信
----
第一节 机构
----
第二节 通信设施
----
第三节 电信业务
----
第四节 经营管理
第九篇 吴家山台商投资区
--
第一章 规划与建设
----
第一节 规划
----
第二节 基础设施建设
----
第三节 园区建设
--
第二章 招商引资
----
第一节 招商政策
----
第二节 招商活动
----
第三节 引进项目和企业
----
第四节 企业选介
--
第三章 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服务体系
第十篇 农业
--
第一章 经济体制与产业结构
----
第一节 经济体制
----
第二节 产业结构
--
第二章 种植业
----
第一节 粮食
----
第二节 棉花
----
第三节 油料作物
----
第四节 蔬菜
--
第三章 林业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植树造林
----
第三节 林特业发展
----
第四节 林业技术试验与推广
----
第五节 林业管理
--
第四章 畜牧业
----
第一节 畜牧业概况
----
第二节 畜禽生产
----
第三节 饲料
----
第四节 疾病防治
--
第五章 水产业
----
第一节 资源
----
第二节 水产养殖
----
第三节 成鱼捕捞
----
第四节 水产基地建设
--
第六章 农具农机
----
第一节 农具
----
第二节 农业机械
----
第三节 农机管理
--
第七章 农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第十一篇 工业
--
第一章 工业所有制结构
----
第一节 全民所有制工业
----
第二节 集体所有制工业
----
第三节 非公有制工业
--
第二章 工业行业结构
----
第一节 食品
----
第二节 建材
----
第三节 纺织
----
第四节 医药
----
第五节 化学
----
第六节 机械
----
第七节 其他
--
第三章 工业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管理体制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第十二篇 商务
--
第一章 商业体制
----
第一节 管理体制
----
第二节 经营体制
--
第二章 商业所有制机构
----
第一节 国营商业
----
第二节 集体(合作)商业
----
第三节 个体与私营商业
--
第三章 商业市场
----
第一节 集市
----
第二节 专业市场
--
第四章 商业经营
----
第一节 经营方式
----
第二节 商品经营
----
第三节 商业企业
--
第五章 对外贸易
----
第一节 外贸机构
----
第二节 出口贸易
--
第六章 服务业
----
第一节 饮食业
----
第二节 其他
第十三篇 经济综合管理
--
第一章 计划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与计划体制改革
----
第二节 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二章 统计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专业统计
----
第三节 统计调查
----
第四节 统计资料与服务
--
第三章 物价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市场价格管理
----
第三节 服务性收费管理
----
第四节 物价监督检查
--
第四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企业登记管理
----
第三节 商标广告合同管理
----
第四节 市场管理
--
第五章 质量技术监督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计量管理
----
第三节 标准化管理
----
第四节 质量监督
--
第六章 审计
----
第一节 审计机构
----
第二节 国家审计
----
第三节 内部审计
----
第四节 社会审计
----
第五节 审计调查
第十四篇 财政 税务
--
第一章 财政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支
----
第四节 财政管理
----
第五节 国有资产管理
----
第六节 财政监督
--
第二章 税务
----
第一节 机构沿革
----
第二节 税制与税种
----
第三节 税收征管
----
第四节 税务稽查
第十五篇 金融
--
第一章 金融机构
----
第一节 当铺
----
第二节 银行
----
第三节 信用合作社
----
第四节 保险公司
--
第二章 银行业务
----
第一节 存款
----
第二节 贷款
--
第三章 证券
----
第一节 债券
----
第二节 股票
--
第四章 保险业务
----
第一节 险种
----
第二节 投保
----
第三节 理赔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