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76 唐山大地震
格式:PDF
费用:12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序
地震是一种破坏性极大的自然灾害。1976年7月28日发生
的唐山大地震,是进入20世纪以来震级最高、烈度最大、损失最重
的地震之一。这次地震不仅夺去了20多万人民的生命,使几十万
人受伤,而且波及北京、天津这一我国政治、经济、文化的腹心地
区,影响甚大,引入瞩目。
出版时间:
1999年01月
目录
封面
版权
本书顾问
图片
序
目录
第一编 与唐山大地震有关的几组资料
--
第一章 唐山市的形成、发展与地震前的城市概况
----
一、中国近代工业的摇篮
----
二、新中国建立后的迅速发展
----
三、城市建设的先天不足与缺陷
--
第二章 唐山及其邻近地区的地震地质状况
----
一、中国是一个多地震国家
----
二、华北地区的地质构造十分复杂
----
三、唐山及其周围各县的地震历史资料
--
第三章 周恩来关于防震的多次指示未能贯彻到底
----
一、1966年邢台地震
----
二、周恩来关于防震工作的多次指示
----
三、由于“文革”的干扰,周恩来关于防震工作的指示未能落实
--
第四章 地震前的震情观测、分析、预报与政治态势
----
一、地震科学工作者对华北地区地震发展趋势的观测与分析
----
二、“万马齐暗究可哀”
第二编 抢险救灾的决策与指挥
--
第一章 震前的宏观异常与大震突然袭来
----
一、见了“鬼”的天气
----
二、动物行为异常种种
----
三、地光与地声
----
四、摇人魂魄的大地颠晃,百万人在酣睡中被埋压在建筑物废墟之下
----
五、瞬间通讯、供电、供水、铁路运输全部中断,工矿企业遭到严重破坏被迫停产
----
六、大地震引起地壳发生垂直与水平形变,平地冒水喷沙
----
七、唐山地震的震级确定、烈度分布与震感范围
--
第二章 国内外的强烈关注
----
一、地震发生在电话、电报全部中断的地方
----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及时了解震情
----
三、世界各国纷纷报道北京以东发生了强烈地震
--
第三章 万众同心的自救与互救
----
一、楼自为战,街自为战,村自为战
----
二、万名井下工人胜利脱险
----
三、忘我抢救他人的人们
----
四、几位遇险者的自述
----
五、没有哭声的城市
--
第四章 全国紧急行动起来救援唐山
----
一、国务院召开紧急会议
----
二、中共中央、国务院始终关怀着唐山的抢险救灾与恢复建设
----
三、中共河北省委、北京军区等单位的领导同志于地震当日中午抵达唐山
----
四、全国各行各业、各兄弟省市区、省内各地市全力救援唐山
----
五、不接受外国任何援助
--
第五章 强有力的救灾指挥机构
----
一、河北省唐山抗震救灾指挥部成立
----
二、设立在救灾“前线”的国务院联合工作组
----
三、人民解放军救灾部队组建指挥部
----
四、唐山市抗震救灾指挥部、唐山地区抗震救灾领导小组成立
----
五、参加抢修的几个主要部门均建立了指挥部
----
六、加强组织建设,健全各级领导班子
--
第六章 人民解放军依部队开进方向划区分片抢险救灾
----
一、在灾民最困难的时刻解放军到达灾区
----
二、把生的希望让给灾民,把死的危险留给自己
----
三、仔细搜寻每一个可能还活着的人
----
四、抢救国家物资,维护交通秩序和社会治安
----
五、让遇难者得以安息
----
六、地方组织恢复正常工作前,解放军承担了多方面任务
--
第七章 从筹建简易“野战”医院到重伤员运送外地治疗
----
一、受伤人员急待救治
----
二、医务人员再造生的希望
----
三、决定建临时简易“野战”医院
----
四、外运重伤员
----
五、各地治疗重伤员的经验
----
六、伤员处处有亲人
--
第八章 组织多方力量恢复市区供水
----
一、饮用水供应中断的困境
----
二、解决供水的几项紧急措施
----
三、供水职工的贡献
--
第九章 安排灾民生活
----
一、空投熟食、紧急调运成品粮,灾民口粮暂时免费供应,发放必需生活用品
----
二、恢复正常工资制度
----
三、解决临时住房、冬季取暖和过冬衣被
----
四、恢复商业供应日用品
----
五、让灾民过好地震后的第一个国庆节
--
第十章 全力抓好震后的防疫灭病
----
一、震后卫生环境急剧恶化
----
二、大灾之后绝不能再发生大疫
----
三、巩固防疫灭病的胜利成果
--
第十一章 妥善处理地震造成的社会问题
----
一、帮助部分灾民解决“特殊”困难
----
二、让不幸的孤儿幸福成长
----
三、一名在维也纳大学毕业的唐山地震孤儿
----
四、做好伤亡职工家属的抚恤、救济工作
----
五、安置截瘫者
----
六、让孤寡老人颐养天年
--
第十二章 调集各方力量抢修通讯、供电设施和铁路、公路
----
一、以最快的速度恢复电讯联络与邮政通讯
----
二、抢修供电设施
----
三、两万大军抢修铁路
----
四、集中力量抢修公路
----
五、创造奇迹的空军唐山机场
--
第十三章 恢复工业生产重点抓开滦煤矿和唐山钢厂
----
一、开滦煤矿恢复生产关系全局
----
二、开滦煤矿的恢复与重建
----
三、钢厂震后28天炼出第一炉钢
----
四、先简易复产,再逐步调整完善
--
第十四章 重建新唐山的思路与蓝图
----
一、重建新唐山思路的形成
----
二、重建的初步规划
----
三、精心的设计与论证
----
四、宏伟工程展雄姿
----
五、丰南的飞跃发展
--
第十五章 鼓舞斗志,坚定战胜灾害的信念
第三编 启示与探讨
--
第一章 震情预测、预报与防震
----
一、地震预报仍处于探索阶段
----
二、值得探讨的几个问题
----
三、发展完善、科学的地震预报机制
----
四、地震预报科学发展前景展望
--
第二章 “大震不倒,伤亡就小”
----
一、地震多发区建筑工程必须抗震设防
----
二、为抗震设防立法,强化监督与法制管理
----
三、在广大农村逐步改变传统的建房模式
--
第三章 救灾措施必须与地震灾害的特征相对应
----
一、地震灾害的突发性、毁灭性、广泛性和失序性
----
二、决定救灾效果的四个主要因素
--
第四章 唐山抗震救灾实践的几点启示
----
一、地方主要领导干部要了解当地的地震地质情况和发生地震的历史资料
----
二、普及地震知识,强化防震减灾意识
----
三、抓好震后的社会治安
----
四、现代化城市必须有应急措施
附录:参阅文献与资料
后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