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县县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一、本志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以中国共产党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路线、方针、政策为准则,实事求是地记述本县政治、经济、文化等各项事物的历史和现状。
二、新编《宿县县志》,由概述、大事记、地理编、政治编、经济编、军事编、文化编、社会编、人物编、附录等部分组成。大事记纵贯古今,记述自先秦以来在本地发生的大事、要事。本志分编归类,共设47个专志。
出版时间:
1988年12月
目录
封面
宿县志
图片
--
中国共产党宿县委员会、宿县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宿县人民政府、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宿县委员会
--
宿城淮海路大街
--
农田林网鸟瞰
--
五柳水库
--
濉河大闸
--
苻离集烧鸡厂熟食车间
--
烧鸡和烧鸡罐头
--
汴河头曲酒
--
佐餐酱油
--
宿县火车站
--
宿北公路
--
宿县液糖厂液糖待运
--
宿县政区图
--
雪枫小学
--
宿县人民医院
--
B超室
--
秦末农民起义领袖陈胜、吴广塑像
--
古城一角
--
镇疃寺
--
白居易故居——东林草堂遗址
--
闵损墓
--
孟繁青书
--
梅梅纯一画
--
李百忍书
--
猎子(木刻)蔡世明刻
--
赵琦书
--
孙德文画
--
杨梦九书
--
牡丹梅雪峰画
--
万立勋书
--
孔庆云书
--
陶仲珩画
--
黄振铎书
--
于孝伯书
--
牡丹王襟三画
--
王孟儒书
凡例
序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编 地理
--
第一章 地理位置疆域
----
第一节 位置
----
第二节 疆域
--
第二章 建置沿革
----
第一节 建置起源
----
第二节 隶属沿革
--
第三章 行政区划
----
第一节 区划演变
----
第二节 现行行政区划
--
第四章 县城集镇
----
第一节 县城
----
第二节 集镇
--
第五章 人口民族
----
第一节 人口
----
第二节 民族
--
第六章 地质地貌
----
第一节 地质
----
第二节 地貌
--
第七章 气候
----
第一节 气温
----
第二节 降水
----
第三节 灾害性天气
----
第四节 农业气象
--
第八章 山脉河流
----
第一节 山脉
----
第二节 河流
----
第三节 水文
--
第九章 土壤植被
----
第一节 土壤
----
第二节 植被
--
第十章 自然资源
----
第一节 动物
----
第二节 植物
----
第三节 食用菌
----
第四节 矿藏
--
第十一章 土特产品
----
第一节 食品类
----
第二节 药物类
--
第十二章 自然灾害
----
第一节 灾荒
----
第二节 瘟疫
----
第三节 地震
第二编 政治
--
第一章 政党
----
第一节 共产党
----
第二节 国民党
----
第三节 其他党派组织
--
第二章 政府
----
第一节 民国政府
----
第二节 人民政府
------
附:日伪政权
--
第三章 人大
----
第一节 各界人民代表会议
----
第二节 人民代表大会
--
第四章 议政机构
----
第一节 宿县参议会
----
第二节 历届人民政协概况
--
第五章 群众团体
----
第一节 工人组织
----
第二节 农民组织
----
第三节 妇女组织
----
第四节 青年组织
--
第六章 民政
----
第一节 选举
----
第二节 优抚
----
第三节 救济
----
第四节 生产救灾
----
第五节 婚姻登记
----
第六节 地政户政
----
第七节 残老孤儿教养
----
第八节 信访
----
第九节 劳动就业
--
第七章 统战
----
第一节 落实工商业者政策
----
第二节 民族宗教事务
----
第三节 改正和安置错划右派
----
第四节 安置起义投诚人员
----
第五节 对台宣传和“三胞”工作
--
第八章 政法
----
第一节 治安
----
第二节 检察
----
第三节 司法
----
第四节 审判
------
附:历代职官表
第三编 经济
--
第一章 农业
----
第一节 土地开发
----
第二节 土地制度
----
第三节 经营管理
----
第四节 主要农作物
----
第五节 农业技术
----
第六节 畜牧兽医
----
第七节 水产养殖
----
第八节 农业机械
----
第九节 国营场站
--
第二章 林业
----
第一节 植树造林
----
第二节 树种资源
----
第三节 林木管理
----
第四节 林场苗圃
------
附:古树名木
--
第三章 水利
----
第一节 机构队伍
----
第二节 河道治理
----
第三节 水库
----
第四节 沟渠
----
第五节 涵闸
----
第六节 灌溉
--
第四章 工业
----
第一节 电力工业
----
第二节 食品酿造
----
第三节 纺织制革
----
第四节 化学工业
----
第五节 机械修造
----
第六节 电子电器
----
第七节 建材工业
----
第八节 粮油工业
----
第九节 乡镇企业
------
附:建置后主要工业产品统计表
--
第五章 交通
----
第一节 公路
----
第二节 铁路
----
第三节 水路
----
第四节 桥梁渡口
----
第五节 民间运输
--
第六章 邮电
----
第一节 邮电机构
----
第二节 邮路
----
第三节 邮政业务与设备
----
第四节 电话
----
第五节 电报
--
第七章 商业
----
第一节 私营商业
------
附:建国前宿县商号一览表
----
第二节 国营商业
----
第三节 集体商业
----
第四节 供销合作商业
----
第五节 对外贸易
----
第六节 计划物资供应
--
第八章 粮油
----
第一节 粮油统购统销
----
第二节 粮油供应
----
第三节 粮油议购议销
----
第四节 粮油价格
----
第五节 粮油调运
----
第六节 粮油储存
----
第七节 粮油加工
--
第九章 城乡建设
----
第一节 管理机构
----
第二节 建筑队伍
----
第三节 建筑设备
----
第四节 建筑工程
--
第十章 财政
----
第一节 财政机构
----
第二节 财政体制
----
第三节 财政收入
----
第四节 财政支出
----
第五节 乡镇财政
----
第六节 会计管理
----
第七节 财政监察
--
第十一章 金融
----
第一节 金融机构
----
第二节 货币
----
第三节 信贷
----
第四节 储蓄
----
第五节 保险
----
第六节 公债发行
----
第七节 核算与结算
--
第十二章 工商行政管理
----
第一节 工商企业登记管理
----
第二节 市场管理和建设
----
第三节 打击投机倒把
----
第四节 物价管理
----
第五节 商标管理
----
第六节 经济合同管理
第四编 军事
--
第一章 武装建制
----
第一节 建制演变
----
第二节 领导人更迭
----
第三节 驻军
--
第二章 兵役
----
第一节 募兵制
----
第二节 志愿兵役制
----
第三节 义务兵役制
----
第四节 预备役制
--
第三章 民兵
----
第一节 组织建设
----
第二节 军事训练
----
第三节 参战支前
----
第四节 民兵代表大会
--
第四章 兵事
第五编 文化
--
第一章 教育
----
第一节 发展概况
----
第二节 学前教育
----
第三节 小学教育
----
第四节 中学教育
----
第五节 专业教育
----
第六节 业余教育
----
第七节 教师队伍
----
第八节 教研活动
----
第九节 人才输送
----
第十节 经费校舍
----
第十一节 重点学校简介
--
第二章 文化艺术
----
第一节 文化机构
----
第二节 艺术团体
----
第三节 书店
----
第四节 文学艺术
----
第五节 民间传统文化
--
第三章 文物古迹
----
第一节 名胜
----
第二节 古迹
----
第三节 文物
----
第四节 烈士陵园
--
第四章 医疗卫生
----
第一节 医疗机构
----
第二节 设备与技术
----
第三节 卫生队伍
----
第四节 防疫保健
----
第五节 医药供应
--
第五章 计划生育
----
第一节 计划生育政策
----
第二节 计划生育工作的开展
----
第三节 计划生育成果
--
第六章 新闻广播
----
第一节 报刊
----
第二节 广播
----
第三节 电视
--
第七章 科技
----
第一节 科技活动
----
第二节 标准计量
----
第三节 地震测防
----
第四节 沼气推广
------
附:学术组织
--
第八章 体育
----
第一节 群众体育
----
第二节 学校体育
----
第三节 竞赛活动
第六编 社会
--
第一章 风俗
----
第一节 风俗习惯
----
第二节 新风美德
--
第二章 宗教信仰
----
第一节 天主教
----
第二节 基督教
----
第三节 佛教
----
第四节 道教
----
第五节 伊斯兰教
------
附:封建帮会、道会门
--
第三章 方言
----
第一节 语音
----
第二节 词汇
----
第三节 谚语歇后语
--
第四章 人民生活
----
第一节 职工生活
----
第二节 农民生活
----
第三节 人口寿命
--
第五章 传说轶事
----
第一节 地名趣话
----
第二节 人物轶事
------
孝哉闵子骞
------
正直王希吕
------
妄杀故旧众叛亲离
------
韩愈寓居苻离
------
白居易与苻离
------
苻离五才子归隐
------
苏轼与宿州
------
周钺不攀贵
------
何庆钊德政
------
赛珍珠与宿县
----
第三节 传说故事
------
伍子胥朝阳寺保主
------
火唐山杨业招亲
------
鞭打红桥
第七编 人物
--
第一章 人物传
----
吴可传
----
沈维干传
----
王效白传
----
李启耕传
----
李家兴传
----
常俊亭传
----
王恒赵传
----
胡启哲传
----
王峙宇传
----
王国藩传
----
胡方亮传
----
王昌飞传
----
余德水传
----
田文山传
----
王正杰传
----
傅克兰传
----
郭一鸣传
----
王雪渔传
----
尹清云顾传标传
----
张秀廷传
----
程秉义传
----
曹爱勤传
----
梅其藻传
----
陈淑贞传
----
方先觉传
----
赵一鸣传
----
郑良瑞传
----
韩景玉传
----
张朝春传
----
林方标传
----
雷震春传
----
马祥斌传
----
附
------
桓谭传
------
嵇康传
------
戴逵戴顒传
------
刘臻传
------
傅友德传
--
第二章 人物表
--
第三章 烈士英名录
附录
--
一、古地考
----
(一)古县考
----
(二)宿州考
----
(三)宿地陴湖考
--
二、文献辑存
--
三、修志始末
《宿县县志》编纂委员会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