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安市计划志

延安市计划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记述的内容包括延安市的计划机构,各时期计划工作的编制与执行,长远规划与专题规划等。

内容时限: 1935-2000

出版时间: 2003年04月

目录

封面
延安市计划志
《延安市计划志》编委会
图片
-- 延安市政区图
-- 延安市区新貌
-- 植树造林
-- 山川秀美
-- 苹果
-- 大棚蔬菜
-- 马铃薯
-- 烤烟
-- 小尾寒羊
-- 中国陆上第一口油井
-- 延安卷烟厂
-- 天然气输配工程
-- 延安市污水处理厂
-- 延长油矿管理局
-- 文化艺术中心
-- 延安中学
-- 延安大学
-- 广播电视中心
-- 延安革命纪念馆
-- 延安万花山
-- 壶口瀑布
-- 黄帝陵
-- 迎宾大道
-- 210国道延安过境段
-- 飞机场
-- 体育馆
-- 火车站
-- 铜黄一级路
-- 延安彩虹桥
-- 评审会会场

凡例
目录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篇机构
-- 第一章西北苏区和陕甘宁边区机构
-- 第二章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
---- 第一节市级机构
------ 一、延安专员公署计划统计科
------ 二、延安专员公署第五办公室
------ 三、陕西省延安专员公署计划委员会
------ 四、陕西省延安专区计划委员会
------ 五、延安地(专)区革命委员会生产组综合组、计划组
------ 六、延安地区革命委员会计划委员会
------ 七、延安地区行政公署计划委员会
------ 八、延安地区行政公署计划局
------ 九、延安市计划委员会
---- 第二节县级机构
------ 一、宝塔区
------ 二、延长县
------ 三、延川县
------ 四、子长县
------ 五、安塞县
------ 六、志丹县
------ 七、吴旗县
------ 八、甘泉县
------ 九、富县
------ 十、洛川县
------ 十一、宜川县
------ 十二、黄龙县
------ 十三、黄陵县
第二篇计划编制与执行
-- 第三章陕甘宁边区时期(1937~1949年)
---- 第一节抗日战争时期
------ 边区各分区及直属县运盐数量表(单位:驮)
------ 1938~1944年陕甘宁边区生产发展统计表
------ 1939~1943年陕甘宁边区留守部队开荒收获统计表
------ 1938~1944年陕甘宁边区公营工厂发展统计表
------ 1943年陕甘宁边区对外贸易统计表
------ 1937~1944年陕甘宁边区合作社发展概况统计
------ 1937~1940年陕甘宁边区救国公粮征收情况表
------ 陕甘宁边区公粮负担表
------ 1937~1941年陕甘宁边区识字组、夜校、半日校、冬学统计表
------ 1937~1945年陕甘宁边区文教事业发展统计表
---- 第二节解放战争时期
-- 第四章三年恢复时期(1950~1952年)
---- 第一节1950年计划
------ 一、农业计划任务
------ 二、文化教育卫生工作
------ 三、执行情况
---- 第二节1951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52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执行情况
-- 第五章“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
---- 第一节“一五”计划综述
---- 第二节1953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54年计划
------ 一、农林水牧计划
------ 二、交通运输计划
------ 三、执行情况
---- 第四节1955年计划
------ 一、交通运输计划方针与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五节1956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执行情况
---- 第六节1957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经济运行情况
-- 第六章“二五”计划时期(1958~1962年)
---- 第一节“二五”计划综述
---- 第二节1958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59年计划
------ 一、方针任务
------ 二、措施与要求
------ 三、执行情况
---- 第四节1960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经济运行情况
---- 第五节1961年计划
---- 第六节1962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
------ 二、计划任务
------ 三、执行情况
-- 第七章三年调整时期(1963~1965年)
---- 第一节1963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二节1964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65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八章“三五”计划时期(1966~1970年)
---- 第一节“三五”计划综述
---- 第二节1966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运行情况
---- 第三节1967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运行情况
---- 第四节1968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运行情况
---- 第五节1969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运行情况
---- 第六节1970年计划
------ 一、计划情况
------ 二、执行情况
-- 第九章“四五”计划时期(1971~1975年)
---- 第一节“四五”计划综述
---- 第二节1971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72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四节1973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五节1974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六节1975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十章“五五”计划时期(1976~1980年)
---- 第一节“五五”计划综述
------ 一、计划情况
------ 二、经济运行情况
---- 第二节1976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77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四节1978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五节1979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六节1980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十一章“六五”计划时期(1981~1985年)
---- 第一节“六五”计划综述
---- 第二节1981年计划
---- 第三节1982年计划
---- 第四节1983年计划
---- 第五节1984年计划
---- 第六节1985年计划
-- 第十二章“七五”计划时期(1986~1990年)
---- 第一节“七五”计划综述
------ 一、指导思想和建设方针
------ 二、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
------ 三、经济建设任务
------ 四、科学、教育、文化、卫生事业
------ 五、经济体制改革
------ 六、人民生活
------ 七、执行情况
---- 第二节1986年计划
------ 一、计划方针和主要任务
------ 二、主要内容和指标
------ 三、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87年计划
------ 一、主要内容及指标
------ 三、执行情况
---- 第四节1988年计划
------ 一、计划任务
------ 二、执行情况
---- 第五节1989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
------ 二、主要内容及指标
------ 三、主要措施
------ 四、执行情况
---- 第六节1990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
------ 二、主要内容及指标
------ 三、主要措施
------ 五、执行情况
-- 第十三章“八五”计划时期(1991~1995年)
---- 第一节“八五”计划综述
---- 第二节1991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 二、主要内容及指标
------ 三、主要措施
------ 四、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92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 二、主要内容及指标
------ 三、主要措施
------ 四、执行情况
---- 第四节1993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 二、主要内容和指标
------ 三、执行情况
---- 第五节1994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 二、主要内容和指标
------ 三、执行情况
---- 第六节1995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和工作重点
------ 二、主要内容和指标
------ 三、主要措施
------ 四、执行情况
-- 第十四章“九五”计划(1996~2000)
---- 第一节“九五”计划综述
------ 一、发展战略和目标
------ 二、经济建设任务和措施
------ 三、科技、教育、文化和卫生等社会公益事业
------ 四、执行情况
---- 第二节1996年计划
------ 一、指导思想及主要目标
------ 二、主要内容及指标
------ 三、执行情况
---- 第三节1997年计划
---- 第四节1998年计划
---- 第五节1999年计划
---- 第六节2000年计划
------ 延安市各计划阶段末年农业总产值与农业主要产业产量表
------ 延安市各计划阶段末年工业总产值与工业主要产业产量表
------ 延安市各计划阶段末年完成固定资产资情况
------ 延安市工业总产值与钢、电总产量图
------ 延安市主要工业品卷烟、原煤、原油产量及原油加工量图
------ 延安市各计划阶段末固定资产投资完成情况图
------ 延安市农业四大主导产业产量图
第三篇长远规划与专题规划
-- 第十五章长远规划
---- 第一节十二年综合规划(1956~1967年)
---- 第二节农业机械化十年规划(1966~1975年)
------ 主要农业机械生产规划表
---- 第三节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十年规划(2000~2010年)
-- 第十六章专题规划
---- 第一节国土规划
---- 第二节人口及城镇发展布局规划
------ 一、规划指导思想及奋斗目标
------ 二、人口发展规划
------ 三、城镇发展布局规划
---- 第三节交通及邮电事业发展规划
------ 一、总体战略、目标及任务
------ 一、交通通讯发展布局
------ 三、实现规划的主要措施
---- 第四节科技发展及智力开发规划
---- 第五节旅游资源开发及旅游事业发展规划
---- 第六节以工代赈规划
------ 历年来以工代赈投资情况表
人物
-- 一、简介
---- 刘景范(1910~1990)
---- 高自立(1900~1950)
---- 霍子乐(1898~1967)
---- 惠中权(1915~1968)
---- 高登榜(1914~)
---- 冯文德(1930~1995)
------ 附图
---- 郭文章(1918~1997)
------ 附图
---- 刘志敏(1923~)
------ 附图
---- 高兴海(1922~1995)
------ 附图
---- 王廷璧(1922~1997)
------ 附图
---- 徐金山(1925~)
------ 附图
---- 马亚翔(1927~)
------ 附图
---- 窦焕超(1933~)
------ 附图
---- 霍凤梅(1945~)
------ 附图
---- 曹春林(1946~)
------ 附图
---- 高井林(1914~)
------ 附图
-- 二、先进个人名录
---- 任宏
---- 樊振华
---- 叶德荣
---- 韩成林
---- 李慎健
---- 曹春林
---- 李军团
---- 石玉
附录
-- 陕甘宁特区经济建设计划草案
-- 边区政府的组织与建设(节选)
-- 一九三九年边区国防经济决议
---- 各县开荒修水地计划数字分配表
---- 各县植树分配表
---- 各县生产合作社发展数目分配表
---- 一九三九年应扩大人数
---- 各县动员工人学徒数目表
-- 陕甘宁边区群众机关生产工作的初步总结报告的提纲
-- 中国共产党陕甘宁边区第二次代表大会关于发展边区经济改善人民生活的决议
-- 陕甘宁边区政府训令——关于推广棉麻生产
---- 乙、各县应推广种麻数量分配于下
-- 陕甘宁边区政府给全国农业促进会的咨文——咨送二十九年度全年农业生产工作总结报告
-- 陕甘宁边区政府给全国农业促进会的咨文——咨送三十年度农业生产计划
---- 计划各县自行修水地数目
---- 各县开荒数目分配
---- 各县发展牲畜数目
---- 由各县自行植树二十万株,其数目之分配
-- 陕甘宁边区政府工作报告(节选)
---- 边区是农牧皆宜的地区,内战时牧畜锐减,三年以来增加如下
-- 陕甘宁边区施政纲领
-- 陕甘宁边区政府为制订生产计划给各级政府的指示信
-- 边区政府关于召开四科长及专署经建处长联席会议的指示信
-- 抗日时期的经济问题和财政问题(节选)
-- 边区政府一年工作总结(节选)——1944年1月6日在边区政府委员会第四次会议上的报告
-- 进一步准备反攻,进一步建设边区——在边区参议会常驻委员会和边区政府委员联席会议上的报告(节选)
-- 关于订农户计划
-- 陕甘宁边区1946年到1948年建设计划方案
-- 陕甘宁边区宪法原则(节选)
-- 抓住历史机遇 调整经济结构 推动全市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社会全面进步——在中共延安市委工作会议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节选)
-- 冲刺11%:延安世纪大攻坚——《陕西日报》1998年12月25日一版头条
后记
版权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