韶关市林业志

韶关市林业志

格式:PDF
费用:16 元
加入购物车

介绍

内容简介: 本志包括森林资源、营林生产、森林利用、林业科研、林业宣传等章。

内容时限: 1949-1987

出版时间: 1993年06月

目录

封面
韶关市林业志
图片
-- 封面扉页题词:华南农业大学教授罗浵鉴
-- 中央绿化委员会副主任、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原部长雍文涛题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部长高德占题词
-- 广东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林若题词
-- 中华人民共和国林业部离休副部长唐子奇题词
-- 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副主任、广东省林业厅原厅长李展题词
-- 孙中山副官张猛的夫人、北京宋庆龄基金会理事、书法家潘景晴书华南农业大学教授九十寿辰接『韶关市林业志』书稿时题
-- 韶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主任卢定周题词
-- 中国共产党韶关市委副书记李培秋题词
-- 韶关市副市长吴承建题词
-- 韶关市委、市政府、市林业局领导和编志人员
-- 一九八八年八月中共广东省委书记林若(前左三)视察韶关市林科所韶粟十八试验基地
-- 国家林业部副部长杨延森(前中)1989年3月视察韶关林业
-- 广东省林业厅厅长梁星权(左一)视察韶关林业
-- 广东省省长叶选平(左一)于一九九○年十一月视察韶关林科所
-- 一九九二年十一月国家林业部离休副部长唐子奇为国家小坑森林公园『龙湖宾馆』题写馆名
-- 一九九二年九月广东省绿化委员会副主任李展(左四)视察乳源通天箩
-- 亚热带常绿阔叶林林相
-- 海拔一千八百多米处的乳阳石坑埪高山矮林
-- 国营刘张家山林场远眺
-- 国营采育场美化一角
-- 国营河口林场一角
-- 国营帽子峰林场场部
-- 国营仁化林场一角
-- 国营龙斗輋伐木场丰产林一角
-- 国营曲江林场丰产林一角
-- 一年生良种杉木苗
-- 杉木新造林地
-- 仁化县长江镇塘洞毛竹林一角
-- 南雄县原为广东省水土流失重灾区,经三十年的根治现已披上绿装
-- 根治前
-- 根治中
-- 石缝中成长的任豆树
-- 墨西哥柏在石灰岩地区生长旺盛
-- 任豆繁殖可用种子或插条
-- 1、市林业局办公楼
-- 2、林海大厦
-- 3、国林大厦
-- 4、滴翠楼
-- 韶关市林科所
-- 经济林专家中南林学院教授胡芳名(中)在市林科所指导枣树的研究
-- 三年生板栗林硕果满枝
-- 市林业局、林科所的专家对三年生韶栗十八作产量测定
-- 无性系杉木母树林投产
-- 优良杉木无性苗种子园
-- 国营河口林场优良杉木无性繁殖基地
-- 乳源马尾松无性系种子园
-- 韶关市政府、市绿委领导检查容器育苗基地
-- 一年生容器松苗
-- 林区群众在林中空地培育容器苗
-- 一九八五年九月全国林木种子座谈会在韶关西河宾馆召开
-- 育种专家华南农业大学教授钟伟华(左三)和出席全国林木种子会议的代表共同研究
-- 一九八九年八月联合国林业考察组专家在粤北考察杉木生长情况
-- 小班调查
-- 资源电脑管理
-- 森林警察在护林巡逻
-- 韶关于一九八五年起启用飞机防治森林害虫
-- 国家始兴车八岭自然保护区
-- 朴树板状根
-- 车八岭保护区动物标本室一角
-- 保护区工作人员在放生
-- 国家Ⅱ级保护动物白鹇
-- 广东省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
-- 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饲养繁衍短尾猴
-- 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的原始广东松林一角
-- 胶轮手推车在山场集材
-- 水运工人在扎排作业
-- 林区运材公路
-- 绞盘机在山场作业
-- 绞盘机在山场集材
-- 液压起重臂在路边装车作业
-- 始兴县司前林业站
-- 贮木场桥吊归楞作业
-- 乳阳林区小火车运材到场--乐昌罗家祠贮木场
-- 一九八七年韶关市刨花板厂建成投产
-- 生产刨花板的原料及进料口
-- 制板车间一角
-- 韶关胶合板厂
-- 胶合板制板车间一角
-- 世界银行专家在韶关林机厂考察
-- 国营天井山林场天三水电站,装机四千瓩
-- 天井山林场11万伏安变电站
-- 落差240米的乳阳二级水电站,装机2500瓩
-- 采脂人员在作业
-- 松香蒸气连续化生产车间一角
-- 聚合松香生产车间一角
-- 粤北沙田柚
-- 温州柑在粤北
-- 袋栽香菇
-- 南雄县生产的竹木工艺品
-- 国营铁龙林场生产的藤艺品
-- 国家Ⅰ级保护树种水杉扎根在乐昌
-- 南华寺古刹的五百多年生的水松
-- 南雄县坪田乡510多年生的银杏结实累累
-- 粤北数百年生的杉木长势旺盛(H 35m,D1.295m)
-- 粤北原始林中的南方铁杉
-- 粤北原始森林中的广东松
-- 粤北原始林中的高山椎
-- 连南县涡水乡会作天气预报的树(雨前叶片变红,雨后复绿)
-- 乳阳高山珍珠黄杨
-- 在乐昌已安家220多年的牡丹
-- 韶关市委、市政府领导参加全民义务植树
-- 林业局园林绿化一角
-- 城市绿化一角
-- 一九九二年广东省绿委办领导李辉(左一)在韶关验收绿化达标
-- 山上杂竹进庭园
-- 市刨花板厂职工生活区一角
-- 韶关市林业干部学校
-- 林业中学
-- 林业技术工人晋技师
-- 一九九一年韶关市林业系统庆『七·一』文艺汇演
-- 一九九○年林业系统首届运动会
-- 一九九二年『三·八』表彰会
-- 绿化达标证书
---- 广东省委、省政府授予韶关市绿化达标的证书和奖杯
---- 国家三单位授予翁源、始兴县的奖牌
-- 韶关市行政区域图
-- 广东省韶关市--森林资源分布图
-- 广东省韶关市--林业机构设置图
《韶关市林业志》编纂领导小组
《韶关市林业志》审编人员
目录

凡例
概述
大事记
第一章机构设置
-- 第一节民国时期机构设置
-- 第二节建国后机构设置
---- 一、地、市机构设置
------ (一)林业机构
------ (二)森工机构
------ (三)林业森工机构改革
---- 二、挂靠单位
---- 三、直属单位
------ (一)经营管理单位
------ (二)生产单位
------ (三)科研教育单位
---- 四、县、区机构
第二章森林资源
-- 第一节自然环境
---- 一、气候
------ (一)太阳辐射
------ (二)日照
------ (三)气温
------ (四)降雨
---- 二、地貌
------ (一)地势陡峻
------ (二)山地丘陵为主
------ (三)岭谷排列有序
------ (四)溶岩地貌广布红岩地貌典型
------ (五)水道纵横交错
---- 三、山地土壤植被
------ (一)南方山地灌丛草甸土
------ (二)黄壤
------ (三)红壤
------ (四)赤红壤
------ (五)石灰土
------ (六)紫色土
-- 第二节森林植被
---- 一、常绿阔叶林
------ (一)低山丘陵常绿阔叶林
------ (二)中山山地常绿阔叶林
------ (三)山顶苔藓矮林
---- 二、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一)山地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二)石灰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三)紫色砂岩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
---- 三、针叶、阔叶混交林
---- 四、马尾松林
---- 五、灌丛
------ (一)石灰岩灌丛
------ (二)红色岩灌丛
---- 六、稀树灌木草坡
------ (一)丘陵盆地草坡
------ (二)山地草坡
------ (三)石灰岩丘陵山地草坡
------ (四)紫色土盆地草坡
---- 七、人工林
-- 第三节森林面积蓄积
---- 一、面积
---- 二、蓄积
-- 第四节资源特点
---- 一、地理分布不均
---- 二、中幼林多成熟林少
---- 三、单位面积产量低
---- 四、林种结构不合理
---- 五、人工林树种单一生长不良
---- 六、资源消大于长
-- 第五节森林植物
---- 一、珍稀植物
---- 二、材用植物
---- 三、药用植物
---- 四、芳香植物
---- 五、油脂植物
---- 六、纤维植物
---- 七、果树植物
---- 八、栲胶植物
---- 九、淀粉植物
---- 十、蜜源植物
---- 十一、大型真菌
-- 第六节森林动物
---- 一、列入国家一类保护动物种及分布
---- 二、列入国家二类保护动物种及分布
-- 第七节森林资源调查
---- 一、“三化”规划调查
---- 二、“四五”调查
---- 三、二类清查
第三章山林权属与经营形式
-- 第一节山权林权
---- 一、民国时期
---- 二、建国后
-- 第二节经营形式
---- 一、个体经营
---- 二、集体经营
---- 三、承包经营
------ (一)家庭承包经营
------ (二)专业户、重点户承包经营
---- 四、联合经营
---- 五、国家经营
第四章营林生产
-- 第一节种苗
---- 一、采种
------ (一)组织形式
------ (二)树种
------ (三)采种量与树种比重
------ (四)种果处理
------ (五)种子调拨
------ (六)韶关主要林木种子调出价
------ (七)采种基地
---- 二、育苗
------ (一)苗圃建立与发展
------ (二)育苗方法
---- 三、引种驯化
------ (一)庭园绿化树种
------ (二)山地造林树种
-- 第二节人工造林
---- 一、造林发展阶段
---- 二、造林方式
------ (一)民国时期造林方式
------ (二)建国后造林方式
---- 三、林种树种
------ (一)用材林
------ (二)经济林
------ (三)防护林
------ (四)薪炭林
---- 四、造林方法与技术
------ (一)杉木
------ (二)马尾松
------ (三)外国松
------ (四)丛生竹
------ (五)毛竹
------ (六)油茶
---- 五、造林成效
-- 第三节飞机播种造林
---- 一、面积
---- 二、管理
---- 三、成效
-- 第四节迹地更新
---- 一、天然更新
---- 二、人工促进天然更新
---- 三、人工更新
-- 第五节四旁绿化
---- 一、村旁、宅旁绿化
---- 二、公路、铁路绿化
---- 三、城镇绿化
---- 四、厂矿、部队、学校绿化
-- 第六节义务植树
---- 一、民国时期
---- 二、建国后
------ (一)全民义务植树
------ (二)纪念性义务植树
-- 第七节封山育林
---- 一、组织机构
---- 二、具体措施
------ (一)实行封山育林责任制
------ (二)实行经济扶助
---- 三、成效
-- 第八节抚育管理
---- 一、幼林抚育
------ (一)抚育状况
------ (二)抚育方法
---- 二、抚育间伐
------ (一)间伐面积
------ (二)间伐方法与要求
-- 第九节低产林改造
---- 一、改造对象
---- 二、改造方法
------ (一)天然低产林
------ (二)杉木低产林
------ (三)油茶低产林
---- 三、改造面积
-- 第十节林业基地
---- 一、基地设立
---- 二、奖励措施
-- 第十一节育林基金
---- 一、征收标准
---- 二、使用管理
---- 三、收支概况
第五章森林管护
-- 第一节采伐管理
---- 一、申请采伐
---- 二、依约采伐
---- 三、凭证采伐
-- 第二节纠纷调处
---- 一、纠纷
---- 二、调处
------ (一)组织机构
------ (二)处理程序
------ (三)政策原则
------ (四)成效
-- 第三节制止乱砍滥伐
---- 一、乱砍滥伐
------ (一)1958年乱砍滥伐
------ (二)1968年乱砍滥伐
------ (三)1978年乱砍滥伐
---- 二、制止措施
------ (一)定林权颁发证书
------ (二)执行《森林法》依法治林
------ (三)落实林业“三定”
-- 第四节护林防火
---- 一、组织队伍
---- 二、山火危害与查处
------ (一)危害
------ (二)查处
---- 三、护林防火措施
------ (一)护林宣传
------ (二)防火制度
------ (三)防火责任制
------ (四)防火设施
------ (五)开展无山林火灾竞赛
---- 四、护林联防
------ (一)湘粤桂护林联防总指挥部
------ (二)湘粤赣护林联防总指挥部
------ (三)区内护林联防
-- 第五节森林病虫
---- 一、病虫危害
---- 二、病虫普查
------ (一)1960年普查
------ (二)1980年普查
---- 三、病虫害防治
------ (一)人工捕捉防治
------ (二)药物防治
------ (三)生物防治
------ (四)防治面积
-- 第六节自然保护区
---- 一、广东省乳源县珍贵动物保护站
---- 二、始兴县车八岭自然保护区
---- 三、阳山县太平洞自然保护区
---- 四、乳阳八宝山自然保护区
---- 五、连县大东山茅坪自然保护区
-- 第七节林业公安
---- 一、组织队伍
---- 二、案件查处
第六章林场
-- 第一节国营林场
---- 一、建立与发展
------ (一)林场的建立
------ (二)林场管理体制的调整
------ (三)发展现状
---- 二、经营管理
------ (一)经营方针
------ (二)技术管理
------ (三)劳资管理
------ (四)财务管理
---- 三、商品材基地建设
---- 四、多种经营
-- 第二节地方国营林场
-- 第三节集体林场
---- 一、建立与发展
------ (一)1958年至1966年社队林场兴起时期
------ (二)1967年至1971年社队林场回落时期
------ (三)1972年至1976年社队林场发展高峰时期
------ (四)1977年至1979年社队林场滞后时期
------ (五)1980年至1987年乡村林场持续稳步发展
---- 二、办场形式
------ (一)乡镇(公社)办场
------ (二)村(大队)办场
------ (三)自然村(生产队)办场
------ (四)自然村(生产队)联合办场
------ (五)合作办场
第七章森林利用
-- 第一节生产设施建设
---- 一、站、场建设
---- 二、河道建设
---- 三、公路建设
---- 四、铁路建设
---- 五、索道建设
---- 六、其他设施
-- 第二节木材采伐
---- 一、组织形式
------ (一)集体采伐
------ (二)国营采伐
---- 二、采伐方式
---- 三、采伐工具
-- 第三节木材运输
---- 一、陆运
------ (一)山场集材
------ (二)汽车运材
------ (三)小火车运材
---- 二、水运
------ (一)运输水道
------ (二)水运方式
------ (三)水运演变
-- 第四节木材经营
---- 一、经营形式
------ (一)民国时期
------ (二)建国后
---- 二、木材价格
---- 三、木材检验
------ (一)检验标准
------ (一)检验人员与培训
---- 四、木材采购
---- 五、木材调拨销售
------ (一)场调
------ (二)途调
------ (三)地销
-- 第五节木材管理
---- 一、利用限制时期
---- 二、统购统销时期
---- 三、“四凭证”管理
-- 第六节竹材采伐与经营
---- 一、竹材采伐
------ (一)毛竹
------ (二)丛生竹
---- 二、竹材经营
------ (一)毛竹
------ (二)篙竹、水竹
-- 第七节木材加工
---- 一、锯材
---- 二、家具
------ (一)韶关市家具厂
------ (二)始兴县家私厂
------ (三)韶关市新艺家具厂
------ (四)英德县木器家私厂
------ (五)乐昌县家私厂
---- 三、人造板
---- 四、造纸
---- 五、竹、木工艺品
------ (一)竹板席
------ (二)竹鸟笼
------ (三)竹木雕刻工艺品
------ (四)竹木工艺餐具
------ (五)竹木工艺玩具
------ (六)小木制品
------ (七)竹编
-- 第八节林产化工
---- 一、松脂生产
------ (一)松脂采割
------ (二)采脂基地
---- 二、松脂加工
------ (一)松香厂
------ (二)经营管理机构
------ (三)加工工艺
------ (四)松香、松节油产量
---- 三、松香深加工
------ (一)聚合松香
------ (二)系列树脂产品
---- 四、栲胶
-- 第九节更新改造资金
-- 第十节森工税利
---- 一、原木税
---- 二、利润
-- 第十一节林区专项建设
---- 一、总体规划
---- 二、实施及效益
第八章林业科研
-- 第一节科研组织与队伍
---- 一、民国时期
---- 二、建国后
-- 第二节科研项目与成果
---- 一、栽培技术研究
------ (一)杉木
------ (二)松树
------ (三)竹子
---- 二、良种选育研究
------ (一)杉木
------ (二)马尾松
------ (三)油茶
------ (四)油桐嫁接技术
------ (五)板栗
---- 三、食用真菌研究
---- 四、病虫害防治研究
------ (一)松杉幼苗病虫研究
------ (二)土炮撒药防治松毛虫
------ (三)马尾松毛虫生活史研究
------ (四)肿腿蜂防治双条杉天牛研究
------ (五)油茶蛀茎害虫调查
------ (六)微生物防治松毛虫研究
------ (七)森林病虫害普查
---- 五、标本园
-- 第三节科技成果推广
---- 一、杉木山地育苗
---- 二、杉木冬季造林
---- 三、选优、嫁接技术
------ (一)杉木选优、嫁接技术
------ (二)马尾松选优、嫁接技术
------ (三)油茶选优、嫁接技术
------ (四)板栗选优与嫁接
------ (五)营养器育苗
第九章林业宣传
-- 第一节宣传报导
---- 一、宣传内容
---- 二、宣传形式
---- 三、资料编印
-- 第二节法规宣传
---- 一、宣传《森林保护条例》
---- 二、宣传《森林法》
第十章职工队伍
-- 第一节队伍结构
---- 一、文化结构
---- 二、工种结构
-- 第二节队伍建设
---- 一、思想建设
---- 二、业务建设
---- 三、中专教育
---- 四、职称评聘
第十一章党群组织
-- 第一节中国共产党
---- 一、党的组织建设
---- 二、党的纪律检查委员会
-- 第二节工青妇
---- 一、工会组织
---- 二、共青团组织
---- 三、妇女工作
-- 第三节林学会
第十二章荣誉录
-- 第一节先进单位、集体
-- 第二节先进(模范)个人
附录
-- 一、图表索引
-- 二、1988年至1992年韶关市林业建设主要成就
-- 三、1992年韶关市县(区)林业局领导一览表
-- 四、韶关市主要树木名录
-- 五、韶关市主要经济动物名录
-- 六、林业文存
---- 1、中共韶关地委关于发展林业生产若干政策规定(1961年9月9日)
---- 2、广东省韶关地区行政公署关于保护森林资源严禁乱砍滥伐的布告(1980年1月18日)
---- 3、中共韶关地委、地区行政公署关于搞好稳定山权林权和落实林业生产责任制的决定(1981年7月18日)
---- 4、中共韶关地委韶关地区行政公署《关于山林权发证工作的总结汇报》(1982年元月18日)
---- 5、韶关市人民政府转发市林业局《关于取消集体林区木材统购开放木材自由市场,加强木材管理的意见》的通知(1985年1月28日)
---- 6、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林政管理的若干规定(1985年10月21日)
---- 7、韶关市护林防火指挥部《关于在全市开展无山林火灾竞赛实施办法》(1986年10月11日)
---- 8、中共韶关市委《关于五年消灭荒山八年绿化韶关的意见》(1987年2月15日)
---- 9、赣州地区行署、韶关市人民政府《关于大余县吉村、河洞乡与南雄县国营帽子峰林场边界山林权属纠纷仲裁书》(1984年2月10日)
修志始末
版权页